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ita3.1 zh_CN Po_85%_SenlinOS

1 view
Skip to first unread message

Senlin

unread,
Jan 11, 2017, 12:51:03 AM1/11/17
to kde-...@kde.org
我翻译了Krita3.1的中文简体Po文件,与专业软件名词一致,从72%修正翻译到85%,

Po在附件中,请有提交权限的人员,审核并上传到SVN


By:森林OS(SenlinOS)
krita.po.gz

Guo Yunhe

unread,
Jan 11, 2017, 7:34:54 AM1/11/17
to kde-china
已提交,做了如下修订:

1. General 还是翻译成“常规”
2. 补上中英文之间的空格
3. Brush 统一翻译成“笔刷”
4. Composition 翻译为“构图”,根据 Wiki 上的说法,保存 Composition 是用来保存各个图层的可见性和顺序的,没有动画的含义。
5. Make brush color lighter --> 笔刷颜色减淡。短语尽量避免用“使”和“被”结构,通常会简洁明了一些。
6. Shift brush color hue clockwise --> 顺时针转换笔刷色调。“颜色色调”有些冗余。
7. Use Pen Pressure --> 使用笔压力。这里 Pen 指的是绘图板的笔,不翻译成“钢笔”。
8. Fill with Foreground Color (Opacity) --> 填充前景色 (不透明度)。不透明度没有翻译出来。
9. Convert &to Shape --> 转换为形状(&T)。
10. 原来所有“蒙板”改成“蒙版”,这应该是个错别字。
11. Instant Preview --> 即时预览。去掉“模式”。
12. Photoshop 不能简写为 PS ,会与 PostScript 混淆。
13. Soft Proof Options --> 软打样选项。去掉“屏幕”。
14. Hi-DPI 不翻译。
15. Docker 统一翻译成“停靠面板”。
16. 英文冒号改为中文冒号。
17. 繁体中文的字改为简体中文。
18. 补上缺失的标点符号,尤其是末尾句号。
19. 一些原翻译也没问题的,只是用词不同的,就没改。比如色板/色盘。

感谢翻译!下次提交时,请注意和原本的翻译格式,标点用法,术语保持一致。如果需要大规模修改某个术语,请在邮件列表先讨论一下,避免造成翻译不一致的情况。


--
Guo Yunhe
Aalto University
Espoo, Finland

SenlinOS

unread,
Jan 11, 2017, 8:57:29 PM1/11/17
to kde-china
10.“蒙板”是我特意改成“蒙版”的,所有的正规的教程书上都是用“蒙版”,“蒙板”给人的感觉好像对,其实是错的!我特意参考了技法书。(你又全改回去啦。。)

19.商业软件统一叫“色板”面板,“色盘”会联想到krita右键的弹出色盘!(还好没改!)
这里的翻译要看Krita软件中的具体的选项位置,我是开着软件翻译的。

有些翻译我没有直译,我的想法是翻译出来让操作软件的人好理解,比如“从当前图层建立选区”就不是直译,还好没有大改动。
我用英文标点,之前的顾虑是,用中文标点软件会不会不能显示!因为从72%翻译时,看到一些有翻译但却不显示!重新填词后才在软件中显示出来!

之前有的翻译忘加了 (&T) 类似这样的快捷字符,也不会显示。填错词也不会显示,
比如“配置Krita”面板中的快捷键“混合模式”的快捷键那里,只是粗略的填词是不会显示出来的!

其他用词的简化的调整我没意见。

附上我的日志链接:http://manhuastudio.blog.163.com/blog/static/784785201611303326238/
里面有Krita界面的展示图~


By:森林OS (SenlinOS)

SenlinOS

unread,
Jan 11, 2017, 10:18:18 PM1/11/17
to kde-china
简明写下!
蒙版,这个词是正确的。
色板与色盘的翻译要看具体选项,停靠面板上的是“色板”面板。
如果遇到我不是直译的翻译,但功能的意思很明白,也不用简化字的,请不要改动。

还有刚刚我看到SVN,zh_CN的Po文件更新了,我想下载来看看,但在更新那里下载的Po文件还是72%,是不是上传的哪里出错了?

By:森林OS (SenlinOS)

SenlinOS

unread,
Jan 11, 2017, 11:14:10 PM1/11/17
to kde-china
3. Brush 也不能看见就翻译成比刷,要联系软件来具体翻译,比如我翻译的“画笔工具”、“多重画笔工具”它们的功能就是画笔,如果翻译成什么什么笔刷工具感觉意思变得太广了。
15. Docker 还是得翻译成“浮动面板”,它们也确实是浮动的面板,只是放到“停靠栏”中。

By:森林OS (SenlinOS)

Guo Yunhe

unread,
Jan 12, 2017, 1:55:21 AM1/12/17
to kde-china
> 3. Brush 也不能看见就翻译成比刷,要联系软件来具体翻译,比如我翻译的“画笔工具”、“多重画笔工具”它们的功能就是画笔,如果翻译成什么什么笔刷工具感觉意思变得太广了。

Brush 本来就是指画油画用的刷子,笔刷的意思和画笔是一样的,不会导致歧义。意思一样,情境相同的词,翻译也尽量保持一致。统一翻译成笔刷,可以避免后来的翻译者纠结选词。

> 10.“蒙板”是我特意改成“蒙版”的,所有的正规的教程书上都是用“蒙版”,“蒙板”给人的感觉好像对,其实是错的!我特意参考了技法书。(你又全改回去啦。。)

我确实都改成“蒙版”了,你可以看最新的 SVN 。

> 15. Docker 还是得翻译成“浮动面板”,它们也确实是浮动的面板,只是放到“停靠栏”中。

“停靠栏”或“停靠面板”是目前 KDE 的统一翻译,因为它们“可停靠”。而 Docker 的直译也是如此,而不是“浮动”的意思。当 Docker 已经停靠到窗口内,它就不是浮动的了。因此“浮动面板”从意思上是不准确的。

> 我用英文标点,之前的顾虑是,用中文标点软件会不会不能显示!因为从72%翻译时,看到一些有翻译但却不显示!重新填词后才在软件中显示出来!

标点符号是有明确规范的,点号冒号引号用中文全角,括号用英文半角。如果不显示,那就是软件的 Bug 了,应该去汇报给 Krita 的开发者。

> 还有刚刚我看到SVN,zh_CN的Po文件更新了,我想下载来看看,但在更新那里下载的Po文件还是72%,是不是上传的哪里出错了?

因为是合并到 Trunk 里面了,Trunk 里面的新增条目更多。Stable 还没有合并,可能过几天再做。合并工作太辛苦了,得一条一条审查。尤其是标点符号不符合规范的时候,每条都得手动改。

> 如果遇到我不是直译的翻译,但功能的意思很明白,也不用简化字的,请不要改动。

在同样能表达意思的情况下,优先选择直译。不能随便加词或减词,比如 Instant Preview 翻译成“即时预览”而不是“即时预览模式”。

SenlinOS

unread,
Jan 12, 2017, 3:47:55 AM1/12/17
to kde-china
3. Brush,谷歌翻译的广义用词
1是“刷子”下面并列是“画笔”。没有“笔刷”这个词。还有个原因是Photoshop等软件都是翻译的“画笔”,Krita也是画画的软件。
所以我想还是得按具体作用来翻译。
10.我翻译的就是用的“蒙版”,我搜过,已经没有漏掉的了。所以我当时在想你去改哪里了?
刚刚写邮件时我想到原因了~你把作废条目的也给翻译了,你用的记事本软件吗?
Poeditor改 标点什么很方便,按搜索的标点直接被选上了,按键盘就改了,不用手动再选。Poeditor是不显示作废的条目的!
不过我在作废的条目中找到3个有效的选项,是画笔的“无平滑”、“基本平滑”、“加强平滑”不知是谁给这3个条目给作废了。。
“从当前图层建立选区”的原英文是“Select Opaque”,如果按英文直译,说实话不是太好懂!我想翻译还是得灵活些,不能按词来硬拨~
我都是按专业软件的术语来翻译的,与意思明了的原则!我还是坚持自己的想法,毕竟Krita是个绘画软件而不是KDE,不能用KDE的规划来翻译它。

(不过你是负责人~嘿嘿)

SenlinOS

unread,
Jan 13, 2017, 11:24:59 AM1/13/17
to kde-china
我的翻译是正确的。
因为那些即使是放到“停靠栏”中的面板也是“浮动”的,它们浮动在“编辑区”的上面。(可以看附件中的图)
Krita截图地址:http://i.imgur.com/wWh1qYC.png
Dockers 的意思是“码头工人”,这些工人一般都是在跳板上工作,他们也是“浮动”的,这个英文是很形象的在说明。所以是“浮动面板”

Brush tool 这个就是“画笔工具”的意思,很多翻译软件里都是。但在说明“参数”的情况下也可以叫“笔刷”,这个是可以灵活运用的,
在“参数”的情况下我是没有改那些“笔刷”的用词的。

Photoshop 也是叫做“浮动面板”与“画笔工具”,这是公认的叫法。
2017-01-13 23-37-39屏幕截图.png

zwpwjwtz

unread,
Jan 13, 2017, 7:00:59 PM1/13/17
to kde-china
支持一下,毕竟有时候为了容易理解,必须放弃特定的条条框框(当然不是所有情况下都得放弃)。
个人建议译者能在这些“特色”的翻译后面加上自己的注释(如:这个词所在的语境),这样既方便他人审核,也方便后人接手的时候不会弄乱。
Poedit 中可以很方便添加译者注释的,不过Qt Linguist 貌似没有这个功能。

SenlinOS

unread,
Jan 13, 2017, 7:27:34 PM1/13/17
to kde-china
Re:Guo Yunhe
Guo Yunhe: Instant Preview 翻译成“即时预览”而不是“即时预览模式”。
这里是“画笔编辑器”面板下端的复选项,翻译成“即时预览”会与前面的“复选框”有段距离,脱离开,效果很难看。所以我用了“即时预览模式”,这样就与“复选框”连上了,词义也没大变化。你说过我改了(我手中的文件),但现在看还是不好看!我感觉还是得用“即时预览模式”,英文字数多,中文少会变得“复选框”脱离。

标点的问题。
带标点的是“气球注释”里的。“工具箱”有几个注释的“。”我还是没加,因为汉语的句号太大的,也是因为美观的问题。
其他“气球注释”的句号,我手中的Po文件加上了。但Krita中有些注释翻译了也没有生效,我调整了很久,还是不生效,原因不明!所以遇到这种地方翻译了Krita软件中也看不到。
-----------------------------------------------------------------------
Re:zwpwjwtz
谢谢建议,等我再翻译时,加一下。
Reply all
Reply to author
Forward
0 new messag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