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入包养圈,陷入了人生的大思考。
起因
上周,广州天气变冷的那晚,我在小红书上看到一条帖子,内容是:
“天冷了,有没有一起吃饭的?”
我回复了帖子,并私信去约了饭。
初步交流
对方是 04 年 X 师范大学(211)大四学生,正在备考公务员。
她的表达逻辑清晰,文字功底较强,语气成熟。我一开始以为她可能是教师或助教。(因为她谈吐很成熟,我不相信,她还给我看了她的学生证)
在约饭前的对话内容非常正常。
约饭过程
约饭前,对方提出想加我微信,看一下我的朋友圈,以判断是否“聊得来”。
她表示天气冷,不太想出门。
我回复说:“冷更适合吃火锅。”
她说:“那你请我吃。”
我答应了。
当天见面后,对方外貌与谈吐都偏成熟,像实习导师类型。
吃饭时,双方交谈内容主要涉及去过的地方、吃过的食物、居住区域,没有明显异常。
用餐结束后,各自回家。
事后互动
饭后回家,对方开始密集点赞我朋友圈的大部分动态。
我不确定对方是出于什么动机——在见面后如果没有兴趣,按理说不会再有交集。
我也对她没太大感觉,可能比起她的外表,我更欣赏她的谈吐和城府。
但她的朋友圈个性签名引起了我的注意。
发现异常
我查看了她的微信签名,内容是英文:
“Everything is about sex, except sex. Sex is about power.”
起初我没在意,后来意识到这句话的含义特殊。
我询问她这句签名是出于什么契机写下的。
她表示,选择与我吃饭,是因为从我的朋友圈判断出我经济条件不差。
她提到我居住的“三溪”区域,并熟悉附近几家高端酒店。
她也在暗示,她是从事或接触“包养类”关系的人。
进一步对话
之后的聊天中,内容仍以日常为主,但她偶尔会主动提及与性有关的话题。
她本人外貌一般,偏学生型,不属艳丽类型。
她在交谈中透露,自己提供“约会”或“陪伴”服务,价格为 3000 元一次。
由此我确认她的目的为寻求金钱关系。
微信聊天记录:
https://github.com/lewkamtao/picx-images-hosting/raw/master/image.7snmb36uj6.webp
验证行为
为验证她是否专门从事此类行为,我使用了一个小红书小号再次联系她。
小号头像为我在香港维多利亚港 LV 门口的照片,看起来具备一定经济条件。
这个头像很关键,使得我很快得到她的主动。
对方的回复印证了猜测——她确实以高端“文化型”伴游或包养关系为主。
她自称“卖文化,卖年龄溢价”。
我得知她之前的几位交往对象,是其本校教师。
小红书聊天记录:
https://github.com/lewkamtao/picx-images-hosting/raw/master/image.3rbmwp932g.webp
最后
最后她提出互删。
也合理,可能我不是她的目标人群。
对方是一名华南师范大学大四学生。
按照她的朋友圈,她大二时有机会保研,也可能正是那个时候陷入了泥潭。
也许是她的老师带她下海,长期从事金钱关系型社交。
以至于她现在的主要筛选标准为经济条件、年龄和谈吐水平。
不禁让我感叹——这个社会,到底怎么了。
大思考
她所在的学校是 211 重点大学。
能考入这样的院校,意味着她曾付出过相当的努力。
按理说,这样的起点足以拥有体面的未来。
但最终,她选择以这种方式获取金钱。
这件事没有惊天动地的剧情,只有一种冷静的现实:
当知识、努力与欲望交错时,并不是每个人都能走在“正轨”上。
有人靠学历改变命运,也有人用学历包装欲望。
她的故事,没有结局,也没有评判。
只是提醒人——努力考上好学校,并不代表人生的方向就此被固定。
我看到的不只是一个女孩的选择,而是一整个社会的镜像——每个人都在拿自己能卖的东西换取想要的生活,只是有人卖力气,有人卖时间,有人卖灵魂。
警钟
我当然是个好色之徒,
但我仅存的良知和骨子里的善良,
让我在欲望面前保留了一点敬畏。
我明白,那些被欲望吞噬的人,不一定坏,
只是太容易在这个时代被推着走。
而我,只是想保留一点,自己还没变成商品的部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