第二期
樸門永續設計介紹課程暨達人工作坊
展現上天好生之德~
重建人與自己、人與人、人與環境的協調平衡
在許多朋友同好的熱情互動中,我們經過了第一期的樸門課程及達人工作坊,凝聚了更多美好的生活智慧,也展開了實際的行動,如小農市集、社區支持農業、社區種子保存等。更特別的是還有「曙光安親班」,讓爸爸媽媽可放心將小孩帶來一起充電成長!
在第二期的課程中,我們將以二週樸門課搭配一週達人工作坊進行。更不同的是,第二期的樸門課還加入了「實作課程」(周日上午於實習農場進行,場次另行宣布),以充實我們的理論與實作能力。
本期的達人工作坊則以「身心靈整體發展」及「原住民傳統生活智慧」為主題,鑑古知今,全面擴展我們的生命內涵。面對全球日益頻繁的極端氣候、環境資源耗竭、污染、貧富差距等問題,透過樸門的學習,我們要攜手合作!放眼天下,當地著手!讓上天好生之德充份流露!
時間:2010年10月29日起每週五晚上7:00~9:00 (共6個月)
地點:花蓮市碧雲莊社區活動中心(花蓮市介禮街46號)
費用:免費(歡迎贊助)
主辦單位:花蓮市碧雲莊社區發展協會/ 慈濟大學通識教育中心
活動細節與紀錄請見花蓮樸門部落格 http://hualien-permaculture.blogspot.com/
課程表
日期 |
主題 |
內容 |
講師 |
10/29 |
影片欣賞與討論 |
台灣如果沒有石油怎麼活下去嗎?看《社區的力量- 古巴如何渡過石油高峰期》一條永續新出路 |
邱奕儒 慈濟大學助理教授 |
11/5 |
樸門永續設計(permaculture)原理簡介 |
展現上天好生之德:樸門永續設計的緣起、原則、理念及實踐案例 |
邱奕儒 慈濟大學助理教授 |
11/12 |
家族排列 |
宇宙間的能量與動力以家庭關係對我們影響最明顯,如何以接受、愛與感恩,使生命調合並積極前進 |
林佩華 慈濟中學老師
|
11/19 |
影片欣賞與 生存遊戲 |
我們的生活是自己設計?還是被人「設計」?請看《東西的故事》為您揭露真相! |
邱奕儒 慈濟大學助理教授 |
11/26 |
自然觀察與 大尺度設計 |
學習觀察技巧,運用地形、水文、微氣候等原理進行較大尺度的規劃與設計 |
邱奕儒 慈濟大學助理教授 |
12/3 |
身心靈整體健康 |
人體本具有療癒的本能,但必須是在對的條件下才能完成,包括很多現代所認為只能控制無法治癒的慢性病都有治癒的可能性,課程將分享如何提升身心靈的能量來達成自我的療癒. |
許瑞云 醫師 曾任美國麻省總醫院醫生、哈佛醫學院,現任慈濟醫學院教授,著有《哈佛醫生養生法》等 |
12/10 |
水資源與防洪設計 |
面對水資源危機,澇旱相交害,從治水、利水、生態水的角度看如何建立人與水和諧的設計 |
邱奕儒 慈濟大學助理教授 |
12/17 |
雨水利用與 中水回收設計 |
永續水資源,不能少你一個,教你設計自家的雨水利用系統及中水回收系統 |
邱奕儒 慈濟大學助理教授 |
12/24 |
華德福教育在文化殊異孩子身上的大發現 |
我們可曾想過:孩子眼中的大人世界是什麼?孩子在成為「成人」的旅途中誰是最適合的「引導者」?一個人精神性向上提升的力量從哪來?誰能幫助我? |
張淑美 台北縣烏來中小學校長退休 宜蘭碁石華德福高中老師 |
12/31 |
影片欣賞與討論 |
為什麼WTO下全球自殺率最高的是小農,倒底誰是真正的操控者與得利者,請看《牛糞傳奇》 |
吳東傑 綠色陣線協會 祕書長 |
1/7 |
認識森林生態系 |
森林不需灌溉、不需施肥,卻滋養眾多的生命,維持穩定的微氣候,其中一定有許多奧妙值得我們學習 |
廖美菊 金牌花中生物老師、資深環保先鋒 |
1/14 |
瑜伽生理心理學 及其應用 |
身體和心理是如何連結的?關鍵在於脈輪(Cakra)及相對的荷爾蒙分泌,影響著我們的情緒與健康,這也是身心靈調合提昇的切入點 |
Dada Rasabodhananda 阿南達瑪迦瑜伽靜坐教師 |
1/21 |
影片欣賞與討論 |
《資本主義的食品世界》 面對超市的各種食物,你真的有選擇權嗎?真相是:大部份的食物是由幾家大財團掌控… |
江玉玲 池南自然教育中心教師 |
1/28 |
土壤生態系 |
有健康的土壤才能有健康的食物,也才能有健康的身體,看毫不起眼的土壤如何撐起滋養眾生的大任! |
廖美菊 金牌花中生物老師、資深環保先鋒 |
2/11 |
認識人智學 及十二感官 |
人智學源自西方祕密學系統,由史丹那博士發揚光大,對當今文明不論在教育、藝術、農業、醫學者有重大影響。 |
李慧芳 朝陽科技大學教授 善美真華德福學校副校長 |
2/18 |
生態菜園與 食物森林 |
以生態方式建構菜園,又稱為「懶人農法」,並探討如何建立能如森林般自我維持的高生產力食物森林 |
邱奕儒、呂淑芳 |
2/25 |
種子保存 理論與操作 |
一顆種子就是一個希望,全球70%農業種子由跨國種子公司掌控,因此自家採種,掌握種子主權,就是掌握自己的命脈 |
李慶豪、許素桂 秀明農法及自家採種實踐者 |
3/4 |
阿美族野菜使用 |
「要了解原住民的文化從舌頭開始最簡單」不只如此,面對未來環境變遷糧食危機等,野菜使用有特殊意義 |
吳雪月 老師 著有《台灣新野菜主義》等書 |
3/11 |
水生栽培系統設計 |
如何設計生態池?如何利用生態池來處理污水、滯洪、生產糧食? |
林鍇岷 建築師 台大生物系統工程系碩士 |
3/18 |
都市鄉村發展與土地利用策略 |
有土斯有財!然而資本主義及共產主義的土地利用方式都造成土地不當利用,如何能真正「地盡其力」是永續發展的重大課題! |
邱奕儒 慈濟大學助理教授 |
3/25 |
阿美族傳統農耕智慧 |
在時常有颱風侵襲的花東,阿美族先民發展許多能抗災害的農耕方式,並且巧妙運用各種豆科作物,對永續農業有重大啟發! |
黃啟瑞 老師 東華大學民族所碩士 著有《台灣阿美族民族植物》 |
4/1 |
從生活出發的 綠建築設計 |
房子是人的第三層皮膚,綠建築也可以自己來設計,尋求與環境協調共生的生活環境 |
邱奕儒 慈濟大學助理教授 |
4/8 |
地方經濟與 經濟民主 |
結合人與人的力量,認識社區生態綠化、合作社企業及社區自給自足的綠色經濟 |
邱奕儒 慈濟大學助理教授 |
4/15 |
從泰雅古訓的歌聲到 與天地冥合 |
來自泰雅族的雲力絲將唱出古聖賢的宇宙情懷,訴說生活與天地交融的故事,感動國際,也感動你我! |
雲力絲 金曲獎最佳原住民歌手 入圍歐洲世界音樂大賞 大陸傳媒獎最佳原住民歌手 |
4/22 |
社區交換貿易系統(LETS)實作練習 |
經濟不景氣?沒錢!就自己印「社區貨幣」我們將實際練習用社區交換貿易,來提升我們身心的富足感! |
邱奕儒 慈濟大學助理教授 |
4/29 |
原住民生活智慧與樸門精神 |
來自美國的唐敏長期研究台灣原住民傳統生活智慧與樸門永續設計 |
唐敏(Tammy) 台灣原住民族產業經濟發展協會理事 精萃公司負責人 樸門推廣教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