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oups
Groups
Sign in
Groups
Groups
JW00
Conversations
About
Send feedback
Help
朽木答疑
7 views
Skip to first unread message
JW
unread,
Mar 10, 2008, 3:36:47 PM
3/10/08
Reply to author
Sign in to reply to author
Forward
Sign in to forward
Delete
You do not have permission to delete messages in this group
Copy link
Report message
Show original message
Either email addresses are anonymous for this group or you need the view member email addresses permission to view the original message
to JW00
小溪兄,思童兄,
这几天忙着排练圣诞节节目,每及时回复,请见谅。
谢谢你们的问题,这些问题非常普遍,有时很难分辨和回答。
1 。关于圣灵的特殊启示,原则很容易掌握,首先我们知道圣灵是神,他是按自己的主权赐下启示,而不是按我们的需要。启示的目的是把神在历时隐藏的奥秘
揭示出来,这奥秘就是福音。这些启示全部记载在圣经里面。当圣灵把圣经启示完以后,圣灵的特殊启示就结束了。因此,我们相信神不会在圣经之外赐下"新的
启示"。
但是,虽然圣经完成了,但如果没有圣灵继续光照人心,人还是不能明白圣经,所以圣灵在现今世界,还在一直不断的光照人,使人明白圣经。
所以,我们承认,圣灵还在不断向人说话,但是所说的内容是解释圣经,说话的方式往往是透过圣经向我们的内心说话,而不一定有可以听见的声音,我们把这称
为圣灵的关照,以示与启示有别。
所以,之仆关于"翻译的启示"一文,是有可能发生的,不同的是,我们不把这叫做启示,只能叫光照。她的所谓圣灵启示, 100% 是" 读经心得",
而且得到的还不一定正确。
启示和光照是有本质区别的,启示具有权威性,是不容置疑的,是普遍性原则。光照多指个人的理解,不具有权威性,也不是普遍性原则。所以,不可以把"自己
得到的光照"直接应用到别人身上去。
很多人滥用"圣灵光照",其实他们得到的不是圣灵光照,只不过主观意志太强,用私意擅解圣经,为了增加自己的权威性,便假以"圣灵关照"之名。这类人不
需要太理会他们。
关于邪灵的侵袭,一般认为,凡是真正重生得救的基督徒,就有圣灵居住在他(她)里面,有圣灵在的地方,应该没有邪灵附在左右。所以,我相信真正基督徒一
般是不会被邪灵附身的,但是不等于邪灵不在外边不断的搅扰。灵恩派基督徒大多凭感觉说话行事,他们只是在真道上糊涂,在主观上固执,自我意识太强(用有
些人的话说:是属肉体的),并不一定是被邪灵缠扰。
然而不信主的人,包括口里自认为是基督徒而实际不是的人,很容易被鬼魔利用,在他们身上邪灵缠身是很有可能的,特别是与灵界有关的人,被邪灵利用和控制
是 很容易的,比如法轮功修炼者,大都有邪灵缠身,所以要特别提防。
2 和3 属于同一类问题,就是如何理解圣经不同文体的记载。这一问题涉及到解经原则。一般认为,圣经完全是神的启示,因此具有无误性和权威性。同时圣
经又是用人的语言写成的,因此具有文学性。文学的手法包括比喻,隐喻,预言,预表,叙述,夸张等。所以要根据不同文学体裁,用不同的方式解释圣经。
比如 2中提到的几处经节,主要是作者发出的预言,有的是借异象表达的。我相信作者在异象里真的看到了他所描述的场面,然而既然是在异象中看见的,他所
看见的就不一定是真实的历史事件,但所预言或预表的内容,却要在历史中一一兑现。
一般来讲,研究圣经需要从三个方面着手: (1) 文学分析法,(2) 历史的分析法,(3) 主题的分析法。
文学分析法是按照圣经写作的文学体裁,按照上下文的关系,从文法结构上分析圣经所要表达的意思。所以,对于不同体裁的经卷,必须使用不通解经方式来解释
圣经,不能千篇一律。这种方法一般比喻成看图识字法。
历史分析法是追诉圣经历史,从中找出圣经作者在什么环境下,针对什么问题得到的启示,也就是圣经在写作时期,作者的"原始意思"。然后,根据相关性原
则,得到圣经在当今社会所得到的个人领受。这种方法一般比喻成隔窗眺望法。
主题分析法是把圣经里一个个主题信息,按照圣经前后一致的原则,逐个拿出来单独讨论,并结合实际,考查这些经节对我们在说什么。这一步一般叫做"以经解
经",常用照镜子来比喻。
文学和历史分析法得出的结论属于圣经神学的范畴,主题分析法得出的结论属于系统神学范畴,将二者合起来并用,在解经时基本上就不容易出错了。
一点分享,请二位仁兄指正。
朽木
Reply all
Reply to author
Forward
0 new messag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