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片子很有意思,看完大部分人都说这哪里是个动作片嘛,明明就是个文艺片,情感片,大闷片啊。武术行家们看完却感动地老泪纵横,这哪里是文艺片,明明是这么多年来中国最靠大谱的功夫大片嘛。叶问的咏春三板斧,金楼账房总管的五行连环拳,三姐的八卦撩阴掌,郭云深的半步崩拳,宫二的八卦游子身,马三的起手式龙形……这么多年来,中国拍过那么多动作片,有哪一部像《一代宗师》一样把中国功夫的套路、拳理、心法讲得这么透彻,演得这么细致,拍得这么讲究。昨晚看到一篇关于《一代宗师》的观影指南动作篇,大为震动,且不论导演的初衷是否真如文章中说写,光是这份不断拜访中国各路名家详谈的诚意就足以让人感动。
我从来不是墨镜王的脑残粉,但是王家卫版的《一代宗师》当然一定带着墨镜王的文艺味,如果要看故事,要看实实在在演出来的民族大义,要看吸引眼球的打斗场面,请移步叶伟信的《叶问》。每个人的喜好不同,在我眼里,梁朝伟的叶问甚过甄子丹百倍。
天下之大,何止一个武林;大成若缺,南拳何止北传
梁朝伟版的叶问,长布青衫温文尔雅。
40岁之前他的人生是春天:8岁拜师学艺,少壮单挑群豪,与妻子相敬如宾举案齐眉,被宫老爷子选中搭手接班,被傲骨如梅的宫二芳心暗许,所有好事怎叫他一个人占了去;40岁以后他的人生急转入冬:佛山沦陷,日寇占屋,家不成家,国不成国,抗战八年,他变成一无所有,收入、朋友、最后是他的家人。
大时代下他孤身南下香港度日,那句没说出口的“郎心自有一双脚,隔江隔海会归来”是他对妻子的承诺,也是对她绵绵的思念,他以为有一天他终会回去,想不到那是最后一面,妻子直至去世也等不到他归期,从此他再无身后事,只有眼前路。
伟仔在我眼里是连背影都会演戏的男人,细腻到眉毛、眼角、嘴角、眼泪甚至神情都让你动容。他饰演的叶问斯文温和,立足于武林凭得不仅仅是他的功夫更是想法,他的心中有大义,有容人之心,而不只是狭隘的输赢,所以宫老爷子就凭着一块饼一番话就把主席的位子让了他。王家卫没有选错人,这么多年来,他心里的叶问只有梁朝伟才能诠释。
人生若无悔,那该多无趣
曾经桀骜不驯的玉娇龙让章子怡火了十年,而这次清冽傲骨的宫二起码让这两年低谷的她再火五年,章子怡何其有幸,有生之年能诠释这样一个后人极难超越的宫二先生,王家卫何其有幸,除了章子怡,又有谁能狠狠吃透这个角色,又有谁演的来她的傲骨铮铮。废了马三以后,她听不得他那些絮絮叨叨,唧唧歪歪,一句“话说好了,宫家的东西不是你还的,是我自己拿回来的”震慑住了马三,也震慑住了我,简直酷毙了。当时就和同事异口同声地在影院喊道:帅!可叹如此刚烈的的奇女子,从此只有身后事,再无眼前路。她选择留在了属于她的年月,那是她最开心的日子。至于她和叶问的那段情,有的也只是缘分,有缘无份。
我相信她最终还是悔了,她报了仇,拿回了宫家的东西,却最终也毁了宫家的东西。
章子怡的表演属于内敛式的爆发,我突然觉得,她越发清瘦也越发好看了。从玉娇龙到宫若梅,她依然是任性的执着的,但多了成长多了从容。
章子怡这几年事业渐入低谷,演的时候她和宫二合二为一了,影片里,宫二最后打败了马三,用功夫说话,现实生活中,她堵住了悠悠众口,用电影说话。
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
在我看来一线天是三人之中境界最高的一个,他见过自己,见过天地,最后也见了众生。一线天在剧中被是简化的人物,但是中国武术的精髓往往就是这样,越是高明的人物越简化,像赵本山演的那个师兄,被简化了,像天龙八部里最厉害的扫地僧被简化了。年轻的时候他满腔热情,加入爱国组织,与日本人争斗,战争结束,他不想再卷入政治斗争中,全身而退,自己开了个理发馆,最后他教化了收保护费的小流氓,从此授业。
初出场时,他是刺杀失败被日本人追杀的逃犯,火车上他与宫二相遇,起初他是警惕的,紧紧握着剃刀时刻准备反击,宫二为他披了裘衣,掩了伤口,扮了情侣 躲了日本人的追击。他对她的眼神由疑惑到感激再到怜惜,离去时他在她耳边留下细细一吻,很细腻的一场感情戏。(交待他的背景,一个杀手,有没有组织暂定,与宫二有了一次邂逅。)
第二次出场,他想脱离组织,雨夜里那场是极精彩的武戏,他一个人的秀,振臂一挥,长西装下摆一甩,飞身一踢,拳脚又快又准又狠。那场戏打出了八极拳的神髓,以打为守,刚猛毒辣,打得所有人都打趴下后他警惕地歪头,眼神凌厉,然后大步流星地离开,哇靠帅呆了。(这一场交待他又恢复自由身,为后来在香港谋生剃头做铺垫。)
第三次出场,他与小混混三江水玩了把冷幽默,一下两下就收服了他,惩戒了他,最后又收了他为徒,从此开始授业。
看之前得知张震因为出演一线天练八极拳得到全国武术冠军 于是尤其期待他的出场,结果只有三场戏,虽然只有三场戏,但张震并不亏,没浪费一句台词,一个动作,王家卫是有多疼他啊。
老猿挂印回首望,关隘不在挂印,而是回头
马三当然算不得宗师,在剧里他算是一个反面人物,这是他的选择。张晋是影片里唯一有武术功底的演员,13年前,他还是《卧虎藏龙》里章子怡的替身,如今站在台前与她对打,一定让他感慨万分。火车站前他的起手式龙形,标准的虎扑,感动了多少武术行家也感动了导演。宁可一思进,莫在一思停。他赢了他的师父,赢在了“一思进”上,宫老爷子输给了他,输在了“一思停”,他对马三还有情分在,不想杀他,那一念停了,于是他输了,所以最后马三说,他老人家想不开。
“老猿挂印回首望,关隘不在挂印,而是回头”宫老爷子死前告诫徒弟,可惜马三没有参悟,最终也毁在这里。与宫二比武,他没有参悟,所以输了,两次出招都没有回头,被宫二两次击了脖颈,废了武功;人生里他没有参悟,与大义渐行渐远,回不了头。
许多事件许多对话,当时看电影不甚明白,回来查了资料就反应过来,真是牛逼。由于政治问题点到即止,导致某些剧情看起来有些许突兀,让观众一时迷糊,但我能理解,连《老表,你好》这样的口水剧也有删减的地方,何况一部公映的影响力大的电影,这是在河蟹的天朝,故大家莫要苛责。
片子上映第二天就拖了同事逃了班去看,短短两小时,我们两个一直在那旁若无人啧啧称赞,帅啊,美啊,酷啊,牛逼啊,看完的时候都觉得丝毫不过瘾。刚看完那会,我评论的是画面五颗星,配乐五颗星,动作五颗星,剧情三颗星(当时好几处都没弄明白)。这两天得空了下来又去琢磨了遍。脑海里的人物渐渐丰满起来,于是觉得剧情其实也可以打五颗星,还可以加上诚意五颗星,如果豆瓣也像淘宝一项细分项目打分,我一定每一项都打上五分。
王晶在看完片子后说,“能抵受住无数压力把片子拍成这样,我佩服,1988年至今,我第一次心服口服。”突然让我想起了王晶在《精装难兄难弟》里对王家卫的诠释,那部戏让我对这个肥头大耳只会屎尿屁的导演有了很大的改观,我觉得他还是懂王家卫的。
鸡蛋里挑骨头其实也是说过自己听,才在半个月前,我就在看很火的《泰囧》时沉睡过去。每个人的观感不同,既然花了钱,觉得不好吐槽自然无可厚非。 且等着4小时版的《一代宗师》,我一定还去影院看,一定要看IMAX,一定要拉上S,因为即使剧情还是突兀,光是那些动作、画面、台词、配乐以及导演的诚意都让我觉得值得。
+++++++++
《一代宗师》,看完还想再看一遍。感觉这里面章子怡的形象确实比梁朝伟丰满的多,有血肉有骨骼有飞扬有寥落有起落有转折,应该是她的性格始终锐利,而无情命运又扭转了其锋芒的对象所致,而梁朝伟的叶问自开始话中就有禅意与气度,命运残酷,却不肯给他大波折,只是如同柴米油盐一般,浸润他身上的禅意。最后和章子怡“诀别”之时,关于缘分的讲法通透到几近凉薄……是以能见众生,却只能在观众心里留下精美到漫天飞舞的台词,随手摘一片都是惊叹,却难以复原出完整的人物。
++++++++++
我想王家卫的电影是逼格太高了,由不得人说到底是好还是坏的话,甚至由不得人来说到底自己看懂了还是没看懂。
与其说他在拍电影,不如说他在拍诗剧。
直接把台词拣出来,整理一下,做成一本诗集,发到剧团做朗诵,也能圈起一大批观众哭成狗。
我这辈子读过的这许多作家里,也有另一个人,也是这样一个尿性。我毫不奇怪他们两个人合作过那么长的时间,毫不奇怪王家卫看过那位作家的成名小说第一眼就把他叫过去写剧本。这个世界上总有一些人,他们可就是不能和这个世间妥协,从出生就对抗到了死亡,有人要孤寂自守,有人要痛苦自戕,有人怒骂世道浇漓,一辈子没他人理解。可就是莫名的,等这一路走完了,总有一个人在那等着理解了他。就是得有这么一个人,他就是能理解,戏文里从来不都是这么写的么。天地间知己,有后人得其实而可以不死矣。
所以我们看不懂王家卫的片子是应该的。
王家卫的片子总是这样的,他里面的每一个人,从来都不说人话。
有人说话,会是那个样子的吗?每一个腔调都拿捏得十万分用力,把自己的情绪剖析得淋漓尽致了,还要千回百绕地和着血吞回去。你看,一句话永远只能说那么一小半,另一半可一定要咽进肚子里,绝对不能再出口。不错,可这些人就该是这样说话的。
就该是这样的,打一开始就认识我的人,你就该有资格听懂我说过的话,就该看到我们的结局。
也许这片子,只是为了营造出那种似有若无的氛围罢了。
只有情绪的流动,一泻而下旁无依傍的思绪,像蛇一样地在你的身体上下穿梭,弄得你从头到脚都凉飕飕滑腻腻的,恨不得使点力完完整整地摆脱了,又恨不得眼尖点揪住了使劲瞅出个明白。
其实说句这文章里我唯一的老实话,哇靠一代宗师是我脸盲症的集中爆发。在看的时候,我几乎全程都用来和身边的同伴不断确认:“咦火车上受伤那个是谁!”“卧槽你看火车上那个是双眼皮一定是张智霖吧!”“不对呀,是马三吧!”“咦这个一线天是哪里来的!”“卧槽这小沈阳是哪来的。”“妈呀那个是章子怡还是叶问他老婆!”就这样还能把电影完整的看完了,还能写出点什么影评来,我觉得挺不容易的。难怪朋友出来说,妈呀把演员表背下来大概也能说出来这部电影是啥了。
对着演员表看完了,未必知道这片子在拍什么。
在王家卫的电影里找情节,就和在上海餐馆里找辣椒一样,一定是脑抽筋了才会兴起的念头。
其实对着这样一种徐徐而谈,平铺直叙,煽情得无声无息的氛围,看不见情节又有什么关系呢。何况画面这样美,那动作这样流畅而又毫无剑拔弩张习气。那台词,若非不是这样至情至性,则不必如此沉至,只能唱叹出之。你不如再看看,那些人,每一个字都说的嚼穿龈血,嚼腭搥床;每一场戏都演得裂眦嚼齿,瞪眼欲裂。我说这些角色,如若不是太入戏,又是为了什么?
所以我一直都说,民国的时候,那些人都有些神经病了。做起事来,要么就是专诸杀僚豫让刺赵的泼天侠气,要么就是衷肠依旧乱山尤远,活脱脱地非要唱一出悲怀无托的激烈之调给你看,终归是不可能平平庸庸安安稳稳地活过这辈子的。他要是真的四平八稳了,你未必能记住他。等他真的疯魔得无法无天了,你也就真的忘不了了。
真是讨厌啊,所以我才说,一代宗师里的演的这些个角色,不单不说人话,还不做人事。
王家卫最喜欢写那些一辈子活得特别横的人,横到从来不为自己做身后身的打算,横到从没考虑活到四十岁以后,横到只争一时,不争一世。
他们活得太横了,这辈子爱恨情仇生生死死都这么用力,活该就在最好的时候成为天上地下第一牛逼碉堡的人物,就该光彩耀眼地活在天上,做最嚣张跋扈的事,然后在漫天风华之中死去。
幸好王家卫不爱写那些脏兮兮的现实,不愿意把这样人拖进尘世的地上,不愿意让这些人在泥泽低谷里挣扎。
真是让人难堪,真是让人害怕啊。
其实豆瓣那么多影评说这片子的台词功力如何之强大,我整部片子看下来,那些台词我还真的一句都没有记住。
这种片子,只有真真正正的理想主义者才能拍的出来,他们就活该写世界上最美的东西给你看,把你的情绪哭笑都玩弄于鼓掌。
他们就活该一辈子为了一个叫人舍生忘死奋不顾身的梦境,在历经磨难,又倔强地走完了全程之后,然后最后对这世间说一句,我忘了。
不论这个梦境,是关于不可摧折的勇气,不可消磨的意志,不会背叛的朋友,不能忘却的信仰,还是永不会冷却的热血的。他们就是为了这一辈子的走过的路活着,等这路走完了,结果是怎么样的,谁又真的有必要在意呢?
电影从那一句“明为风流场,实为英雄地”揭开了帷幕,再用一句“风尘之中,必有性情中人”切断了中线的发展。不错,这个故事,就是说英雄和性情中人的。
谁又说过,这个故事是说你的呢?
叶问一辈子看着宫二这一场戏,我们又看着活生生的一个叶问演成了这一场戏。听戏的人大抵自以为冷眼,写戏的人却是最无情。
只有这戏里的人,把这辈子都活得嚼齿穿龈了,你却是要在这个尖酸庸俗,血霉倒尽的俗世中过完这一辈子。
每个人刚出生的时候,都以为自己一定是顶天立地血脉贲张的大英雄。
可这个世界的残酷在于,人连挣扎的悲壮之美都不配享有。这狗一般的生活,哪怕你走到最后,也不过变成了一条真的好狗罢了。
++++++++++++++++++
当叶问和宫二在天南地北鸿雁传书的时候,张永成这个叶问明媒正娶的女人似乎已经被导演遗忘。但当时局突变,祸福流转,叶问北上寻访宫家六十四手的念想已断,能支撑其在武术这条路上走下去的,还是揭发妻子张永成。
这就是王家卫看来叶问的一代宗师的世界,习武悟道,不是要学达摩面壁、闭关修炼,而是要过生活,叶问之所以能够历经五世而走完了宗师之路,能够见自己、见天地而后见众生,只是因为他有张永成这样的女人在身后,能够更透彻地理解这个世界。
《一代宗师》里宋慧乔饰演的张永成戏份不多,民国奇女子宫若梅在冰天雪地里开合飞扬,而一个被时代推到风口浪尖的武术家的背后,是这个出身优渥、沉静雅致的民国女子沉默隐性的存在,梁朝伟的旁白说,内人张永成,平时话不多,因为她觉得出口易伤人。每天晚上,不管他多晚回来,她都会为他留一盏灯。
王家卫把佛门中的传灯引到武林,有灯就有人,传下去,必然有受业之人,武术才能活下来;再用到叶问与张永成的夫妻感情中,留一盏灯,等一个人,不管他出入风尘之地,还是相望鸿雁之间,有这一盏灯在,他总会回来。其实,章子怡饰演的宫二和宋慧乔饰演的张永成是促使叶问走完宗师之路的两面,宫二锋锐、刚烈而决绝,她宫家六十四手令叶问念念不忘,但叶问与她的暧昧,是介于高手相惜和男女幽情之间,就好比才子才女彼此为对方才华、气质吸引,但对于一个凌绝顶的男性高手来说,旗鼓相当甚至更胜一筹的女子可以一晌贪欢,却不能长久相持,就如同一个才华冠绝的作家背后,肯定是一个从仰慕到理解他的女人,而不是一个同样才情而且心比天高的女人。
宋慧乔是韩国明星里难得的纯美沉静气质非凡的女星,王家卫找到她,是因为她既能将纯粹恬静的气质与民国女子的优雅之美完美契合,更能够在无声之间以肢体语言和表情来诠释这个看似沉默的宗师背后的女人的存在感。在王家卫的民国精雅气氛中,这个韩国女星也展现出了前所未有的美丽。这种美,只属于王家卫镜头里的宋慧乔。
《一代宗师》是诗意传奇化的民国武林往事,其实不管这里的叶问还是甄子丹版叶问,都与真实的叶问相去甚远,但比起甄版把一生未曾正式比武的叶问推向霍元甲一样民族主义的擂台,王家卫更要深入其内心探寻宗师之路,于是两版叶问背后的女人看似相类其实不同,张永成给予叶问的,不仅仅是男人要顾家,而是在这个男人成为宗师的过程中,成为一种沉默而深沉的力量。
留一盏灯,不仅留住了男人,也留下了一个宗师。这就是《一代宗师》里宋慧乔版张永成存在的意义。
++++++++
给王家卫的电影三星,这已经是对他最大的亵渎了。
他是那种配得起两极化评论的导演,“太好”“太坏”才是看他电影的结论,“一般”“还行”这种温吞水的点评对他来说简直……难怪导演等不及电影下映,就到处和媒体说“我还剪了一个4小时版本的!我还剪了一个4小时版本的!”隔天各大网站、平媒、围脖上就传开了。有谁见过这么宣传电影的?这不是在抽去影院观众的嘴巴子吗?
好几个友邻广播说:"走!咱组团去香港看去!"就这么自信4小时能好过2小时的?王家卫解释说四小时版本的故事会更丰满。这话就不靠谱!请各位看官把大脑硬盘中王家卫电影调出来,仔细回忆有哪部是故事流畅的?丫根本就是以"不好好讲故事"独步香港影坛的。
那么,「一代宗师」最大的问题是什么捏?在我看来,编剧栏出现了三位编剧是最大的败笔!麻烦大家再把大脑硬盘中王家卫电影调出来,王家卫最好的电影几乎都是独自编剧的,边拍边写边改是他的长项。有同学说「蓝莓之夜」也有其他编剧。对!没错!所以这部片子也只能收获"很一般"的三星评价。
所以当「一代宗师」里说出"念念不忘,必有回响"的时候,我出戏了。。。这难道不是那些被打入冷宫内心却依旧怀有希望的娘娘们发出的感叹? "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别重逢"。。。这难道不应该是乾隆下江南泡马子的招牌对白吗?还有内什么"一思进"的警句,根本就是三德子教训下面小太监最常用的句式。。哦!忘了介绍一代宗师的头牌编剧邹静之。代表作「铁齿铜牙纪晓岚」1234 「康熙微服私访」1234。
想到若干年看梁朝伟在「重庆森林」里对着滴水的毛巾说的台词:好了!不要哭了!---我被逗笑了,而我记忆中大部分王家卫电影的对白都是诙谐又生动的,老实说,我看「东邪西毒」笑的次数比「东成西就」+「泰囧」还多。当身边人用"小资"来评价王家卫的时候,我还不遗余力的以星迷的身份告诫对方:就算是小资,也是天底下最懂搞笑的小资。
再说回编剧,「一代宗师」第二把交椅交给了徐皓峰!他是个怪咔。去看看他的「倭寇的踪迹」「拭去的武林」「刀与星辰」就能发现。。。他是个写东西比拍东西厉害,拍东西比写东西更荒诞的人。初步判断「一代宗师」里"掰饼"这段应该是他老人家的创意。
所以,还有哪些才是王家卫的捏?"你的眼神真像我妈",,,没错!就是小沈阳那段,,,虽然被大部分网友批评说"为啥加段二人转进去?"但,这,确实是正宗香港无厘头。
所以我根本没有把希望寄托在四小时的版本上,,除非那四个小时是关于小沈阳和张震的故事!
吐槽这么多,其实电影优点也很多啦!金楼和火车站两场戏都深入我心。
ipad太难打字了!就这样吧!
或者改天再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