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把满清的文字狱和秦朝的焚书坑儒相提并论

9 views
Skip to first unread message

恽元书

unread,
Apr 24, 2008, 10:52:44 PM4/24/08
to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0802
焚书坑儒的目的是为了彻底摧毁儒教所鼓吹的等级制度。儒教的核心是什么?是祖先崇拜。实质就是一种秩序崇拜,将时间上的秩序崇拜引申到政治上,就是以父
母祖先为绝对至尊。这和印度教的秩序崇拜是一个道理,只不过印度教是把空间上的秩序崇拜引申到政治上,以脑袋为绝对至尊,脑袋象征婆罗门贵族,手足象征
下等人。中国的父母也常常被当局拿做比喻自己的招牌,直到西方国家最先提出社会契约论,儒家的把戏才收场了。现在拿社会上的一些不赡养老人的情况来说
事。实际已经不是孔子当年的初衷了。老孔当年鼓吹孝,实际为了用孝来搞秩序崇拜,用来维护等级社会,用来反对社会变革。当年的秦国只要有军功,贱民都可
以当贵族,弟弟都可以先有爵位,完全扰乱了尊卑长幼之序。秦国礼崩乐坏太严重了,老孔可不是针对谁家不赡养父母不尊祖宗才到处宣扬孝,老孔还指望靠这个
迎合当局做大官呢!

现在的陕西人依然不说“我家”而是说“我屋”,不说“家里有事”而说是“屋里有事”,我们依然能够从这个方言细节上窥测到陕西人曾经的峥嵘岁月。商鞅
变法,推行小家庭政策,以利于增殖人口劳动力。具体规定:凡一户有两个以上儿子到立户年龄而不分居的,加倍征收户口税。禁止父子兄弟(成年者)同屋居
住。也就是鼓励小家庭,同一个屋就是同一个家。而孔子宣扬的“孝”其实是在维护等级制度,维护大家族中的等级制度,因为小家庭不需要等级制度维系,小家
庭用亲情维系就足够了。奴隶社会是奴隶主家族的社会,大家族内部有好多不劳而获的人。秦国的开明奴隶主,实际也是新兴地主,为了推广开阡陌制度,需要大
量的小家庭,这样可以提高国家的整体生产能力。 换句话说,法家破除大家族在先,孔子打着尊重周礼的幌子维护大家族在后,也就是什么要变,保守派就要维
护什么,所以儒家其实就是给法家唱反调的,难怪法家要打击儒家。

诟病秦朝的人都以诟病秦朝法家的严刑峻法为先,诟病秦朝的法家是一家一姓之私法。但一国之法律典章能成为一家一姓之私法,条件是整个国家是一个大家族,
也就必须依靠儒家的那套把整个国家化为一个大家族,这样才谈得上吧?而秦始皇是焚书坑儒的,可见秦始皇推行法家重在推行典章制度,打破旧秩序,而不是推
行一家一姓之私法,化天下为私产。 有人说,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是“儒表法里”,恰恰相反,是“法表儒里”,中国封建社会的法是用来维护儒教所宣扬的等
级秩序,化天下为一家一姓之私产。而秦始皇所做的正是用典章制度打破这种等级秩序。

秦始皇为后世儒教徒诟病吃亏就吃亏在他要依靠典章制度废除等级秩序上。虽然修长城征发的主要是中原的亡国奴,秦人自己的人口基本都用在兵役和监工上了,
但秦人征服中原后并没有采取等级歧视的,比起蒙古的四等人的登记歧视和周人将中原亡国奴和周人的驻军混居看押,以及满清的八旗族特权,秦人是最宽厚的。
但秦人也是被儒教徒骂的最多的,其实秦始皇因该把中原儒教徒杀光才对,和满清一样,杀光还要做表面工夫,栽赃给张献忠,这样反倒不挨骂。秦始皇留下中原
儒教徒一条狗命,反倒挨骂。之所以秦始皇没有这么做,是因为秦始皇重典章制度,不搞满清那样龌龊的暗箱操作。正是因为秦始皇重典章制度,不懂得变通,才
会对有反抗精神的楚人残酷,为日后秦的速亡埋下了伏笔。而儒教徒的骂声,让中国最光明正大的政府受到了侮辱,以后的政府就专做表面文章,为中国政治体制
带来了巨大的副作用。

如果焚书坑儒的秦能够再多存活一段时间,是不是就能够在我们民族的血液中多留一些法治的精神呢?明代著名思想家李贽和秦始皇同样的叛逆,同样地仇恨儒教
所鼓吹的旧秩序,所以他感受到了秦始皇的伟大,称秦始皇为“千古一帝”。
Reply all
Reply to author
Forward
0 new messag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