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刘韧体”

17 views
Skip to first unread message

wanghx

unread,
Oct 24, 2008, 7:28:27 AM10/24/08
to salon-...@googlegroups.com, lih...@googlegroups.com
http://herock.net/2008/03/liuren.html
关于“刘韧体”
from Herock Post

  常看IT圈Blog的人都知道,有一种写Blog的文体,叫做“刘韧体”,特点主要是
通篇使用标号列表,每句都不太长,且互相之间常常无明显逻辑联系。以业内牛人
刘韧每篇Blog必用此体写作而得名。随意摘一段原文如下:

1. 当编辑时,最怕向名家约稿,名家赏脸写的稿子,质量不高,不能用。
2. 喜欢李白的人,千万不要买《李白全集》,全集里有许多狗屁诗。《鲁迅全集》同
样不能买。老白送了我《鲁迅全集》,我一直用来装点书架。我妹还买了《李敖全
集》,一样装点书架。
3. 最好的唐诗读本是《唐诗三百首》,不是李白或者杜甫全集。证明李白虽然是诗
仙,杜甫虽然是诗圣,但他们能写出的好诗也就那么二三十首。
4. 饭桌上,一个企业家叫屈,另外一个企业家告诉他,“你站出来,照直说,越描
越黑。”“找个教授,借他的口,将你的话讲出来,更有公信力。”

  发现好多人都开始用或用过“刘韧体 ”写Blog了,牛人的影响力固是原因之
一,但不可否认的,这种文体写起来确会比较省力,因为几乎可以不必为了文气的
连贯而费心安排起承转合,也不必担心上下文之间的逻辑是否严密通顺,简简单单
使用“标号列表”,代码中只要套一个li,便可以轻松成文,且视觉效果上似乎颇具
大家风范。

  可我还是以为该文体除刘韧兄本人外,还是以不用为宜,Blog的意义在我看来
有二,一是外向的,分享可能对别人有用的资讯,价值在于信息的流通和交换;二
是内向的,记录自己的见闻和思考,价值在于写作和思考分析能力的锻炼。

  列表式的文章,对外,使别人获得的信息往往呈碎片化,有时更会感到不知所
云;对内,则一定程度上减少了锻炼自己写作和思考分析能力的机会。

  我并无意对这样一件小事吹毛求疵,毕竟,Blog本身就是一种非常自由随性的
写作方式,这也是它的魅力之一,只是今天在想“每天都写一篇Blog”这件事究竟有
没有可操作性和现实意义的时候,引发了这些杂感。

Reply all
Reply to author
Forward
0 new messag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