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成章

4 views
Skip to first unread message

Huaxin Wang

unread,
Oct 22, 2007, 7:14:56 AM10/22/07
to lih...@googlegroups.com
陶成章
陶成章(1878-1912),字焕卿,清会稽陶堰人(今绍兴县陶堰人),民主主义革命著名活动家。

幼为塾师,光绪二十年(1894),甲午战争惨败,遂萌发反清革命之志。二十八年东渡日本,入成诚学校学陆军。翌年回国,赴浙东各地联络会党。三十年冬,与龚宝铨等在上海组织光复会,推蔡无培为会长。

光绪三十一年(1905),与徐锡麟创办大通学堂,遍招浙东会党骨干入学。次年在日本加入同盟会。三十三年回国,任教芜湖中学,联络皖浙起义。事败避走日本,后赴南洋活动。宣统三年(1911),武昌起义,杭州光复,被举为浙江军政府总参议,参与江浙联军攻克南京之役。民国六年(1912),被陈其美派人暗杀于上海广慈医院。生平著作有《陶成章集》行世。


陶成章(1878~1912)

  中国辛亥革命时期资产阶级革命派的领袖。字焕卿。浙江会稽(今绍兴)人。1902年留学日本 。1904年1月回国 ,在浙江从事革命活动。同年冬,与蔡元培、龚宝铨等在上海创立光复会,成为会中重要领袖。次年夏,创办大通师范学堂,作为革命活动的重要据点 。1907年1月 ,陶成章在日本东京参加中国同盟会,任浙江分会会长。不久,同章太炎 、张继、刘师培等发起亚洲和亲会 。1908年4月 ,陶担任中国同盟会机关刊物《民报》编辑人,在宣传中着重阐发传统民族思想。春夏间陶回国,准备联合江苏等五省会党,成立革命协会。9 月 ,陶 赴南洋从事 筹 款活动 。并曾去缅甸担任《光华日报》主笔。陶成章性情偏狭,不能容人。为了向南洋华侨募捐,请孙中山作函介绍。孙没有同意。他就要求同盟会总会免去孙中山的总理职务 ,但没有成功 。1910年2月(宣统二年一月),光复会在日本重建,陶为副会长。会员大抵是同盟会中对孙中山不满的人。这时,陶的政治主张是“专主个人运动”,特别是从事暗杀活动。曾办《教育今语》杂志,作为通信机关。随后,重赴南洋等地活动 。1911年4月,同盟会在广州发动起义,事败,陶与尹维峻、尹锐志姐妹在上海组织锐进学社,作为内地活动机关。武昌起义爆发后,陶成章从海外归国。他自设光复军总司令部于上海,招募士兵。被陈其美指使凶手暗杀。著有《陶成章集》。
11467315153424472_small.jpg

Huaxin Wang

unread,
Oct 22, 2007, 7:15:46 AM10/22/07
to lih...@googlegroups.com

陶成章1878年1912年),字焕卿浙江会稽人。中国清末革命团体光复会创建及主要领导人之一。

早年曾为私塾教师。1902年日本留学,翌年回国。1904年10月在与蔡元培龚宝铨等在上海发起建立以江浙人士为主的“光复会”,推蔡元培为会长,陶则负责联络会党。1905年徐锡麟等于绍兴创立大通学堂,招收会党人士将其教育成为革命骨干。1906年再渡日本,加入同盟会,之后再回国。1907年徐锡麟安庆起义失败后,陶被清廷通缉,流亡至南洋,在当地办报宣传革命。1908年再到日本,曾主编同盟会机关刊物《民报》。后来因孙中山未经众议收受日本政府资助,引发同盟会内部分裂。和章炳麟等于1910年重组光复会,章为会长,陶为副会长。武昌起义后回上海,号召光复会旧部,参与上海光复行动,并策划杭州光复。杭州光复后,被举为浙江省临时参议会议长。

1912年1月因病疗养于上海法租界金神父路广慈医院。被人行弑,胸部中弹。终因医治无效,1月14日夜间2时去世。背后指使的元凶相信是与陶不和的孙文陈其美。行凶者为原光复会会员王竹卿,由蒋介石负责安排及收买。一周后上海举行了一个盛大的追悼会,计有四千余人参加祭典。骨灰被迎回杭州

孙中山对他评价“陶群抱革命宗旨十有余年,奔走运动,不遗余力,光复之际陶君实有巨功。”

著有《浙案纪略》、《中华民族力务消长史》等。汤志钧辑有《陶成章集》。

Huaxin Wang

unread,
Oct 22, 2007, 7:16:29 AM10/22/07
to lih...@googlegroups.com
人    名:陶成章
生 卒 年:1878-1912
籍    贯:浙江会稽(今绍兴)
 
    【陶成章】(1878-1912)字焕卿,号匋耳山人,浙江会稽(今绍兴)人。早年为塾师。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义和团运动期间,曾图谋暗杀西太后未成。1902年东渡日本,与龚宝铨等在留学生中倡言革命。1904年初回到上海,参加中国教育会的活动,并曾3次到浙江联络会党,准备发动起义。10月在上海与蔡元培等创立光复会。1905年9月,与徐锡麟等创办绍兴大通学堂,训练会党骨干。1906年,积极联络会党,准备起义,自任苏浙皖闽赣五省大都督,后因消息走漏,又东渡日本。1907年1月在东京加入中国同盟会,任留日会员浙江分会会长。同年夏回国,在芜湖公学任教。后因徐锡麟、秋瑾案遭清廷通缉,被迫去南洋,先后主持新加坡《中兴日报》、仰光《光华日报》,又在爪哇创办《书报社》。1908年3月在日本主编《民报》。因与孙中山不洽,1910年在东京又立光复会,推章炳麟为会长,自任副会长。1911年黄花岗起义失败后,由南洋回上海活动,建立光复会的秘密机关锐俊学社。随后又重返南洋筹集经费。武昌起义后,即回上海积极筹划光复杭州。浙江光复后被举为省临时参议会议长。1912年1月14日在上海广慈医院被暗杀,凶手为陈其美指使蒋介石收买的光复会叛徒王竹卿

Huaxin Wang

unread,
Oct 22, 2007, 7:26:34 AM10/22/07
to lih...@googlegroups.com
陶成章
  2005年08月29日18:00

陶成章(1878~1912),字焕卿,曾用名汉思、起东、志革、巽言,匋耳山人、会稽山人等,绍兴会稽陶堰西上塘人。生于光绪三年十二月二十二日(公历为1878年1月24日)。幼时家境贫寒。6岁入本村陶氏义塾读书,十五岁为塾师。天资聪颖,过目成诵。少年时就接触新学,阅读爱国思想书藉,渐萌革命思想,欲改革封建专制。父陶品三惧祸,多次告诫,其志不变。中日甲午战争爆发,陶忧心如焚,即定下从戎之心。义和团运动爆发,曾两次赴京拟刺杀慈禧未果。光绪二十八年(1902)只身至日本,进入清华学校,后转入成城学校学习军事。因倡言革命,言辞激烈,为清政府驻日公使所忌,二十九年被诳归国,取消其留日学籍。于是,革命之志愈坚。三十年初,偕魏兰深入浙江内地联络各地会党,在云和创办先志学堂,建立据点。是年,与蔡元培、龚宝铨等在上海创立光复会,推蔡元培任会长,陶成章担负联络苏、浙、闽、皖、赣5省会党之重任。三十一年8月与徐锡麟等在绍兴创办大通学堂,为浙江会党培训骨干。是年冬复去日本,谋入联队,振武学校学军事,均未成。三十二年,在东京加入同盟会,任留日会员浙江分会会长,兼《民报》编辑。不久回国,联络闽、皖各省,成立光复军,被推为5省大都督,与徐锡麟、秋瑾加紧皖浙起义准备。三十三年7月,安庆起义失败,徐锡麟、秋瑾相继殉难,陶成章悲痛欲绝,因遭清廷通辑,国内无法立足,再度亡命日本,三十四年转赴南洋,几遍南洋群岛。主持新加坡《南洋日报》及仰光《光华日报》笔政,鼓吹民主革命,捐款资助国内革命。由于筹款受阻,决计在爪哇一带建立光复会组织,但名义仍附属同盟会总部。宣统二年(1910),在日本东京建立光复会总部,举章太炎为会长,陶成章为副会长,南洋建立执行总部。宣统三年,由南洋回上海活动,广州黄花岗起义失败后,建立光复会秘密机关“锐俊学社”,后又重返南洋筹集经费。辛亥革命武昌起义后回国,往来于淞沪间,号召旧部以为犄角,积极筹划光复会员光复杭州、南京。浙江光复后,被举为省临时参议会议长。民国元年(1912)1月因病疗养于上海法租界广慈医院,忌者遣刺客狙击于医院,弹中胸部,终因医治无效而卒,时在民国元年1月14日(阴历十一月二十六日)夜间二时许,年仅35岁。著有《浙案纪略》、《中华民族力务消长史》等。汤志钧辑为《陶成章集》。

  民国五年(1916)8月,孙中山亲自莅临绍兴东湖陶社祭陶,称其“奔走革命不遗余力,光复之际陶君实有巨功”,题“气壮山河”匾额。鲁迅评其为“革命的真正实业家。”现建有成章小学,“陶社”亦已辟为纪念堂,以示纪念。《中国近现代人名大辞典》有录。(中共绍兴县委宣传部供稿)

spacer.gif
Reply all
Reply to author
Forward
0 new messag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