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oups
Groups
Sign in
Groups
Groups
国际中功总会资讯网
Conversations
About
Send feedback
Help
纪念中功面世二十一周年:人体科学的基础核心理论——天人合一(张宏宝先生著)
65 views
Skip to first unread message
oihzg
unread,
Sep 9, 2008, 12:55:44 PM
9/9/08
Reply to author
Sign in to reply to author
Forward
Sign in to forward
Delete
You do not have permission to delete messages in this group
Copy link
Report message
Show original message
Either email addresses are anonymous for this group or you need the view member email addresses permission to view the original message
to 国际中功总会资讯网
气功修炼中的天人合一理论
一、什么是天人合一?
天人合一是指天(即大自然)与人是一个密不可分的、相应相合的统一整体。天是一个超巨系统,人是一个子巨系统;人具足天的全部信息,天的信息亦
可在人身上体现出来。研究人的生命现象不能从自然界剥离出去,只能在天人一体的整体关系中去把握。人身是一个小天地,宇宙亦是一个大人身。这是观察人体
生命的根本立场和方法论。
天人合一理论是上乘修炼的理论基础。它既是天人整体观的哲学凝炼,也是修炼到高层次的境界。
二、天人合一理论的主要内涵
精华大致有两个方面:
(一)人天同源、同质。
天人合一理论认为,天地万物并非本来就有,其产生之前,有一个根本的始源,这就是道所派生的先于天地万物的元气,即先天一炁。炁是一种看不见摸
不着、富有能量、载有信息的精微物质,是构成宇宙万物的最基本物质,“炁”是天地万物的基本“元素”。
天体演化和现代生命起源研究者认为,原始宇宙空间主要原始物质是以氢形式存在着,原始氢在宇宙空间发展、凝聚而形成原始星云。原始星云中巨大气
体埃尘进一步凝聚,产生了几十亿颗恒星,凝聚体中心温度逐步提高,密度加大,于是开始了氢热核聚变反应,放出巨大能量,形成星系。
借助热核反应,氢聚变为氦,生化了宇宙中的各种元素,逐步形成了诸如元素周期表中的各种元素,尤其是对生物物质重要的元素,如碳、氮、氧、磷、
硫、铁等。这些元素称之为致生元素,它们最初覆盖在地球上,在适宜的温度和动力下,反应形成各种原始的分子,包括水、氢分子、甲烷、氨等,并从致生分子
转化成有生单体,又进一步过渡到有生多体,乃至人类的出现。
达尔文曾说:要谈生命的起源,你倒不如谈元素的起源,因为两者是一样的。
我们把天人合一理论中的“人天同源同质”观点与现代科学论点比较,何其相似!
天人合一理论还认为:构成人天万物的先天一炁是宇宙中永恒的长生基质。这一论点,又与现代核物理学的发现不谋而合。普通物理证实了元素由原子构
成,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组成;核物理学则进一步揭示原子核是由基本粒子组成的,基本粒子中都有光子和中微子等,而光子和中微子的寿命无穷大!
人天同源、同质的论断已被现代科学证实。
(二)人天同一生成程序。
人天同源同质,那么,生成的程序和规律是否一样呢?
老子最先提出宇宙的生成规律是: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道”:无形、无名、无为。所谓无形,是指无具体的形相,不能以感官觉知;无名,是指不能用语言概念来表述,称其为“道”,也属不得以的“强
名”;无为,主要指无主观意志。道的基本特性是:虚无、自然、柔弱。道是万物的造化之根,神明之本,是一种根源性的实在。它无始又无终。
“一”是指道派生的先于天地的元气,即先天一炁。
“二”是元气内蕴的阴阳。
“三”是指阴阳相交相荡而生的五大类属性的物质,即五行,由五行而生万物。
那么,人的生成程序又如何呢?
顺寻不易,逆推则成:
形体(包括细胞)是由最精微的元素构成,既形由精生,这个形即是老子宇宙生成模式所指的终极产品“万物”中的一类。精则是那个模式中的“三”,
即五大类属性的物质之一。现代科学已证到这一步,但再往前推,就无能为力了。而传统的人体科学,却在内修中悟证到下面几步。
精由炁生,而炁是由阴阳二气合和而成的,故“炁”即是老子宇宙生成模式中的那个“二”。
炁又由神生,“神”是指能够主宰生命的智慧能量体,它即是老子宇宙生成模式中的“一”。
神又源于虚无,这个虚无即是道。
我们把逆推的结果顺过来看,就是:
虚生神,神生炁,炁生精,精生形。
这个人类的生成模式,虽然尚未被现代科学证实,但我们相信,释迦牟尼早在二千五百年以前就指出一碗水中有亿万个微生物,已被科学证实;吕洞宾早
在唐代就指出月亮本身是不发光的,它的光源来于太阳,也被现代科学证实;那么,中国古代人体科学的成果之一 —“人类生成模式说”,也迟早会被现代科学
证实。
现在,我们把老子的宇宙生成模式与人体生成模式联起看,则会得到以下的结果: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虚生神,神生炁,炁生精,精生形。
结论是什么呢?
人与天的生成程序也是一致的!他们有着共同的规律。就是这个发现,才使人类醒悟:如果找到了逆返归元的规律和方法,人类是不是就可以回归于道,
超越生死了呢?
天人合一理论的内涵还有“天人至象”,“人与天地同一运转规律”等。这里不再赘述。
三、天人合一理论对修炼的指导意义。
修炼的终极目标是超越生死,回归于“道”,而道的基本属性是虚无、自然、柔弱。修炼的过程无非仿道而已。
虚无是调心之要,达到物我双忘的境地,才是入静的高级境界,才是与道合一、相契无间。
自然,是调控身、心、息通用的原则,有顺应天地万物之本然,不勉强不违逆之意;在修炼中,勿忘勿助,火候顺乎自然;在服气中,不强调闭抑,强调
调息顺乎自然。
柔弱,是指调心令柔,谦和忍让;在调息时深细匀和、致柔、渐渐臻于胎息;调身令柔是修炼的基本原则。
用“天人合一”观指导修炼,不贪求,不躁进,没有误导,重在验证。有可行的操作技术,有经得起检验的效果,不神不秘,令人信服、信赖和欢迎。
修炼者若都能从人天同源、同质、同一生成程序的另一面来思考问题,就会彻悟“逆炼归元”之道的奥秘,醒悟人生,“朝闻道,夕死可矣”,“上士闻
道,勤而习之”,发精猛之志,达天人合一境界,从根本上超越自我,超越物性,完成对生命的透悟,并最终超越生命的束缚,达到精神上的大自在、大解脱。
四、如何进入天人合一?
天人合一,是人体小天地与宇宙大天地的融合。其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其中最关键的是要入静定之境,进入虚无状态。在虚空这个层次上,人天是沟通
的。先天之炁从虚无中来。虚无的标准状态,即是恍恍惚惚,似睡非睡,无人无我,物我两忘。
进入天人合一,还要从思想上彻底破除显性经验、观念,为修入隐性高境界开启方便之门,打开天人合一的隧道。
进入天人合一,要把逆炼归元的理法全部掌握,通过实证实修使生命修炼进入崭新的境界。
Reply all
Reply to author
Forward
0 new messag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