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線沙龍:六四、東歐、成敗

6 views
Skip to first unread message

Kim Ling Lau

unread,
Jun 1, 2011, 3:24:36 AM6/1/11
to kim...@googlegroups.com
各位朋友:
我會去這個沙龍任講者,文章:失敗的六四  失敗的耶穌 
為我在這個沙龍的講稿。歡迎來呀~~
劍玲

______________________


離線沙龍:六四、東歐、成敗
日期:2011年6月4日
時間:2:30pm - 6:00pm
地點:獨立媒體(香港)會址 (灣仔軒尼詩道365號富德樓9樓)


第一場:六四和東歐研究

時間:下午2:30-4:00

一九八九年六月四日,在北京天安門發生血腥鎮壓的同日,波蘭團結工會在半自由的大選中獲勝,結束了共產黨專政年代。不少人會認為天安門事件是一次失敗經驗,而發生在蘇、東、波的改朝換代卻取得空前成功。但成與敗、得與失,這二元的斷判今天回首,看來或許有點以偏蓋全、失諸偏頗。

二十二年前,本港一眾知識分子在六四事件後曾對東歐經驗作過大量研究,並在民間開課講學、辦思想刊物、編譯東歐政治論文,甚至放洋取經。作為一波令知識界趨之若鶩的思潮,它引領我們尋找「無權力者的力量」,探詢人民反抗共產極權所需的思路眼界和人文精神。今天,這些討論亦從未過時,只不過在「經濟改革—中產階級成長—知識水平提高」的意識形態中被掩蓋,也在「群眾運動死路一條」的詛咒下遭到扭曲與遺忘。

二十二年後的今天,該如何回顧這段思想外求的軌跡?到底這他山之石可為我們帶來甚麼的意義和啟發?藉今次討論會,讓我們一同再次讓東歐和本土對話。

主持:余在思
講者:羅永生(嶺南大學文化研究系副教授、前《天安門評論》編委)、陳家洛(香港浸會大學政治及國際關係學系副教授,公民黨主席)、葉蔭聰(嶺南大學文化研究系助理講師、香港獨立媒體)


第二場:八十後論六四之「失敗」

時間:4:15-6:00

數月前,政治評論員黎則奮在《離線沙龍》(參見:http://www.youtube.com/inmediahk?gl=HK&hl=zh-TW#p/c/3118A5B947CDDA3E/15/KC-sRurqRbo)提出,1989年6月是香港,以至中國的歷史分水嶺,大意如下:如果解放軍倒戈相向,中國極權尚能維持嗎?如果香港八九年煥發出的百萬人民主熱忱沒有迅速冷卻,所有後來發生的政治劇本都要改寫:人們再不需要無奈地移民或回歸殺人政權,前途的安排可以推倒重來,甚或成功追求自治也說不定。

或許,這些「如果」過於宏大,然而,八九年每個曾經投入過的香港人,都有過自己的「如果」,或曰未曽兌現的盼望。八九年,只差一點點,中國民主即可來臨,學生運動即可平反,而香港人不再懼怕九七,也無須隨移民潮浪奔浪流,等等。也正因如此,八九六四標誌著「失敗」;如此這般,「未來」就跟我們香港人擦肩而過。當然,許多人沒有放棄,但更多人卻因而走向犬儒冷漠,也不再信任理想(猶其是政治的)。畢竟,連如此巨大的群眾運動都以失敗告終,而且死傷枕藉,我們還能怎樣?!

因此,若言繼承英烈志,便不得不面對「失敗」這座大山。這次《離線沙龍》邀請了數位年輕朋友一同思索此一尷尬而又不可迴避的課題。

主持:陳景輝

講者:周思中(農夫)、陳錦輝(教師)、劉劍玲(香港基督徒學生運動)、余在思(自由撰稿人)


Reply all
Reply to author
Forward
0 new messag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