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oups
Groups
Sign in
Groups
Groups
都市規劃設計-建築 景觀與社區營造
Conversations
About
Send feedback
Help
空間母語
0 views
Skip to first unread message
方瑜揚
unread,
Aug 28, 2008, 3:47:27 PM
8/28/08
Reply to author
Sign in to reply to author
Forward
Sign in to forward
Delete
You do not have permission to delete messages in this group
Copy link
Report message
Show original message
Either email addresses are anonymous for this group or you need the view member email addresses permission to view the original message
to 都市規劃設計-建築 景觀與社區營造
最近在操作一個空間母語的案子 就我認為空間母語這件事情有點類似宜蘭厝 或許是某些人覺得需要有一個類似樣本的東西當做範例 已用來管理與限制複雜和
紛亂的環境 達到控制環境品質和統整地景的目的
所謂的母語有一點像亞歷山大所寫的"無名的特質" 他認為空間是有某一種品質 然後是可以被述說的 而這種東西和環境整體和人有關(微氣候 風向 陽
光 陰影 山坡 海洋 ...等 或者加入人這個因素變得更加複雜 : 政治 歷史 事件 記憶 習慣 宗教 天地觀 經濟 產業 時代性的主流價
值 ....等)
這樣說可能有點複雜 但是她們所提的空間母語確實如此 不過這件事情是可以以地方來討論和述說的
而假如我們單單以空間的型態以及建築樣式(顏色 材質 構築方式 收邊和線腳 柱腳 植物 )來討論就會很容易 簡單來說 空間母語有點像人與環境的相
互反應 而更重要的是地方的經驗
像我們所謂的專業者在操作空間的時候(社區營造) 可能都會以美學的觀點出發 或者純粹的討論建築 討論空間 往往都會漏掉的人與生活習慣 地方記憶
學歷 年齡層 周圍環境...這些重要的因素(很實際) 而我認為這些都是決定新的空間母語的關鍵 (在設計師介入的時候往往會流於美學和個人主義 用
很概念性的去思考這個地方 而偏偏這些新的空間母語都是必須經過居民的自主和設計師的輔助才能完成)
其實就我所認為的空間母語 應該是設計師輔助一些美學和空間如何使用的幫助 提出一些對於地方的新想法 引導出屬於她們的母語吧?
例如現在在操作淡水的重建街 他是在山坡地上面 使屬於過去漢人市街的部份 一些歷史的片段和建築 牆面保留的較為完整 然後黃瑞茂老師再操做的時候
他就在一塊空地辦桌 或者辦一些活動 因為平時都是當作停車使用 然後他就藉由這些機會 希望讓居民知道空間還可以有其他的使用方法
恩...老實說 我覺得空間母語就是專業者和地方居民對於空間和實體的一種詮釋 而這個詮釋可能包含了很多東西 在這邊我沒辦法說明 因為這些詮釋因地
方不同而有所不同 和我們對於地方未來的想像有關 (必須很自然的將前面所說的環境 生活習慣 很實質的問題考慮進來)
其實現在做這案子還蠻不知道怎麼下手的 因為時間有限 9月1號就要交 然後有人說我注意的都是小事情 像是重建街的汽車 摩托車要不要可以進來?
(她們都覺得若是車輛進入的話 會影響設計的空間品質 可是我都會覺得那這樣阿罵那麼老了還要走坡地 走那麼遠去買菜很可憐ˊˋ然後就是為什麼我自己家
門口都不能停車 明明就很不方便ˊˋ...)
唉 我也不知道最後會做成怎樣 等過幾天案子結束在看看好了 搞不好到時候會有新的成果QQ
Reply all
Reply to author
Forward
0 new messag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