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 Groups no longer supports new Usenet posts or subscriptions. Historical content remains viewable.
Dismiss

ATLAS 其实有两种教外语的模式

2 views
Skip to first unread message

Ziyuan Yao

unread,
Jul 21, 2016, 1:11:04 PM7/21/16
to
ATLAS 其实有两种教外语的模式,一种是“面向单词”(从母语网页里找个母语单词,围绕这个母语单词,提供外语教学),一种是“面向主题”(检测母语网页上某大片文字的主题是什么,然后提供跟这个主题有关的外语教学),而“面向单词”的模式有一个内在的问题。

这个内在的问题叫“近义词陷阱”。比如母语网页上有个句子“我在学游泳”,而计算机如果针对“学”这个母语单词进行“面向单词”的外语教学,找了一个双语句对“他在学数学。/ He is studying math.”那么其实这个双语句对所教的“学”并不完全就是母语网页上的“学”:如果用户把计算机教的 study 应用到网页上,以为“学游泳”的“学”也是 study,就错了。

那么怎么解决“近义词陷阱”这个问题呢?

就是把游戏规则变一下。在展示双语句对“他在学数学。/ He is studying math.”时,先在上面显示一个提示语:“观察‘学习’在不同情形中的不同译法:(当前情形:3 / 20)”。

这个提示语啥意思呢?就是把整个游戏规则变成,计算机打算通过一系列包含“学习”的双语句对(计划共 20 个句对)来教授“学习”在种种情形中的译法,目前正在教第 3 个。

也就是说,计算机并不是要教母语网页上那种“学习”的外语说法(因为其实计算机也拿不准母语网页上的“学习”是英语里的哪一种:study 还是 learn?),那么干脆就把游戏规则变成:计算机打算教“学习”在“给中情形中”的“各种说法”。。

这样就规避了“近义词陷阱”。

但这样毕竟就把游戏规则变得有点复杂化了。所以另一种方法是,干脆不要“面向单词”来教学了,干脆绕过“单词”,不要聚焦于某个“单词”,而是根据母语网页上某一块区域的“主题”来展开外语教学。

具体说就是,如果我的双语句库里有一个双语句对,它和它原来所在的上下文里,跟母语网页上某一块区域之间,有相当多的单词重合,那么我们就可以认为这个双语句对跟母语网页上的那块区域,有“相同或者相近的主题”。我们就可以以“主题相关”为由,向用户展示这个双语句对。

这时候我们的教学提示语就变成:“学习一个主题上相关的双语句对:”。

这种模式下,被展示的双语句对和母语网页之间的纽带是“主题上相关”而不是“有某个共同的单词”,于是我们就饶过了“面向单词”模式带来的“近义词陷阱”问题。

其实无论是“面向单词”还是“面向主题”,其实都是一种借口,一种把双语句对嵌入到浏览器里作为外语教学内容的借口。理论上,计算机嵌入一个完全随机的双语句对也是可以的,因为毕竟总的目标只是让用户学习大量双语句对而已。

学习大量双语句对,也就是克拉申主义的核心。

0 new messag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