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你、您、你们、您们的来源和用法

1,271 views
Skip to first unread message

Meng Lu

unread,
Oct 9, 2015, 5:45:02 PM10/9/15
to l-re...@googlegroups.com

文章来源:http://www.zhihu.com/question/32228461#answer-22233182



关于你、您、你们、您们


汗青


随便说说,”你“字的用法。

“您”字原是北京方言,现在的用法,就是49年后才开始蔓延开来的。

早几年曾有个新闻,说是某大学老师对其学生给其写邮件还是打招呼什么的时候,不用“您”字直接用“你”字而大表愤怒,遂公开发文,要求其学生对其称呼必须用”您“字,否则不予沟通交流云云。细节记忆不太清楚了,此为新闻大致内容。

当时我颇不以为然:这老师学识不足。

”您“字的起源,现在学说不一,有说此字本非汉语,为北方阿尔泰语系游牧民族南下和汉语杂交而来的。实际上在史料文献里,这个字最早也确实出现于金元俚曲、杂剧中,而不见于其他地方。到了明辞书,则指此字为“俗你字”,也就是说,这字并无尊称敬语含义在内,至少在万历时期,依然是“你”字的俗字而已,也就是口语字。

另外说句,明代“你”字的复数,是用“每”字,洪武永乐的谕帖里出现很频繁,“你每””你每“什么的……现在读起来和你妹同音……我要不要匿一下……

到了本朝开国后,王力先生曾专门讲过此字用法,明确说这个字是北京一带方言。在另外一些研究文献里,有意见将其更详细地归为北京、廊坊一带方言的。

所以,“您”字是北京等一带方言,在其他绝大多数地区是没有这个字和这样的用法的。在南方绝大部分地区的方言和语言体系里,自然也不会有这个字及其用法,甚至都不会有这个发音。南方地区用敬语,大都以称呼辈分、身份、职业等来体现,因为很少有第二人称敬语存在,第二人称大多就只一个”你“字。

就以上海为例吧。解放前,上海滩称呼来往,欲要尊称,对男性则多称某先生,女性则是喊太太、小姐。解放后,这些称呼一夜之间被打上了所谓的”资产阶级“和”旧社会“标记,因政治正确而一概废弃禁用,一概统称”同志“,于是也就连带着丧失了日常生活常用的敬语尊称,导致往来招呼的普适人称敬语,实际上处于无词可用的境况。

可即便是这样,”您“字也没能在上海被运用起来。一是因为原本就没这个字和这种用法,二是发音严重成问题,上海话里的NI和NIN,是完全不同的两个字,代表完全不同的两种意思……让上海人张嘴称NIN,鬼才知道你说的是什么意思……所以都直接改用职业和身份、辈分做尊称敬语。

这种情况,其实在南方非常普遍,迄今为止,南方用这个字的地方依然寥寥无几,别说口语了。大多都是因为原本没这个字,发这音就成了在说其他字,所以实际上就是完全不能用。

总之,这字原本只是北京方言而已。王力先生在说”您们“用法的时候,说”中国几千年来没有‘您们’,不见得就是没有礼貌“,”对父母也不必说‘您二位’,可以说‘爸爸妈妈’。再者,就叫‘你们’也不是没有礼貌。叫‘你们’也未尝不可。

所以呢,学生想尊称老师,用”某老师“”某先生“是最直接的,以身份尊称。不用”您“字直接用”你“字,一样也不是没礼貌。这老师的愤怒,既没道理,也不成立。强迫其学生必须用”您“字,更是不通。

王力先生在谈写信的两篇文中,对如何写称呼也很是说道了一番。

我引王力先生写此字的两段文字,结束这答吧。

另外,推荐大家不妨花些须时间,读下王力先生的这两篇文字,相信一定有收益的。宗师造诣,往往于细节处磅礴而来:

【旧文重拾】王力:谈谈写信

王力:谈谈写信

近来某些人的来信常常出现“您们”这个词,甚至在某会议给中央领导的致敬电中也用“您们”这个词。其实现代汉语里这个词并不存在。“您”字,北京话念nin(扬声),是“你”的尊称。这个“您”并没有复数,北京人从来不说“您们”(nin men)。因此,普通话也不应该有“您们”(可以说出“您两位”“您三位”等)。最近某杂志刊登吕叔湘先生的一封信,编辑部把信中的“你们”擅改为“您们”。吕叔湘先生写信批评了编辑部。他说:“我从来不说‘您们’!”我们写信时,应该注意避免这一个语法错误。


王力:和青年同志们谈写信
第五件事是口语里没有的词语不要写在书信里。我在《谈谈写信》里举“您们”为例。口语里不说“您们”(nin men),书信里也就不该写“您们”。关于这件事,我受到很多的攻击。有人写文章和我辩论,说“您们”是不应该反对的。昨天我还收到一篇短文,说“您们”是新生事物,叫我不要枪毙它。我一向主张言文一致,所以我反对写“您们”。但是我并没有权力枪毙它。“您”(nin)是封建社会的产物,只在北京一带流行;从前还有个“怹”(tan)字,现在不用了。但是,口语里并没有“您们”和“怹们”。那也不要紧。中国几千年来没有“您们”,不见得就是没有礼貌。刚才说的那位同志和我辩论的文章很有分量。他说最近话剧《丹心谱》里用过“您们”。我说,《丹心谱》作者写“您们”是他的自由,但是演员在舞台上说ninmen则是不妥当的,因为口语里没有的东西,说出来不真实。这个问题不很重要。既然许多人反对,那就各行其是吧。写到这里,我查了一查《现代汉语词典》,词典里只收“你们”,不收“您们”,那是对的。不写“您们”,那么,要写尊称的时候,该怎么办呢?旧版《现代汉语词典(试用本)》说:“注意:复数不说‘您们’,只说‘您二位’‘您几位’。”有人批驳说:“如果有360个人,难道要说‘您360位’吗?”我认为,旧时说“诸位”,现在说“同志们”不就可以代替“您们”了吗?对父母也不必说“您二位”,可以说“爸爸妈妈”。再者,就叫“你们”也不是没有礼貌。叫“你们”也未尝不可。
Reply all
Reply to author
Forward
0 new messag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