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和歷史】有人在玩書藉內容的 open data 嗎?

瀏覽次數:65 次
跳到第一則未讀訊息

CK

未讀,
2012年12月13日 凌晨3:34:142012/12/13
收件者:odt...@googlegroups.com
很多小說、文學著作和歷史書籍都已經有數位化的版本。

在中文領域,不知道有沒有人在處理相關的 open data?

比方說,挑一本金庸小說,找出書中人物的社交關係和重要性?

國外案例很多,僅舉《冰與火之歌》(Songs of Ice and Fire) 為例。

deng dongpo

未讀,
2012年12月13日 凌晨3:48:572012/12/13
收件者:odt...@googlegroups.com
我們有做過將一本描述泰雅族東賽德克群的部落與遷移的書中地名和部落擷取,並以設計好的ontology轉為RDF且呈現在地圖上。接下來有興趣做一點和地方誌有關的,將舊地名和時間、現今地名二者連結。

我覺得金庸的例子蠻有趣的。這個和之前在想地契的案例點像,http://c.ianthro.tw/30783
可以由地契資料中找出清朝時期台灣當時的社會關係?

dongpo

> --
> --
> - Google Groups OpenData.TW Working Group group.
> https://groups.google.com/d/forum/odtw-wg?hl=en
> - To post to this group, send email to odt...@googlegroups.com.
> - To unsubscribe from this group, send email to
> odtw-wg+u...@googlegroups.com.
> --
>
>

Chia-Kai Liu

未讀,
2012年12月13日 凌晨4:07:542012/12/13
收件者:odt...@googlegroups.com
太學術了 XD

還是玩金庸比較有勁!
比方說「韋小寶和他的N個女人」:
  1. 時間分析
  2. 年齡(幼齒或熟女)
  3. 地理空間分析(都會區、海島或是鄉下地方)
  4. 社交圈(所屬幫派)
  5. 極性分析(比方說一見你就生氣、一見鍾情或是最後肚子被搞大了才認命結緣)
光用想的就比研究原住民歷史有趣 ^^



2012/12/13 deng dongpo <dongp...@gmail.com>

deng dongpo

未讀,
2012年12月13日 凌晨4:40:392012/12/13
收件者:odt...@googlegroups.com
我知道這太學術了!歹勢!歹勢!


2012/12/13 Chia-Kai Liu <chiak...@gmail.com>:

Han-Teng Liao

未讀,
2012年12月13日 清晨6:08:002012/12/13
收件者:odt...@googlegroups.com
學術不學術, 重點在於工具是有可能重覆使用的, 學術上, 特別是數位人文, 有不少做SNA (social network analysis)和GIS(地理資訊系統)的研究, 在國內外已經不少人有在做....

文化品味和文化商品也是要有精緻的加工才會有吸引人的地方, 關於素材人各有所好, 冷門的題材也可以翻紅, 端看人怎麼搞。

NODEXL Social Network Analysis 那本書裡面有一個莎士比亞(還是哪個小說, 有點忘了)的實做例子, 但也是侷限在你定的ontology framework,  Chia-Kai Liu你提的那個架構看來有電玩設計的樣子(看似給男孩玩的), 我不清楚有沒有歷史電玩在搞這樣的時空加社交資料庫, 我只能說我目前看到歷史上最大最廣的整合性資料是談一個中世紀文藝復興家庭的興起...

http://home.uchicago.edu/~jpadgett/

注意, 不管是GIS, 還是SNA, 都需要不少的人力資源去一點一滴把這東西從文本做出來, 不管素材有不有趣, 都是蠻花費人力的, 我相信金庸在學術界和電玩界都有號召力, 但這樣的號召力能不能學術合理化, 或市場價值化來支撐一個要花不少投資成本的案子, 是可以想想。做起來雖難, 若真的想了就去做吧...



2012/12/13 Chia-Kai Liu <chiak...@gmail.com>
回覆所有人
回覆作者
轉寄
0 則新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