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播客】鼠年隔离千里话开源系列

11 views
Skip to first unread message

适兕

unread,
Feb 3, 2020, 7:53:56 AM2/3/20
to Open-Source-Community-Leadership-development

  Hi,
   以下内容从石墨共享文档中复制过来。

引言

走进2020,疫情肆虐,人之祸也,盖传统佳节过年只能借助互联网。那么开源社会人是不是也应该乘机聊点什么,反正不能走亲访友,喝的昏天暗地。不如过个健康的开源年。有时候想想,如果政府做到Open Source的话,我们这些人也就不用整天为某个信息而追查半天。

开源人话开源

时间

话题

主持人&嘉宾&旁听

技术支持&后期剪辑

备注

1.25 农历大年初一

开源开发者有哪些特点?

 

适兕、庄表伟、欧建深、大妈

适兕

引发一系列后续话题...

待定

开源文化和思想究竟重不重要?

 

适兕

 

 

 

1.27 农历大年初三

Apache 之道在本土的障碍有哪些?

 

https://github.com/kaiyuanshe/open-source-articles/issues/104

 

还是无缝的?

 

 

姜宁、吴晟、适兕、Richard Lin、大妈、李维、刘洁

适兕

Sharan Foga的研究生论文:Transmission of Values and Culture in Open Source

用分析邮件列表的方式说明中国的文化是完全适应Apache Way的。对此我充满了怀疑,这是违背于我日常所接触的。

 

http://ocselected.org/posts/foundation_introduce/the_apache_way_to_sustainable_os/

1.28 农历大年初四

拥抱开源的企业应如何看待开源共同体?该采取哪些策略?

 

 

1. 开源共同体的诠释,Open Source Community 的再翻译。

2. 拥抱开源如何赢得 Open Source Community 的信任和尊重?

3. 如果想赢得,应该如何去做?

4. 开源共同体有哪些文化上的特征?

 

适兕,汉洋,堵俊平,姜宁、温铭

汉洋

”开源共同体“是开源之道发现并诠释的一个新名词:

http://ocselected.org/posts/community_management/why_create_community_leadership_development_group/

 

1.29 农历大年初五

Apache不会给其下的项目开发者发工资,那Apache是如何保证做事的专业性和持续投入的?

 

-> 开源创新的激励机制

https://shimo.im/docs/V6dvygpYhR3JYjDx

堵俊平,姜宁,适兕

 

旁听:Peter 陈哲、刘洁、李维、吴晟等

姜宁

 

关于开源激励方面的研究,整理的较为全面的是《开放与共享》这本书籍,开源之道图书共读的书评:

http://ocselected.org/posts/paper_or_book_reading/thinking_of_open_source_innovation_economic/ 可以略作参考。

 

 

20200201 初八 开源项目商业化理念与路径

主持: 陈哲

主聊: 黄朝晖,温铭,汉洋

逗哏: 马全一+李永乐+Richard

旁听: 适兕,大妈

 

旁听者建议花1~2小时临时补课:

 

主题:

 

Time: Feb 1, 2020 10:00 PM Beijing, Shanghai
Join Zoom Meeting
Meeting ID: 325 408 877
Password: 270949

记要:

#    200201 开源商业化

 

2157: 开源商业化基础条件:

0: 用户足够大

1: 领域技术唯一领导

商业化非常流畅...

 

国内相反, 开源项目选择却是:

0: 用户刚刚开始

1: 大厂都在作

 

 是也乎,( ̄▽ ̄)

要么早, 要么强;

没有其它神奇的切入点...

 

 

2201: 温铭

15年刚刚开始涉及开源,

OpenResty -> APISIX

体量小时, 和大厂, 尽可能合作, 当背书;

并尽力成为复杂方案中的专有领域问题解决商.

进一步, 中国开源项目, 利用中国资源, 完成产品后,

尽力占领国外市场; 对国内付费用户, 不抱希望.

 

国际化经验:

0: 项目优先完成英文版本文档/界面

1: 宣传渠道,优先使用国外常见渠道

2: 进入国外基金会后, 充分融入社区文化, 真正变成国际项目, 以开源协作流程为主

    开放控制权

 

2210: 蒋涛

补充案例 ->

梁盛, Sun 出来创业, 行为/思路完全西化;

 

孙宇晨, 混合币链技术, 国外社区非常活跃:

+ 所有区块链社区中, 最擅长 SNS 运营的

+ Youtube 粉丝团, 自来水

+ 以太坊的 MeetUP 非常密集, 从而快速聚粉

 

所以, 应该反 zoom 布局:

总部/业务在美国, 研发在中国;

类似 github , CEO 将 CTO 的产品真正运营起来变成潮流…

 

欧洲市场运营思想/套路/…东欧人非常擅长

所以, 纯粹中国人形成的团队想获得国外市场, 比较困难…

 

2217: 主持人

原先就计划, 墙内开花墙外香;

非常简单的找来著名开源公司 CEO 作顾问;

从而获得正确的开始....

按照社区规范发布信息, 快速获得第一批种子用户;

 

0..1 最好的渠道:

Reddit 是现有最给力的导流入口 => 50%;

0: 软文先发布

1: 对应不同 reddit 频道, 修改说明

2: 认真回复所有反馈

 

hacknews 上首页很难;

Slack 进入困难, 流量转换也难;

StackOverflow 有固定的开源项目宣传页;

Quora/Medium…其它渠道都不给力;

We Want to Invite You to Build Flying Cars with Us, No Kidding https://medium.com/generalized-intelligence/we-want-to-invite-you-to-build-flying-cars-with-us-no-kidding-cc4538c29f27

 

我们再去reddit 发的一个例子:https://www.reddit.com/r/robotics/comments/c1lsl5/tutorial_build_autonomous_drone_build_a_drone/

 

2224: 陈哲

国外伟大的公司已经开源了很多成功项目;

国内相似体量的大公司, 是否也能走向相同的大公司发布主要大开源项目?

JT:

国外大公司工资足够多;

国内员工对物质追求比例关注;

所以, 导致创业倾向相反...

 

2232: Peter

VC角度的判定:

1. 项目——社区契合度:你的开源项目创建了一个开发人员社区,他们积极地为开源代码库做贡献。这可以通过 GitHub 星星、提交、Pull 请求或贡献者增长来衡量。2. 产品——市场契合度:你的开源软件被用户采用。这可以通过下载量和使用情况衡量。3. 价值——市场契合度:你会发现一个客户愿意为之付费的价值主张。这里的成功是用收入来衡量的。这三个支柱必须贯穿公司的整个生命周期,并且每个支柱都有一个可衡量的目标。

 

许可证已经不行了;

只能从 云/服务/咨询/… 其它方向完成路径构建;

 

 

200131 年初七 社群交流与工具选择

主持: 老庄

主聊: 大妈

旁听:适兕

时间: 预计 2200~2323

媒体: 2100~2246 完成106分钟交流:

22:44:30: 小结:

22:44:37: 0: 不设目标

22:44:45: 1: 广泛表述更加重要

22:45:07: 2: 今天的观点, 并没全部表述, 以有争议为先

22:45:48: 3: 相信工具值得长期讨论, 只是不可能绝对真理

录音->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JVWfDTigJlgEBx-zNQSj2A  密码:yeo8

 

论题:

 

  • 什么是社群? 对应的英文单词是那个?和 community 有什么关联?
  • 社群中的交流和 community 中的有什么差异?
    • 建议改为:普通社区交流与技术社区,尤其是开源技术社区交流,有何差别?
  • 交流工具选择时, 应该和 community 中使用的相同嘛? 为什么?
    • 建议:延后讨论,因为问题太大
  • community 中工程师们使用的交流工具有什么特色?为什么?
  • 针对新创 community 有关交流工具/渠道的选择有什么建议?
  • 邮件列表为什么没有在本土流行起来
  • WeChat 作为互联网最大的垄断者,对于本土的开发者身心影响有多大?是否有所忧虑?

 

庄表伟:

  • 工具的演变,是否有某种发展趋势,比如:越是GUI的工具,越是容易替代字符界面的工具?
  • 工具的演变趋势,是否有可能预测?
  • 未来的工具,你期望是什么形态的?

 

200130 年初六 社区->共同体弥合之路

主持: 大妈

主讲: 适兕

时间: 预计 2200~2323

# 200130 第6话 开源共同体和开源社区差别在哪?如何弥合?

2200~23:32 大妈+适兕 以及老庄等

大妈版本录音链接:https://pan.baidu.com/s/1rUbws9usscommQOjzlcvjQ  密码:liun

 

高速交流明确:

开源社区就是开源共同体,

只是 适兕 期望用新翻译/新概念来和其它也冠以社区的非开源协作组织区分,

以便加强 开源协作项目的正面宣传;

 

接着引发讨论:

改名, 是否能解决问题?

老庄为代表的意见:

0: 不能

1: 科学共同体中的 peer review 包含前置门槛, 和开源社区中的开放协作不对等

2: 被迫改名是劣币驱逐良币, 应该正面怼回去

3: 强调 peer review 甚至于等于无视了非代码开源贡献

 

决议:

引发下次讨论=>

吴晟+姜宇 peer review 是否是开源社区核心文化?

 

 

主题:

 

在探讨开源共同体之前需要了解的一些社团:

 

  1. 消费者社团(牙膏、可乐、nike、哈利戴维森。。。。)
  2. 专有软件技术论坛(一般也翻译为社区)
  3. 开源软件用户、搭便车者、packager
  4. Group、Forum、social club、corporate等
  5. 庄表伟为什么把某明星的粉丝团也称之为“社区”?
  6. 有多少人会Review 这篇论文:https://www.nejm.org/doi/full/10.1056/NEJMoa2001316?query=featured_home ?

 

是也乎,( ̄▽ ̄)

以上都不是我们探讨的对象, 应该只专注类似 Linux/Python/MySQL/Bottle/...

有具体切实可用开源作品为核心的技术社区,

其它一切被翻译为社区的非技术社区不在我们关注目光以内.

或是, 现阶段不值得关注.me 2

 

既然 community 被误解/用为社区, 适兕 想用共同体来包含更好更大的图景,那么以中国技术社区为场景, 以往的社区如何走迈向共同体?

分析:

如果共同体是=> 为了实现一个开源软件项目,基于互联网,由企业、个人、非营利组织等形成的团体成员(匠人),在文化上能够达成一定共识,来去自由,进行一定的社会治理、活动、交流等。

即:

0: 以文化认同为核心结合点

1: 企业/组织/个人在互联网中形成有机联合

2: 目标明确不变

3: ?(缺少主体定义)自发进行治理/交流/活动

那么:

以往围绕一个开源项目自然形成的技术社区, 也有相对四固特性:

-> 关 乎社群:2 什么是技术社区?

https://devrel.101.camp/2014-02/ac2-tech-community/

 

社区,形式上就是:

相对固定的人

在相对固定的场景中

作相对固定的事

执相对固定的目标

简称 相对四固 ;-)

也就是说, 和共同体唯一的差异就是企业的有机参与;

 

那么期待讨论的核心问题:

0: 是所有技术社区都可能最终形成共同体嘛?

1: 如果不是, 什么样的技术社区有潜力形成?

2: 这种技术社区如何安然的形成共同体?

3: 那些无法迈向共同体的社区如何自处?

 

200120 1142...

「 Zoom.Quiet大妈: 「 适兕: 我去补充一下,在探讨开源共同体之前,需要了解的几个社团类型。 」

- - - - - - - - - - - - - - -

关 乎社群:1 什么是社区? | DevRel | 开发者关系.思考

https://devrel.101.camp/2014-02/ac1-zq/

 

关 乎社群:2 什么是技术社区? | DevRel | 开发者关系.思考

https://devrel.101.camp/2014-02/ac2-tech-community/

 

这是俺之前的偏见...

用户/媒体/产品/技术社区的形式是类似的,

但是, KPI 不同...

 

所以, 共同体的内置 KPI 是什么, 也是今天可能的争议之一 」

- - - - - - - - - - - - - - -

是也乎,( ̄▽ ̄)

也就是说开始准备用 社团指代原先的社区,

将将共同体来升级原先的社区?

那么:

Community指(1)社会或社区,特指由同住一地区或一国的人所构成的社会或社区,如纽约的华侨社会(the Chinese community in New York);(2)团体,界,如工商界(business community);(3)公众,如社会贫困阶层(the poorer classes of community);(4)国家间的共同体,如欧洲防务共同体(European Defense Community);(5)共有,共享,共同责任,如货物的共有(the community of goods);(6)共同性,一致,相同,如利益的一致(the community of interests)。

 

但是, 社团和社区在中文中是不同含义的;

参考: 【华人社团专题】从区域社会结构与在地文化系统视角看海外华人社团内部冲突——以美国为例 - 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

http://www.chinaql.org/n1/2018/0709/c420285-30135524.html

 

社团, 多指以地域性会社为核心, 在离开乡土后, 自发抱团形成的排外组织,

基本上是封建家族式制度的习惯性延伸...

 

而社区是日本兰学原创翻译过来的新名词,

指一定区域里共同居住形成的新社会...

移植到网络世界中, 更加接近技术社区原本的形成过程...

 

所以, 社团的目的只是为了团结, 只是多数团结后的利益并不归社团全体所有

社区的目的反而是为了社区本身的发展;

 

200131 0931「 Zoom.Quiet大妈: @适兕 是也乎,( ̄▽ ̄)

> ...开源共同体不是子无须有的,也不是一众乌合之众,他们是具备人类社会完整的属性的共同体!不过,吊诡之处在于,你只有参与到这个共同体当中,才能感受到它...

 

拥抱开源,需要跨越那些鸿沟? ————《Open Life —— 有关开源的哲学》读后感 - 开源之道

http://ocselected.org/posts/paper_or_book_reading/henrik_ingo_open_life/

 

来自这篇文章中的断言, 正好是昨天 @吴晟 Sheng Wu 指出的问题所在:

如何定义参与?

对参与的态度不同, 就导致了对社区归宿感的不同,

其实, 这也吻合 人类简史 的故事理论...

之所以, 在大学中, 在校大学生对 RMS 不屑的原因,

也就是为什么 爱因斯坦 如此成功的原因...

 

所以, 无论 Community 怎么翻译,

普遍人对开源协作的不可想象,

可能很大程度上并不在参与,

而在 社区本身的文化宣传能力不足.... 」

- - - - - - - - - - - - - - -

「 吴晟 Sheng Wu: 大量的孵化器项目,出现contributor难找的问题。 」

- - - - - - - - - - - - - - -

是也乎,( ̄▽ ̄)

直觉上一个私人偏见:

为什么国内项目难以找到贡献者?

可能就是之前提及的, 对项目的稳定性以及目标的怀疑,

在海量宣传下,

中国程序猿未能的相信, 国外开源项目都是为了作品,

而国内的都是为了 KPI ,

所以, 宁可参与国外开源项目....

 

是的, 还是宣传问题...

 

所以, 国内成功的开源项目, 吸引到很多国外用户的,

基本都是单人项目....

「 适兕: 「 吴晟 Sheng Wu: 大量的孵化器项目,出现contributor难找的问题。 」

- - - - - - - - - - - - - - -

可是国内还有大量游离于开源之外的具备开发能力的人。 和几千万做外包的人比较起来,Contributor 有巨大的潜力! 」

- - - - - - - - - - - - - - -

很多项目,目前我看到的,就是吸引的以前从来不参加开源的开发者。在很多的meetup活动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而且每发展一个,就有可能带动周围1-2人。

 

「 适兕: 「 吴晟 Sheng Wu: 大量的孵化器项目,出现contributor难找的问题。 」

- - - - - - - - - - - - - - -

可是国内还有大量游离于开源之外的具备开发能力的人。 和几千万做外包的人比较起来,Contributor 有巨大的潜力! 」

- - - - - - - - - - - - - - -

是也乎,( ̄▽ ̄)

这个潜力都被 FLAG(facebook,linkedin,Amazon,Google) 们吸走了...

只要国内涌现出开源能力高手, 没几年就变成了 FLAG 们的员工...

只是近年, 才有零星回国, 或是创业的消息....

 

「 吴晟 Sheng Wu: 「 适兕: 「 吴晟 Sheng Wu: 大量的孵化器项目,出现contributor难找的问题。 」

- - - - - - - - - - - - - - -

可是国内还有大量游离于开源之外的具备开发能力的人。 和几千万做外包的人比较起来,Contributor 有巨大的潜力! 」

- - - - - - - - - - - - - - -

很多项目,目前我看到的,就是吸引的以前从来不参加开源的开发者。在很多的meetup活动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而且每发展一个,就有可能带动周围1-2人。 」

- - - - - - - - - - - - - - -

我太认同吴晟这个观点或经验了。 本土的开发者目前需要大量的布道工作。

 

「 吴晟 Sheng Wu: 我还是几天前的观点,首先这要是一个好的有意思的项目。这是国内最大的问题,然后才是marketing能起作用的地方。oss marketing只是把这个有意思展现给大家。 」

- - - - - - - - - - - - - - -

这个我要和您辩论了,开源布道和Marketing是有着巨大区别的。

 

 

「 适兕: 没有一个念头在心里挂着,人是不会去主动琢磨,主动探究的。这是我将昨天的文化日历献给开源企业最重要的哲学家——威廉.詹姆斯的重要原因。 」

- - - - - - - - - - - - - - -

「 吴晟 Sheng Wu: 我说marketing是指项目自身团队的宣传和推广。这在目前,无论对哪个级别的项目,都是主流。 」

- - - - - - - - - - - - - - -

「 吴晟 Sheng Wu: 不是说商业行为。 」

- - - - - - - - - - - - - - -

 

「适兕:「 吴晟 Sheng Wu: 大量的孵化器项目,出现contributor难找的问题。 」

- - - - - - - - - - - - - - -

可是国内还有大量游离于开源之外的具备开发能力的人。 和几千万做外包的人比较起来,Contributor 有巨大的潜力!」

- - - - - - - - - - - - - - -

是的,跟社区氛围关系比较大,不好的社区很难参与。我自己就曾经想参与一个国外的项目,因为我希望我的修改能够在更新的版本中。但该项目已经有了一个所谓的中国第一人,很难沟通,放弃了。

 

「 吴晟 Sheng Wu: 我还是几天前的观点,首先这要是一个好的有意思的项目。这是国内最大的问题,然后才是marketing能起作用的地方。oss marketing只是把这个有意思展现给大家。 」

- - - - - - - - - - - - - - -

是也乎,( ̄▽ ̄)

之前还有 各地 *LUG 在响应 SFD 来宣传,

后来都沉默了, 所以, @适兕 发起这个项目,无论目标是什么,

初衷是对路的....

大家都有各自故事, 如何找到一种简洁有效的形式持续积累正确的影响力,

解决中国开源项目生存/发展问题, 功在千秋

 

 

「 适兕: 「 吴晟 Sheng Wu: 「 适兕: 「 吴晟 Sheng Wu: 大量的孵化器项目,出现contributor难找的问题。 」

- - - - - - - - - - - - - - -

可是国内还有大量游离于开源之外的具备开发能力的人。 和几千万做外包的人比较起来,Contributor 有巨大的潜力! 」

- - - - - - - - - - - - - - -

很多项目,目前我看到的,就是吸引的以前从来不参加开源的开发者。在很多的meetup活动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而且每发展一个,就有可能带动周围1-2人。 」

- - - - - - - - - - - - - - -

我太认同吴晟这个观点或经验了。 本土的开发者目前需要大量的布道工作。 」

- - - - - - - - - - - - - - -

是也乎,( ̄▽ ̄)

可惜问题在, 完成了这种转化后,

基本留不住人, 理解并具备开源协作能力的好人们,

基本都快速进入大公司消失在社区中了...

俺从04年架设 mailman 为啄木鸟社区提供列表服务,

到09年接手 python-cn  ggroup 列表,到今天,

从100人订阅到现在 14000+ 订阅,

非常明确的感受的到, 成员沉默的加速,

和中国互联网公司发展是匹配的....

 

这其实, 也是后来为什么将开发者关系作为 HR 职位来看待的原因,

中国公司将开源技术社区的成员视为潜在员工...

进行大力挖掘后, 用 996 榨干精力, 从而自然从社区中消失

 

「 适兕: 「 李维: 很多国内参与者是为了获得流量入口,是一个销售行为。 」

- - - - - - - - - - - - - - -

这个没有问题啊,开源本身就是兼容并包。 很正常。 」

- - - - - - - - - - - - - - -

是也乎,( ̄▽ ̄)

主次颠倒后就不正常了...

「 吴晟 Sheng Wu: > 中国公司将开源技术社区的成员视为潜在员工

 

我觉得这不是坏事。996才是最大的障碍哈。 」

- - - - - - - - - - - - - - -

是也乎,( ̄▽ ̄)

996 其实也并不是最大问题,

问题在 996 中干的事儿, 和传统学校教育中一样,

完全机械重复性反智劳动, 冺灭了工程师原有的一丝创造欲望...

当然得配合完备的高薪故事洗脑....

所以, google 为什么取消了 20% 自由工作时间?

原因和中国从来不设置一样

 

「 适兕: 「 代立冬_易观@DolphinScheduler: 是的,好的开源苗子很快被996包围了 」

- - - - - - - - - - - - - - -

具备强大的开源精神的人,是不会被996包围的。 会想办法改变自己的现状的。 」

- - - - - - - - - - - - - - -

是也乎,( ̄▽ ̄)

无法同意更多...

@适兕 本身就是这一断言的最好案例...

所以,在中国社区中世俗意义上持续失败ing...

俺也是, 毕竟多数程序猿并没到 Linus 那种程度, 可以无视世俗压力...

 

「 适兕: 「 李维: 「适兕:「 李维: 很多国内参与者是为了获得流量入口,是一个销售行为。 」

- - - - - - - - - - - - - - -

这个没有问题啊,开源本身就是兼容并包。 很正常。」

- - - - - - - - - - - - - - -

是可以,气氛就变了,慢慢就没什么开发者参与了,都在做布道(获客) 」

- - - - - - - - - - - - - - -

这个论断是要讲证据的,我还没有见过那个参与者把Linux、Apache、Python等开源共同体给将文化变了。 」

- - - - - - - - - - - - - - -

是也乎,( ̄▽ ̄)

理解反了, 宣传目标社区本身没变化,

但是, 可以在宣传过程中将没参与其中的新人对社区的期待给扭转了...

毕竟, 我们在各种场合中对 开源 的宣传稿并没有机制进行监管,

所以, 各种商务话术对新人是非常给力的污染的...

比如, 现在从来没使用过 github 的 HR 们,

都知道通过爬虫, 抓取提交积极的中国程序猿,

来发送邮件吊鱼....

 

「 适兕: 「 李维: 参与者可以改变很多,比如不少原来的某个主题的群现在就基本被救灾捐赠占领了,还好我们这个群没有。 」

- - - - - - - - - - - - - - -

这就是我坚持不使用你们所使用的社区的一个原因。本来中国就是个信任度低、弱社会的国家。你搞乌合之众的社交群体,然后套上开源的帽子,被欺骗又说中国搞不成开源。..... 」

- - - - - - - - - - - - - - -

是也乎,( ̄▽ ̄)

这也是为什么老庄反对的原因,

汉语是极其生命力的一门语言, 而中国互联网又是人类互联网中最活跃的一个区域, 任何一个名词其被消费/污化的速度是其它区域中难以想象的,

比如:

老者

和谐

....

 

所以, @适兕 想用新概念/名词来澄清开源协作这一方案,

可能根本不够中国互联网媒体消费的速度,

4小时就足以让任何一个人设崩溃,

 

所以, 公众宣传中, 要多多利用即有 meme

而不是创造新的,

因为创造出来后, 消费之的权力是平等的,

而键盘侠总是多于我们这些认真的人;

 

这涉及公关技巧, 不是一个正确的翻译就可以反转一切的

 

「 姜宁: https://github.com/open-organization-ambassadors/open-org-workbook/blob/master/open_org_workbook_1_1_5.pdf   222 页有一篇文章 community和open source community的论述,大家可以参考一下。 」

- - - - - - - - - - - - - - -

「 姜宁: 里面提到一个概念,就是Open Communities 也不是绝对的Open 。 」

- - - - - - - - - - - - - - -

「 姜宁: open communities are a broader implementation of open source communities. 」

- - - - - - - - - - - - - - -

 

 

 

录音原始素材

https://1drv.ms/u/s!Arg2k_5HJFrb1Dp6tqY2Wp8hkvlM?e=tgWkOW

原始录音素材内部共享:

https://pan.baidu.com/s/4srB7xVJ

 

Reply all
Reply to author
Forward
0 new messag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