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cicus.org/info_eng/artshow.asp?ID=8350
http://publicoccurrenc.blogspot.com/2007/05/fruit-of-poisonous-tree-above-right-is.html
China's Great Wall of Silence: Fruit of the Poisonous Tree
Benjamin Harris
Sunday, August 05, 2007
At right is the late William Hinton, Maoist. Along with Edgar Snow and
Anna Louise Strong, Mr. Hinton was one of the most prominent of Mao's
useful western fools.
According to his obituary in the Marxist journal Monthly Review, which
he did so much to aid and vice-versa, Hinton read Snow's fiction
written as nonfiction Red Star Over China and the great man's chronicle
"changed his life." It changed his life says Monthly Review "from that
of a pacifist to that of a Marxist." The observant will notice M.R.'s
dichotomy: pacifist at one end, Marxist on the other.
M.R. was accurate in making that dichotomy both in general and in Mr.
Hinton's case in particular for the latter praised Maoist murder from
the state's founding in 1949 through the Great Leap Forward, which cost
perhaps 30,000,000 lives, through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a pup by
Mao's body count standards at only perhaps 3,000,000.
In 1972 Hinton wrote Turning Point in China praising the C.R.,
regretting only that it did not meet all of its goals and blithely
predicting that China would need many more cultural revolutions in the
future.
When the Great Henchman died and Deng Xiaoping began the process of
stopping the Chinese Holocaust and putting China on the path to its
current astonishing economic recovery Mr. Hinton wrote an article in
the worthy Monthly Review issuing the most damning accusation he could
think of, that Deng had shifted "from the socialist road to the
capitalist road."
In 1993 on the 100th anniversary of Mao's birth Hinton and some of the
old gang got together in Beijing for a celebration. Hinton, according
to his obit in The Guardian, leaped onto the stage and began singing a
song to the good old days. Bet there wasn't a dry eye in the house.
What does this have to do with the price of tea in China? Above left is
Carma Hinton, William's issue, who following in the family tradition of
fiction masquerading as nonfiction, produced the propa-docu film
Morning Sun, partly funded with my and your tax dollars through the
National Endowment for the (In)Humanities with additional funding by
PBS.
What kind of quality controls are in place at NEH and PBS? How obvious
was it that this was going to be a film of propaganda? Carma must have
had on her resume or something that her father was William Hinton. If
not a .4 second search on Google would have provided the link.
The Chinese village that Mr. Hinton lived in and wrote about was called
Longbow. The name of Carma Hinton's production company is Longbow.
William Hinton wrote glowingly about one of the most psychotic and
murderous regimes in mankind's history; now his daughter comes
hat-in-hand wanting tax dollars to make a film on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What?
Did NEH or PBS notice that the faces of some of the interviewees--all
former Red Guards--were blacked out, a la mafia informers? Did they ask
why that was necessary?
What did Margo Adler, a real, like journalist, think when she read the
script and saw that Song Binbin was allowed to talk and talk and talk
and issue laughingly preposterous denials of everything? Her
journalist's head didn't go "Hmm, something's fishy here,"? How could
it not?
Who in Congress is responsible for oversight of NEH and PBS? Do they
know about the outrage that is Morning Sun?
Didn't anybody think before giving approval for funding that maybe the
end product would be a little...slanted... when produced by Carma
Hinton?
Next up from NEH and PBS: Allesandra Mussolini's documentary The Trains
Ran on Time a moving examination of life in fascist Italy.
>From Author's Blog
Thursday, December 27, 2007
http://zyzg.us/redirect.php?tid=197990&goto=lastpost
lubin 发表于 2009-6-6 15:08
一位美国检察官眼中的韩丁和卡玛父女
毒树恶果
哈里斯 著 杨莉藜 译
http://www.zyzg.us/viewthread.php?tid=197987&page=1#pid1640066
发表于 2009-6-6 18:11
党的女儿 卡玛韩丁
新华社关于韩丁及其女儿卡玛与中共交往的报道
【编者按】按照卡玛所崇拜的毛泽东的说法: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那么卡玛那么爱中共、爱文革的“缘故”在哪里呢?原来她和父亲韩丁文革中一直是中共的座
上宾。文革期间新华社的这组报道可以让我们窥见他们父女和中共的“一往情深”。
周恩来总理会见并宴请 美国朋友韩丁和夫人雷洲安等 会见和宴会洋溢友好气氛,宾主进行了亲切的谈话
新华社 (1971.05.25)
新华社二十四日讯 周恩来总理今天会见并宴请正在我国访问的美国朋友韩丁和夫人雷洲安及在北京学习的女儿卡玛。
在北京的美国朋友柯弗兰和夫人柯如思,马海德,阳早和夫人寒春及儿子阳和平,参加了会见和宴会。
参加会见和宴会的还有外交部副部长乔冠华和有关方面负责人及工作人员黄华、唐明照、章文晋、张颖、何理良、程齐虹、林晨、唐闻生、冀朝铸、沈若云等。
会见和宴会洋溢着友好的气氛,宾主进行了亲切的谈话。
周恩来、张春桥同志会见韩丁、雷洲安等美国朋友 同他们进行了亲切友好的谈话
新华社 (1971.07.25)
新华社二十四日讯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周恩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张春桥,今天晚上会见了正在我国访问的美国朋友韩丁、雷洲安和其在北京学习的女儿卡玛,以及在
北京的美国朋友:寒春、阳早、柯弗兰、柯如思、艾德勒、帕特、舒子章、史克、马海德、苏裕禄、阳和平,以及新西兰朋友路易•艾黎,同他们进行了亲切友好的
谈话。
会见时在座的有:耿飚、任允中、申健、唐明照、李耀文、马文波、王海容、章文晋、张世忠、贾汀、迟群、谢静宜、钱伟长、周培源、冯友兰、林晨、张颖、苏
菲、程齐虹、邢洚、冀朝铸、唐闻生等同志。
周恩来王国权等同志会见美国朋友
新华社 (1971.11.14)
新华社十三日讯
国务院总理周恩来、对外友协负责人王国权等今天晚上会见了美国朋友韩丁的母亲卡玛丽达•欣顿夫人、韩丁、雷洲安、寒春、阳早、史克、卡玛、阳和平,同他们
进行了亲切友好的谈话。
参加会见的有关方面负责人和工作人员有:章文晋、张颖、程齐虹、林晨、邢洚、朱良、高建中、冀朝铸、沈若芸、赵风风、余祖元、廉正保、胡凤仙等。
图片新闻(图略)
新华社 (1971.07.25)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周恩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张春桥,七月二十四日会见了正在我国访问的美国朋友韩丁、雷洲安和其在北京学习的女儿卡玛以及
在北京的美国朋友寒春、阳早、柯弗兰、柯如思、艾德勒、帕特、舒子章、史克、马海德、苏裕禄、阳和平,以及新西兰朋友路易•艾黎。
美国朋友韩丁等离京回国
新华社 (1971.11.16)
新华社十五日讯
美国朋友韩丁、雷洲安、卡玛等一行六人,结束了在我国的友好访问,今天上午乘飞机离开北京回国。我有关方面负责人席道崇、贾汀、程齐虹、林晨、朱良等前往
机场欢送。
韩丁在北京的亲友卡玛丽达•欣顿夫人、寒春、阳早、史克、柯弗兰、柯如思、爱德勒、帕特、马海德、苏菲、米勒夫妇等,也前往机场欢送。
美国友好人士和华侨举行庆祝大会
新华社 (1973.10.07)
新华社纽约一九七三年九月三十日电 纽约美中人民友好协会和各界华侨九月三十日在纽约联合举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二十四周年庆祝大会。
二千二百多名美国各界友好人士和华侨出席了大会。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团参赞张英及其他官员应邀出席了大会。纽约美中人民友好协会的代表菲利斯•霍纳在
会上讲话,对中国人民在建设一个自力更生的社会主义国家方面所取得的成
就表示热烈祝贺。她说:“在未来的年代里,两国人民的友谊将继续增进,不断加强。”
曾经访问过中国的耶鲁大学教授、著名生物学家阿瑟•高尔斯顿博士在会上介绍了他和他的妻子、女儿一起在北京芦沟桥人民公社居住的几个星期中的所见所
闻,并且放映了他拍摄的幻灯片。
纽约华侨代表梅子强在讲话中希望旅美华侨进一步加强团结,爱国不分先后,为促进中美两国人民之间的友谊,为解放台湾和统一祖国出力。
在全场一阵阵的热烈掌声中,美国著名作家韩丁的女儿韩@①宣读了大会给毛主席、董代主席和周总理的贺电。
大会还举办了展览会,展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台湾省旅美同胞乒乓球代表团参加亚非拉乒乓球友好邀请赛后从北京带回的各种纪念品和反映祖国新面貌的各种图
片。
最近几天,旧金山、洛杉机、芝加哥、波士顿、底特律、普林斯顿、斯托尼布鲁克、费城、巴尔的摩、西雅图和檀香山等城市的美中友协组织或当地华侨纷纷举
办“美中人民友好周”及其他各种活动。美籍中国学者扬振宁博士等访问过
中国的许多人士分别应邀在各地的庆祝会上发表了演讲。
字库未存字注释:
@①原字亻加京
美国成立全国美中人民友协
新华社 (1974.09.10)
新华社一九七四年九月七日讯 洛杉矶消息:美国全国各地美中人民友好协会的代表,从八月三十一日到九月二日在洛杉矶举行全国美中人民友好协会成立大会,正
式成立了全国美中人民友好协会。
出席成立大会的有来自美国东部、西部和中西部的三十多个地方性美中人民友协的代表和观察员共三百多人。
大会开幕后,举行了有一千五百多人参加的公众集会。作家韩素音和纽约美中人民友协负责人、作家韩丁等在会上作报告和讲话。
成立大会讨论通过了全国美中人民友协的《原则和行动声明》。大会还通过了关于全国美中人民友协的组织机构和地方美中人民友协的组织机构的决议,并且决
定出版一种名为《新中国》的杂志。
大会最后选出了全国美腥嗣裼押眯崛芪裎被帷? 成立大会结束时,代表们高唱《美中人民友好万岁》的歌曲。
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给美国全国美中人民友协成立大会发去了贺电,对大会表示热烈的祝贺。
贺电中说:“衷心感谢你们为增进中美两国人民友谊和相互了解所作的努力。”
大会还收到了其他一些国家的友好团体和人士的贺电、贺信。
陈永贵副总理在大寨会见美国友好人士韩丁及其女儿
新华社 (1977.07.10)
新华社大寨一九七七年七月九日电 国务院副总理陈永贵今天下午在大寨会见美国友好人士韩丁和他的女儿卡玛,同他们进行了亲切友好的谈话。
会见时在座的有农林部副部长杨立功,第一机械工业部副部长项南,山西省革命委员会副主任、大寨大队革委会主任郭凤莲。
陈副总理会见美国朋友韩丁
新华社 (1978.09.17)
新华社太原九月十六日电 陈永贵副总理今天在大寨会见了美国朋友韩丁,同他进行了亲切友好的谈话。
陈永贵副总理同韩丁一起观看了大寨的庄稼,并且共同研究了农业生产和农业机械化中的一些问题。
新华社记者摄(传真照片)(图略)
── 原载 人民日报
Saturday, December 29, 2007
http://www.*/info/ArtShow.asp?ID=46966
发表于 2009-6-7 17:27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加为好友
刚刚看了《历史的震撼》的不完全版,感觉水平不如《天安门》,希望完全版好1点。
发表于 2009-6-8 10:24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加为好友
我如果是柴,就不去起诉卡,而是自己拍1部新的片子让大家看!用事实说明卡是错误的!这比打官司好多了。
http://www.duping.net/XHC/show.php?bbs=11&post=949625
一个人的网络大追捕
杨莉藜
自今年二月开始,一位名叫本杰明•哈里斯(Benjamin
Harris)的美国律师,在自己的博客里贴出了一组文章,探寻四十年前北京师范大学女子附中校长卞仲耘被殴打致死的来龙去脉,追查谋杀这位四个孩子的母
亲的元凶。哈里斯虽然不谙汉语,但是凭着二十年研究谋杀案的经验和西方人特有的认真和执著,从并不十分丰富的英文资料入手,循踪觅迹,抽丝剥茧,一步步锁
定可能的凶嫌。
哈里斯的调查是从卡玛(CarmaHinton)拍摄的纪录片《八九点钟的太阳》(MorningSun)开始的。这部电影虽然耗费了美国国家人文基金会
(NationalEndowment
fortheHumanities)和其它组织的大量资金,但是一经公映就引起了不少华人学者的批评,焦点集中在拍摄者美化那场民族浩劫,对于历史事实随
意进行诗意化处理。尽管很多对中国缺乏了解的美国人轻信卡玛对于文革的描述,哈里斯却从细节入手,通过逻辑分析和语言分析,找到了很多疑点。通过这一番条
分缕析,哈里斯得出的结论是:《八九点钟的太阳》是在为谋杀卞仲耘的重要嫌疑人宋彬彬遮掩,而宋彬彬本人也在利用这个机会为自己开脱。此后,哈里斯还阅读
了王友琴的《文革受难者》的有关英文资料,张戎的《毛泽东:鲜为人知的故事》的英文版有关章节,观看了胡杰的电影《我虽死去》的英文版,了解了宋彬彬和刘
婷婷在美国的行踪。他的追捕仍在继续,博客上不断有新的内容出现。他还留下了电子邮件地址:
pub...@gmail.com,期待知情者提供更多的证
据。
对这位把中国人民的事业当成自己的事业的人权“白求恩”,我们所知不多。但相信他在探寻真相,追查凶手的过程中遭遇了不少的艰难,体验了不少来自中国人的
冷眼。像许多看不懂中国人的老外一样,中国人逆来顺受的功力和对于罪恶的容忍和冷漠让他惊诧莫名,因此,他把自己的这组文章命名为“一片死寂的中国:卞仲
耘之死” (China's Great
WallofSilence直译是“中国沉寂的长城”),慨叹那个自称泱泱古国,欣逢盛世的地方居然可以容忍无辜者含冤而死,作恶者逍遥法外。
就卞仲耘之死这一个案而论,尽管前有王友琴,后有胡杰等人在一丝不苟地记录历史,探寻真相,为国人,也为哈里斯这样的外国人进一步还原历史,厘清是非留下
航标,但是,哈里斯那无奈的慨叹并非没有道理。四十多年了,卞校长的沉冤至今得不到昭雪,冤魂至今得不到抚慰。虽然当年制造了血案的八九点钟的太阳们已经
到了含饴弄孙的年龄,目睹了惨剧始末的教工也已是风烛残年,却没有一个人站出来为自己的作为做过丝毫的忏悔,更没有一个人站出来指认凶手。这种面对血泊的
集体失语,岂止是一种冷漠!更是对罪恶的纵容,对受害者的加倍践踏,对人类良知的亵渎!
尽管宋彬彬是北师大女附中的红卫兵头目之一,曾经给毛泽东献上红袖章,并由毛赐名“要武”,尽管同在北师大女附中的刘婷婷曾经亲口夸耀自己打死过三个人,
对她们我们同样不能有罪推定。但这里的问题是:既然她们二人有勇气为自己撇清责任,为什么不可以说出真正的凶手?如果说一般的当事人仍然生活在恐怖之中,
不敢越过官方划定的界限,这两位权倾一时的高干子女,又长期生活在美国这样的自由国家,为什么没有胆量讲出真相?
在最近贴出的一篇文章中,哈里斯真诚而急切地呼唤道:“刘婷、宋彬彬、刘锦(音)以及所有的红卫兵们,别太沉缅于舒适的晚景。我们决不会忘记!”
我希望那些当年的红卫兵们等听到这位美国人的呐喊,更希望他们能听到自己良知的呼唤。或忏悔,或检举,不要让自己的晚年在良心的折磨中度过,不要让这场血
案尘封进无法考据的历史。
记得当年听说有外国漂流队要对黄河长江进行处女漂,中国的壮士们义愤填膺,摩拳擦掌,忙不迭地组织起自己的漂流队,搭上身家性命也要夺回首漂记录。不知这
样的爱国者们的“骠悍”是否已经失传,倘没有失传,听到哈里斯的网络大追捕的故事,会不会拍案而起,利用比哈里斯好上一百倍的调查条件,赶在他做出最终结
论之前抓出元凶?如果这样的爱国者太多,不便拥挤在卞仲耘的案子上,不要忘记中国还有千百万类似的案例:谁枪杀了林昭?谁轮奸了张志新?谁挖去了钟海源的
肾?谁割掉了李绿松的舌头?……关注每一个国民的生存和自由,而不是稀里糊涂地为某个虚幻的政治概念挥洒狂热,这才是爱国者应有的作为。
最后编辑时间: 2009-02-26 10:34:00
作者: 老王社长 卞仲耘不是“匪干”吗?在成玉环们一类反共义士眼里,不是死得
2009-02-26 18:40:26 [点击:22]
卞仲耘不是“匪干”吗?在成玉环们一类反共义士眼里,不是死得越多越好的吗?人家匪共自己相杀,你们叫好才是,“追究”什么?
最后编辑时间: 2009-02-26 20:19:15
作者: 老王社长 整天唠叨红八月几天里死的几个人(那时你们这些反对打人者 2009-02-26 18:45:43 [点击:23]
整天唠叨红八月几天里死的几个人(那时你们这些反对打人者哪里去了?),用意却是“彻底否定”和妖魔化十年文革中的一切,这是你们的惯技。使本来批判文革
黑暗面的王社长不得不被你们鼓励起来,保卫文革人民运动的积极面,光明面。
最后编辑时间: 2009-02-26 20:20:48
作者: 寒江月 此一“韩”也。还有另一韩。。。 2009-02-26 17:46:33 [点击:27]
韩素音。
她那本Lhasa: the Open City 可真让我鸡皮疙瘩掉了一地。
作者: 奔流到海不复回 哈哈,她还有几本其它有关中国的书也一样。 2009-02-26 19:11:38 [点击:10]
作者: 柳如是 卡玛也是《天安门》的制片人 2009-02-26 13:42:54 [点击:73]
讽刺的是,韩女卡玛的《天安门》是现在年轻人了解六四的第一来源,也被民运追捧。
作者: 看好戏 有没有人有时间将本杰明•哈里斯的博文翻译过来? 2009-02-26 12:48:31 [点击:15]
作者: 贝苏尼 我认翻一部份,拉出初稿请牛主席和其他法律专家教正。 2009-02-26 14:59:38 [点击:8]
作者: 王容芬 支持!很多妙文,妙语连珠。 2009-02-26 13:35:03 [点击:23]
http://publicoccurrenc.blogspot.com/
作者: 王容芬 新华社关于韩丁及其女儿卡玛与中共交往的报道 2009-02-26 10:51:00 [点击:96]
http://www.observechina.net/info/ArtShow.asp?ID=46966
新华社关于韩丁及其女儿卡玛与中共交往的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