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释传统是和思想言论自由兼容的

9 views
Skip to first unread message

Huaxin Wang

unread,
Oct 19, 2007, 11:20:31 AM10/19/07
to salon-...@googlegroups.com, lih...@googlegroups.com
发信人: lihlii (立里), 信区: square
标  题: 儒释传统是和思想言论自由兼容的
发信站: 一见如故 (Fri Oct 19 23:20:11 2007), 本站(yjrg.net)

总体上看,儒家,佛教的经典,固然是有很多缺陷,但是比圣经,古兰经这些残留的专制成分,少得多。
思想上,更接近自由民主,更容易作自由化的思想改革启蒙工具呢。

圣经古兰经这些记录了太多的政教合一性质的律条,这使得他们的新阐释很困难。但是基督教依然进行了若干次的宗教改革运动,并成为自由主义政治革命的思想先声。中国传统的儒释思想,更可以作为重新阐释的基础。其经典每每读来,都是那么令人感动。

比如男女不平等,在儒家经典中很少直接规定。除了一句“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孙,远之则怨”被作为争论和批评的对象。这是很幸运的。孔丘的另一个劣迹是以心诛杀少征卯,迫害言论自由。这些问题,都比圣经,古兰经里的残忍血腥故事要稍稍体面一些。而对圣人的可批判的继承,是儒家释家思想的一部分。所以佛教在中国,宗派纷呈,形成思想自由竞争的局面。而同为儒家继承发展者的荀况说,“青,出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这对建立一个开放的伦理信仰体系是很有价值的。宋明理学对儒家思想的阐释,只是一种。这从根本上证明儒释传统是和思想言论自由兼容的。

【 在 lihlii 的大作中提到: 】
: http://cache.tianya.cn/publicforum/content/no01/1/363601.shtml
: 『关天茶舍』 [思想]给批评儒家的人,尤其是给基督徒,基督徒的双重态度令人费解
:  作者:明月对照 提交日期:2007-8-30 19:30:00  
: 许多批评儒家的文章,发现其理由不外乎说儒家在奴化人
: (以下引言省略...)

--
※ 来源:.一见如故 http://yjrg.net [FROM: 131.180.0.0]

wanghx

unread,
Oct 20, 2007, 7:02:16 AM10/20/07
to salon-...@googlegroups.com, lih...@googlegroups.com
明白。但是正如我们争论过的有神论和无神论的问题。
甚至我对儒家思想离开了佛教思想的配合,能否独立成为完整的政治伦理意识形态,都有些怀疑。如果没有超越人的范畴存在的话,在我看来都是不完备的。

儒家思想的超越现实的范畴是“天命”和“祖宗”的灵魂。这似乎太弱,还不够让民众形成意识形态上的伦理价值观的超越力量。在中国传统中,渗入佛教因素以后,有佛法,因果轮回报应,通俗化的有地狱和天堂(极乐世界)。这样才构成完整的不可颠覆的伦理价值理论体系。

正如在西方传统中,如果抽离基督教信仰,自由主义政治理论,必然在最基本的公理基础上无法立足,缺乏确立社会正义的最终自然法法源。“人人生而平等”,“天赋人权”这样的政治伦理思想口号,必须要有宗教信仰的支持,才得以自立。

而人是社会的动物。人的思想精神,是社会范畴。政治意识形态,更是社会范畴。社会的思想演变,必然是一个继承迁延的过程,不可能凭空创造彻底改变。犹太教基于原始宗教;基督教基于犹太教,诸如此类。自由主义政治学,也是基于以往的政治学理论。现有的思想,必然在已有的文化范畴中演化而来。

抛弃传统不但不可能,也会在这一努力中造成更多新问题。至少,社会的容纳接受程度就是最显著的问题。也许部分群体可以皈依基督教从而构建完整的基督教自由主义信仰。这比如高智晟,任不寐,滕彪,王怡,余杰他们。但是我无法想象大多数中国人,会接纳基督教神学。法_功倒可能更容易被接受,因为和传统文化的关联。虽然你看它如今因为被残酷镇压而在被洗脑的民众中臭名昭著,但是从历史上看,几乎所有新创宗教都有这一人人唾弃积极迫害的过程。

我可能还是比较排斥玄学的东西,因此对道教不感兴趣,对佛教中的玄学也觉得难于接受;但是对佛教整体的无神有灵论,并不信仰,却较能接受。这是一种折中。也难怪伊斯兰教和佛教先后通过西域陆路传播到中国,中国人在儒教传统基础上,发生一番冲突之后,接受了佛教而一直没有接受伊斯兰。

我认为没有宗教信仰的政治学,必然滑入功利主义,犬儒主义,马基雅维利主义。也就是成者王侯败者寇。你看看中共国人被去儒教之后的精神状态,就可以了解这一灾难性后果。即便是相信自由主义政治学的知识分子,其整体的堕落,也不难理解。为何现在中共国坚持抗争的,是下层的宗教信仰者,和有宗教信仰的精英知识分子。这不完全是对宗教的功利主义利用,而是从宗教信仰中获取精神支持力量。

虽然曾经被洗脑反儒教。但是仔细看看,自己所继承的儒教思想依然很根深蒂固。尤其回想中学时代的反共姿态,完全是因为对儒教士风的承袭。看看历史上的真儒士,是如何面对强权暴力仗义执言的,就容易理解为何毛泽东要反儒。梁漱溟是新儒家的代表人物之一,在晚年,他曾将自己的学术生涯划分为三个阶段: 西方功利主义、佛学、儒学。[1] 他也是从西学回归中国
传统精神的一个知识分子。当年就是他把毛泽东逼得当众撕下伪装,对梁漱溟破口大骂,当对方要辩解时,失态发脾气说:“告诉你,我没有雅量!”。[3]

他不会像别的哲学家或者别的学者那样容易曲学阿世——比如哲学家冯友兰就写文章批判孔子。1974年批林批孔时,在那样的氛围里,只有梁漱溟坚持保留自己的意见,他遭到围攻。当别人问他,你对大家的批判有什么感想和意见时,他引用了《论语》里面的话,“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 [2]

胡适虽然是反儒教,佛教的思想先锋,但他在研究中国哲学史的时候,依然沉入大量的佛教经典传记研究中去了。他的言行根本上看起来还是遵从儒士风范。他也是敢于顶撞强权人物蒋介石的少数几个人。

而这一点,是儒教传统精神所颂扬的美德。就算是以不平等的臣下身份,直谏,死谏,也是我认为极其珍贵的贵族气质。而这种气质,在当今犬儒主义功利主义化的中国社会,被认为是“道学先生”“腐儒”。人道良知沦丧,也就是必然的结果了。看看梁漱溟勇于直言的时候,一批所谓“民主人士”的流氓起哄的走狗奴才的卑鄙无耻气质,早就为他们的一一落入狡兔死走狗烹的境地埋下了伏笔。虽然梁漱溟晚年公开表示当年对着干不合适,但在我看来,这并非悔过,而是在毛泽东已经死去的时候,按照儒家伦理的一种宽厚的自谦反躬自责的雅量。因为在毛泽东文革中批判梁的时候,他可是脖子强硬从来没认错。:)

[1] http://zh.wikipedia.org/wiki/%E6%A2%81%E6%BC%B1%E6%BA%9F
[2] http://www.gotopku.cn/data/detail.php?id=3933
[3] http://www.frchina.net/data/personArticle.php?id=1294

----- Original Message -----
From: "groundhog" <petr...@gmail.com>
To: "salon-friends" <salon-...@googlegroups.com>
Sent: Saturday, October 20, 2007 11:10 AM
Subject: Re: 儒释传统是和思想言论自由兼容的


> 假设有两种食物A和B,都不健康,但是A比B健康,是不是我们应该说A好,建议大家都吃A呢?
> 如果只有这两种食物,不吃食物有不成,那么不妨建议吃A。
> 可问题是有更好的食物C啊。
> 明白我的意思吧?

Reply all
Reply to author
Forward
0 new messag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