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lo,请问您最近好么?吃饱穿暖么?工作还是那么忙么?不忙的时候想谁了?记得死了多少脑细胞?眼圈国宝look么?秋冬皮肤要补水么?钱包又干旱
么?
烦人的卡路里猪猪你又和谁纠缠不休了? 今天她运动了没?他是主动攻击卡路里还是选择巧妙逃避你的追捕,他们还是依然如故enjoy豪饮狂吃么?还是您
能告诉她们各种食物各含多少卡路里?有在blog写出均衡搭配饮食数学公式么?
卡路里calorie是热量的计算单位,1卡是我们所吃的食物燃烧转化之后,使1克水温度上升摄氏1度時所需的热量,1000卡=1千卡=1大卡。卡路
里高的食物不代表营养素高,例如我们常说朱古力的卡路里高,是指巧克力中含的热量高,并非巧克力中有很多的蛋白质、维生素的意思。人会变胖是由于每天摄
取的热量远远超过活动所消耗的热量 ,多余的热量转换脂肪存起来,身体每累积7700大卡左右的热量,就可以转化成1公斤的脂肪。
Lets BURN尽情燃烧get back in shape!
卡路里让你内心浅浅的恐惧逐渐加深!非常抽象的概念,在逐渐变得越来越具象但又在投入的迅间视野迷蒙, 难怪嬷嬷说多吃了猪油眼睛会不好使!想想这个世
界真是充满了悖论!我们需要食物,但是我们也无法不摄入食物中的卡路里。食物越多,卡路里越多。
如今在我们看来卡路里的势力范围扩展到艺术,巴西与维也纳的音乐先锋在元丽和画廊的声音与视觉冲动仿佛也是必不可有的,今天我们明知故犯摄入卡路里,没
有情非得已的理由,只因热爱~热情~热量身不由己。 keep住卡路里的balance,只有大吃然后大动!卡路里的需求量是一项基本的营养学技能,艺
术的能量我们相信不止是热量,从眼睛与耳朵的摄入,卫生防疫,丰富维他命与碳水化合蛋白质,铁。
别愣了,把你那本营养学的书烧掉吧!因为这些数据只有在今晚现场空气中漂浮,看您燃烧2000还是5000的卡路里?
听见,十一月的彩色声音; 呼吸,卡路里投射描绘彩色,艺术交换能量!
艺术家介绍:卡乐瑞尔(COLORIR)
uploads/200711/07_171736_1.jpg
巴西双人组COLORIR由结它手Dom Pedro和鼓手Peter Francis组成。音乐介于后摇(Post Rock)和自由即兴
(Free Improvisation)之间难以分类。一如乐队名字(COLORIR是葡萄牙语,意即Coloring),COLORIR的音乐往往
能让听者看到一幅色彩斑斓、意念天马行空的插画或涂鸦作品。而事实上,在他们超过一百多场的现场演出中,不乏与当地的Grafitti艺术家作跨媒体的
即兴演出。两人从04走在一起,在世界各地巡演,发表十多张CDR形式的专辑,并只在现场售买。鼓手Peter Francis在现场演出时往往只用半
个鼓组,这让他们的现场从配备到节奏组看上去均非常简约却又潜藏着巨大的能量。两人的音乐影响来自成长中的印记,如古典交响乐、早期的磁带实验音乐、金
属、自由爵士,甚至南美文化也对他们的创作产生影响。这些影响,如今看来都成为了他们涉足多个艺术领域的诱因;因此在他们的履厉里,既有频密地与当地即
兴乐手的合作,或出席一些大型的音乐节,在剧场演出,同时也为当代舞蹈、涂鸦创作音乐或即兴联合演出。他们相信,自由是乐队音乐程式里非常重要的元素。
未来,他们首张正式的专辑将由巴西出版实验、独立、民谣的Open Field唱片公司发表。同时,首个包括香港、台湾、广州等地的亚洲巡回演出计划也
于11月正式展开。之后,受到Tricky的邀请,COLORIR将继续开展他们的英伦巡回之旅。
延伸阅读: www.myspace.com/colorir
艺术家介绍:班哈•盖(Bernhard Gal)
uploads/200711/07_171912_2.jpg
奥地利声音艺术家、作曲家、音乐学者班哈·盖是如今世所公认的最为活跃的年轻一代声音艺术家之一。在过去的十年间,盖设计、创造了将近50个声音装置和
媒体艺术项目,其中不乏一些跨学科领域的专门设计,在这些作品中,声、光、物件、立体环境建构、影像装置等艺术元素被盖很好的糅合在了一起。此外,盖还
为原声乐器和电声乐器作曲,同时自己以一个LAPTOP音乐家的身份参与各类现场演出。
盖1971年生于奥地利的维也纳,14岁起开始对音乐和声音艺术产生兴趣。1997年,盖在结束了维也纳音乐大学(声音工程学专业)和维也纳大学(音乐
学)的学业后,到纽约短居了一年,期间他将全部精力都投入到了音乐创作和其他各类艺术活动中去。其后,盖创立了自己的音乐厂牌Gromoga
Records并出任了奥地利艺术组织“空间”的总监工作。接着,盖又同恩斯特·雷特梅尔(Ernst Reitermaier)一起在维也纳艺术节上
主持了“闭嘴,给我听!”活动。现在,盖以一个自由作曲家和声音艺术家的身份长住在维也纳,同时他也在柏林的艺术大学教授声音艺术。
盖的作品无论是个人项目还是合作项目都有一个显著的特点——总将音乐与别类艺术形式有机结合在一起。例如,他自1997年起与日本建筑师郡裕美
(Yumi Kori)合作至今的声音装置“能听的建筑”。作为一个LAPTOP音乐家,盖既作单独演奏又有与其他音乐家如Tung Chao-
Ming、Kai Fagaschinski、Jennifer Walshe等合作的时候。
盖的作品曾在亚、美、欧等世界范围内广为传播,呈现人前的形式也非常多,包括音乐会、声音装置、展览以及广播模型等。许多国际声音艺术节都对盖发出过邀
请。除了演出,他有时也会举办些讲座及讨论会。
盖获得过的相关奖项包括:2001年的柏林卡尔霍夫奖,2002年度维也纳SKE基金授予的特别奖,2003年柏林DAAD艺术家计划的作曲家奖金和
2004年奥地利国家学术成就奖。班哈·盖的音乐目前已发行了超过25种音像制品。2005年,德国出版社Kehrer Verlag
Heidelerg发行了《装置》一书,该书记录了盖自1999年以来多媒介装置的创造历程。
延伸阅读:
http://www.myspace.com/bernhardgal
http://www.bernhardgal.com/
http://www.gromoga.com/
艺术家介绍:克里斯多夫•卡内里(Christof Cargnelli)
uploads/200711/07_172021_3.jpg
奥地利艺术家Christof Cargnelli,生于1969年,修读电脑音乐和多媒体、哲学、人种学等,是维也纳当地最活跃的多媒体艺术家之一。
他曾于06年在北京参与艺术作品 “宇宙空间游戏”的展出,该作品充满着强烈的历史、宇宙的界面和言语,以游戏的方式与体验者互动。07年10月22日
至28日,克里斯多夫再次来临北京,出席“2007北京国际电子音乐节”,并于“电子音乐演出系列”单元作个人独奏。
延伸阅读:
www.christofcargnelli.com
艺术家介绍:李劲松(Dickson Dee)
uploads/200711/07_172929_4.jpg
李劲松是世界实验音乐圈最活跃的香港名字,他身兼制作人、作曲家、声音艺术家、厂牌创始人、组织者、策划人,以不同名字以及成型的多支乐队演
出:"DJ Dee"用于电子实验音乐,"李劲松"用于具象音乐和前卫,"PNF"用于工业噪音,"呼麦声音机器"用于电子世界爵
士,"Dickson Dee"用于电子原音和采样拼贴。1996年,李劲松的首张个人专辑"PAST"由美国Tzadik厂牌发行。10多年来,李劲
松出现在中国和世界各地,通过唱片出版和实验音乐创作,参与了众多重要的音乐活动,对大陆前卫音乐/声音场景的发展尤有贡献。近年来进行了大量的声音创
作和表演,积极参与到国际声音艺术场景中。
時間:13rd Nov (21:00-22:30)
地點: Gula Space
NO.1 Jian She Liu Ma Lu, Guangzhou, China
廣州市建設六馬路一號
主辦: Gula Space, Noise Asia
策劃:Dickson Dee
查詢:gula...@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