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同学:
哈佛大学政治系Michael Sandel教授到华师大来讲座(大夏),他是非常卓越的学者,也是讲课极好的教授。请各位一定争取去参加!(就讲课而言,他几乎是我的偶像。附件是他在哈佛讲学的一段录像资料的链接,大家可以领略一下他的风采)。
本来学校安排我做他的演讲翻译,但他的行程从周六改到周五下午,而我已经事先答应了历史系硕士生答辩的安排。只好缺席他的演讲(学校请童世骏老师来翻译),但晚上我要和他一起吃饭。所以,我们晚上的课程(卢梭)推迟到半个小时,从6点半开始。请各位相互转告。
刘擎
大夏讲坛报告(44)
主讲:迈克尔•J .桑德尔(美国著名政治哲学家,当代美国最有影响的公众知识分子之一,哈佛大学政治学教授)
题目:作为一个公民意味着什么?
时间:2007年5月25日15:00
地点:华东师范大学新逸夫楼报告厅
迈克尔•J .桑德尔(Michael J. Sandel),美国著名政治哲学家,当代美国最有影响的公众知识分子之一,哈佛大学政治学教授。
迈克尔•J .桑德尔(Michael J. Sandel)教授,美国著名政治哲学家,当代美国最有影响的公众知识分子之一。1980年起在哈佛大学政府系(Government)任教,现担任Anne T.及Robert
M. Bass教授席位。1975年,毕业于美国布兰迪斯大学(Brandeis University),因最佳论文奖(summa cum laude)荣获优等(Phi Beta Kappa)毕业生称号。1985年被授予哈佛—拉德克利夫优秀教学奖,1998年在牛津大学"坦纳人类价值讲座"(Tanner Lectures on Human Values)发表演讲,1999年因其在教学上的杰出贡献被授予哈佛大学学院教授(College Professor)称号,2001年任巴黎索邦大学客座教授。2002-05年任小布什政府生态伦理学总统顾问团成员。
桑德尔教授著作主要有《民主的渴求:探寻公众哲学的美国》(1996),《公众哲学:政治道德论集》(2005),《反完满的实情:基因工程时代的伦理学》(2007)。其中《自由主义与正义的界限》(1982)被西方学界视之为少数几部最有影响的挑战罗尔斯理论的力作之一,译成八种文字并于1997年由剑桥大学出版社再版。
在一个既定的社会框架中,成为一个公民意味着什么?哈佛大学教授迈克尔•桑德尔教授从"公民共和主义"(civic republicanism)的立场出发指出,化解当代社会中政治参与冷漠症的有效途径,就是去塑造一种富于公共精神的积极公民(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