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週六~太魯閣馬拉松
11/4週日~清除天祥周邊小花蔓澤蘭
11/17週六~峽谷音樂節
http://travel.mcu.edu.tw/music/index.htm
11/18週日~天祥國土保育活動
11/3周六馬拉松及與11/17周六音樂節均有交通管制
馬拉松活動的管制範圍較大
http://www.taroko.gov.tw/zhTW/
http://marathon.gemvg.com/?p=39
音樂節的管制主要是表演區周邊的交通,往中橫應還可以。看了去年的資料,如果不聽音樂表演,大約在過了崇德後-太魯閣大橋-亞泥-太魯閣-牌樓-台八線
(不進入管理處)-新的長春橋-隧道-進入中橫。
11/3週六西寶植樹區樹苗周邊割草, 拔草,砍蔓藤作業.
由埔里經合歡山東行.
上午途經洛韶場勘地形地勢.
中午抵達西寶午餐
視志工人數與攜行裝備狀況, 分遣車輛前往天祥管理站載運油料與裝備.
視天候日照狀況進行西寶植樹區樹苗周邊拔草,拔或砍蔓藤作業.
天黑後返回天祥盥洗後晚餐.
夜間裝備保養與行前會議.
11/4週日洛韶植樹區樹苗周邊割草, 拔草,砍蔓藤作業.
05:00出發前往洛韶
預計06:00-10:00分組進行各植樹區樹苗周邊拔草,拔或砍蔓藤作業.
10:30後返回天祥盥洗後午餐.
志工自備引擎式割草機, 耗材, 扒草器, 防護器材與砍刀. 飲用水隨身攜行.
洛韶植樹區草較長,道路及地形較陡.
依往例約定, 志工食、衣、住、行、 保險與裝備自付自備, 並均攤勤務車輛與共乘車輛相關油資與過路費.
志工著輕便服裝、 雨鞋、口罩、 遮陽帽...自備行動糧與飲用水. 攜行兩套以上衣物、睡袋....等寢具與盥洗用具.
操作時志工為兩人一組.
志工報名:
1.習戎兩大.
2.
3.
4.
5.
6.持續傳頌
1.活動精神: 花蓮太魯閣好山好水志工好分享
2.募集分享目標:
(1)二手童書, 文具及玩具
(2)二手鞋( 運動鞋, 拖鞋, 涼鞋.....以清潔衛生不花俏實用為宜 )
(3)二手衣物( 大人小孩均有需要...以清潔衛生不花俏實用為宜 )
3.彙整單位與交流分享區域:
由天主教花蓮培德幼稚園請傅若望神父統籌彙整後提供經濟資源較欠缺的幼稚園或學童等交流分享, 除了培德幼兒園及旁邊的嘉里村天主堂外,尚有北埔及康
樂村的二個天主堂........
4.募集對象與送交方式:
(1)太管處同仁與志工採內部募集方式. 請自行送交天主教花蓮培德幼稚園.
971 花蓮縣新城鄉嘉里村嘉里路71號 潘玉惠 小姐 (03) 826-2762 (03) 826-2762
(2)由親力親為叁加11/4周日國土保育活動的志工們採內部募集方式, 於11/3周六自行送達天祥管理站匯集, 11/3周六晚餐後由國土保育活動
協同單位, 社團法人臺灣承諾公益協會以專車送達天主教花蓮培德幼稚園.
(3)須由天主教花蓮培德幼稚園開立感謝狀者, 勞請先行惠知.
5.日期:
即日起至11/4周日12:00止
6.志工注意事項:
(1)請以視如自用的同理心引動慈悲願起分享精神, 務必注意清潔, 衛生與堪用. 並予以妥善分類裝箱.
(2)請注意二手童書內容.天主教花蓮培德幼稚園傅若望神父, 潘園長及老師們也會依需求對象再行分類區別.
(3).所有的志工都是以食, 衣, 住, 行, 保險自付, 裝備自備的體認, 多帶著一份惜福分享的愛心, 來共同叁與花蓮太魯閣好山好水志工
好分享的約定!
(4).後山不遠, 有心就很近.
(5).其他.
太管��技士研��後山族群交流的公益�同, ��整�案如�:1.活�精神: 花�太��好山好水志工好分享
2.募集分享目�:
(1)二手童�, 文具及玩具
(2)二手鞋( ��鞋, 拖鞋, �鞋.....以清��生不花俏�用�宜 )
(3)二手衣物( 大人小孩均有需要...以清��生不花俏�用�宜 )3.�整�位�交流分享�域:
由天主教花�培德幼稚��傅若望神父���整後提供���源�欠缺的幼稚�或�童等交流分享, 除了培德幼��及旁�的嘉里村天主堂外,尚有北埔及康
�村的二�天主堂........4.募集�象�送交方式:
(1)太管�同仁�志工��部募集方式. �自行送交天主教花�培德幼稚�.
971 花��新城�嘉里村嘉里路71� 潘玉惠 小姐 (03) 826-2762 (03) 826-2762
(2)由�力��叁加11/4周日�土保育活�的志工���部募集方式, 於11/3周六自行送�天祥管理站�集, 11/3周六晚餐後由�土保育活�
�同�位, 社�法人��承�公益��以��送�天主教花�培德幼稚�.(3)�由天主教花�培德幼稚��立感��者, ��先行惠知.
5.日期:
即日起至11/4周日12:00止
6.志工注意事�:
(1)�以�如自用的同理心引�慈悲�起分享精神, �必注意清�, �生�堪用. �予以妥善分��箱.
(2)�注意二手童��容.天主教花�培德幼稚�傅若望神父, 潘��及老��也�依需求�象再行分���.
(3).所有的志工都是以食, 衣, 住, 行, 保�自付, ��自�的��, 多�著一份惜福分享的�心, �共同叁�花�太��好山好水志工
好分享的�定!(4).後山不�, 有心就很近.
(5).其他.
一、 時間:101年11月3-4日(星期六、日)
二、 地點:天祥、西寶及洛韶周邊地區
三、 主辦:本處天祥管理站
四、 協辦:民間公益團體(暫訂:臺灣承諾公益協會、花蓮二信……)、本處遊憩服務課、保育研究課
五、 流程:
第一天:11月3日(星期六)-馬拉松活動後
時間 內容 備註
15:00-15:30 報到集合 天祥管理站
15:30-16:00 拍團體照、工作說明 天祥管理站
16:00-18:00 1. 任務分組、工具分配及確認
2. 「多背一公斤,傳愛花蓮行」愛心二手物資分類彙整裝袋、裝箱 如說明一
請志工踴躍提供閒置不用之二手物資,並由當日志工收集整理後逕送交新城鄉天主教培德幼兒園傅若望神父。
18:00- 晚餐,交流時間 自理
愛心二手物資送交傅神父 天祥-新城鄉天主教培德幼兒園
(臺灣承諾公益協會協助載運物資)
宿天祥管理站
第二天:11月4日(星期日)
時間 內容 備註
05:00-05:30 早餐 自理
05:30-06:00 分組集合出發
洛韶植樹區砍草組:05:30出發
06:00-11:00 1.天祥周邊清除小花蔓澤蘭
2.天祥周邊清除非洲鳳仙花等、部份植栽移植
3.洛韶植樹區砍草 天祥周邊、洛韶植樹區
11:00-11:30 工具裝備收回整理、數量清點確認 天祥管理站
11:30-13:00 午餐休息、環境整理 天祥管理站
13:00- 賦歸
說明:
一、「多背一公斤,傳愛花蓮行」」:本次活動增加此項目是個新的嘗試,緣起於社會仍有不少弱勢家庭需協助但又無適當之管道,本於人飢己飢,人溺己溺之同
理心,希望參加的志工們踴躍提供生活中用不到的物資,趁著本次活動,帶到偏鄉區域,幫助需要的人。
物資需求:二手繪本、童書、書籍、文具、玩具、衣物、鞋等,以實用、衛生,沒有破損為原則。
捐贈對象:花蓮縣新城鄉天主教私立培德幼兒園,負責人:傅若望神父,聯絡人:潘園長 03-8262762
傅神父來台近50年,除了教會神職工作外,亦一直默默協助不少經濟弱勢之孩童。http://news.cts.com.tw/cts/
general/200710/200710170232737.html 老神父無私奉獻 協助貧童受教育
本次募集之物資不透過本處,由當日志工收集整理後逕送交新城鄉天主教培德幼兒園傅若望神父,除了提供幼兒園外,亦透過教會提供需要的家庭。
二、其他注意事項:
(一)因每日交通車承載人數已近飽和,假日派車不易,請參與之工作人員交通工具自理。
(二)因需進入樹叢或草叢中工作,請參與工作人員務必注意安全,作好防曬工作,戴帽子、著長袖衣服、長褲、雨鞋,並請自備飲水、毛巾、防蚊液及備用雨衣
等。
(三)請儘量自備砍刀或鐮刀,本站提供工作人員手套、垃圾袋。
(四)如天候不佳,將另擇期辦理,並儘可能e-mail或電話通知。
(五)小花蔓澤蘭等外來入侵植物生命力極強,一小段掉落地面即可再長出一株,因此需耐心拔除,並避免於搬移過程中掉落地面。所有拔除後之藤蔓及非洲鳳仙
花等係以曬乾後徹底銷毁處理。
(六)洛韶地區本處管有土地植樹區樹苗成長良好,惟雜草亦需砍除,需人力支援。
(七)天祥管理站可提供工作人員必要之住宿,有廚房及衛浴設備。聯絡請洽天祥管理站鄒月娥技士, 03-8691162#204 或
ts...@taroko.gov.tw
志工報名:
>
> 1.習戎兩大.
> 2.罐頭一大
> 3.
> 4.
> 5.
> 6.持續傳頌
罐頭兄, 請接共乘併車研討E mail.
謝謝!!
要不然................(既然.....撘不上這班車......)
我再跟小朋友募募看......說不定還會有更多東西喔....!!
同時有拋磚引玉之意......
On 11月10日, 下午12時08分, 習戎 <huang.hsi.r...@gmail.com> wrote:
> 海岸山脈的瑞士人
>
> www.eslite.com/product.aspx?pgid=1001135701799617
>
> 內容簡介
>
> ◎聯合推薦
> 《人間副刊》主編/楊澤
> 《聯合副刊》主編/宇文正
> 知名導演/林正盛
> 「上善人文基金會」執行長/夏瑞紅
> 《聯合文學》總編輯/許悔之
> 作家/吳繼文、阮慶岳、高大鵬、鄭栗兒
>
> 有這麼一群人,在二十世紀五○年代,跨過半個地球,千里迢迢地從富裕的瑞士抵達貧脊偏僻的臺灣東部海岸山脈。正值青壯的他們,為信仰獻身,在風光明媚的海
> 岸線上建立美麗的教堂、醫院、學校、智障中心。他們並非不想念瑞士的家鄉,但若你有機會遇見他們,他們會異口同聲地告訴你:「臺灣是世界上最美麗的地方,
> 而臺東縱谷更是臺灣最漂亮的所在。」
>
> 愛人和被愛都是一種令人感動的能量,信德、望德的基礎全來自於愛德……
>
> 臺東大武鄉、南興鄉排灣族的村民,扛著席質平神父的棺木,徒步行走了數公里,浩浩蕩蕩,親手把深愛他們也為他們所愛的神父迎進祖墳。如今,在劉氏私人墓園裡,居 中為首最大的一座,就是他們稱為「席公」的瑞士籍神父。
>
> 席質平神父是白冷會到臺東打頭陣的會士。當年他騎著重型機車,跑遍東海岸每個角落,完成許多不可能的任務,例如,將技職學校帶入資源貧瘠的東部,創辦培育優良技 工的東工高工、提拔無數失學的孩子。
>
> 在異鄉國度裡,因為民生落後、因為言語不通,瑞士籍的席神父只能一步一腳印,慢慢拯救人靈的熱火,直到被診斷出腎臟癌,他仍堅持要把最後一口氣留在臺東,因為這 裡才是他落葉歸根的地方。
>
> 熟識後,我不再用「外籍傳教士」來稱呼他們。他們有的在臺灣生活了大半輩子,比我更熟悉這片土地,更有大批外籍修道人故去後,未歸回故里,長眠於斯。
>
> 同樣長眠於斯的,還有達悟族同胞尊稱為「蘭嶼之父」的紀守常神父。
>
> 東部人(尤其是早期的達悟人)對紀神父的印象,不是他所傳述的基督救恩道理,而是他的種種軼事,真情至性。在高壓的戒嚴時期,紀神父為了維護達悟族的權
> 益,經常與駐守蘭嶼的軍警起衝突;他總是三天兩頭把修院內的資產分送給貧困的人,而讓自己縮衣節食;他帶領達悟族同胞與窮困奮鬥,對抗外來的欺壓與歧視,
> 重振失落已久的自尊與自信。
>
> 然而,在某次護送原住民到外地就業的途中,紀神父發生車禍,意外身亡。身後,紀神父安葬於小馬天主堂後的墓園,墳上以木片切割成的十字架,除了寫著紀神父
> 的生卒年之外,就什麼也沒有了。白冷會士說:「他本來就是個瀟灑來去的人!」對於後人來說,幾張紀神父頭戴達悟族銀頭盔與族裡老人面對面、鼻子碰鼻子,摟
> 著合影的相片,就足以讓人記得紀神父的愛。
>
> 這些海角瑞士人,自己或許都不知道,他們短暫的一生,是他們畢生追尋的造物者眼裡,一頁最美的詩篇。
>
> 壓根把自己當作原住民一份子的池作基神父,在鏡頭下,不是與原住民歡唱,載歌載舞,就是頭裹毛巾、身著原住民禮服舉行彌撒,從裡到外,比任何人更有「台味」!池 神父甚至不容許有漢族老師罵原住民孩子「笨」,否則他總會氣喘吁吁地到學校去找老師理論。
>
> 因此當池神父的癌細胞像動怒般擴散開來,連瑞士醫療團隊都束手無策時,自知生命所剩無多的池神父,哭著請求大家將他送到遠在地球的另一端,他要死他的故鄉--臺 東。日後,白冷會士回憶:「這要求如此不實際,卻沒有人能忍心拒絕他的要求。」
>
> 或在風裡,或在驚濤駭浪裡,半世紀前來到這兒的瑞士人,終將化成海岸山脈的一部分,像一粒種籽般,他們在西方出生、成長,最後卻扎根於遙遠的東方大地,開
> 花,結果。在一個無法久長的人間裡,他們為有緣與他們交會的人,開啟了一份天國的嚮往,因為他們的朋友們是如此地不捨他們,在另一個國度裡,他們將永不分 離。
>
> 在全盛時期,東海岸有近五十位白冷會士在此服務,他們為沒有血緣關係的臺東人們付出全部,經過近六十年,而今只剩寥寥可數的幾位老人家仍在這兒繼續做他們該做、 能做的事。
>
> 社會大眾對恪守獨身誓願的修道人,總有一種伴隨神祕而來的好奇。然而,對這些終身奉行神貧、貞節、服從的神職人員而言,人們欠缺什麼,他們就努力奉獻什麼,包括 生命,包括愛。
On 11月21日, 下午5時31分, 習戎 <huang.hsi.r...@gmail.com> wrote:
> 公雞老師請進:
>
> http://www.promise.org.tw/main/index.php?option=com_kunena&view=topic...
>
> 相關影像記錄秘書處持續匯整貼出.
感謝公雞老師愛心傳頌.
後山不遠, 有心就很近.
生命裡第一次有幸多背一公斤, 是民國六零年代高中時参加中國青年反共救國團舉辦的美濃, 六龜, 扇平活動, 由台北出發輾轉公車, 火車, 客運與
步行, 背著自已珍愛的幾本東方出版社的兒童讀物走過荖濃溪上的吊橋, 走進六龜育幼院.
留下書籍, 種下種子.
有幸, 有心的幸福, 有心出力的幸福.
以中國為名, 引導青年行走臺灣.
無論以何為名, 都不要忘記以愛為名的約定與承諾.
愛與不愛, 熱水與冷水, 就在一份心.
有一份心, 就能多背一公斤.
瑞士神父四十多年來之於台灣無私奉獻的精神與作為令人感動, 應該也會讓許多為富不仁的台灣人感到汗顏.
On 11月22日, 上午9時16分, 習戎 <huang.hsi.r...@gmail.com> wrote:
> 已經貼出.
>
> 感謝公雞老師愛心傳頌.
花蓮培德幼稚園,本班( 苗栗縣建國國小四年二班 )捐贈成果, 生命中無私的付出與播種, 令人感動!!
On 11月24日, 下午12時03分, 公雞老師 <o922411...@gmail.com> wrote:
> 轉貼照片與資訊至班級網頁..........http://css000000151759.tw.class.uschoolnet.com/
>
> http://tw.class.uschoolnet.com/class/?csid=css000000151759&id=model7&...
>
> http://tw.class.uschoolnet.com/class/?csid=css000000151759&id=model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