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WOO,
好久不见。补上一些。。。。。。
您的这帖,其实涵盖了旧约最重要的3个职事:祭司,先知,和君王。
根据圣经的记载,"祭司"的职责是把人带到神前,也把神(的旨意)带给人。他的职责本身就带着先知(为神说话)和君王(代替神在以色列人中掌权)的色
彩。而且,神一开始时,并没有指定1个支派来做祭司,反而,使整个以色列民族应当作由神所差派,为着外邦人,在神前做一个"祭司的国度"。(出埃及
19:6 你们要归我作祭司的国度,为圣别的国民。这些话你要告诉以色列人。)
但是很不幸的,当摩西上西奈山时,以色列人造了金牛犊,犯了罪。于是,祭司的职分就从以色列全民族身上被神夺去。"祭司的国度"变成了"祭司的家庭"。
(出埃及 28:1 你要从以色列人中,使你的哥哥亚伦,和他的儿子拿答、亚比户、以利亚撒、以他玛,一同就近你,可以作祭司事奉我。)本来,只要是以
色列人都可以到神前敬拜神的规划,变成了,只有某个家族血统的人,才能代表以色列的百姓以到神前敬拜神。(外邦人就更往后靠了。)神另外在为亚伦家族配
上利未支派作杂务活。
所以,也就是到这里,我们看见祭司体系的正式定型。
& 先知
先知的原意是messenger,做的是"为神说/传递话"的活。 (而不是一般容易认为的"fortune teller"或"算命的"。)一般提
到"先知",大家立刻就会想到"撒母耳"( 撒上 3:20 从但到别是巴所有的以色列人都知道,撒母耳被确立为耶和华的先知。)或"摩西"( 申命
34:10 以后以色列中再没有兴起先知像摩西的;他是耶和华面对面所认识的,),会认为"先知"一定是大有能力,能行很多的神迹,很威风的那种。
实际上,圣经中的"第一位先知",不但没什么能力,也行不了什么神迹。不但不威风,还很胆小,窝囊。他的名字叫"亚伯拉罕"。
创世纪 20:7 现在你把这人的妻子归还他;因为他是先知,他要为你祷告,使你存活。你若不归还,你当知道,你和你所有的人都必要死。
亚伯拉罕到底"为神说了什么话"?圣经没有记载,只有短短的一句:Gen 20:17 亚伯拉罕祷告神,神就医好了亚比米勒和他的妻子,并他的众女仆,
他们便能生育。(实际上,应该说是神替他把话都说完了。)反正,"先知"并不是如我们想象的,一定是"超人"就是了。
但是,"先知"的职分,在士师记里开始逐渐地加强,至终,基本贯穿了旧约。不但成为维系以色列人信仰的支柱,也成了"属灵人"的代名词。
Jdg 17:4 米迦将银子还他母亲,他母亲将二百舍客勒银子交给银匠,雕刻一个像,铸成一个像,安置在米迦的屋内。
Jdg 17:5 这米迦有了神堂,又制造以弗得和家中的神像,分派他一个儿子作祭司。
Jdg 17:6 那时以色列中没有王,各人任意而行。
Jdg 17:7 犹大的伯利恒有一个少年人,是犹大族的利未人,他在那里寄居。
Jdg 17:8 这人离开犹大的伯利恒城,要找一个可住的地方。行路的时候,到了以法莲山地,走到米迦的家。
Jdg 17:9 米迦问他说:「你从那里来?」他回答说:「从犹大的伯利恒来。我是利未人,要找一个可住的地方。」
Jdg 17:10 米迦说:「你可以住在我这里,我以你为父、为祭司。我每年给你十舍客勒银子,一套衣服和度日的食物。」利未人就进了他的家。
Jdg 17:11 利未人情愿与那人同住;那人看这少年人如自己的儿子一样。
Jdg 17:12 米迦分派这少年的利未人作祭司,他就住在米迦的家里。
Jdg 17:13 米迦说:「现在我知道耶和华必赐福与我,因我有一个利未人作祭司。」
这段士师记的经文给我们看见一个荒凉的图画。
士师记给我们看见的是一幅荒凉的图画。以色列人自从进入美地后,就开始拜偶像,取外邦人,不要神了。所以,神就不时地将灾于以色列,让周围的异族不断的
攻击以色列。等到以色列想起神,向神呼求后,神就派遣士师来拯救他们。整个士师记就是在:背叛--〉悔改--〉拯救--〉平安--〉再背叛的循环中度过。
而这个时候,神的住所"帐幕"被扔在示罗。神的宝座"约柜"还甚至流落到非利士人手里。当时祭司和利未人的系统的堕落,甚至出现了如上面经文所描述的:
利未人为了混口饭吃,不惜穿起了自己不配穿的以弗得,冒充祭司。而,一般百姓在混合外邦宗教和真正的信仰的同时,还把耶和华当作圣诞老公公说:"现在我
知道耶和华必赐福与我,因我有一个利未人作祭司。"
所以,在这个神所命定并设立的"祭司体系"崩溃,无法尽其功用的时候,"先知"的功能就逐渐被神所看重。
& 祭司
"祭司"是靠着神所立的律法,得以站在神的面前服侍神与人。而"先知"的规则则是:
撒上10:10 扫罗到了那山,有一班先知遇见他,神的灵冲击他,他就在他们中间说预言。
撒上10:11 凡素来认识扫罗的,看见他和先知一同说预言,就彼此说,基士的儿子遇见甚么了?扫罗也列在先知中么?
撒上10:12 那地方有人回应说,这些人的父亲是谁呢?此后有句俗语说,扫罗也在先知中么?
简单的说,就是被圣灵感动,而为神说话。把神的旨意告诉人。
王上1:8 但祭司撒督、耶何耶大的儿子比拿雅、先知拿单、示每、利以、并大卫的勇士,都不与亚多尼雅在一起。
而且在这个时候,神还不止用"一个"先知说话。如,撒上,扫罗,就是和"一群"先知一起说话。如,除了撒母耳外,大卫身边还有3个先知:拿单、示每、和
利以。
& 君王
"君王",严格的说起来,是根本不在神的计划里面。完全是人的产品。
撒上 8:6 他们说,求你给我们一位王治理我们;撒母耳不喜悦这事,就祷告耶和华。
撒上 8:7 耶和华对撒母耳说,百姓向你说的一切话,你只管听从;因为他们不是厌弃你,乃是厌弃我,不要我作他们的王。
人呢?跟神吵。神没办法,只好生气的让步。而,"君王"的职责基本上就是代替神管理以色列民。
& 身兼数职
您文中提到撒母耳身兼"祭司"和"先知"双重职分的题目。
撒上3:20 从但到别是巴所有的以色列人都知道,撒母耳被确立为耶和华的先知。
撒上2:35 我要为自己立一个忠信的祭司;他必照我的心意而行。我要为他建立稳固的家;他必永远行在我的受膏者面前。
其实,圣经还有一个"身兼3职"的人,他是大卫:
撒上 30:7 大卫对亚希米勒的儿子祭司亚比亚他说,请你将以弗得拿来给我。亚比亚他就将以弗得拿给大卫。
撒下 6:14 大卫束着细麻布的以弗得,在耶和华面前极力跳舞。
代上 15:27 大卫和所有抬约柜的利未人,并歌唱的人,以及歌唱人的首领基拿尼雅,都穿着细麻布的外袍;大卫另外穿着细麻布的以弗得。
撒上 21:5 大卫回答祭司说,我们实在没有亲近妇人,我出征的时候,素来如此;即使是平常行路,少年人的器皿还是圣别的;何况今日,他们的器皿更是
圣别的!
撒上 21:6 祭司就拿圣饼给他;因为在那里没有别的饼,只有陈设饼,是当时为了放上热的饼,从耶和华面前撤下来的。
马可 2:26 他当大祭司a亚比亚他的时候,怎样进了神的1殿,且吃了祭司以外人不可b吃的c陈设饼,又给跟从他的人吃。
(关于大卫的"先知/为神说话",请参考诗篇。从略。)
先知,祭司和君王,圣经中有不同的要求。祭司和君王都有"血统"的要求。严格的说,祭司必须出于利未支派的亚伦家族,但是利未支派的其他家族就只能
做"杂活"。这点从民数记3章中,亚伦家和利未支派分开计算,以及其分工,就可以看出来。(而,前面士师记17章中记载的,利未人做了"祭司"这件事,
就成了整个但支派去拜偶像的起因。)君王则必须出于大卫家。(所以马太的家谱要从大卫开始算,以证明,主耶稣有合法的"帝王血统"。)先知则比较特别。
完全看神的呼召。只要神"叫得动"的,愿意配合,为神说话的,不论出身血统为何,皆可任先知的职位。
这也解释了,"祭司出身"的撒母耳可以身兼"先知"之职。而"毫无任何背景"的大卫能够"3包"祭司+先知+君王。
& 扫罗的问题
1Sa 10:1 撒母耳拿瓶膏油倒在扫罗的头上,与他亲嘴,说:「这不是耶和华膏你作他产业的君吗?
1Sa 10:6 耶和华的灵必大大感动你,你就与他们一同受感说话;你要变为新人。
1Sa 10:7 这兆头临到你,你就可以趁时而做,因为神与你同在。
1Sa 10:8 你当在我以先下到吉甲,我也必下到那里献燔祭和平安祭。你要等候七日,等我到了那里,指示你当行的事。」
1Sa 10:9 扫罗转身离别撒母耳,神就赐他一个新心。当日这一切兆头都应验了。
1Sa 10:10 扫罗到了那山,有一班先知遇见他,神的灵大大感动他,他就在先知中受感说话。
1Sa 10:11 素来认识扫罗的,看见他和先知一同受感说话,就彼此说:「基士的儿子遇见什麽了?扫罗也列在先知中吗?」
1Sa 10:12 那地方有一个人说:「这些人的父亲是谁呢?」此後有句俗语说:「扫罗也列在先知中吗?」
1Sa 10:13 扫罗受感说话已毕,就上邱坛去了。
1Sa 13:8 扫罗照著撒母耳所定的日期等了七日。撒母耳还没有来到吉甲,百姓也离开扫罗散去了。
1Sa 13:9 扫罗说:「把燔祭和平安祭带到我这里来。」扫罗就献上燔祭。
1Sa 13:10 刚献完燔祭,撒母耳就到了。扫罗出去迎接他,要问他好。
1Sa 13:11 撒母耳说:「你做的是什麽事呢?」扫罗说:「因为我见百姓离开我散去,你也不照所定的日期来到,而且非利士人聚集在密抹。
1Sa 13:12 所以我心里说:恐怕我没有祷告耶和华。非利士人下到吉甲攻击我,我就勉强献上燔祭。」
1Sa 13:13 撒母耳对扫罗说:「你做了糊涂事了,没有遵守耶和华你神所吩咐你的命令。若遵守,耶和华必在以色列中坚立你的王位,直到永远。
1Sa 13:14 现在你的王位必不长久。耶和华已经寻著一个合他心意的人,立他作百姓的君,因为你没有遵守耶和华所吩咐你的。」
撒上
15:7 扫罗击打亚玛力人,从哈腓拉直到埃及前的书珥,
15:8 生擒了亚玛力人的王亚甲,用刀灭绝亚玛力的众民。
15:9 扫罗和百姓却怜惜亚甲,也爱惜上好的羊、牛、肥畜、羊羔,并一切美物,不肯灭绝;凡下贱和无价值的,都灭绝了。
15:10 耶和华的话临到撒母耳,说,
15:11 我立扫罗为王,我后悔了;因为他转去不跟从我,不履行我的话。撒母耳便甚恼怒,终夜哀求耶和华。
15:12 撒母耳清早起来,要在早晨迎接扫罗。有人告诉撒母耳说,扫罗去了迦密,在那里为自己立了记念碑,又回来,经过这里下到吉甲。
其实,神对扫罗的规划还蛮好。前面说到,大卫是"身兼3职"。而,当神拣选扫罗的时候,神不只经由撒母耳"膏"了扫罗,立他为王;甚至,还经由撒母耳告
诉扫罗:1)神要给他一个新心;2)他要能够如同先知一同受感说话。也就是说,神给扫罗的规划中,扫罗最起码应当是"身兼君王+祭司"的!
所以,"在旧约,谁能献祭是有明文规定。只有祭司才能进行献祭。旧约律法规定,私自献祭是会被击杀死的"虽然是正确的。但是,我们若仔细看前述的旧约范
例,我们会看见,神在实际操作的时候,往往会打破这样的定律。特别是大卫,若扫罗因为"献祭"干犯了神,那么大卫还带着以弗得跳舞,吃祭司才能吃的陈设
饼(连他的随从都跟着吃),岂不更该被神弃绝?
所以,扫罗的问题,我认为还不是在"在旧约,谁能献祭是有明文规定。只有祭司才能进行献祭"上面,而是在1Sa 10:8。撒母耳要扫罗:1)到一个特
定的地点,2)等候特定的日期,3)等撒母耳告诉他神要他怎么做。
结果是,扫罗"等不及"。地方对了。但是当他看见百姓没有耐性,开始离去时,他"没有遵守耶和华你神所吩咐你的命令",擅自行动。擅自行动是扫罗这个人
的特色。在13章,擅自行动是因为"没信心",所以等不到最后一刻。在15章,擅自行动是因为"贪心",所以奉耶和华的名,为自己积攒财富。
所以,到头来,不是对和错,有没有道理的问题。(13章,权宜一下,稳定军心。难道错了?难道没有道理?15章,好东西哦,你要我一刀就卡擦下去,难道
不浪费吗?)也不是"谁才能做祭司"的问题。而是"没有遵守耶和华你神所吩咐你的命令"(13章讲了2次),把神的祝福漏掉了。
2Co 2:14 感谢神!常帅领我们在基督里夸胜,并藉著我们在各处显扬那因认识基督而有的香气。
2Co 2:15 因为我们在神面前,无论在得救的人身上或灭亡的人身上,都有基督馨香之气。
2Co 2:16 在这等人,就作了死的香气叫他死;在那等人,就作了活的香气叫他活。这事谁能当得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