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jiko Noriko live in Gula Space on 28th Nov

3 views
Skip to first unread message

Postman

unread,
Nov 12, 2007, 6:52:28 PM11/12/07
to Noise Asia Culture
時間: 28th Nov (21:00 - 22:30)
地點: Gula Space
NO.1 Jian She Liu Ma Lu, Guangzhou, China
廣州市建設六馬路一號

表演嘉賓:
Tujiko Noriko - voice/ electronic
Dickson Dee - Electornics


主辦: Gula Space & Noise Asia
策劃:Dickson Dee
查詢:gula...@gmail.com

查詢網站:
www.noiseasia.com/dick
www.myspace.com/gulatang
www.myspace.com/dicksondee
www.tujikonoriko.com
www.editionsmego.com
www.mego.at/noriko.html
www.tomlab.de/
www.myspace.com/norikotujiko


Tujiko Noriko 简介

实验电音创作女歌手Tujiko Noriko,是日本宅录系中深受国际注目的一位,并被拿来与MUM和Bjork作比较。她善用电脑软件创作,作曲填
词主唱一手包办;她那清新的无垢漂浮感嗓音,配合她精心设计的各式奇型声音颗粒四处飘荡,营造出情绪脆弱,情调神秘的异色作品,其充满电影感的声音营
造,既前卫又流行。

出生在大坂,99年购入自己的合成器和采样设备便以玩票性质开始电子音乐创作。2000年,Noriko发行首张专辑“Make-up and
Soldier”( 化妆と兵队)。然而就在首次公演前一晚,却喝得酩酊大醉以致演出以失败告终。经过数月的休整,Noriko遇上了维也纳实验电子厂
牌MEGO的创办人之一Pita,在Pita的邀请下,Noriko加入了MEGO,成为与MEGO超简约实验电子路线大相迳庭的一名“异数”。在
MEGO旗下,Noriko发表了两张专辑“Shojo Toshi”( 少女都市)及“Make Me Hard”,凭借其独特的个人气质与音乐风
格,迅速得到许多日本音乐家可遇不可求的国际注目。

Noriko除了自己的个人作品,亦先后跟Pita、Lionel Fernandez、Lawrence English、Aki
Onda、Aoki Takamasa与Riow Arai等优秀音乐家合作,并在Tomlab、FATCAT、Room 40、Asphodel等国
际实验音乐厂牌皆出版过唱片。

2004年由美国实验厂牌Asphodel出版的专辑《Stereotypie》,收录她与Pita为法国舞团DACM的最后同名作品创作(由
Gisele Vienne和Etienne Bideau-Rey编舞)的音乐,可视为在音乐以为,Noriko尝试涉足其它艺术领域的一个先兆。

目前定居巴黎的她,保持着音乐创作的同时开始尝试实验短片拍摄。2005年她的第一个短片作品《Sand and Mini Hawaii》(时长:
50分钟)面世,并于巴黎公映。有看过她电影作品的乐迷在评价她的拍摄和导演风格时,认为Noriko与蔡明亮有着颇为相似的电影语言(当然,电影里的
人物对白要比蔡明亮多)。2007年,Noriko除发行了她个人第六张专辑外,更重要的工作便是执导其第二部短片《SUN》,并计划于中国取景。


唱片简介

Tujiko Noriko
Solo
2007 / Editions Mego

这里可以找到一些非常动听的佳作, 足以让人继续沉迷在 Tujiko Noriko 那种淡雅而不冰冷的独特电音世界。〈Magic〉和〈Sun!〉
都是典型的 Noriko 作品, 充满零碎杂音的电子声音, 配上她那种轻柔的歌声, 感觉简洁而带点未来派味道,〈Ending Kiss〉加入一
道简单的结他旋律, 别有一番其他歌曲没有的温柔触感~

往后的歌曲 (全曲只有9曲) 大致上延续著这种只作轻度润饰的电子音乐风格, 在 〈最后の地球〉和〈Spot〉两曲中更走向虚无飘渺的抽象领域,
至于〈No Error in My Memory〉一曲则配上絮絮不休的白日梦呓语~ 结尾曲〈In a Chinese Restaurant〉就
像是 DNTEL 那些拿手的跳脱Digi-Pop 小品, 紊乱的声音拼贴跟胡言乱语的歌声, 构成 Tujiko Noriko 那种自由而随意的
都市少女形态。

Tujiko Noriko
Blurred in My Mirror
2005 / Room40

只用 Tujiko Noriko本人名义推出的“Blurred in My Mirror”,其实是她与简约电音创作人 Lawrence
English合作炮製的作品。这唱片里的东西,大可视为Noriko上张大碟那种简约化风格再进一步的发展,在唱片里的歌曲甚至放弃了大部分旋律,口
中的歌词不少都只吟诵而出 (如〈Niagara Hospital〉,〈Switch of the Sun in You〉等),更加入了大量
Glitchy 的电声 (像 Oval 那队 So 般被高度切割的<Magpies and Mornings>),令歌曲添上一份疏离和神秘,
大大减少了前作的生活化和温馨, 感觉有点像德国电音女生 AGF的大碟 “Westernization Completed”。

也不是所有歌曲都充满冷感,〈Tablet for Memory〉便是较接近前作的歌曲,自然地融合了电子杂音和温暖的旋律,最重要是加上了
Tujik一把略带哀伤的歌声。 〈Shayou (Setting Sun)〉 是全碟七首歌曲中尤其吸引的一员,一方面探索了较为自由随意的唱腔,
另一方面音乐部分则成功营造出深邃细緻的气氛。


Aoki Takamasa + Tujiko Noriko
28
2005 / Fat Cat

不论从哪个角度来看,tujiko noriko都是一个异数。他是奥地利实验坏音厂牌MEGO旗下首位“歌手” ,然而他又无法归属在任何的流行体制
下。 在一些关於他的文章介绍中,可以看见许多风马牛不相及的名字洋洋洒洒一长串,bjork、椎名林檎、world’s end
girlfriend、haco、vincent gallo……,似乎不能为其音乐找到一个準确的对焦。 总归一句是数位软体音乐下的产物,但不能忽
略是Noriko 一把近似下北泽系清新女声的无垢漂浮感嗓音,咬字方式又有那么些像是Bjork和Clammbon的原田郁子的混合,加上一点点日本
人独有的Fetish意味,Noriko确实有齐满足欧美乐坛遐想的关键因素。 一开始就和所有宅录艺人一样,灌录了首张专辑“化妆和兵队”。 然而机
缘之下Noriko遇到了Pita,并将作品交给了他,从而开啟了许多日本音乐家可遇不可求的国际注目。

善用电脑软体创作,作曲填词主唱一身包办的Tujiko Niriko(辻子法子),这张作品中请来了日本独特电子舞曲音乐人Aoki
Takamasa共同担当制作,这两个“怪人”相互合作产生的效果实在令人惊异,这张作品可以说是运用电声来表现其所要表达的一切想法,尽管其中真
正”唱“的内容不多,但事实上所涵概的层面却是非常的丰富,可以说是将两位对音乐的独特理解发挥到了极致,同时也体现了Noriko的非凡实力。

Tujiko Noriko
From Tokyo to Naiagara
2003 / Tomlab

玩电子乐的女孩会给你怎样的联想呢? 会是打扮得性感撩人的 Merrill Nisker (Peaches) 吗? 会是古怪德美澳女子组合
Chicks on Speed 吗? 还是会想起来自冰雪岛国的女神 Bj?rk? 埋首在电线森林中的女子在从来都是少数, 但在日本迷恋电子音乐
的女孩似乎比别的地方要多~ 从主流的 Cibo Matto 和 Buffalo Daughters 到涉谷系的 Kahimi Karie 和岭
川贵子 (Takako Minekawa), 再到前卫另类的 Haco (Hoahio) 和 Sachiko M., 日本女孩子对这种科技玩意
似乎有份莫名的偏好~

Tujiko Noriko 也来自日本~ 在大阪出生的她现居于首府东京, 99年男友买入第一部电子合成器后, 便以玩票性质进行电子音乐创作,
并于2000年发行首张大碟 “Make-up and Soldier” (化妆と兵队)~ 然而, 由于她在首次公演前一晚喝得酩酊大醉, 以致首
次演出便遭到惨痛的挫败~ 经数月休养, Tujiko 在机缘巧合下遇上维也纳实验电子厂牌 Mego 的老板之一 Pita, 并加盟这所实验室旗
下~ 然而, Tujiko 在 Mego 推出的两张大碟 “Shojo Toshi” (少女都市) 和 “Make Me Hard” (ハード
にさせて) 跟 Mego 一贯的超简约实验电子路线可谓大相迳庭, 也许是外人被 Mego 的实验气味吓怕, 而 Mego 的忠实拥虿对
Tujiko Noriko 这异类也无啥兴趣, 因此她的名字也没太多人提起~

“From Tokyo to Naiagara” 是 Tujiko Noriko 转投德国电子厂牌 Tomlab 后发行的首张大碟~
Tomlab 这所从前不为人所道的小型 indie 厂牌, 近年因为一队 sample 拼贴组合 the Books 而声名大噪, 其他同侪
如 Flim, Fonica 和 Casiotone for the Painfully Alone 等等都乘机探出头来, 就连惨情
post-punk 乐队 Xiu Xiu 也在早前加盟到 Tomlab 旗下呢~ 事实上 Tujiko Noriko 跟 Tomlab 可谓门
当户对, 她的音乐比 Mego 的流行化, 却又比 Morr Music 的更具实验精神, 这跟前卫而不失趣味的 Tomlab indie
electronics 风格不谋而合~

这张大碟对 Tujiko Noriko 而言也是个新开始, 她的歌声在这里地位更见显著, 而且这亦是她首次找别人来监制, 而此人正是即兴电子音
乐人恩田晃 (也许他的英文名 Aki Onda 更为乐迷所熟知)~ 恩田晃对 Tujiko Noriko 的影响是明显易见的, 配上细致的电音
效果后, “From Tokyo to Naiagara” 整张大碟流露著一种温暖舒泰的生活感, Tujiko 的声音总有著一种赤裸裸的表达能
力, 而此二者加起来竟是出奇地迷人~ 我说这种神奇的化学作用, 正是 Bj?rk 投身前卫电子路线后所欠缺的东西~

第一曲 “Narita Made” 揉合了点点 hip-hop 节奏和日本传统音乐风味, 全曲满布的电子声效令歌曲免流于纳闷, Tujiko
漂亮的歌声俨如乐器之一, 完全融入音乐之中~ “Zipper” 一曲送来阵阵电子杂音和层层 vocal overdub, 似在不断徘徊沉思,
跟 Bj?rk 在 “Vespertine” 时期的作品有更多共通之处, 曲中凋零的虚无电音气氛, 也许是从 Mego 的电音人身上学回来的好
东西吧? “Mugen Kyuukuo” 把音乐部分褪得更见惨白, 只以 minimal 的电音节拍推动, 旋律飘送阵阵传统和风情怀,
Tujiko 迷人的歌声在此曲最是表露无遗~

全碟最可爱一曲肯定是 “Kiminotameni”, 我首次聆听之时已完全被它所打动 - Tujiko 亲切之极的歌声, 配在暖透人心的电音气
氛中, 就似是被爱人轻抚脸庞的幸福感觉~ 然而, Tujiko Noriko 难得没有过分地营造幸福感, “Tokyo Tower” 所表现的
晦暗糜烂 trip-hop 氛围同样叫人印象深刻~ 结尾的 “Robot Hero” 是全碟最为简约的一曲, 背后敲打铁片般的声音, 大概是恩
田晃做的好事吧? 那点点疏落电音, 描划出一种与寂静共鸣的国度, 给予听者无限的思想空间~

from Tokyo to Naiagara, 这是一段精彩奇妙的音乐旅程~

tangclub

unread,
Nov 15, 2007, 8:49:33 AM11/15/07
to NACu...@googlegroups.com
 
HI Dick
 
     28 号在唐会GULA的演出 还是取消吧
 
     原因: 每次都要给演出费和住宿的话。支出成本太高。
 
            每次来的艺术家都免费的话。也不现实
 
            如果以后每次来演出的风格都接近NOISE MUSIC的话,我想演出的负面效果会大过正面。
           
            场地风格和演出风格完全不统一,营造不出完好的演出氛围,就算再坚持长征下去,观众的回头率我想也只能是零!!!
 
           
 
     
        
                                                                    James 
Reply all
Reply to author
Forward
0 new messag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