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法國戶外廣告商德高公司(J.C. Decaux)承辦的新技術,該計畫的主管安瑟拉夫說:「當然,我們必須十分小心,只把使用者希望收到的廣告傳給他們。」
手機互動廣告並非新點子,不過即便在手機最發達的日本與南韓,手機廣告目前仍只侷限於由電信商發出的簡訊。
法國這項新互動廣告能讓使用者在經過裝有發訊機的廣告招牌時,從手機上收到有互動功能的指示。一旦使用者同意下載,可能收到一段影片、一段手機鈴聲或名牌服飾的折扣券。除了招牌,候車站、巴士也將裝設這種裝置。發訊機的發訊範圍最短為2平方公尺,最廣為8平方公尺。
使用者預先選定要收到什麼種類的廣告。例如觀光客可以申請這項服務,在巴黎街頭收到附近博物館展出的簡訊,或附近餐館特價的訊息。
配備藍芽或Wi-Fi功能的手機才能使用這項功能。近一兩年發售的手機多半內建藍芽,這種互動廣告因此獲得廣為應用的基礎。
另一家卡麥隆公司(Kameleon Technologies)也應用相同的科技。卡麥隆執行長貝克斯樂觀認為,這種手機互動廣告技術明年中將邁入主流。德高公司的這項技術來自法國國立電腦科學與控制研究所(Inria)的研究。Inria原本是想開發指引盲人過馬路、搭巴士的引導系統,後來把這項技術商業化。
Inria還打算把這項技術進一步延伸。在稱作UbiBoard的計畫中,機場的電子布告欄會自動感測周遭候機者的語言分佈。如果大多數為中國人,告示牌自動把資訊轉成中文顯示,其他使用者則透過即時簡訊,獲得以他們語言顯示的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