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曾錯過的臺灣史教育

6 views
Skip to first unread message

笨笨

unread,
Mar 13, 2010, 10:33:48 AM3/13/10
to knowled...@googlegroups.com, sisiya...@googlegroups.com, 讀書會群組
作者:胡雲薇(臺灣大學歷史學研究所博士生)

大學畢業以來,每與任教中學的朋友見面,總是聽聞歷史教學困難,課本跟以前差異甚大,過往所學無法援引應用。過了幾年,碩士班同學也於高中執鞭,抱怨臺灣史比重增加,對於只熟悉中國「某些」斷代史的他,著實棘手。那時聽聞這番話的我雖不置可否,內心卻隱約感到不舒服,可惜當時未能深究。從小接受統編本的歷史教育,又選擇研究中國史,那時的我對臺灣議題著實有著其鈍無比的神經。那時的違和感,現在幡然了悟,那就是——「何以臺灣人,卻不知臺灣事?」的奇怪感受。


大學時期雖學歷史,但除了基礎臺灣史之外,對臺灣歷史幾乎一無所知。現在的我想不起來,為何當初不多上點臺灣史領域的課呢?也許是興致索然,更多卻可能來自於無知,因為從小到大讀的都是中國史,中國朝代順序表儼然較臺灣歷任日本總督來得熟悉。所以,研究所生涯也毫不猶豫選擇研究中國史,四年之中幾乎不曾再接觸臺灣史,若非考博士班還需讀點來應付,想來當時的我根本不會主動想去認識它。在博士班階段,因緣際會,擔任歷史領域臺灣史課程的助理,由於必須帶領學生討論,才開始用心想要認識臺灣史。短短一年的助理資歷,又是開給外系的基礎課程,絕對談不上對臺灣史有深入的理解,只能說師傅領進門,修行看個人了。


若沒踏出臺灣,也許那一年的助理經驗也就到此結束,成為往事,束之高閣。所幸的是,我有機會走出臺灣接受刺激與挑戰。第一次到中國短暫訪問,北京大學的學生對我第一次「出國」之語嗤之以鼻,認為這只是境內旅行,怎可謂之「出國」!?此舉讓我印象深刻,正視到文化異同與臺灣正當性的問題。第二次到中國,在北大停留近半年,對於中國民情風俗有較深入的接觸與體驗。既言訪學,理論上應是學習與自己研究相關的領域,然而,在那半年我用力最多的,竟是不卑不亢與他們談論(或該稱之為「辯論」)臺灣定位與歷史文化的議題,推銷臺灣史儼然成為當仁不讓且刻不容緩的任務。在此不禁感謝那一年誤打誤撞擔任臺灣史的教學助理,周婉窈老師課堂中語重心長的教誨,是我那半年最強韌的後盾。

回國後常想,若處在歷史學術圈的我,對臺灣史的認知已是如此薄弱,就遑論那些徘徊異壤的台商,以及更多生於斯長於斯的臺灣民眾,他們是否都錯過了瞭解這塊土地的教育時期呢?高中歷史教科書修訂,對多數人來說或許無關痛癢,與我何干?可是,做為歷史教科書,便是教養下一代子弟如何認識過去、探索現在的思維方式,他日或可成為終身援用之資源,影響所及未能小覷。環視周遭日本、韓國、中國,莫不重視歷史教科書的編撰,而處於主權未能得到國際認同的臺灣人民,又如何能不關心這個議題呢?也許你跟我一樣,現在對於臺灣史都沒有太多的瞭解,但是為時未晚,透過主動閱讀與學習,終能漸漸揭開福爾摩沙的神秘面紗。

(本文轉貼自高中歷史課綱大家談 http://98history.blogspot.com/)

weihsin

unread,
Apr 19, 2010, 8:58:33 PM4/19/10
to knowled...@googlegroups.com, sisiya...@googlegroups.com, 讀書會群組

在我的記憶中蔣經國先生過逝的時候,全國簡直陷入了一種如喪考妣的感傷氣氛中,當時候我就讀的學校裡面還設有靈堂,硬性規定每個班級都要逐一的去上香致意, 說真的,我不知道那時候蔣先生的靈魂跑全國那麼多個學校累不累,不過我卻印象深刻的記得,那時候全班包括我都哭得稀哩嘩啦。

 

那 時候對於我的『愛國』,父親很不以為然,後來因為父親有機會跟在漁港工作的朋友認識,很多漁業的從事人員都會塞一些禁書給他保管,那時候的我或許因為太無 聊,我就看了整本江南寫的『蔣經國傳』等等的一些禁書,那時候的我才發現,這個世界上根本沒有什麼偉人,尤其曾經下令殺過人的人,根本不能稱為偉人。

 

後 來的我,看了越來越多的禁書,才發現有很多時候所謂電視與書上說的,並不代表是正確的,讓路見不平拔刀相助的大姐頭性格的我很憤慨,那時後我的父親很正式 的告誡我:『妳以後做什麼事情都可以,就是不可以給我搞政治。』

 

對 這一句話不以為然的我,後來還真的唸了政治系,還又去某些政治人物之下當助理,真正的在政治的最底層走了一遭。

 

在我五專的 時候,我當時的男朋友最愛看剛剛開始風行的2X00全民開講,那時候的我不懂他怎麼可以如此輕而易舉的相信那些人說的話,卻一點都不願意去查證?

 

那個男友的 父親是一個在農業鄉鎮中種菸草的農民,剛剛開始交往的時候,他會覺得父母做農又沒錢又低階,所以完全不敢跟我說他父母的職業,直到我以分手做要脅,他才明 說,那時候的我無法理解當農夫的父親有什麼好丟臉?而為何面子會比親情重要?

 

有 幾次我去他家的時候,發現他的父母辛苦的在田裡面工作,回到家還要燻菸葉,他曾經告訴我,他的父親國小沒有畢業,他的二伯卻是高校肄業,三伯是國中肄業, 他埋怨著他的阿嬤,害他父親連國小都不能畢業,所以只能做低階的工作。

 

我無法 理解他的憤怒,因為我知道當一個母親都可以把其中一個孩子養到高校,怎麼會讓一個孩子連國校都沒畢業,而且,為何所有的孩子都是肆業?

 

於 是,我想自己找出一個答案,我無法忍受別人的抱怨與說法,我連考證都沒考證就拿來照單全收,那是我看禁書過後,所得到的思維方式,宣傳與洗腦的事情太多, 我要自己找出真相。

 

後 來跟老人家談天後才知道,原來,男友的阿公阿嬤原本也是地方上有名望的人,把大兒子培養到讀台大,只是當大兒子在學校跟朋友一起聊起台灣政治前途的時後, 被當時的職業學生告密。

 

這 個大兒子在國民黨衝進去他宿舍抓人的時候,僥倖躲過,但是也眼睜睜的看著自己的同學死亡與失蹤,從此他驚嚇過度而瘋了。

 

他的瘋 讓他逃過死劫,然而在我們祖父母的那個年代,一個孩子培養到台大,是多麼的不容易,卻是整個瘋癲,他們家從此也被列為黑名單,財產被徵收,而看著原本帶給 家族驕傲與希望的孩子,卻是變成一見到人走進就哀嚎尖叫的樣子,當母親的人又是如何的心碎,於是她痛心的覺得,孩子讀那麼多的書幹麻?

 

懂 得越多,越氣,也就越危險,還不如傻傻的過一輩子,於是一氣之下,把所有的孩子全部都輟學,各自去學一個手藝,而最小的孩子國小都沒畢業,只好務農。

 

前 男友的父親務農最沒有錢,卻也一直的將錢匯給花蓮的某家療養院請他們代為照顧他的大哥,他不怨恨影響他一家的大哥,只怪命運與當時下令的統治者,那時候的 我在想,我終於知道為何父親會警告我,什麼都可以做,就是不可以管政治,那時候的我也才知道,為何男友的父親什麼都不敢跟自己的兒子說。

 

那 是因為當父母的人,總希望孩子可以平安的活著,最低、最低的需求也不過是活著,傻傻的過一生也可以。

 

現在的我, 常常看到有一些人聽到我說我以前的工作的時候,給我一個自以為自己很高尚的表情說:『我不談政治的!

 

我 看著對方自以為高尚的表情,心中卻一陣的苦笑。

 

當 我看了許多政府查扣的禁書之後,我知道當這個社會有禁書與禁止的言論存在 時,就是當權者有許許多多的謊,不願意讓人知道,而越是如此,就越該想盡辦法去找出該有的真相,而不是去莫名的崇拜某個人.支持一個連內容都不清楚的政 策,或者莫名的相信某些事情。

 

越 了解政治之後,越能去感受一件事情,那就是,政治是眾人之事,不是統治別人,就是被宰治。

 

不 懂教育政策內幕的人,會跟著別人罵教改,一改朝換代之後不但不罵,反而說有許多的特色小覺很棒,沒有自己的判斷能力跟著媒體跑。

 

不懂得政治 人物如何操控人民思考.媒 體如何操控別人思維的人,總 是被影響著哪時候該恨一個人、一個政黨,過沒多久又變成要愛對方、崇拜對方,讓政治人物與媒體左右自己的喜惡!

 

不 懂政策中有關許多土地開發的運作,就莫名的讓自己土地被徵收了也不知道,莫名的佔了別人的土地挨告了也不知道。

 

在 我當助理的那段時間中,我處理過很多很多的選民服務,有些人懂政治利用政治與政府的運作去爭取到自己很有利的位置與投資機會,賺了很多的錢,有些人卻連自 己基本的權利都不知道該爭取,莫名的被騙了、被愚弄還幫別人舉旗子助選。

 

以 前的我常想,或許,我不需要我的孩子未來可以利政治中的運作與手法而去從中得到利益,但是她至少要懂得而不會被操弄得不明不白。

 

現 在的我常發現,其實了解一個人的政治思維就是了解他對待事情的方式與態度,也是了解一個人是不是真正深入問題點去看的最大方向,因為看得透,才懂得選擇, 而人也不過是由一個又一個的選擇來決定人生中的好壞命運。

 

我 們是用判斷政治的方法與思維,同樣的來判斷自己的人生選擇。

 

一直到 現在,我都沒有辦法忘記當初前男友的父親,是用怎樣的心情看待著他的兒子學標準的北京腔、看輕當農夫的父母親、帶著國旗去參加紀念蔣中正的活動的心情,那 是一種滅親亡家的痛呀!

 

卻 為了孩子的生存不得不的忍耐。

 

而 我現在很慶幸自己不是那樣盲目的人,我願意不管多忙多累,去看清楚政策的詳細內容與分析背後的原因,我願意去分析政治中的每一個小動作來思考對方想釋放的 訊息,就如同由一個人的小動作,來看這個人的人品一般。

 

前 男友很重視面子,他不敢在朋友面前接女友的電話,怕被朋友說怕老婆,他也不願意幫女友拿包包、陪女友逛女裝,因為他覺得丟臉,後來的我,在論及婚嫁前毅然 決然的離開他,或許是因為我覺得把面子看得比什麼都重要的男人,不但沒有自己該有的思考,也太膚淺了一點。

 

多年後遇到 現在的老公,剛剛認識不久,他體諒我腰受傷,在眾目睽睽之下,幫我拿包包,還低下來幫我綁鞋帶,我拒絕的說那很丟臉,他卻很明白的告訴我:『面子沒有比朋 友重要!』,那時候我就知道這個 人該珍惜。

 

因 為我喜歡現在的我凡事要看清背後真實的態度,我也很喜歡現在的我不被操縱得到真正自由的快樂,所以我也很感謝多年來養成觀察政治的習慣,讓我躲過很多的災 難,也讓我真正的懂得選擇,懂得選擇自己的人生、選擇與自己共渡一生的人。

 

我 常說政治選擇錯誤的人,人生選擇也該要小心,因為政治選擇是考驗看事情的深度與判斷力,而這些看事情的方法與判斷力也是一次又一次的左右著我們的選擇,我 們總是為自己一次又一次的選擇付出代價。

 

因 此,親愛的孩子,或許未來的妳不需要當一個政治家,但是妳一定要看懂真正的政治而不是被操弄,從小妳就必須要好好的研究並且了解妳身邊的一切,包括政治與 媒體宣傳。

 

未 來的妳不需要當個國家決策者,不過妳要懂得所有決策與政策的前因後果與內容。

 

未來的妳不需要相信不說政治就比較清高的那一套,因為,說這句話的人不是人生被宰治, 就是希望妳呆呆的當個愚民,而他才可以好好的宰治妳。

 

如果不 透過政治來訓練一個人的觀察與判斷能力,又該如何訓練呢?

 

親愛的 女兒呀!

 

請 妳一定要看懂媒體的運作、政治人物放消息背後的目的;這樣妳才看得懂每個情人小動作後面的思維。

 

親愛的 女兒呀!

 

請 妳一定要懂政治。

 

Antonia Wang

--
您收到此郵件,是因為偉欣邀請您加入「深耕論壇」討論群組。
由偉欣所撰寫的文章將在論壇與大家分享討論,同時也會刊登在荊棘與玫瑰的部落格上
(http://blog.roodo.com/republicoftaiwan/)。
論壇內所有文章歡迎轉貼(寄)但請勿任意更動內文文字。
 
如要在此群組張貼留言,請寄電子郵件至
knowled...@googlegroups.com
 
如要取消訂閱此群組,請寄電子郵件至
knowledgepowe...@googlegroups.com
 
如需更多選項,請造訪此群組:http://groups.google.com/group/knowledgepower?hl=zh-TW
Reply all
Reply to author
Forward
0 new messag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