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0-29] Keep Android Open — What we talk about when we talk about sideloading

0 views
Skip to first unread message

Hot Posts Digest

unread,
Oct 29, 2025, 10:01:36 PM (3 days ago) Oct 29
to mo-...@googlegroups.com
 

Hacker News

Keep Android Open

1235 points by LorenDB at 12:03:41 | 349 comments


What we talk about when we talk about sideloading

711 points by rom1v at 02:02:36 | 331 comments


Samsung makes ads on smart fridges official with upcoming software update

405 points by stalfosknight at 03:02:48 | 331 comments


Tips for stroke-surviving software engineers

290 points by padolsey at 11:51:56 | 86 comments


Nearly 90% of Windows Games Now Run on Linux

261 points by jamesgill at 02:37:33 | 139 comments


Who needs Graphviz when you can build it yourself?

254 points by pdubroy at 13:17:49 | 40 comments


YouTube is taking down videos on performing nonstandard Windows 11 installs

254 points by jjbinx007 at 17:26:09 | 214 comments


The decline of deviance

228 points by zdw at 00:01:00 | 187 comments


uBlock Origin Lite Apple App Store

224 points by mumber_typhoon at 11:57:06 | 101 comments


Boring is what we wanted

196 points by Amorymeltzer at 03:57:16 | 107 comments


Keeping the Internet fast and secure: introducing Merkle Tree Certificates

166 points by tatersolid at 06:39:24 | 48 comments


Generative AI Image Editing Showdown

153 points by gaws at 04:58:22 | 33 comments


AWS to bare metal two years later: Answering your questions about leaving AWS

146 points by ndhandala at 19:14:38 | 90 comments


1X Neo – Home Robot - Pre Order

144 points by denysvitali at 02:01:40 | 138 comments


I've been loving Claude Code on the web

139 points by speckx at 00:46:57 | 104 comments


Fil-C: A memory-safe C implementation

135 points by chmaynard at 01:25:04 | 30 comments


The human only public license

130 points by zoobab at 00:32:27 | 114 comments


Tinkering is a way to acquire good taste

119 points by jxmorris12 at 05:31:50 | 108 comments


Mapping the off-target effects of every FDA-approved drug in existence

110 points by abhishaike at 02:12:10 | 20 comments


Tor Browser 15.0

109 points by pentagrama at 05:33:01 | 30 comments


HTTPS by default

105 points by jhalderm at 02:04:00 | 110 comments


Grokipedia and the coup against reality itself

105 points by coloneltcb at 02:45:30 | 155 comments


Why do some radio towers blink?

103 points by warrenm at 03:38:53 | 83 comments


Project Shadowglass

103 points by layer8 at 09:06:32 | 34 comments


V2EX


误入包养圈,陷入了人生的大思考。

起因

上周,广州天气变冷的那晚,我在小红书上看到一条帖子,内容是:

“天冷了,有没有一起吃饭的?”

我回复了帖子,并私信去约了饭。


初步交流

对方是 04 年 X 师范大学(211)大四学生,正在备考公务员。 她的表达逻辑清晰,文字功底较强,语气成熟。我一开始以为她可能是教师或助教。(因为她谈吐很成熟,我不相信,她还给我看了她的学生证) 在约饭前的对话内容非常正常。


约饭过程

约饭前,对方提出想加我微信,看一下我的朋友圈,以判断是否“聊得来”。 她表示天气冷,不太想出门。 我回复说:“冷更适合吃火锅。” 她说:“那你请我吃。” 我答应了。

当天见面后,对方外貌与谈吐都偏成熟,像实习导师类型。 吃饭时,双方交谈内容主要涉及去过的地方、吃过的食物、居住区域,没有明显异常。 用餐结束后,各自回家。


事后互动

饭后回家,对方开始密集点赞我朋友圈的大部分动态。 我不确定对方是出于什么动机——在见面后如果没有兴趣,按理说不会再有交集。 我也对她没太大感觉,可能比起她的外表,我更欣赏她的谈吐和城府。 但她的朋友圈个性签名引起了我的注意。


发现异常

我查看了她的微信签名,内容是英文:

“Everything is about sex, except sex. Sex is about power.”

起初我没在意,后来意识到这句话的含义特殊。 我询问她这句签名是出于什么契机写下的。

她表示,选择与我吃饭,是因为从我的朋友圈判断出我经济条件不差。 她提到我居住的“三溪”区域,并熟悉附近几家高端酒店。 她也在暗示,她是从事或接触“包养类”关系的人。


进一步对话

之后的聊天中,内容仍以日常为主,但她偶尔会主动提及与性有关的话题。 她本人外貌一般,偏学生型,不属艳丽类型。 她在交谈中透露,自己提供“约会”或“陪伴”服务,价格为 3000 元一次。 由此我确认她的目的为寻求金钱关系。

微信聊天记录: https://github.com/lewkamtao/picx-images-hosting/raw/master/image.7snmb36uj6.webp


验证行为

为验证她是否专门从事此类行为,我使用了一个小红书小号再次联系她。 小号头像为我在香港维多利亚港 LV 门口的照片,看起来具备一定经济条件。 这个头像很关键,使得我很快得到她的主动。

对方的回复印证了猜测——她确实以高端“文化型”伴游或包养关系为主。 她自称“卖文化,卖年龄溢价”。 我得知她之前的几位交往对象,是其本校教师。

小红书聊天记录: https://github.com/lewkamtao/picx-images-hosting/raw/master/image.3rbmwp932g.webp


最后

最后她提出互删。 也合理,可能我不是她的目标人群。

对方是一名华南师范大学大四学生。 按照她的朋友圈,她大二时有机会保研,也可能正是那个时候陷入了泥潭。 也许是她的老师带她下海,长期从事金钱关系型社交。 以至于她现在的主要筛选标准为经济条件、年龄和谈吐水平。

不禁让我感叹——这个社会,到底怎么了。


大思考

她所在的学校是 211 重点大学。 能考入这样的院校,意味着她曾付出过相当的努力。 按理说,这样的起点足以拥有体面的未来。 但最终,她选择以这种方式获取金钱。

这件事没有惊天动地的剧情,只有一种冷静的现实:

当知识、努力与欲望交错时,并不是每个人都能走在“正轨”上。 有人靠学历改变命运,也有人用学历包装欲望。

她的故事,没有结局,也没有评判。 只是提醒人——努力考上好学校,并不代表人生的方向就此被固定。

我看到的不只是一个女孩的选择,而是一整个社会的镜像——每个人都在拿自己能卖的东西换取想要的生活,只是有人卖力气,有人卖时间,有人卖灵魂。


警钟

我当然是个好色之徒, 但我仅存的良知和骨子里的善良, 让我在欲望面前保留了一点敬畏。

我明白,那些被欲望吞噬的人,不一定坏, 只是太容易在这个时代被推着走。

而我,只是想保留一点,自己还没变成商品的部分。

346 comments by userKamtao at 12:14:19 in 生活


抵触小米的原因思考
  1. 高配变的廉价,导致花很多钱变成小丑了。例如:几百万的跑车被购置税就能买到的车在赛道上给超了。
  2. 用过小米的东西,但是质量不行,被骗了。这个原因不理解,因为以后不买不就行了么,犯得着路过就喷,还网络对线,又没什么好处,多一个竞争对手自己心爱的产品不是能更便宜,做的更好么?例如 AMD yes
  3. 大家都喷,不喷不正确。例如:大家都欺负蠢同学,不跟着一起就会被欺负。
  4. 买了小米的股票,天天跌,垃圾公司,看到就想骂两句。如果能加油把小米骂到 8 块,那最好了。
  5. 就想骂,你管得着么,臭米 boy ?宗教信徒?,恐同即深柜,自己好好想想谁才是信徒。

272 comments by y547679519 at 11:08:03 in 小米


“尾巴”是读 yǐ还是 wěi?

我和老婆都是 90 后,广东这边的;

今天女儿读书时候读到了尾巴( wěi ba ),我专门纠正她是读 yǐ, 她不信跑去问我老婆,我老婆说是读 yǐ没错。 然后她就很委屈,说老师都是这样教的。

发现事情好像不对,上网查了一下,发现正确还真是读( wěi ba ), 而且网上很多都说 yǐ巴是北方方言,但是我死去的记忆开始攻击我, 我们广东 90 后刚好是母语教学开始的年代,那时候很多老师的普通话都不普通, 怎么会用到北方的方言呢.....

而且就算是我记忆混乱,不至于我老婆也会混乱吧。 百思不得其姐。

150 comments by xmdbb at 11:30:47 in 发音


余生还很长,多对自己好点。 最近和老婆达成下面共识,2026 年执行。

基于公平公正、相互尊重的原则,为明确家庭财务安排,共同规划未来并防范潜在风险,经双方协商一致,达成以下协议:
一、账户设立与用途
1.子女养育账户:用于孩子的一切相关开支(包括但不限于学费、衣物、医疗、培训等)。
2.家庭共同储蓄账户:用于年度物业费、家庭旅行、节日及人情往来、家庭风险储备金等共同目标。

二、资金注入规则
1.女方收入:
a.女方其收入优先用于设立 4,000 元的个人预算,以优先满足其个人基本生活需求。完成上述部分后,剩余收入优先用于偿还其个人名下债务。偿债后的盈余,其 15%-20%注入家庭共同储蓄账户(共同账户),30% 注入子女养育账户(共同账户),其余部分个人自由支配。

b.若月收入低于 4000 元,则该月无需向家庭共同储蓄账户注入资金。在此情况下,其个人基本生活开支(包括但不限于伙食、交通、通讯、医疗等必要费用)与个人预算的差额部分,每月累计在人民币 1000 元以内的,可从家庭共同储蓄账户中直接支取,无需另行协商。超出此额度的部分,双方应就此进行友好沟通并共同决议(不吵不闹)。
男方收入:按以下顺序进行分配:
2.第一步:扣除固定支出(房贷 2000 元 + 房租 2200 元)。
3.第二步:预留家庭共同储蓄账户资金,比例为剩余收入的 15%-20%(示例中为 17.5%)注入家庭共同储蓄账户(共同账户)。
4.第三步:扣除固定还款( 3000 元)。
5.第四步:将剩余可分配资金的 70%作为男方个人日常开支,另外 30%注入“子女养育账户”。
6.第五步:将“共同目标储蓄”全额按以下比例注入两个账户:
7.剩余可分配资金的 30% 注入 子女养育账户(共同账户)。

三、资金使用规则
1. 经双方认定为 “家庭公共开支” 的项目,均应优先从 家庭共同储蓄账户 中支付。单笔支出超过人民币 500 元时,必须经双方事先沟通并达成一致后方可使用。

2. 子女养育账户用途:用于孩子的一切相关开支,包括但不限于学费、衣物、医疗、培训等。单笔支出超过人民币 1000 元时,必须经双方事先沟通并达成一致后方可使用。

四、账户解散与资产分割条款

1. 若双方一致同意终止共同财务管理(非因婚姻关系终止情况),需要解散上述共同账户时,将按以下原则进行清算:
账户内剩余资金,将按照双方各自历史累计注入的净出资额比例进行分配。
计算公式:
一方分配金额 = 账户解散时总余额 × (该方历史累计净出资额 / 双方历史累计净出资总额)
“历史累计净出资额”定义:指一方在所有历史时期内向该账户注入的资金总额,减去其从该账户中支取用于非共同目标(注:需提前明确“共同目标”范围)的金额。
2. 若是因婚姻关系终止,需要解散上述共同账户时,将按以下原则进行清算:
家庭共同储蓄账户内的剩余可用资金为夫妻共同财产,若关系终止,原则上不论出资款进行平均分割。

五、方案复审与调整机制
本方案达成一致意见后初步试行期为三个月,试行期满后,将根据实际执行效果进行复审。
任何一方均有权根据家庭财务状况的重大变化(如收入显著增减、出现新的重大开支等),提出对家庭账户预留比例或个人开支分配比例的调整建议,最终调整需经双方共同商议确认。
若任何一方年收入同比变动超过±30%,本协议应自动触发复审,双方需重新商议资金注入规则与比例。
重大事件触发复审:如工作变动、通勤方式改变、健康状况变化等,任何一方可随时提出调整建议。

六、收入分配流程(示例)
以男方月收入 1.6 万元为例,展示分配过程:

步骤 项目 计算过程 金额(元)
起点 男方收入 16,000.00
第一步 扣除固定支出(房贷+房租) 16,000 - (2,000 + 2,200) 11,800.00
第二步 预留家庭共同储蓄账户资金 11,800 × 17.5% 2,065.00
剩余金额 11,800 - 2,065 9,735.00
第三步 扣除固定还款 9,735 - 3,000 6,735.00
剩余可分配金额 6,735.00
第四步 最终分配(按 70%/30%比例)
a. 男方个人日常开支 6,735 × 70% 4,714.50
b. 子女养育账户注入 6,735 × 30% 2,020.50

146 comments by KelleyV9 at 09:06:26 in 生活


Linux Do 为何发展得如此之快?

问了 AI,但也想问问大家的观点。

142 comments by VisualStudioCode at 10:41:26 in 互联网


针对小米这波舆论,真的是太成功了

利益相关,本人 yu7 车主,全家上百件小米家电,小米手机从小米 3 开始用

最开始舆论还是喷车不行,大家都当笑话看

但是现在不一样了,上来也不喷车不行了,直接就是人身攻击,买了这个车你就是有罪,买了小米的东西你就是猴,你解释就是脑残粉

如果还有选择,我不买这车了,不是车不行,是顶不住舆论压力了。就连 v 站,但凡涉及小米,动不动就是人身攻击,别提别的平台了,小米两个字我都不敢发,买的东西都得藏起来用

125 comments by pulutom40 at 14:51:21 in 小米


最近买房对家庭的一些感触 我跟我老婆终于决定买房了,前几天交了定金,然后开始跟人借钱凑首付。
我们想做三成首付少点房贷,自己手里有三十万,计划是跟亲戚朋友借个三十万。
然后我老妈说她出十万,那剩下的钱原本是打算跟我跟老婆各自的姐姐借个五万再找条件比较好的舅舅借个十万这样就差不多了。
然后比较出乎我意料的是,我们每次打电话借钱,对方都是主动多借给我们,我大姨子、连襟甚至说她直接借我们二十万这样就不用跟舅舅借钱了,我们也这么打算,然后让妈妈跟舅舅说了不用跟她借钱的事情。
但是今天早上舅舅又主动打电话给我,主动说借我二十万,慢慢来,这样房贷利息可以少还一些。
于是原本凑三十万的我们硬是凑出了五十万。
其实在这之前我们有想,跟人借钱其实是很尴尬的一件事情,尤其是这种借钱买房,还款周期会比较长,大概率也不会有利息给对方,对方就算借也是不大舒服的状态。
但是没想到大家都这么支持,主动“加价”,我的姐姐也是虽然能力有限,但是也说如果需要她再帮我凑点。
所有人这么支持我们,让我感觉很感动,现在年轻人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能收到家里全部的关注与支持,但是像我跟我老婆与各自姐姐,以及我妈与舅舅这样的姐妹姐弟的关系感觉还是很让人有点恍惚。
其实我脑子也挺乱的,自己也不知道要表达些什么,还是很感谢家人,让我在需要帮助的时候能减轻负担

121 comments by aJieK at 13:37:49 in 生活


工作日睡眠低于 7 小时我就会很烦躁,大家每天睡眠都多久?

工作我需要8:00前出门,也就是7:30

118 comments by SWBMESSI at 09:21:35 in 生活


2025 年了,电脑文盲还是这么多

实在忍不住想要吐槽,我们公司主要卖 HDMI 分配器、hub 类产品的,怎么销售连最简单的 win+p 切换显示的扩展和复制显示模式都不会,都培训 n 多次了,win+p ,win+p ,win+p 很难记吗?问他们有什么不会的,又没人回应,他们销售和老板开会又操作不出来,挨批的时候又扯没有培训啊,忘记了啊,我真尼玛,真够恶心人的,这种要怎么给他们培训

106 comments by lixiaobai913 at 11:41:12 in 职场话题


小米的质量差是质量低于市场平均水平还是因为买的人多声量大? 最近小米的帖子每天不重样的,我也来凑个热闹,赚点🪙

小米的东西我买的不算多,手机只买过远古小米 4 ,其他的买过净水器、吸尘器、空气加湿器、扫地机器人、台灯、手环,还有一些零碎小玩意儿。目前倒是都没坏

78 comments by wtf12138 at 14:07:42 in 小米


经常看到有人说普通人有 500W 就可以安稳过一辈子了

这不是扯淡吗。八九十代万元户的故事也没过去多久。 那会儿肯定觉得 10 万元户能安稳过一辈子了吧,结果都不用三十年吧,二十年后就该重新回去打工或者吃低保了。

500 万现在看着不少,不出 20 年也是坐吃山空。 别说去农村一个月花两百,毕竟坐牢和做和尚都可以一分钱不花过完一辈子

72 comments by kehuduanbuxing at 17:14:16 in 投资


大盘 4000 点了,钱不见了

最近在想个问题,炒股有多少人赚钱了?炒了几年了,总的算下来基本保本,浪费时间和精力啊感觉,大家觉得了。。

71 comments by jasonjun at 09:06:19 in 投资


求助! 16T 数据的小文件,如何快速进行拷贝?

目前移动硬盘存储了 16T 的数据,目录结构如下企业微信截图_20251029172039.png 目前需要迁移到另一个硬盘上,使用过 fastcopy ,速度太慢了,只有 0.06M/s,全部拷完,公司都倒闭了,如下图 09824d43-28d1-4ee8-8538-d1e0f9d46cc7.png

求助 v 友还有什么方法,可以快速进行拷贝呢?

63 comments by CristianoRonaldo at 17:26:01 in 程序员

Built With ❤️ by jiacai2050/mofish
 
Reply all
Reply to author
Forward
0 new messag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