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 |
8:55:30 |
|
|
|
是梁格法求偏载系数可以,单梁建模不能求吧? |
大象 |
8:56:30 |
|
|
|
我看了劭旭东的桥梁设计计算 |
大象 |
8:56:43 |
|
|
|
上面求偏载系数的方法,是根据位移求的。 |
朋友 |
8:56:53 |
|
|
|
能否发一份参考以下 |
大象 |
8:57:07 |
|
|
|
只有书,没有电子文档。 |
朋友 |
8:57:14 |
|
|
|
书名 |
大象 |
8:57:39 |
|
|
|
《桥梁设计计算》 |
|
|
偏载的效应是一个集中力引起的效应和一个扭矩的效应。 |
朋友 |
8:58:07 |
|
|
|
我找找电子书 |
大象 |
8:58:08 |
|
|
|
最终偏载系数=(中载挠度+偏载转角)/中载挠度 |
大象 |
8:58:34 |
|
|
|
既然midas可以求出偏载转角,我认为就可以求出偏载系数。 |
大象 |
9:00:03 |
|
|
|
以前的平面杆系程序,不能考虑扭转,所以把扭转引起的这个转角(表现为偏载处的竖向位移较大),叠加到弯矩上去了。 |
大象 |
9:00:38 |
|
|
|
所以可能会觉得偏载引起的效应是偏载腹板的弯矩较大。 |
大象 |
9:01:07 |
|
|
|
事实上是由于扭矩引起的应力效应。 |
朋友 |
9:04:17 |
|
|
|
有个问题是杆系程序偏载系数是不是只是算应力时考虑,计算弯矩时不考虑 |
大象 |
9:04:45 |
|
|
|
就是这么说。平面杆系要加大应力,只能加大弯矩。 |
牛腿 |
9:05:51 |
|
|
|
大象 |
朋友 |
9:05:53 |
|
|
|
这不用,通过弯矩计算出应力值后再乘以偏载系数就可以了 |
大象 |
9:06:22 |
|
|
|
是吗,常用的平面程序是这么处理的吗。 |
大象 |
9:06:29 |
|
|
|
我不大清楚。 |
朋友 |
9:07:00 |
|
|
|
我是猜的 |
大象 |
9:07:16 |
|
|
|
我觉得常用的就是加大弯矩 |
大象 |
9:07:29 |
|
|
|
所以称之为荷载增大系数。 |
朋友 |
9:09:14 |
|
|
|
有空用桥博和midas算算比较一下应力和弯矩 |
大象 |
9:09:26 |
|
|
|
但是我比较困惑的是就是应用偏载系数=(中载挠度+偏载转角)/中载挠度的时候,乘到平面杆系程序上去,平面杆系算出来的内力、应力和位移增大的都是一样的倍数。 |
大象 |
9:10:03 |
|
|
|
但是在midas里面,考虑了扭转,位移增大的倍数和应力增大的倍数却不是相同的。 |
大象 |
9:10:28 |
|
|
|
我不知道是不是可以解释为midas更精确。 |
|
|
|
朋友 |
9:10:55 |
|
|
|
理论上应该更准确 |
大象 |
9:11:24 |
|
|
|
对于midas考虑了车道偏载需不需要再乘偏载系数的问题。 |
大象 |
9:11:42 |
|
|
|
我觉得还可以反过来说 |
大象 |
9:12:08 |
|
|
|
就是midas乘了偏载系数的话,还需不需要在加车道的时候考虑偏载? |
朋友 |
9:12:26 |
|
|
|
我觉得应力不需要,弯矩搞不清楚了 |
大象 |
9:12:39 |
|
|
|
是不是车道只需要加在中心就可以了,就像平面杆系一样。 |
朋友 |
9:12:50 |
|
|
|
midas公司的技术员也说不清楚 |
大象 |
9:13:30 |
|
|
|
我觉得本质上偏载引起的效应就是扭矩,而由于平面程序不能考虑扭矩,为了考虑扭矩引起的应力增大影响,而增大了弯矩。 |
大象 |
9:14:09 |
|
|
|
人家说midas是假空间,不知道是不是可以从这里看出来。 |
大象 |
9:14:22 |
|
|
|
这个还需要别的空间软件来对比验证一下。 |
碳纤维 |
9:17:04 |
|
|
|
在MIDAS中,对直桥来讲,活载的偏载,就是只增扭矩,弯矩是不变的。 |
大象 |
9:17:22 |
|
|
|
我觉得本来就是这样啊。 |
大象 |
9:17:36 |
|
|
|
劭旭东的书上,偏载系数本来就是这么求的。 |
大象 |
9:17:54 |
|
|
|
(中载挠度+偏载转角)/中载挠度 |
碳纤维 |
9:17:59 |
|
|
|
但是,这样不能放大正应力。 |
大象 |
9:18:22 |
|
|
|
对的。 |
|
|
|
大象 |
9:18:38 |
|
|
|
那么事实上的偏载效应是不是放大了正应力呢 |
碳纤维 |
9:18:56 |
|
|
|
我们习惯的做法是用平面杆系计算后,得出正应力,还要放大(1+偏载) |
大象 |
9:20:07 |
|
|
|
假如事实上偏载效应并没有放大正应力的话,习惯的做法只是增加了一点应力储备而已。 |
碳纤维 |
9:20:39 |
|
|
|
不是的,扭转,实际上也是会增加正应力的,只是在空间梁中计算不出来。 |
碳纤维 |
9:20:58 |
|
|
|
除非能考虑约束扭转。 |
大象 |
9:21:08 |
|
|
|
哦。 |
大象 |
9:21:27 |
|
|
|
那不知道有没有别的空间程序的空间梁单元可以做到这一点? |
大象 |
9:21:30 |
|
|
|
tdv可以么 |
碳纤维 |
9:22:09 |
|
|
|
TDV目前也算不出翘曲,不过,很快就可以计算了。 |
大象 |
9:22:48 |
|
|
|
哦,呵呵,多谢了,终于找到问题的根源了。。 |
大象 |
9:23:09 |
|
|
|
我得再看看约束扭转 |
碳纤维 |
9:23:32 |
|
|
|
|
大象 |
9:24:23 |
|
|
|
|
|
|
|
朋友 |
9:24:41 |
|
|
|
不是的,扭转,实际上也是会增加正应力的,只是在空间梁中计算不出来。 |
|
在 |
|
|
|
碳纤维也讨论了,我也参合下。 |
|
|
我觉得所谓的偏载系数,实质是横向分布系数。所谓的翘曲效应是其次的 |
大象 |
9:25:45 |
|
|
|
朋友 |
|
|
空间梁单元也有很多种的。 |
大象 |
9:26:01 |
|
|
|
偏载系数,实质是横向分布系数。 |
|
|
这个我同意。 |
碳纤维 |
9:26:32 |
|
|
|
邵的书上的意思也是如此 |
大象 |
9:26:47 |
|
|
|
劭旭东的桥梁设计百问上也这么说的。可是在他的书上,求偏载系数确实是通过扭转效应来求的。 |
朋友 |
9:27:12 |
|
|
|
tdv是哪个程序,介绍一下 |
碳纤维 |
9:27:29 |
|
|
|
了解TDV,请到www.nbsunsoft.com |
大象 |
9:27:33 |
|
|
|
桥梁设计百问上面也说了可以通过将其离散成工字梁来求。 |
大象 |
9:28:54 |
|
|
|
当然一定情况下,力是可以转化的。比如扭转效应可以造成横向支座之间的反力不同 |
大象 |
9:29:12 |
|
|
|
但是可不可以造成横向腹板之间的弯矩不同呢? |
大象 |
9:29:34 |
|
|
|
我不了解约束扭转。不明白扭矩放大正应力的原理。 |
|
|
|
|
在 |
|
|
|
看看刚性横梁法的原理就知道了 |
大象 |
9:31:17 |
|
|
|
|
碳纤维 |
9:33:13 |
|
|
|
这样看来:无论从横向分布看,或从原来计算的实际情况看,腹板的弯矩(正应力)都是得到放大的。 |
大象 |
9:37:21 |
|
|
|
从横向分布来看,由于虚拟横梁的"杠杆效应",各腹板之间的弯矩是不同的。 |
大象 |
9:37:30 |
|
|
|
这个容易理解。 |
大象 |
9:38:31 |
|
|
|
|
碳纤维 |
9:45:44 |
|
|
|
可能从变形的角度好理解:在扭转的作用下,边上的变形要比中间大,然后,再反应到内力上的时候,就增加了。 |
碳纤维 |
9:46:58 |
|
|
|
无论如何,正应力或弯矩都是要放大的,也就是说,即使目前在使用MIDAS,即使考虑了偏载,也是还要考虑这个偏载系数。 |
朋友 |
9:49:46 |
|
|
|
我觉得应该说应力计算不考虑偏载,弯矩计算要考虑 |
碳纤维 |
9:50:03 |
|
|
|
应力还是要放大的 |
大象 |
9:51:20 |
|
|
|
|
朋友 |
9:51:59 |
|
|
|
应力本身程序已经考虑了扭转的影响 |
大象 |
9:52:13 |
|
|
|
那么midas的这个三维梁单元是由于缺了哪个参数以至于得不到这个效果呢,就是约束扭转么? |
大象 |
9:52:24 |
|
|
|
朋友,你被我误导了。 |
大象 |
9:52:43 |
|
|
|
对于现在的midas来讲,扭转放大不了正应力。 |
朋友 |
9:53:16 |
|
|
|
这比较深奥 |
大象 |
9:53:19 |
|
|
|
只能计算出转角,进而看到放大了的竖向位移。 |
朋友 |
9:54:03 |
|
|
|
那midas可以计算截面上4个点的应力值,是咋算的 |
朋友 |
9:55:34 |
|
|
|
另外问一下tdv这个程序是不是国外引进的 |
碳纤维 |
9:57:45 |
|
MIDAS的正应力 |
N/A+My*z/Iy+Mz*y/Iz |
碳纤维 |
9:58:06 |
|
|
|
TDV来自奥地利 |
碳纤维 |
9:58:57 |
|
|
|
大象,我认为就是约束扭转的效应引起的。 |
大象 |
9:59:18 |
|
|
|
嗯。明白。但是我要看看约束扭转。呵呵。 |
朋友 |
10:00:17 |
|
|
|
mx没有考虑 |
碳纤维 |
10:00:49 |
|
|
|
1、没有考虑,2、您可以做个很简单的直梁例子来验证一下 |
朋友 |
10:01:27 |
|
|
|
那样的话单梁就必须考虑偏载增大系数了 |
朋友 |
10:02:16 |
|
|
|
可是midas公司的技术员一直跟我说不用考虑,并强调midas是空间软件 |
拼了,周末 |
10:02:34 |
|
|
|
要考虑的吧 |
大象 |
10:14:06 |
|
|
|
|
学习midas |
10:19:16 |
|
|
|
单梁..要考虑偏载系数吗? |
碳纤维 |
10:24:52 |
|
|
|
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