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相信这是十几年的程序员写的代码吗?!
最近遇到个事想和大家分享一下。
我们业务最近出了一个 bug
我这边通过同事的接口获取快递面单 pdf
具体流程是
[包裹号] -> [资源 ID ] -> [快递面单 pdf ]
也就是说:
拿着包裹号请求接口,拿到资源 ID
再用资源 ID 请求下载地址,获取 PDF
然后发现奇怪的事情,包裹 A 和 包裹 B 获取到的快递面单串了,下载下来是一样的单号
资源 ID res_id 是 32 位数,相同一秒获取到的 pdf 就是一样的,猜测是采用 md5(time()) 这种方式命名文件
然后和 同事 A 反馈了该问题,同事 A 反应已经修复
接下来一段时间还是出现这种问题会导致仓库发错货
老板问我咋回事,我又去查日志发现同一时间 res_id 还是会一样的,这次精度有所提升不是秒了,大概精确到后面两位的样子
然后和老板说了一下,是因为资源 id 还是一样的
这里他还改了一下运单文件在他服务器上的保存的命名方式,这个改动压根解决不了这个问题
然后同事 A 说他已经改了,没问题的,你不应该请求速度这么快
我直接整个大无语
然后开会
我说建议使用 sha1(运单号) 的方式生产资源 id ,或者使用 UUID ,还没有说完直接反驳
说不安全巴拉巴拉,不安全可以 accessToken 验证啊,外部访问不到不就可以了
然后又说改算法耗费服务器性能巴拉巴拉的,老板又好声好气的让他想办法改一下
最后他改了,改成 md5(microtime(true))
然后今天又又又出现这个 bug 了,老板又跑过来问我,我已经要疯了
这个问题前前后后几个月都没有弄好
同事 A 是那种反驳性型人格,而且比较自大那种,我快待不下去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