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一个视员工如寇仇的私人企业

16 views
Skip to first unread message

wanghx

unread,
Feb 21, 2008, 10:27:32 AM2/21/08
to salon-...@googlegroups.com, lih...@googlegroups.com

2006-04-30
华为,一个视员工如寇仇的私人企业
归类于: Uncategorized — godmanbj @ 2:16 pm

今天上午,有个朋友去华为面试,华为从门口到每个人的工位,到处布满了监视器
和保险柜。

门口一个带棍棒的警卫,检查任何人进门人的包和手机。

她进去,看某员工桌子上的保密要求条款,几乎违背了基本的人权和法律规定的自由。

而要求她填写的履历表,开头是愿意去最艰苦的海外去。
中间是几乎所有非常个人的信息,要添。
结尾是放弃隐私权,允许公司对个人的个人情况进行全面的调查。
等等诸如此类的要求。

而华为现在给新加入员工的工资,已经是和装潢工人,电脑维修技师一个层次了。

贪婪的资本的力量,已经超越了基本的人权和人性。

标题:[转帖]应聘被HW骗的全过程

应聘被HW骗的全过程

有个朋友在HW,关系挺好,经他的推荐将简历递交上去,得到HW面试通知(很兴
奋)。去面试,见到朋友,过五关斩六将,折腾一整晚上七点多,四关全过(非常
高兴,因为朋友告知应该没问题)。等待中。。。。。。一个半月过去了,收到电
子邮件,通知为HT员工(第一次被骗),再次通知报到后去深圳学习两星期。与原
公司违约,交违约金。体检等。损失惨重。但高兴大于失落,还是高兴。买到火车
票,电话通知要在深圳工作到年底(第二次被骗),很是郁闷,不想离开媳妇,最
后决定先去看看再说。坐到火车上,又一次电话通知要在深圳工作到明年十月份
(第三次被骗),烦,到了再说。到达深圳,住在朋友那。找到HW报到,没有培
训,直接在深圳上班(第四次被骗)。通知让租房子,可以肯定是在这工作了,询
问待遇问题,与西安一样,没有出差费,西安的员工在深圳工作没有出差费(第五
次被骗)。强忍着工作两天,得知在深圳工作到明年十月份还不一定能回到西安
(整个人的心已经凉了),有一部分要去海外工作一年(与媳妇三年见不上面
了),之后才能回西安(第六次被骗)。看看整个工作环境,再看看自己的工作内
容(第七次被骗),一气之下,决定辞职。打了报告,买了车票,以电打的速度返
回西安。心情极度恶劣。眼下啥都没了,又要重新开始。只能怨自己眼睛当时闭
了,现在睁开了。

在深圳HT上了两天班,首先工牌不一样,干的活不一样,感觉就是HW的工程队,在
一个场所工作,感觉就是一个抬不起头,不知是为啥,很压抑,所以走为上策。

————————
名词解释:

HW:任正非私人公司,不上市。

HT:任正非弟弟的私人公司,外包性质,没有任何福利。

#

标题:[转帖]华为又陷贿赂黑洞 国际化道路丑闻百出

华为又陷贿赂黑洞 国际化道路丑闻百出 (猛料劲爆无偿奉献!!!)

最近华为说国际化说得超多,又不是上市公司,没有监督的,怎么吹都可以啦。作
为曾经于海外“服务”于华为又倍受其苦的“明白人”,我可以说华为的国际化是金玉
其外,败絮其中,“看上去很美”,其实只是披着画皮一张,其中更是不断充斥着贿
赂丑闻,甚至敢于在某国领导人的办公室装窃听器。很多国家的运营商一听到华为
的名字就嗤之以鼻,严防死守。

各位看管,为了凸现我的牛B,我要分1234567地给大家无偿爆料啦~~绝对独家,
请准备点右键copy吧!!!华为在国际化的“高歌猛进”中,隐藏着多少贿赂黑幕和
阴暗污垢,各位由此管中窥豹,可见一斑!

首先,最新消息 ,华为在山东陷入一个贿赂运营商的黑洞,涉案金额之多实属罕
见,估计会牵涉到一帮领导。以前,华为就 把当时的湖南邮电管理局局长张秀发
供了 出来。看来 前一段时间 华为 各地办事处纷纷 销毁 档案 确有其实。在国
内如此,在海外也是同样伎俩,丑闻斑斑,不仅是贿赂,商业欺诈、低价竞争后合
同无法执行等等三板斧使得哗哗的,各位继续看:

1、先从大家熟悉的华为在斯里兰卡和孟加拉的丑事说起吧。这件事情历史也不是
特悠久,去年的事情吧,网络、报纸都或多或少语焉不详的报道过一点,当地报纸
的扫描件估计关注的人也看过,有心人“谷歌”一下就ok了:

华为巨额行贿引发斯里兰卡政坛振动,总理拉贾帕克萨遭遇滑铁卢--详见斯里兰
卡《Sunday Leader》2005年7月17日第10版报道,对现任总理2005.1.1-2005.7.1期
间的银行帐户受贿记录进行了曝光,其中有华为公司 2005年3月2号从渣打银行帐
号(IT87200503020159)汇入的10万美金(9917520卢比)的行贿记录。

孟加拉BTTB前任主席接受革职审查,祸起华为公司--详见孟加拉《The Daily
Star》2005年7月5日报道。我英语不错,查到了相关文章。

“In early May, the Cabinet Division after scrutinising the documents
found that the chairman was responsible for manipulating the bidding for
the Chittagong-Cox''s Bazar optical fibre link project.

He was also found to have wasted $37 million in government funds by not
taking the maintenance deal from Siemens and Huawei Technologies in the
BTTB''s cellphone project, sources said.

Bangladesh also had to pay an additional $37 million for after-sales
service to equipment vendors Siemens and Huawei, as a section of BTTB
officials including the chairman deliberately did not opt for the
service when signing the equipment deal.

各位看官不信可以看该海外报道的网页地址:
http://www.thedailystar.net/2005/07/05/d5070501139.htm

华为虽然中标英国电信的21世纪供应商,但项目执行并不顺利。华为海外区域管理
层极不稳定,其中华为英国公司的Managing Director被换掉,Mobile Sales
Director已经辞职,他们及其他一些管理层人员已向业界发放简历,

华为以14亿卢比超低价中标印度BSNL公司的105万线CDMA项目,后因畏惧低价将导
致的巨额合同损失,而在合同执行和供货时裹足不前。未及时达到合同中的供货要
求, PSU发出了对华为的警告函,警告其将禁止华为与BSNL的进一步合作。

说这些话也不为啥,就是当年在华为干极为不爽,离开时也不爽,好不容易到港
湾,又被华为掐死了,现在不吐不快。说完这些,差不多爽了56%啦。我就是有意
为之,大家大可说我有人品问题,无所谓。我这里还有大量猛料,请来电来函索
取。垂询电话:110。
评论 由 godmanbj — 2006-04-30 @ 2:38 pm
#

标题:有关华为的一篇报道(转载)

有关华为的一篇报道(转载)

我是现在华为工作的,今年来的,感觉华为不讲信用,采取先骗来再说的
  策略。我们来时他们承诺的主要有三条:工资是试用期3500,三个月转正
  后至少涨到5000以上,不签合同,离职不必赔钱。
   现在呢?哼!全是狗屁!我们现在离职要交12000。但据我的同学询
  问,浙江大学毕分办负责人说华为只给我们每人交了8000。
   我们第一个月拿到的是3000,后来新员工极为不满,差一点就闹事集
  体离职了,他们才在第二个月改为3500,第三个月也是3500,但第四个月
  并未兑现5000的诺言,而是4000!请不要以为我们的工资多么的高,要知
  道华为是不负责住房问题的。要自己买房。而深圳一般的房子也得要50万
  以上,所以凭这点工资只能是高级打工,玩玩可以,真要生活在深圳可是
  够呛。
   在华为工作还有个特点,要无偿加班。若你拒绝加班便是劳动态度不好,
  下个月的工资就得打折了。。。我们是单双周工作制,但是连着四个星期
  我只休息了一个星期天!还在实验室里打了一天地铺。
   来华为的绝大部分人是干的低级程序员的工作,枯燥乏味,而且对自己
  以后的发展不利。这种活在国外,是高中生干的。
   连有些华为的中高层干部也说,招的这些年轻人一两年或两三年后,快
  三十了,干不动了,那可是挺惨的。你说让他到哪儿去?只有到电信行业,
  做交换机的公司去,可你没什么特长,人家要你吗?那点技术在社会上也找
  不到适合的好工作。真是进退两难。
   不过是我自己愿来的,现在这样也得自己认了。华为现在唯一的可取之
  处只剩下有辞职不干的权利了。倒是比有些企业宁肯拖着你也不让你辞职
  来的强些。我只希望浙大的校友们不要再被骗了!我觉得一些专业不太好的
  系的毕业生去华为还可以,若是很好分配,如能到银行或国家关键性的单位,
  就不要考虑华为了。除非你想出国(不过他们今年发现来的学生中出国走的
  很多,今年特意强调有出国意向的不收,估计这如意算盘也不太好打了)。
  其实要出国就干脆找家小公司先呆着算了,华为这也没什么便宜好捞,一样
  赔钱。
  另外,如果你还是最后决定要来华为,千万要把你的档案和户口尽量拿
  在自己手里!不要交给华为以免麻烦。甚至可以考虑先把你的这些东西挂在
  什么地方的人才中心,然后过来华为应聘(他们一样收的!),他们现在象
  饿狼一样地要人,不必担心你落选!至于那个笔试纯粹是吓唬人的,尽管抄
  就是了。这样,你没有任何把柄落在华为手里,以后办什么事都主动的多了。
  
   如果你还有什么疑问,可以发信到 hs...@yahoo.com 我会在当天答复。
  如果你们有同学或朋友在华为,也可以直接打听,他们会证实我的话的。
   另外,骗子马上就要到浙江大学了,请看见这条消息的人尽量将此消息
  广为传播,避免更多的人胡里糊涂的又被华为骗去了。也许你的一句话,
  就可以使一个人的命运免走一点弯路。请行动吧!
  
   感谢您的帮助!也真心希望正义公理,言论自由能在Internet的帮助下
  成长!
评论 由 godmanbj — 2006-04-30 @ 4:05 pm
#

标题:从另外一个论坛里找到的:

tmd华为的保安要我把手机交给他看看有没有摄象功能
我还没给他,更没有答应,他竟然从我手里拿。
第一次碰到这样的事情,很诧异啊。
评论 由 godmanbj — 2006-04-30 @ 4:17 pm

#

标题:在这里作个标记

至少两年前我就说过华为有问题,那时候还没来海归网。
我不了解华为的技术细节,但是我得出这个结论是在华为认证非要搞军事化管理,
所有搞军事化管理的企业没有一个有好下场,不信看看。
大秋庄,牟其中,史玉柱出事了,
华西村,陈天桥,如果不改变什么军事化管理,办军校这种蠢事的话,等着完蛋 吧。

原因很简单,100年前别说办军校,就是站笼,跳大神都行,现在什么年代?还枪
杆子里出政权啊?当不了皇帝,自己开个公司过过当皇帝的瘾啊?再想想,这些搞
所谓军事化管理的都是些什么人?哈哈,没有一个留洋的,明白了这区别吗?

哈女
评论 由 哈瓦那女伯爵 — 2006-04-30 @ 8:51 pm
#

标题:我也有同样的经历

朋友在华为,说,“你也来吧”。。。
结果俺面食了几次,发现华为太那个了。

1。所有资料必填,有n页
2。面食最长等待了4个小时,偶下楼吃了饭又回来的。
3。面食期间面食官接了30分钟的工作电话
4。面食官接电话时举的例子都是和小姐,票客,拉皮条有关的例子
。。。

后来,为了我以后不是太那个,决定再也不去了。
评论 由 老谁家的小谁 — 2006-04-30 @ 9:56 pm

#

标题:it is hard for HW to collapse, because of its strong politic

-al connection. It also R&D for military-related technologies.

The fate of this company is closely associated with Ren. If one day Ren
died, it can not generate a strong leader within itself.
评论 由 parisparis — 2006-05-01 @ 3:33 am

#

标题:放屁!华为有在深圳打造化为村,从吃到住一包具全,business week进行过
报道我还有印象

到你这里全变味儿了[/i]
评论 由 Seagod — 2006-05-01 @ 12:06 pm

从罚款看华为—有制度没文化!曰企业的文化熏陶(说不好瞎说,只从片面看华为
的一个层面并非全局。“曰”这个字念yue一声)

不知从何时开始华为有个罚款,这一罚就是千万人若干年。本来人多吗,一个羊好
管两个羊好放,这好几万人也就只能出这么一招啦,本无大的不妥。但是细看一
下,纵览全球众多IT企业,有几家是这么个罚的?

我们来举例看一下,如果晚上你的显示器没关,那么罚100,无论是由于什么原因
你都逃不掉,也无论是不是你开的!这个时候呢你如果申诉,你得到的会是一个
“机会性”电子流,里面会生动的告诉你,如果你“敢于”(这两个字是后加的)反驳这
个处罚,你就将受到如下严惩:罚款加倍到200,而且同时送交上级部门,甚至是
干部部。在此类威胁气氛中大部分人选择了沉默,认倒霉吧,就算是个别反驳了也
大多是无调查结果的驳回,反正是没见过申诉成功的。

反观整个过程,罚100的时候可以说是为了以儆效尤,为了省电,为了防火。我们
可以理解。但是为什么我们因此就丧失了申诉的权利呢?即便这个申诉有可能证据
不足,就必须为了这个申诉要多罚没一倍吗?在要求员工相信处罚的公证性的同时
谁来相信员工申诉的真实性呢?既然不相信员工申诉的真实性凭什么要求信任处罚
的绝对公证性呢?难道这个处罚是神作出来的?

再试问一下,可以说没关显示器是员工的错误,哪申诉也是错误吗?员工就应该为
次买单吗?交通法规里面有如下规定,“对于民警处理意见,驾驶员有权在15日内
提请申诉”,好像也没没有申诉驳回会加倍处罚的规定吧?就不用拿西方的民主说
事,看一眼中国的诉讼制度就知道,二审驳回也顶多是维持原判,没听说有从严处
理吧?

那么华为的这条罚款规定意味着什么呢?也就是你老老实实不吱声就罚100算啦,
否则让你更后悔!这算什么?文化?制度?为什么会这样呢?

咱们来算算这笔帐:保守估计,就算是没关显示器的同志的概率为千分之一,那么
就算5万人受这个制度的钳制,那么每天就有50000*0.001*100的资金移动,一个月
算30天(对华为人来说30不过份吧),就是50000*0.001*100*30,一年12个月就是
50000*0.001*100*30*12=1800000。而且这仅仅是这一项单纯罚款,对于没关主机
的,申诉驳回等等还不计算在内。180W的背后还有多少呢?就算180W*N对于HW每年
亿级别的销售来说算不了什么,可是因此它就合理了吗?如果是这样的话,恐怕开
这么个代理罚款的公司也挺赚钱的。

纵观国内外各大知名公司,例如IBM,HP,SAP都未有申诉是一种错奇观,申诉就等于
找抽的制度。这样的制度即便放在中国这样的社会中也是令人发指的!也许有人
说,哪这么多人如果每天都有人申诉怎么办?我们忙不过来!但是这可以成为理由
吗?你认为交警队、法院管的人少?他们也可以搞这么一条控制人流量?

华为想要用这样的制度和行为创造怎样的一种企业文化呢?一群乖乖的员工,默默
无闻,“安静”而不失高效的创造着剩余价值,一切都在“安详和完全可控”的条件下
的“发展”。这就是目标?从进大门一开始就会开始给新员工传授老老实实规规矩矩
的教育,顺便还会举几个某某因为什么就踢出了大门,感觉象当街抓到一个偷了苹
果的人立刻枪决一样。偶尔也会看到那个不知趣的毛头小子用打印机打印了与工作
无关的资料被按每页50的价钱狂罚数千元。有时候觉得他这样的人也挺可怜的。不
就是多吃了一个馒头吗,至于追杀这么多年,还引发一个惊天血案!?唉~~~

制度是可以由少部分人定义的,但是文化是由在这个制度下成长的全体员工所体现
出来的。HP著名的工程师文化恐怕不是象这么来的吧。《华为人》这样的刊物其实已
经成为了鸡肋,完全官方论调的春光无限好有多少华为自己的员工会去积极拜读
呢?这样的企业制度下熏陶出来的人还有多少敢于破旧立新呢?还有多少人敢于发
表异论呢?乖乖的吧,在没有能力改造这个制度的时候就学会适应这个制度吧。
评论 由 godmanbj — 2006-05-02 @ 12:43 pm

Reply all
Reply to author
Forward
0 new messag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