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大家都知道在南大就讀的同學,來自全馬各地,部分在海外就業,大家都為事業忙,而無法出席校友會的活動,包括文學講座,這是可以理解之事。因
此,校友會設立後,就採用網上虛體及實體方式展開活動。
在實體方式上,本校友會曾舉行三場的講座,雖然獲得檳州文學愛好者的響應,出席講座的活動,不過,同學們的反應有待進一步加強。或許實體的活動同學們是
侷限性因此,我建議,設立一個“奇文共賞”的論壇,讓同學們發表本身創作的文學作品、詩詞、散文或各類評論的文章,或轉載精彩的文章,互相交流及鑒賞,
也可讓遊覽校友會論壇的志同道合者共賞,這也是同學們為推動文藝活動盡綿力。
在這方面,顧興光同學及廖成碸同學早就發表數篇的好文章,這是值得仿傚之事,我希望同學們能熱烈的響應,善用的網上虛體的校友會論壇平台,充實“奇文共
賞”的內容。除此,我也希望師長們也能參與,讓同學們在文壇上持續的耕耘,打造文壇新天地。
邱文發
17.4.2010
--
您收到此邮件是因为您订阅了 Google 网上论坛的“MyNanjing馬來西亞南京大學校友會論壇”论坛。
要向此网上论坛发帖,请发送电子邮件至 myna...@googlegroups.com。
要取消订阅此网上论坛,请发送电子邮件至 mynanjing+...@googlegroups.com。
若有更多问题,请通过 http://groups.google.com/group/mynanjing?hl=zh-CN 访问此网上论坛。
您們好,首先我要向建碸同學說聲抱歉,把其名字"建"寫成"成",敬請原諒。其次是謝謝廣秋同學提醒及關心,我們會留意及盡快上網公佈,不過我們也有考
慮到內部機密性的問題,因為本網站是屬公開性的,同學及民眾皆可閱讀。
我提出的"奇文共賞"的論壇,主要是能以比較醒目的標題,吸引同學及志同道合者共賞,不過,我要謝謝廣秋及建碸同學的響應,特別是建碸同學提出"同學文
匯"及"文匯論壇",也希望其他同學能提出本身的看法,集思廣益,找出更佳的論壇名稱。事實上,雷賢淇同學也曾對尋找好文章下不少功夫,希望他能繼續努
力。
我的提議是所有發表的文章,集中在論壇上,方便老師、同學們及志同道合者查閱,以及對文章作出評價,就如謝詩堅同學創作的《中國革命文學影響下的馬華左
翼文學》,引起各界對馬華左翼文學的探討,竟究左翼文學的價值性、文學藝術性如何?為何它從此消亡,原因何在。
這其中涉及文學是為政治服務,或為人民及藝術服務。因此,有人認為,文學若為政治服務,只能在特地的政治語境發揮作用,就如馬華左翼文學強調的工農兵內
容,對大馬社會有些距離性,造成當左派政治走向沒落後,左翼文學就失去了作用,而自動的消失。
上述看法是見仁見智,也是提出評論文章的例子。我相信顧興光同學對此思潮是非常熟悉,也是歷史的見証人,由他來陳述必定更加精彩。當然,大家保持建設性
的評論,以提昇大家的文學認識。我也希望校友會理事,特別是學術組能反應,發表精彩的文章,取得拋磚引玉的作用。我要再次謝謝各位同學的合作,讓校友會
論壇百花齊放。
邱文發
18.4.2010
我甚至也尽量把在facebook上找到的同学介绍给我认识的同学,这同学们可以互通信息。网民在变,facebook是时下最多网民使用的工具,我们
是否也该“家”多一点点?我们是否也可在facebook也开个groups?
大家想想还有什么点子?
贤淇
您好,您提議的面子書,是屬最新一代的網頁溝通活動,深受網民,特別是年輕一代的歡迎,不過,也須瞭解年長一輩者對高科技的上網,存有恐惧感,包括我在
內,只能操作熟悉的簡單程序,複雜的程序就有難度,老實說,南京校友會網頁的操作過程,經向非會員的女兒請教之後,最近方"開竅"。
我的看法是先充分利用現有的論壇設備,作為教師及同學交流的平台,或許往後有需要的話,可踏入面子書的旅程。至於母校、韓中、或韓院最活動,或許可上其
網站查閱,就如韓院將於7月14日舉行盛大的創立10周年紀念,歡迎同學們在紀念特刊中投稿,以及參加宴會。
并祝各位安好
邱文發
19.4.2010
On Apr 17, 11:40 pm, kiu <kiu...@hotmail.com> wro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