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oups
Groups
Sign in
Groups
Groups
GFW,我们不高兴!网聚百万人反GFW审查,Say NO! to GFW!
Conversations
About
Send feedback
Help
《改变中国五年计划之公民同城策》———第一部分:《公民同城——九.一八团结宣言》
32 views
Skip to first unread message
Max贝立.NoGFW审查
unread,
Sep 17, 2011, 10:22:57 PM
9/17/11
Reply to author
Sign in to reply to author
Forward
Sign in to forward
Delete
You do not have permission to delete messages in this group
Copy link
Report message
Show original message
Either email addresses are anonymous for this group or you need the view member email addresses permission to view the original message
to nogfw
目录:
+第一部分
《公民同城——九.一八团结宣言》
+第二部分
选用谷歌论坛的说明
+第三部分
谘询《公民同城》相关事宜
、
《
公民同城志愿者服务指引》
+第四部分
《公民同城》论坛的运作规范
+第五部分
论坛的常用使用说明和技巧(匿名)
**(因本文篇幅较长,可先仔细阅读第一、二部分,理解《公民同城》
的深意,余下细则讲解部分可稍后再阅)
############################
第一部分:
《公民同城——九.一八团结宣言》
———推广《公民同城社群》的社会价值和个人意义
* English Title:Locals and Echoes——Voice of United Cities of
China,Abbr/Pinyin:GMTCh
作
为单独的个体,你我永远无法抵抗强权的侵犯,
而作为中国人的你我,所面对的更是大权独揽,
只手遮天的庞然怪物,任何个体都有机会成为这个怪物的俎(zu)
上鱼肉,不论你现在是多么的富有,多么的位高权重。
前有国家主席高举宪法被斗死,今有巨富如仰融,黄光裕,
兰世立之流入狱,流亡。
正视吧,人治社会自当如此。
怪物结党营私、刚愎自用、好大喜功、臃肿无能;
自以为是救世主可以代表一切,却狂妄自大、觑得人如无物,
它背叛初衷,欺世盗名,更不受监督、不容挑战;
它颠倒黑白、徇私枉法、草菅人命,
圈黑牢、养密探、被精神病、
被自杀!酷刑连坐、警匪不分;
它骄奢淫逸 、不问疾苦、尸位素餐、麻木不仁;
皇亲国戚、党同伐异、
官商勾结、唯上是从;
它抢民财、吞国库、卖官鬻爵、横征暴敛、贪得无厌;
它封嘴割喉、堵塞言路,筑墙断网,更显的歇斯底里,病入膏肓!
此怪让我们连喝牛奶、坐火车都提心吊胆,如此祸国殃民,
实在罄竹难书!
谎言稍有戳穿,便见它龇牙狂吠:“别拿法律当挡箭牌!”
怵目惊心如是,吾辈该当奈何?神舟伟岸,地广人多,
然怪物组织严密,鹰犬遍地,
使得微弱的个体形成一支足能制约怪物的力量是难上加难!
既然吾辈不能化零为整,为何不化整为零,遥相呼应? 十九世纪的旧管制真能阻挡的了
e
世代的步伐?
社会群落《公民之声——同城议事连线》便应运而生。
《公民同城社群》旨在向所有敬重自己是一名中国公民的个体,
为了保护自己和亲人,为了尊严地活着而走到一起“守、望、相助,
冠名”同城“,便是以地区为基础建立的公民社群。
朋友们,这不是因为什么“鸿鹄之志”,
只是不愿让发生在他人身上的灾祸再在我身上重演,
发生在我身上的也不要再使他人受难。这是“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让这怪物制造的不公、不幸终止!
《公民同城社群》就是为同学们、老乡们、邻里们,
工友们团结起来保护赖以生存的同一方土地,同一口泉井而建。
她不是“非*法”组织,而是同城共命运,有着共同利益的“
自组织”地区社群。而这又意味着同城公民们有着极强的自发性,
感召能力和凝聚力。
2011年八 . 一四,大连市数万公民反PX的一致行动就是《同城公民》
共同捍卫家园的胜利之举!
它标志着中国公民力量再也不是微弱无力的“一小撮”,
中国公民不再是SARS(萨斯/非典)
中被关进笼子惶惶恐恐的受害者,不再在大震后“纵做鬼也幸福”
那般”被“蒙恩受惠,
也不再是被毒奶粉毁掉幸福又被那腐臭不堪的怪物恫吓的"
大胆刁民"。
7.23温州动车人祸后,就连中青报都起来呐喊:“《
用网络倒逼改革的时候到了!》”
或许我们现在还不足以宣称是国民中的大多数,
但我们已经足以担当“关键少数”,为了自己,为了“
沉默的大多数”而对官老爷们高竖中指的关键少数!
当关键少数能够遥相呼应在“沉默中爆发”的时候,
大多数们一定趋之若鹜,旗鼓相迎
。
今年阿拉伯的春天,一个埃及的小伙子告诉我们,“在这个 WEB 2.0的年代,No One Is A Hero, Because
Everyone Is A Hero !”
WEB
2.0的《公民同城》不需要伟大的领袖,不需要严密的组织,
不需要强调意识形态、政治纲领,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是英雄,我们“
围观”展现力量,诉求“改变现状”就是我们的行动纲领,
最大共识,
“团结起来”就是我们最实在的行动!
无组织、无领导、无纲领,互联网时代的 “三无社群” 无头鸟可打,无窝巢可端,如此,也就将风险降到了最低,“
民悍使贼畏之”的时代到了!
为了有效并广泛的建立合作,及时传递讯息,共同捍卫家园,
对社会的不平不公群起、强力抨击,壮大公民力量,吓阻黑暗势力,
严惩贪腐、滥权。《公民同城社群》以直辖市、地级行政区为单位,
首先建立了100%覆盖全国的341个《公民之声——
同城议事连线》谷歌论坛(
groups.google.com
)
以方便各地公民交流,结友。
论坛综合网址:
http://groups.google.com/groups/dir?lnk=srgmb&hl=zh-CN&q=GMTCh
《公民同城社群》的主要作用:
公民同城互动,守望相助,唤醒纳税人意识,保护个体的合法权益;
监督公权力,遏制特权、滥权行为;共同抵御黑暗势力;反腐倡廉、
揭批时弊,环保监察,支持和鼓励维权勇士、公民代言人,
使之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
发展和推广《公民同城》可以快速地在同城公民中产生归属感,
极大地增强责任心,从而自我发展,1+1大于2,自此,
相邻的公民们能够更方便的抱团并肩。
有时我们在网上畅快的发泄不满,
借此短暂地脱离残酷又无奈的现实,而通过推动《
公民同城网络平台》的壮大,我们可以将个体的效能最大化,
更不断的聚合起来,迸发足以改变现状的强大能量。
我们上网发牢骚,表达不满之激烈,
指桑骂槐之辛辣已是威震朝野之势,微博上微言大义,人人都想“
语不惊人死不休”,把网审们累进医院,这在“我爸是李刚”,
药家鑫,郭美美等事件中表现的痛快淋漓。而参与《
公民同城网络平台》并不比前者需要下更多的功夫,若借《
同城议事》与前者配合呼应,可将实际功效放大数倍,产生“质”
的提升,“团结”就是力量!
实现这些,只要我们能多关注一下地方上的问题,
更积极地结合网络建立地方人脉关系。而这也只需我们在微博、
论坛等的用名或简介中标上诸如“天津公民结友”
之类的字样就能达到目的。
谷歌论坛上的《公民之声——同城议事连线》
论坛群仅仅是一个开始,结合互联网2.0,
社交网络和最新通信技术,以《公民同城》
为概念的数字化扁平型虚拟社群会很自然的与现实社群交互重叠,
遍地开花。当《公民同城》的概念传播扩散,
针对个人的凌辱折磨就会越发显得黔驴技穷、孱弱无力。
每个人都是英雄的时代,一部手机就是工作平台,
一个ID便能四海结盟,“自组织”
的公民力量不但不会因为一两位折戬而万马齐喑,
反而会因为有了真正的、众的聚合而更有能力去保护英雄,
我们的力量最终将彻底改造社会,建立符合时代进步的“新秩序”。
无论如何来“改变现状”,温和或是激情,
公民们必须在关键时刻成为决定自我命运的主体,
掌握主动权才能使“新秩序”之公权力符合”民有,民赋,民享”
的基本原则。我们要获得主动,就必须最大程度的推动公民聚合,
及早发挥集体效能、群策群力,这也意味着以“最大共识,
最小风险,最广泛参与”为指导方针的《公民同城》
能够滚雪球般的自我壮大从而逆转棋局,使我们可以谋定而动,
将损失和动荡降到最小,早日成功。
努力发展《公民同城社群》,推广《公民同城》概念,
使之深入民心,是破除阻碍,改变现状的必然之法。
“今天的中国本身就是一列在雷雨中行驶的动车,你我不是看客,
你我都是乘客……”。又值九.一八,警报在耳边嘶鸣,
六十六年前中华被强敌凌辱、满目苍痍,
中华民族被迫为生存和尊严而战。如今外患疲弱,
然当朝恃强凌弱胜似敌寇,百姓偷渡移民仿若当年。
“平津告急,华北告急,中华民族告急!”
为了赖以生存的一方水土,为了你我和亲人的幸福,
为了能真正地昂起骄傲的头颅,请邀朋唤友,连结在《公民同城》,
让我们一人有难,全城支援,九州呐喊!
同城公民,同命运、共进退!
贝立.(
nogf...@gmail.com
)
中国公民同城一份子
首发
二〇一一年九月十八日
《公民同城图徽》征求中,欢迎投稿:
(要求象征“众”、“城”、能够体现:团结,互助,力量和防御)
(参考图案)
(参考图案)
****————
棋,不应该是一个人玩地,让我们都来下这盘很大很大的棋……
========================
第二部分
首选谷歌论坛(
groups.google.com
)的说明:
《公民同城社群》论坛首先在谷歌论坛上建立(
groups.google.com
),因为它即能用作BBS论坛,
又提供强大的电子邮件列表(又称电邮组)服务,
随便有个电子邮箱就能加入使用,电邮加入《公民同城》论坛后,
你的电子邮件信箱就成了你参与同城交流的客户端,无需登录
groups.google.com
上的同城论坛。
因为不限制你使用任何邮箱,也就使得Googlegroups.
com难以被封锁,
除非伟大的GFW敢把所有在墙外的Email服务都封锁掉。
这无异于断网,会逼走不使用163,
qq等邮箱的广大在华外籍人士,使国人更难于跟墙外沟通,
迫使外商撤资,致命性打击经济,要知道GDP可是怪物的命根子。
强烈建议不要用服务器在墙内的电子邮箱服务,
它们都在你不知情的情况下受到服务提供商及政府相关部门的内容审
查,侵犯你的隐私权,如163,qq,Yahoo.cn(
中国雅虎的Email服务器在墙内)等,
这些墙内的邮箱有时也会封锁来自邮件组的邮件。
建议选用墙外的电子邮箱服务,如:gmail,hotmail,
yahoo.com
,AOL等,推荐Gmail,
它是Googlegroups的完美结合,但因受墙内的干扰,
最好另设一非Gmail邮箱加入备用。
选用
groups.google.com
做公民同城论坛,
你甚至完全不用登录论坛网址。可以向各《公民同城》
论坛的订阅邮箱发一封邮件来登记,各地《公民同城论坛》
均为这种格式的邮址:“<
gmtch-XXX...@googlegroups.com
>”(
将XXX更换为地名拼音即可,如北京:
gmtch-beiji...@googlegroups.com
).
而参与论坛讨论可用收发邮件的论坛中转邮址,均为这种格式:“<
gmtc...@googlegroups.com
>”(
例:
gmtch-...@googlegroups.com
).
我们将编辑各地《公民同城》网络平台登陆方法大全,
方便大家查找使用,详情请电邮<gmtch114 @
gmail.com
>索取(现未完成)。
邮件组中任何人都可以和组内所有人通讯交流这比以个人为中心的微
博更适合于群组交流。
Google论坛因其稳定的服务,极强的抗干扰,抗封锁能力,
被首选为推广《公民同城社群》的网络根据地,
在此基础上向其他平台延伸,我们可以不停的在许多平台建立各地《
公民同城》群组,G+、twitter、facebook,
墙内的qq群、Weibo、百度吧、人人、豆瓣等都将有《
公民同城》的身影。一旦其他平台上的群组被封锁删禁,
Google上的《公民同城》
论坛将稳定的提供大家重新聚集的契机,将游记持久进行。
此外,更让人感到兴奋的是,一款特别为《公民同城社群》
的推广而开发的一款不需架站的P2P社交软件(
goo.gl/Tke4H
)正在紧锣密鼓的开发中,有好消息我们会随时来报。
《公民同城》作为一个概念,一个实现公民社会,
建立新秩序的理念更是无以阻挡,它定会带来突破性的挑战。
=========================
第三部分
谘询《公民同城》相关事宜
索取《公民同城网络平台互动须知,
应用技巧及安全策略》,加入《公民同城网络志愿者计划》
均请电邮:
gmtc...@gmail.com
。
及时获得更详细的说明,《公民同城发展动态》欢迎使用以下服务:
RSS订阅博客
http://gmtch.blogspot.com
,电邮《通知/公告》:<
gmtch+s...@googlegroups.com
>,
跟随G+和G Buzz(微博) @
gmtc...@gmail.com
,Twitter: @gmtch,地区列表:
twitter.com/gmtch/lists
,
www.facebook.com/GMTCh.cn
订阅《公民同城各地新闻采摘》:<
gmtch-news...@googlegroups.com
>
请登录博客查阅
最新
《各地公民同城网络平台的查询与使用一览》
,
也可
电邮<
gmtc...@gmail.com
>索取。
匿名揭发爆料请电邮至:<
gmtc...@gmail.com
>,请一定在来函标题中注明事发大致地区和揭弊类型,如:
贪腐/滥权/不作为/强拆/勾结黑社会/侵吞国有资产/
人权迫害/冤假错案/包二奶、小相公等
****————
公民小卒 一日一拱(
nogf...@gmail.com
)
==============================
=
第四部分
论坛的运作(试行)
一
运行说明:
《公民同城社群》并非社团组织,
而是为关注和改善公共领域事务建立的地方性公民交流与互助社群,
所有《公民同城社群》论坛均是以此为服务方向的自由信息平台.
1
因国内形势所迫,为了能够在国内充分发挥作用,
也为了能凝聚和壮大公民力量,避免同城朋友们之间出现摩擦,
避免贻人口实,《公民同城社群》不会以任何社团组织的形式出现。
2
《公民同城社群》欢迎社会各界人士参与,
为避免因观点的差异或是参与者所属机构之间的歧见,
本组婉谢任何机构利用《公民同城》
网络平台发布表达机构立场的政治声明、谢绝利用本平台拉帮结派。
3
《公民同城社群》将是参与地方人代、
政协选举的独立候选人的网络平台,
努力推动国内公民独立参选各地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
我们将努力为真正的“公民代言人”营造良好环境。
『第3条也是制定前两条的主要原因』。
==============================
===
二
管理说明(试行):
1
所有《公民同城社群》的论坛(Group)
管理员都是从热心的志愿者中挑选担当,管理员恪守中立,
禁止参与任何论坛内的争吵。
2
为保证管理中立,各地《同城论坛》
的管理员均由其他地方的人士担当,
这样既减少利益冲突又降低论坛和管理员的风险。同理,各省会、
区首府的管理员由外省、区人士担当
3
为更加确保安全,重点地区优先考虑人在墙外的志愿者做管理。
4
为充分保障言论自由,《公民同城论坛》采取被动监督管理模式,
为维护论坛内理性友好的气氛,有劳各位参与者保持克制,
对不恰当言论要有理有据的反驳、向管理员投诉。对严重违规行为,
管理员一定坚守原则,负好管理任务。
5
为了避免招致攻击,给自己和论坛带来危险,
管理员不得公开自己和其他管理员身为《公民同城社群》
论坛管理员的身份和有管理权限的帐号,
如需在论坛发言请另用帐号。
==============================
======
三
参与规范:
1
如果您是采用订阅“摘要邮件”或“邮件汇总”
的方式接收群内邮件,
请注意:
当您参与一个已有讨论时,
一定要将您所要发出的Email之标题(subject)
更改为与所要参与的讨论标题一至,或相呼应。如果您直接回复(
Reply)您所收到的“摘要邮件”或“邮件汇总”而未改标题,
您此后的发言将被拦截并拒绝,
除非您开始按照规则有主题的发言和回复。
2
禁止任何有悖人人平等原则的歧视性言论,如:
地域性歧视、民族和种族歧视、性别歧视、年龄歧视,语言/
方言歧视,贫富歧视、受教育程度的歧视、因病或残疾的歧视,
性取向歧视,以及宗教和精神信仰等方面的私领域行为歧视。
3
禁止商业广告宣传
4
禁止色情内容(
如果您发到论坛里的资料含有性侵犯未成年人的内容,
我们将作为严重刑事犯罪对待。)
5
脏话骂人,在有关社会问题,公共事务的讨论中争论是不可避免的,
为尽可能避免争论升级为敌对、仇视,论坛内禁止说脏话,
污言秽语的骂人。
6
禁止不涉及公共利益的群组内成员之间的私人恩怨争吵。《
公民同城社群》主要是针对公共领域事务进行探讨,揭发,
惩恶扬善。
禁止披露不涉及公共利益的组内成员的个人隐私问题,
家庭问题和群组内成员之间的私人恩怨纠纷。
(涉及揭发党职、公职,军职,及国有企事业管理人员等的腐败、
性贿赂等问题不再被禁之列)
7
禁止以下行业从业人员参与:
作为一种职业,被招募入行,受命入驻《公民同城社群》,
有偿的执行窥探隐私,舆论引导、离间,
制造混乱等任务的网络评论员。欢迎举报疑似行径,
一经查证立即封禁。
8
不得在没有没有充实证据的情况下,点名指称同社群成员抓网特、“
5毛”、“揭发罪状”等,若一定要采取行动,必须同时提供证据,
(证据必须是可验证笔迹的手写书信,可验证未经任何修改的图像,
录音,录影等)。
9
请理解:举报疑似行径和点名指称的不同,故意制造事端者,
一经查证立即封禁。
10
禁止利用《公民同城社群》
预谋策划任何将会造成人身伤亡或财产损毁的暴力事件,恐怖袭击。
(请区分:
因不法侵害而在突发危急情况下被迫维权自卫和预谋策划暴力的不同
,如邓玉娇案)
11
有关宗教信仰言论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三十六条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
《公民同城社群》主张宗教和不同精神信仰间的平等与和睦相处,
主张政教分离,反对打压和制造宗教冲突。
我们认为宗教信仰活动为私领域行为,而《公民同城社群》
是为共领域建立的交流和服务平台,为避免引发不同信仰的公民,
族群之间发生矛盾,禁止利用《公民同城社群》
进行宗教和精神信仰批判,以及传教,
宗教膜拜等会引发个人之间或信仰团体间冲突的活动。
12
允许和保护实名和匿名参与《公民同城社群》
同城论坛允许实名和匿名发言,尊重和保护匿名参与的权利,
请不要再论坛内打听他人的个人身份、隐私等信息,
匿名者也请谨慎保护好,
任何参与者不得在未经匿名者允许的情况下透露匿名者的真实身份信
息!
(
nogf...@gmail.com
)
==============================
==
四
对转发新闻评论文章的建议:
建议不要在短时间内大量转发新闻评论文章,
这可能造成其他论坛成员使用邮箱的不便,
也极易导致您的邮箱被举报为“垃圾专业户”
导致被Google自动过滤掉。
建议:
为您转发的每一篇新闻评论文章写一个简短的个人评论,
放在文章的开头之前(顶端)。
也可以将您要推荐的新闻评论文章编辑入一个邮件来转发。
==============================
=====
五
公民同城平台管理员权责规范:(讨论中)
(
nogf...@gmail.com
)
=========================
第五部分
论坛的常用使用说明和技巧
(帮助匿名)
一
<设置邮箱内的邮件分类过滤功能>有效管理大量邮件。
因为论坛设在墙外,登录阅读不易。
而您或许又对大量来自Google论坛的邮件感到不便,
在此介绍<设置邮箱的邮件分类过滤功能>解决问题。
1
进入Gmail中的<设置>—><过滤器>:
2
输入用以区别分类的专属关键词,例:
在<收件人:>框中填入<
no...@googlegroups.com
>,点击<测试搜索>
你将看到所有来自<
no...@googlegroups.com
>的邮件都被搜索出来。
3
为那些符合指定条件的邮件,选取您要采取的操作。
收到符合搜索条件的邮件时:to:(
no...@googlegroups.com
) 可选择执行以下操作:
跳过"收件箱"(将其存档,不在收件箱中显示)
标记为已读
加注星标
应用标签:(选择标签)
转发邮件
删除邮件
不要将其发送至"垃圾邮件">
4
建议选择<应用标签>设置(新标签)如:"nogfw",**
注意:一定要选择<不要将其发送至"垃圾邮件">以避免被误判,
被自动打入垃圾邮件夹中;选择<另外,
将过滤器应用于以下N个会话>,
5
您的过滤器已创建,你会发现所有来自
no...@googlegroups.com
的邮件主题都有标识"{No-
GFW}"。
6
为不同标签添加不同颜色,(例)鼠标指向页面左侧的"
nogfw"标签,点击出现的下箭头,选择颜色。
7
选中标签,可以对此分类邮件进行一次性整体操作,
如全部标为已读,全部存档。
8
注意:如果你设置此过滤器为" 跳过"收件箱"
(将其存档),此过滤器筛选的邮件就不会再在收件箱中显示,
你只有在想看的时候,点击{nogfw}的标签来查阅。
=====================
二
改变接收Google论坛邮件的方式和数量。
考虑到翻墙查阅论坛困难,不建议修改,而是邮箱中设过滤器,
如要修改方法如下:
1
登录Google帐户,打开
http://groups.google.com/group/nogfw/subscribe?hl=zh-CN
<修改我的会员资格>:
2
出现五个选项,如不想接收每封邮件,建议选择<汇总邮件l >(大约每天 1 封电子邮件,包含所有新帖全文)
3
<摘要邮件>(每天大约一封最新论坛内容简报,
仅列出标题与摘要,全文需上论坛阅读),
因受墙的阻碍不建议此选项。
?问:
设置为除"接收每封邮件"以外的收邮方式后如何参与论坛讨论?
答:
若设置为接收汇总,摘要或无邮件(仅从论坛网页上参与),
不必担心,你仍可以参与论坛的活动。
1
你可以登录论坛网页直接参与。
2
你可以发邮件到
no...@googlegroups.com
,
这时,如果你是要回复已有主题,
你需要自己手动添加所回复的主题,并在开头添上"Re:",如:
"Re:最新翻墙术"
================
三
再次强烈建议使用服务器在墙外的Email服务替换163,
qq,
yahoo.com.cn
等服务器在国内的Email来参
与Google论坛
首先,
在国内的电子邮箱服务器分分秒秒在经受着苛刻的内容扫描审查,
当局查阅你的电邮不需你允许,不需要搜查令,
他们甚至可以强制你使用他们所规定的密码,且不能更改,
这是我亲身经历的(某友人Yahoo中国邮箱)。
其次,
当局会对国内的Email服务提供商发出指令,
要求拒绝接收来自指定Email地址的邮件。
我建立的几个Google论坛(邮件组)中几乎所有来自163,
sina,
yahoo.com.cn
的Email订阅都被退回。
再者,
使用墙外的Email服务提供商越多,使用者越多,
这些服务被当局封堵的可能性就越小,否则会犯众怒,
建议设置几个不同域名的邮箱参与<公民同城论坛>。
================
四
如要保持匿名,强烈建议从你的邮箱网站登录邮箱,参与论坛发言,
请不要从Google
Groups的网站页面上或用Email代理客户端软件如out
look、thunderbird发言参与群组的讨论,
这样会暴露你的ip,除非你是用翻墙软件,Tor,
VPN等登录。
以下方法将大大提高你使用匿名邮箱的效率:
===============
五、
避免疏漏,用一个主邮箱接收其他非常用(匿名)邮箱的方法
你可能有许多邮箱,而常用的只有一个,
由于常用邮箱会用来与认识的人通信,或用来填表,
交易等日常活动,因此你的常用邮箱与你的真实身份紧密相连。
由于中国的网络管控很不宽容,而你并不想在讨论"敏感"
话题时使用容易透露真实身份的常用邮箱,
这就需要另设与真实身份无关的的匿名Email帐户来讨论"
敏感"话题,但又引发另一问题:这个不大常用的邮箱,
很容易耽误一些有兴趣的来信。
这里介绍两种方法可以帮助用户在保证网络匿名帐户与真实身份无牵
扯的情况下又能不耽误接收非常用邮箱中的讯息。
即 <常用(实名)邮箱与非常用(匿名邮址)联合使用的方法>
*
第1种方法:
(两邮箱来自不同Email服务提供商)
其实这就是一些邮箱服务所提供的邮件转收发功能,Gmail,
Hotmail,Yahoo email等都在提供这种功能,这里我们以Google
Gmail和Hotmail为例:
这两个邮箱中,一个是常用的实名邮箱(如主邮箱 M)和另一个不常用的匿名邮箱(如匿名邮箱 A )。
在匿名邮箱 A中打开右上角的设置
—> 转发和 POP/IMAP
—>转发:将收到的邮件的副本转发给
—> 添加新电子邮件地址(主邮箱 M)
—>你的M会收到一封包含确认代码的邮件
复制确认代码,粘贴到A 的确认码提交框、确认,
或者直接在这份确认邮件中点击用以确认的链接,确认成功。
—>现在所有发到 A 中的邮件都会自动转发到M中了,再配合M中的邮件过滤器,
你就不会为忘记查阅不常用的邮箱而烦恼了。
———————————
**
第2种方法:
(两个邮箱同为Gmail时)
最近Gmail增加了为其他帐户授权访问邮箱的功能,
我们可以使用这个功能来方便的切换多个邮箱,这对希望把工作,
生活和网络活动分开的朋友们,
特别是对想要偶尔匿名参与讨论敏感话题的网友非常有利。
以下是简单的设置方法:
1
准备两个gmail邮箱,一个为常用(实名)邮箱M,
一个是偶尔查看的匿名邮箱A。
2
点击匿名A的最右上角"齿轮"进入设置项。
3
点击进入<帐户和导入>项,在<授予访问您帐户的权限:(
允许其他人代表您阅读并发送邮件)>右方点击<添加其他用户>。
4
按操作引导,授予你常用M帐户操作匿名邮箱帐户的权限。(
只能操作邮箱,无法授权操作此帐户的其他Google服务,
如Buzz,G+等。)
5
进入M,确认授权(需等待30分钟生效),设置成功。
6
使用:M中,点击右上方的帐户名称(不是最右面那个齿轮),
7
出现弹出菜单,选择<切换帐户>,选择已授权帐户,
立即会自动开启一新网页进入匿名A。
8
关闭该网页即退出此A。
9
配合设置邮箱过滤器,你就再也不用为海量、纷杂的电邮烦恼了!
*10
*××注意:两种方法都方便了使用不同ID查收和发送邮件,
但授权代发邮件时,所发邮件中会提示是由另一ID代发,
所以若用作匿名,还是需要你登陆匿名邮箱来发送邮件。
此方法提供了查看不常用匿名邮箱的便利*
*
****————
将军尚欠火候,公民仍须努力!
(贝立:
nogf...@gmail.com
)
《公民同城图徽》征求中,欢迎投稿:
(要求象征“众”、“城”、体现:团结,互助,力量和防御)
(参考图案)
(参考图案)
Reply all
Reply to author
Forward
0 new messag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