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英久,真大將也!

4 views
Skip to first unread message

笨笨

unread,
Jan 3, 2010, 3:37:02 AM1/3/10
to knowled...@googlegroups.com, 六七年級大聯盟, 讀書會群組
首先,跟各位朋友道聲新年快樂,我們人類終於又平安渡過了一年,來到了2010年。

說人類太沈重,我們談點小我,來談『台灣』好了。

中華民國的馬英久先生,一月一日發表了元旦文告,主要內容有六點,每一點都很重要,畢竟他是目前破壞權力分立架構的憲法下集大權於一身的人。每一言每一行都會影響到台彎的未來,每一個他決定的重大政策都會滲透到你我的日常生活中(比方說,為了落實擴大內需方案,你家前面的馬路可能會被挖了又鋪,鋪了又挖)。

馬英久先生的元旦文告中的第四點,更是重申了他震撼性的政見,而這個說法如果落實成為政策,必然會對台灣未來幾年造成重大影響。

他說了什麼呢?

他說『英九一向主張在中華民國憲法的架構下,維持「不統、不獨、不武」的狀態。』就是這個『不統,不獨,不武』的主張,重擊了台灣的軍事,外交甚至經濟民生。

其實,馬先生的這個主張並不奇怪,中國歷史上一些有名的將領(將帥,領導者)都是這樣主張的。史為明鑒,讓我們來看看兩個知名的例子。

~~~

中國號稱有五千年的文化與歷史,在這漫漫歷史進程中,戰亂的時後多而和平的時候少;也因此,造就了許多的『知名戰役』。西元383年的冬天,東晉孝武帝在位的時候,即發生了一場以小博大的知名戰役-
『淝水之戰』。

這場戰爭簡單的講就是中國大陸北方的前秦符堅政權,所派出的百萬大軍居然敗給了南方東晉不到十萬人的部隊。這場戰事主導東晉佈局的是當時的征討大都督謝安。而由於戰爭的結果以『眾不敵寡』的神奇結局收場,後世許多喜歡穿鑿附會的文學創作便將謝安描述成一個運籌帷幄,臨危不亂,談笑風生且掌握軍機的厲害角色。最有名的當如世說新語:『謝公與人圍棋,俄而謝玄淮上信至。看書竟,黯然無言,徐向局。客問淮上利害,答曰:“小兒輩大破賊”。意色舉止,不異於常。』(世說新語。雅量篇。)這段的意思是說,當淝水之戰打得如火如荼的時候,謝安正在跟客人下圍棋。當謝玄(謝安的姪子)派人送信傳來捷報,謝安看完信後一句話都不說繼續下棋。後來客人忍不住了,問他戰役的輸贏,謝安淡淡的說,贏了。

後世許多人給謝安的評價頗高,然而歷史事實是什麼呢?先來看看謝安這個人。同樣是世說新語:『王右軍與謝太傅共登冶城,謝悠然遠想,有高世之志。王謂謝曰﹕「夏禹勤王,
手足胼胝;文王旰食,日不暇給。今四郊多壘,宜 人人自效;而虛談廢務,浮文妨要,恐非當今所宜。」謝答曰﹕
「秦任商鞅,二世而亡,豈清言致患邪?」』(世說新語。言語篇)王羲之和謝安是好朋友,王羲之勸謝安說『國家戰事多,大家應該要繃緊神經;整日清談恐怕會害了國家。』結果謝安回答他,秦朝用商鞅法治治國,結果兩任就亡國了,哪能說清談會誤國呢?(顧左右而言他的回答?!)

清談是什麼?簡單的說,魏晉之時,天下動蕩多戰亂,好不容易有個偏安喘息的機會,知識分子於是喜歡談論老莊哲學,不喜歡談論公共議題;自命清流,喜好不切實際的言論;最有名的如何晏﹑王弼,竹林七賢,當然,謝安也加入了這股『清流』的行列之中。

再來看晉書中對謝安的記載。謝安出身官宦世家,屬於當時的『上流社會』,同時代的人曾稱『謝家子弟,縱復不端正者,爽爽自有一種風氣』(白話:謝家的青少年,就算屌兒瑯當的,看起倒也挺風流)。謝安十三歲時,他的名聲已經在上流社會中傳開;後來,謝安也當了官,但只是個佐著作郎的小官,謝安一個月後就辭職了,然後隱居東山。(按:佐著作郎其實並非小官,其實它是九品官人法中二品的官職,東晉時期,一流的門第子弟多半直接由二品官起跳。)此後朝廷屢屢徵召謝安,他卻屢屢推辭;謝安此舉引起朝中大臣的不滿,但謝安隱居期間多與名士清流交往,因此博得廣大的好名聲,甚至當時有人說『安石不肯出,將如蒼生何?』。

一直到謝安的哥哥謝奕病逝,弟弟謝萬因事被黜,謝家在上流社會的地位動搖,謝安當大官的機會終於來了。西元360年,當時的征西大將軍謝桓溫邀請謝安擔任他的司馬,謝安接受了。謝桓溫重用謝安,謝安卻選擇冷處理當時謝桓溫所捲入的宮廷內鬥之中;直到桓溫死後,謝安被命為尚書僕射兼吏部尚書,成為東晉朝廷中真正握有實權的人之一。

淝水之戰爆發前夕,謝安採取他一貫『以不變應萬變』的態度。他力排眾議,讓他的姪子謝玄指揮東晉的精銳部隊『北府兵』。荊州刺史桓沖擔憂兵力不足,派遣三千士兵南下增援,謝安也拒絕了。戰事越來越吃緊,謝安此時居然安排了交遊烤肉的活動,還找來謝玄下棋,而且還去夜遊,雖然『晉書』記載謝安夜遊完之後開始『指授將帥,各當其任。』,但『通鑑』裡卻沒有這樣的記載。

有人說,淝水之戰前夕,謝安是『主戰派』。然而,縱觀謝安其人其事,他並非如祖逖之流的聞雞起舞之輩,而是信奉玄黃雅好清談自命清流者;信奉『無為而治』者怎可能是主戰的鷹派呢?再看淝水之戰中謝安的表現,他一樣是無所作為且故作鎮定呢!淝水之戰的勝利,只是謝安運氣好罷了。史學家黃仁與再『赫遜河畔談歷史』中指出『南人所長為水軍。。北人所擅長的騎兵戰術,至此(受地形影響)已無法做有效的發揮。。』,前秦符堅的失策,東晉的地利,也許才是影響淝水之戰的結果重要的因素呢!不過,郊遊,烤肉,夜遊,下棋,又打了勝仗的謝安,之後當然權勢更穩固了。

~~~

謝安理所當然成為中國歷史中的名人。而他的歷史也告訴了我們,在中國的為官之道首重沽名釣譽,再來要裝模做樣:即使完全不知道怎麼辦,也要裝的很瀟灑。所以二品官太小,謝安野心更大;他隱居,培養名氣,人家怎麼叫他就是不出仕,等到機會來了,一口氣就飛黃騰達。我們傳承中華文化的馬先生當然也深諳此理,所以過去競選台北市長之時,不管人家怎麼問他,他就是說不選;等到時機成熟,他就參選了,從此仕途順利。謝安面對前秦來勢洶洶的百萬大軍其實是不知道該怎麼辦,所以既不調兵遣將也沒有安排部署;反正輸掉的話,東晉亡國,他可以躲回山裡隱居,打勝仗,他的地位權勢會更加穩固。正如同謝安,我們的馬先生面對大部份的事情都是不知道該怎麼辦的,但是他還是會跟你說:『謝謝指教!』。啃,多瀟灑阿!

~~~~

『沽名釣譽,裝模作樣』,這兩條鐵律成了中國歷史上名人共同遵循的法則。

再來看另外一個例子。從西元1664 -
1911年,這三百多年期間,中國土地由大清帝國所統治。大清帝國雖然綿延了三個世紀多,然而,他的統治期間有近三分之二的時間是在瘟疫,內亂,外患之中渡過的。大清帝國與大航海時代後崛起的世界各國所發生的戰役,鮮少有勝利的;不過,吃了敗仗,還是會產生有名的將領的。

大清帝國在道光中葉之前都是以『天朝』對『蠻夷』的態度進行國際外交,因此它與國外的通商貿易非常有限。而鴉片,因為有利可圖,商人們便開始大量走私鴉片到大清帝國境內;
在缺乏正常外交管道溝通之下,大清帝國對境內的鴉片採取全面查禁的態度。當時湖廣總督林則徐上了一本禁煙奏摺給道光皇帝;在1838年道光任命林則徐為欽差大臣前往廣州查禁鴉片。1838年四月二十二日,林則徐在虎門海灘銷毀了二萬餘箱鴉片。這種不經由任何外交手段,而直接以國內粗暴手法處理禁煙事項,即刻埋下了之後鴉片戰爭的導火線。

鴉片戰爭大清帝國戰敗,英國與大清帝國簽訂『南京條約』;隨後,大清帝國與美國簽訂『望廈條約』。望廈條約中有一條寫道,『所有貿易及海面各款恐不無稍有變通之處,應候十二年後,兩國派員公平酌辦。』,因此,英法俄三國趁此美國與大清帝國改約的機會,也紛紛提出改約的要求;未料,大清帝國對於美英法俄的要求均予回絕。1856年五月,美,英,法三國改向兩廣總督葉名琛提出換約要求,葉名琛拒絕。同年十月,香港人蘇亞成所擁有的船隻亞羅號停泊於廣州黃浦江口。廣州水師發現亞羅號的執照已經過期,便上船盤查,並逮捕了十二名涉嫌走私的漁工,並且,撕毀英國國旗
- 此舉又是不故外交規範的行動,因為亞羅號是英國籍的船隻。英國住廣州代理領事巴夏理向葉名琛抗議,要求歸還船員及道歉,葉名琛釋放了船員但卻巨絕向英國道歉。在巴夏理與葉名琛的談判過程中,巴夏理以武力威脅,稱葉不同意全部條件即進攻廣州城;然而,葉名琛對此並無做出任何回應。巴夏理後來真的攻城了,並且炮轟總督府,之後卻因為兵力不足,英軍退去,巴夏理再度要求談判,葉名琛不予理會。在這場戰爭中,葉名琛不慌不忙,命令水師勿戰,等英軍退去後即對朝廷上報獲得大勝。

數月後,戰火再起。消息傳回英國,英國國會投票表決是否對清帝國用兵:第一次表決,下議會否決提案;因此英國首相解散下議會。新的議會重新表決,決定要求大清帝國修改南京條約,否則便發動戰爭。

1857年,英國代表來到香港,再度向葉名琛提出改約要求,葉名琛一樣不予理會;英國代表於是下達最後通牒,葉名琛仍然神氣十足不予理會。於是英國出兵了。法國藉口傳教士在廣西被殺,於是藉此機會與英國聯軍,攻打大清帝國。

戰爭一開始,葉名琛輕輕鬆鬆神閒氣定,守將欲與葉名琛商討軍情,葉名琛不予理會。民團團練代表要跟葉名琛商討,他還是不予理會。守將請求調兵設防,葉名琛不准。終於,城破而葉名琛被英軍俘虜,後送至印度加爾各答,葉名琛自稱『海上蘇武』,據說最後他因拒絕食用英國食物而餓死在加耳各達?!

葉名琛讓廣州在毫無兵防的情況下被攻破,最後自己被俘虜。背後的原因其實是因為葉名琛深信扶乩道術,當英軍開始進攻了,他告訴其他人:『二仙明示「彼當自走」』(清史稿。卷第三九四),這是說葉名琛求神問卜之後,神仙告訴他,英軍會自己退去啦。

葉名琛因為他的守城不力,後人送給他六不總督的名號,所謂六不指的是:『不戰、不和、不守;不死、不降、不走』。雖然同樣都是面對挑戰沒有任何作為(不知道該怎麼辦?),但是葉名琛可沒有謝安的好運氣,他的『裝模作樣』沒有效果,最後被敵軍抓走,只好『沽名釣譽』自稱海上蘇武了。

~~~~

馬英久的『不統,不獨,不武』與『不戰、不和、不守;不死、不降、不走』有異曲同工之妙。一語道破,兩者都是『不知道該怎麼辦』,或是『什麼都不會』;在面對外來強大的侵略時,硬打,打不贏;逃,又沒地方躲;於是只好來個『無為而治』,『以拖待變』,畢竟未來誰也說不準,說不定會有奇蹟出現?!於是,台灣國家的未來就這樣隱於霧中了。如果台灣是一艘大船,我們船長的『三不政策』不正是關掉了引擎,任這艘大船在四顧迷霧的海上漂浮?而最可怕的其實是,我們的未來不會有奇蹟。畢竟,真實的情況是,意圖併吞我們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可沒有跟我們達成『不統,不獨,不武』的協議阿!一廂情願的馬英久就如同篤信扶乩道術的葉名琛,唯一不同的是,最後被俘虜的會是大多數的台灣人,而馬英久恐怕將要繼續傳承中華文化的道統,繼續的沽名釣譽,裝模作樣。

Reply all
Reply to author
Forward
0 new messag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