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extmedia.com.tw/applenews/article/art_id/31982659/IssueID/20091001#
2009年10月01日蘋果日報
Q:你研究所畢業,為什麼放棄既有的優渥工作,選擇去澳洲砍菜、洗盤子?
A:我念完長庚大學基礎醫學所,取得碩士學位後,原本計劃升博士班,後來找不到方法免役,又覺得男生不當兵很丟臉,所以我先去當兵。服役對我是好事,剛好有足夠時間思考。退伍前半年,很多人忙著投履歷,我卻決定捨棄每月4萬5的醫院研究助理工作,去澳洲流浪放空。
我爸媽完全反對。我是獨子,他們對我的管教保護又嚴格,也使我沒有了自己。從小我被規定得考上名校、進國立大學,取得高等學歷,這都只是為了實現
他們年輕時未完成的夢想與期待。我媽對我有強烈的佔有欲,每周生活作息都有規定和計劃表,每晚必須11點前回家;一天3通電話,只要漏接,她就會罵我。他
們總是把我當小孩看,讓我很丟臉,開始想反抗。
我從大一到研究所,幾乎都關在實驗室做研究,在台灣,我只是社會體制下的產物,感覺無時無刻不活在周遭人的眼睛下。
這股被現實壓迫與想逃避家庭的念頭,促使我一退伍就馬上辦簽證,收拾行李,等於間接強迫我爸媽讓我飛出去。一到布里斯本,我先到農場砍花椰菜賺零用錢,幾天後,我換到達爾文的一家日本壽司店學習洗盤子、煮飯、打掃和搬貨。
Q:那樣的工作和生活型態,符合你所想的嗎?
A:離開台灣的那一刻,我好興奮,像隻被放出籠的鳥,既迷惘又快樂。雖然我不知道接下來要去哪,但至少沒有人認識我,我的壓力瞬間消失。
在
布里斯本的豔陽下,我砍了9小時的菜,差點往生。辛苦工作兩周,薪資還被柬埔寨籍的仲介騙走一半。後來,我才在達爾文找到一家由澳洲老闆和日本老闆娘共同
經營的壽司店,我一切得從廚房雜事學起,見識到日本人對工作的嚴謹與講究。雖然每天都很累,可是內心很滿足,我總共待了半年多,接著用賺到的錢買台二手車
繞著澳洲旅行。離開台灣是對的,這趟旅程,讓我重新找到自己。
Q:這些事為什麼你認為在台灣做不到?
A:在台灣,我不可能跟朋友講我在餐廳洗盤子,我爸媽打死都不會讓我那樣做,他們寧可讓我在家當尼特族(Not in
Education,Employment or
Training,簡稱NEET,編按:意指未就學、未就業,亦不接受職業訓練的年輕人)。像我這次回來告訴他們,我決定到那邊的餐廳學餐飲,也許未來當
個廚師也不一定,我知道他們心裡反對,但是,我行李全都留在那,我非去不可。
以前我讀到碩士,是為了符合家人和社會的期待,對我自己的意義卻不大。我想趁年輕時做些自己想做的事。當台北上班族一邊工作一邊掛在網上玩facebook的「開心農場」,種菜養雞的同時,或許也應該想想這樣的生活,是否是自己想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