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 Groups no longer supports new Usenet posts or subscriptions. Historical content remains viewable.
Dismiss

轉貼:二戰中各國軍隊飲食的特點

449 views
Skip to first unread message

Paul von Oberstein

unread,
Dec 20, 2007, 10:25:04 AM12/20/07
to
www.xrwxxw.com/web/20070306/xrwxxw/html/news_16570_1.shtml

蘇聯軍隊伙食

  據記錄黑麵包至少挽救了40萬人的生命,維持了將近1,000萬人的戰鬥力。

  它的配方簡單,但烤制過程複雜而精確,通常需要三天。

  在斯大林格勒戰役期間,饑餓的蘇軍指揮員常常把部隊中所有人員佩戴的手錶或戒指集中起來,用於交換難以下嚥黑麵包和馬肉腸。


  美國援助的罐頭午餐肉原是二戰聯軍的主食,前蘇聯領導人赫魯雪夫當年甚至稱,「沒有罐頭午餐肉,我們的軍人將無糧可吃。」


  蘇軍的內部價是兩塊手錶一整條黑麵包,在供應不暢的時候,一條黑麵包是10個戰士一天的口糧。

  其次是茶葉,自1886年起茶葉和砂糖就被列為重要軍需品,凡配發茶葉的部隊,比只配發酒的部隊患病率低的多。由於俄國不產茶葉,直到1904年日俄戰爭後茶葉才開始配發到全軍。

  蘇聯士兵一般都是就地吃東西,有的是炊事班做的。炊事班通常離前線一公里或更遠,通常是有人用皮帶綁住背包,裝幾個水瓶把食物送到前線。在排裏,這些容器通常是足夠的。食物原料是就地取材或由後勤部隊配給的。通常每餐都是相同的。大夥一起吃大鍋飯的照片是很常見的。使用的容器和炊具類似於美國內戰時的炊具。

  伙食通常包括圓白菜湯(Shchi)和煮蕎麥湯(Kasha)。這些都是標準的俄國鄉下常見的原料。一個老俄羅斯人這樣說:「Shchi ee kasha, pisha nasha.」意思是:「圓白菜湯和煮蕎麥湯,是
俺們經常吃的。」通常的附加食品是茶、咖啡、鹽、麵包、通心粉、鹹魚或罐裝肉。美國食品很常見,通常計算,這些通過租借法案來的食品在戰爭中可以為1,200萬人的陸軍每人每天提供半磅的份量。這些食品在1943年之前是很常見的,四三年後,通過租借法案來的事物原料也是很常見的。這些原料通常被稱為「第二前線」而雞蛋粉被稱為「羅斯福的雞蛋」。援助的食品物資包括麵粉、幹碗豆、豆類、糖和罐裝肉類。其他的還有
Tushonka 黃油(一種由凝膠沉澱搗碎製成的東西)、蔬菜、油、人造黃油、罐裝的或塊狀乾牛奶、乾雞蛋、粗麵粉和咖啡。雖然咖啡的供應一直沒有間斷,但茶依然是傳統的常見飲料。俄國茶壺(Samovar,俄國的傳統制茶器具,類似於咖啡壺)在前線很常見。戰鬥行動期間,麵包和香腸的配給也是很平常的。某些部隊在縮小斯大林格勒包圍圈的時候,一些被釋放的蘇聯戰俘死於這種非常見原因:他們喂給那些虛弱的人麵包和香腸,卻不知他們的身體已經虛弱到無法消化那些。

  士兵的餐具是各地製造的,或配給的、或繳獲德國的。有兩種餐具樣式,早期的是帶舀水勺的小口壺,後期的是腎形狀的德國式。據說蘇聯士兵比較喜歡德國的餐具。通常他們吃飯的時候,會使用從家裏帶來的大號湯勺。新兵應徵入伍的時候,會被告知從家裏帶個大湯勺,這就是著名的「大湯勺令」。湯勺不用的時候,會被塞進靴子裏攜帶。


  吃完飯後,戰士們可能會想抽煙,士兵們通常自己捲煙。使用廉價的馬合煙(Makhorka,由抽煙者自己手卷而成,並非機器生產)。捲煙專用的紙一般很難得到。所以士兵們用各種紙,通常是團部的報紙。戰前,蘇聯並沒有製造過西方樣式的捲煙,(可能是指帶過濾嘴的?)只有直接用紙卷的煙草。(可能類似於我國著名的「大嬰孩」香煙)而且紙管裏是半滿的。就連這在戰爭中都是很難得的。煙草的發放通常都是由高級軍官掌管。《真理報》和《紅星報》是標準的捲煙紙。有的士兵說,在所有生活方面,他最在意的就是煙的品質。有時候,士兵們也會撕書來捲煙。幸運的士兵可能會使用上《租借法案》提供蘇聯的九百八十七噸捲煙紙。德國香煙是最好的繳獲品,卡圖科夫(Katukov) 將軍戰爭其間一直在享用德國煙。馬合煙的
味道比較像朽木。Alexander Werth 提到:「代表俄國的味道是:皮靴、黑麵包、捲心菜、馬合煙草。

  香煙於士氣的作用是明顯的。甚至在列寧格勒圍困其間,Werth 寫道:「士兵們忍受著列寧格勒煙草的短缺,所有的替代品都被用上了,例如蛇麻草、幹楓葉,用盡一切辦法來保證部隊的煙草供應。這對士氣的影響顯而易見。很少有士兵會同意用手中的煙草交換巧克力。煙草在他們心中高於空運來列寧格勒的壓縮食品。」甚至在戰鬥中,士兵們也要找機會抽煙。「坦克向我開過來了,我想,萬能的主啊,我完蛋了。坦克越來越近,突然燃燒起來。我對自己說,是他完了,不是我。於是我順便卷了五支煙。是的,也許那不是捲煙的時候,但我不想對你撒謊,那時候我確實卷了並抽了五支煙。在戰鬥中是這樣的,你可以把槍放下,點一支煙,只要時間允許,戰鬥打響後你也可以抽煙。但你不能忘記你的目標,一旦你忘記了,你就再也不需要煙抽了。火柴也是緊缺的,火柴的樣子就像樹枝,而打火機的樣子很平常,比較時髦的是像炮兵彈殼的一種,而且寫上愛國標語或個人口號。」現在再看那時候的軍用品,這很常見。

  伏特加和其他酒精類飲料,是部隊經常需要的。只要可能的情況下,士兵們都會喝它。喝繳獲的德國酒通常比正式配給部隊的要好。而一個士兵喜歡的酒可能某某國的牌子到本地的都有。

  當部隊授勳的時候,軍隊傳統通常會上演一出「清洗勳章(Rinsing the
Order)」 ,新授勳的人的勳章會被扔到伏特加(Vodka)酒瓶裏,士兵必須喝光它,然後,不用手而用牙把它取出來。

被俘的蘇軍戰俘在德國飲食

1941年6月底,首批戰俘已到達這裏。戰俘運送條件,特別是在戰爭的前幾個月,極其惡劣,供應的食品不僅難以下嚥,而且數量極少,根本不夠分配,絕大部分戰俘食不果腹。

絕大部分蘇軍戰俘患上了因饑餓造成的浮腫病、壞血病、無休止的腹瀉、結核病。蘇軍餓得無法忍受,整日在尋找任何能吃的東西:草、樹根、昆蟲、食堂裏的殘渣剩飯等。

二。德國軍隊伙食
  
  德軍的伙食基本上是一日三餐。其中午餐占50%,晚餐占33%,早餐占13%
  這遵照了德國人的生活習慣--以午餐為日常用餐的中心。
  
  I級伙食 --Verpflegungssatz I
  最高優先配給。
  主要包括:
  黑賣麵包 750克
  黃油(植物奶油)或者食用脂肪 45克
  香腸(生罐裝食物) 120克
  (有時是熏魚)
  
  果醬或人造蜂蜜 200克
  
  煮過的土豆,蔬菜 750克
  肉類 120克
  蔬菜或動物脂肪 45克
  調料 15克
  
  咖啡豆(有時以紅茶代替) 8克
  巧克力或糖果 1袋
  香煙紙 7卷
  這些食物用罐頭和紙包好,放入紙箱內
   
  攜帶食物(全份)-Eiserne Portion
  其餅乾通常以紙和罐頭包裝
  餅乾 250克
  凍肉 200克
  乾燥蔬菜 150克
  咖啡 25克
  鹽 25克
  這種餅乾也叫作Zwieback,和一種經過烘烤後的硬餅乾相似。
  
  攜帶食物(半份)-Halbeiserne Portion
  餅乾 250克
  加工保鮮肉 200克(主要是罐頭食品)
  
  戰鬥食物:

  1943年經戰鬥要求供應的無需烹飪的特殊食物。特點是方便攜帶和含有高熱量

  分為:大型戰鬥食物(Grosskampfpaeckchen) 和近距離戰鬥食物(Nachkampfpackchen)
兩種,只供應給前線作戰部隊。

  主要包括:餅乾,糖果,罐裝巧克力和煙草

  這些食物轉載在補給車上,然後在出擊前由指揮官下令食用。
  
  戰鬥食物(罐裝巧克力) Die Starkende Schokolade

  圖中左邊為罐蓋,右邊為罐底。這是幾種式樣其中的一種。有的式樣以生產日期代替了國家鷹徽標誌。每個罐中裝有一塊巧克力。此外,也有用紙箱包裝的巧克力。
  
  戰爭時期士兵伙食供應的實際情況:

  供在一線作戰的士兵食用的食品應在24小時內借助夜色的掩護送達前線:「夜色降臨之後,運輸兵的到來打破了戰鬥間歇的沉寂,他們送來了食物,並取走士兵們寫好的家信,已經有兩周沒人來收取這些家信了。送上來的食物是冷咖啡,以及大鍋煮出來的雜燴濃湯,我們每個人還得到了半塊大麵包、一勺人造奶油和人造蜂蜜以及150克肉食或者乳酪。饑餓的我們不能一下把這些東西都吃光,因為下一次食物供給可能在24小時之後才能送到。」

  1944年起,補充兵部隊的伙食標準被降低,食物總量並沒有減少,但其中肉類和脂肪的比重降低了,取而代之的是土豆和蔬菜。


  德國軍隊士兵在野戰中使用了的野戰用食具,生產廠家和式樣的眾多。野戰用餐具,正式德文制式名為Essbesteck。配給每個德國前線軍人,和飯盒搭配使用。折疊式勺子/叉子是德軍在大戰時期使用最為廣泛的餐具之一,初期的鋁制型,下面是後期的鐵制型。這種餐具後來還加上了小刀,作為開啟罐頭用。在戰爭中後期,德國的鋁都被優先供給飛機等其他武器的生產,所以從1941年開始,餐具的製造材料大體由鐵代替。 

  正是靠著這些德國從挪威一直打倒希臘,再從希臘得到莫斯科城下。

  德國士兵在回國休假時使用特種食品供應卡。麵包證和食品供應卡一起印刷在一張硬紙片上,需要多少麵包就用剪刀剪下多少克的麵包證,和士兵證一起使用就能享受對戰時探家士兵的免費食品供應。
  
  對德國非 洲兵團來說,糧食是一項極為重要的問題,並且也不是將歐洲的德軍食物運到北非的熱帶戰場就算了事。很多食物項目在熱帶氣候下很快就會腐敗,因此德軍被迫以黑麵包及幹豆取代歐洲人習慣食用的馬鈴薯及白麵包。德軍的主食是麵包,不過因為黃油在沙漠的炎熱天氣中極易揮發,所以他們以橄欖油取代,但是不受士兵歡迎。在北非戰場上,義大利負責供應德軍食物;包括咖啡、食油、果漿,及肉罐頭;這些食物都是平淡無味,因此德軍及意軍怨聲四起,皆不滿意。德軍士兵戲稱義大利牛肉罐頭為墨索里尼的老驢?!

  食品的供應常常出現短缺,因為食物中缺乏新鮮水果和蔬菜,許多年輕的德國士兵因為缺乏維生素出現敗血症的症狀,牙齦出血,牙齒脫落,因為免疫力低下,對傳染病缺乏抵抗力,因此大大影響了德軍戰鬥力的發揮。

  德軍統帥隆美爾的生活非常樸素,儘量作到與士兵同甘共苦,每天的飲食只是幹麵包和一點罐頭,吃剩下的經常要留到下一頓,艱苦而粗糙的飲食使隆美爾患了嚴重的胃病。

  非洲兵團每次繳獲英國的牛肉罐頭、白麵包、果漿、硬餅乾、及水果罐頭,雀躍萬分。同樣地英國軍隊也認為他們自己的食物極難下嚥,認為德軍比他們吃得好。

  無獨有偶,四三年後在義大利與德軍作戰的美國部隊也認為德兵伙食比美軍口糧好吃,有時德軍也能吃到新鮮的豬肉或羊肉。過這種機會很少;一方面是不容易獲得活豬或活羊,須向阿拉伯人購買或獵取野生動物,同時在沙漠中,貯藏新鮮肉類也不是一件簡單之事。

  在戰鬥的間隙,德軍常常會到荒漠中獵殺黃羊,不僅給生活平添了樂趣,新鮮的羊肉也改善了枯燥乏味的飲食。

  1942年6月,非洲軍攻克托布魯克,不僅俘虜了3萬多英國俘虜,還繳獲了許多物資,有寶貴的汽油,大量軍用車輛,香煙,各種水果和食品罐頭。還有久違的啤酒,嶄新的軍裝和橡膠底的沙漠軍靴。

  也許水是沙漠中最重要的必需品了。軍隊不僅須要靠水活命,車輛的水箱也要加水才能行駛;因此必須儘量節省用水。德國制式的五加侖油桶可以裝載水、汽油或滑油。

  英國兵情願使用德國的油桶,因為他們自己的油桶常常會漏;在一望無際的沙漠中,如果發現攜帶的飲水或汽油漏完時,送命的機會就大了。英德雙方在其食用水桶上漆白十字,這種水桶不可再裝其他物資,裝過汽油的水桶不能再裝飲水。但事實上,經常出現油水桶混用現象,士兵們就不得不忍受帶有油味的飲用水。

中國軍隊伙食 
 

1。中國國民黨軍隊腐敗的「乞丐部隊」
  
  物資短缺給補給帶來困難,但軍隊中的腐敗進一步惡化了士兵們的生存環境

  即使是嫡系部隊,士兵們也總是吃不飽,不光糧食,幾乎所有的軍需物資都很匱乏。 


  每人一杆中正式七九步槍,軍裝每人一套,但長期不換發新軍裝,於是有的部隊行軍幾個月後,軍裝破破爛爛,被叫做「乞丐部隊」。一名攝影師拍攝的中國遠征軍通訊兵,站在路邊搖電話,他的軍衣肩部和腰部縫著兩大塊補丁,即使這樣,在背部還是有一個長長的裂口,褲子又肥又短,草鞋的鞋帶勒著青筋暴露的腳,只有頭上戴的鋼盔和斜挎的印有「US」字母的綠背包,顯示出這是一個軍人,而鋼盔和背包,無疑都是美國人配給的裝備。

  士兵們腳上的鞋也是自己打的。一名排長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就是教新兵們學打草鞋,用繩子和破布條與麻草搓成的鞋耐穿,能走兩個月,如果只用麻草,這樣的鞋穿三四天就散了架。於是,中國遠征軍的士兵們在搜集戰利品時,往往連死屍上的破布條也不放過。  


  物資短缺固然給補給帶來困難,但軍隊中的腐敗,無疑進一步惡化了士兵們的生存。


  親身感受了軍隊中的腐敗。1943年部隊在保山駐防,準備渡江。戰前分發物資,上好的美國進口哢嘰布制服,還有皮鞋、毛襪子,各種罐頭。結果軍需官給每人只發了六尺黃布,聽說軍需官串通一些長官把軍隊的物資倒賣到內地,大理的市面上就經常見到各種軍隊物資出售。整個部隊的物資分配從不公開,完全暗箱操作,想得到好裝備,就要給長官行賄。

  美國人研究了中國軍隊的伙食分配制度後總結:按照部隊規章,每個士兵發給每天24盎司米,一份鹽;每月一份全薪,如果全花在食物上,一個月可以買一磅豬肉。一個中國士兵靠這些配額可以很好地維持生活。可是,事實上他們真正得到的僅僅是分配給他們的食物和錢的一部分,因為長官們習以為常地為自己「克扣」很大一部分。結果是大多數國民黨士兵營養不足。

   
  士兵的命不如一條狗,另一種腐敗看上去對士兵的傷害則不那麼致命,克扣軍餉是軍隊中常見的腐敗。


2。共產黨八路軍的配給

  應該承認共產黨軍隊當時從統帥到士兵大體能夠同甘共苦。

  抗戰時期,國民黨搞封鎖,1940年後停發八路軍的軍餉,毛借助了古代先賢的軍隊屯田的法寶,向軍隊提出了「自己動手,豐衣足食」的口號,在延安掀起了大生產運動,南泥灣的牛羊、南瓜、小米飯養壯了八路軍戰士,也伴著他們走上了抗-日的戰場。山東百姓同樣用煎餅大蔥供養著自己的隊伍,背包上綁著幾根大蔥的山東「土八路」,小米加步槍」也再簡練不過的形容出了共產黨軍隊的形象 。


  共產黨,在到達延安的最初幾年裏,迎來一段「黃金歲月」。沒有國民黨軍隊的圍追堵截,遠離日本侵略者,生活安定,衣食有保障。皖南事變後,國民政府停止向延安供給軍費並實施物資封鎖。邊區政府徵調軍隊和馬匹備戰,然而偏遇自然災害,糧食極其緊張。延安普通工作人員的伙食是小米飯加土豆、 白菜湯,有級別的老同志才會配給一些大米。115師的師
長林彪幾次請戰地記者柯華吃飯,每次也不過是燉一隻老母雞。


  抗大學員曾這樣回憶1938年到1940年間,在抗大的生活 「衣服只發一套,無換洗的,只好在星期天到河邊脫光衣服,一面在河裏洗澡,一面洗衣服,等衣服幹後穿上才返校。每月只發一元錢零花錢。住的窯洞要自己挖,吃的糧食和燒的柴火到幾十里地以外去背扛,吃的多數是小米飯和山藥蛋。每個學員都要剃光頭,有的知識份子還為剃光頭而哭鼻子。」老百姓殺豬的時候去幫忙,然後把習慣被北方人扔掉的豬大腸收起來煉油,朋友來的時候,小米飯拌豬油是無上的美味。 

  對於邊區軍民來說,大生產最切實的好處是改善了生活,大生產之後軍隊的伙食標準是四菜一湯。大生產以後,每週末可以用羊肉湯和饅頭打一次牙祭。

日本軍隊伙食

沒有飯團就會戰鬥力大減的日本

日本新兵的伙食看上去很不錯,但實際上後來就變得極為磨煉人了。一位入伍前在橫濱當造船廠工人的新兵說:「在我入伍的第一天,我們吃到了一頓特殊的美餐,紅小豆煮粘米飯,但是就在我們吃飯的時候,上司發話說:『這是你們吃到的最後一頓好飯了,從今之後一切都會變得嚴酷起來。』」後來,陸軍和海軍新兵們通常所吃的早餐就是涼米飯加鹹菜以及一杯冰冷的茶,而且要極快地吃完,以便趕回去繼續軍事操練。午餐可能是米飯加上一點肉或魚,晚飯則不過是一碗湯加上一點點米飯和蔬菜。

日本海軍二戰的飲食

艦上的軍官以上:

早餐

  魚乾、海苔、味增湯、醃醬菜、白飯(日本人只在生病時吃粥),如果有人想吃西式的,也可以於前一天晚上告訴勤務兵準備咖啡、麥片粥之類的英式早餐,有留洋經驗的軍官並不會排斥這一類西式早餐,但是大多數還是喜歡日式早餐。

午餐-

  按照湯、魚、肉次序上菜的西式全餐,不論寒暑用餐時需要穿上外套、並且按照英式餐桌禮儀用餐。

  聯合艦隊司令長官是在自己的私室中用餐,有勤務兵隨伺在旁,有時也會在司令官廳用餐,同時招待艦隊要員等一同進餐(按照禮儀,司令長官坐於桌子一邊中央,參謀長跟他對面而坐,其他有資深幕僚人員、副官、艦隊譯電長、艦隊氣象長、艦隊輪機長、艦隊主計長、艦隊醫務長、艦隊軍法長、旗艦艦長等)。

  軍官分高低階分別在軍官室跟基層軍官室中用餐,聯合艦隊司令官用餐前五分鐘,軍樂隊集合在後甲板,演奏半古典或歐美的流行音樂,而非軍歌軍樂等,即使在戰中也保持這項傳統,這也算是樂隊每日的練習時間。官兵們多半儘快吃完午飯,到後甲板享受音樂。不過這只有在艦隻錨泊的時候才會舉行。

晚餐-

  日式,包括生魚片、醃蔬菜、烤魚、蒸蛋、味增湯等日式料理,在軍艦位於不同地方時會有當地風味菜,如龍蝦、鯛魚等。

  晚餐後吃不飽的軍官會向勤務兵要剩飯,事實上是伙房特地多煮一鍋來應付這些軍官,另外在加上幾個荷包蛋跟醬油、烏醋等當作第二頓晚餐。

  艦上的菜色隨軍艦的大小各異,越大的菜色越好。海軍中以「大和旅館」的菜色最好,但是山口多聞卻抱怨量太少(他是出名的大胃王)。

  軍官必須自付伙食費,年輕的軍官們往往花錢如流水,有家計的特務軍官(從士官升上來的軍官)相較之下比較懂得節約。

一般士兵:

  沒像軍官一樣必須吃全套西餐,但是菜色中也是和洋並有,奶油燉雞、咖哩牛肉等洋菜、味增湯、魚、醃醬菜等日式菜。主食是混了大麥的米飯。早餐也以飯、醬菜為主,七點半用早餐,但是在吹起床號前就必須起床值日的時候,為了先填飽肚子,會跑到廚房先要些吃的,通常廚房給他們大麥飯、油豆腐碎片、伴上醬油跟醬菜的雜菜飯。

  由於受到傳統飲食的影響,日本的軍事後勤部門一直想盡一切辦法改善飛行員伙食。以執行轟炸重慶任務的飛行員為例,他們的主食是三明治和壽司,喝的是好茶和葡萄酒,以及在當時最高級的乳酸飲料。

  此外每個飛行員都另外配發巧克力和優質的糖果。

關押在日本的英美戰俘的伙食

  食物方面,早餐有米飯及湯,午餐有米飯及紫菜,有時會有麵包,由戰俘帶到工作地點,晚餐也是米飯、湯及一款蔬菜,例如洋蔥、土豆、蘿蔔、捲心菜或茄子,每隔10天會有魚,一個月有一兩次肉。

  餐飲方面,由負責管賬的日本兵提供大米及蔬菜,戰俘輪流烹調,食物基本上是日式:一碗白飯、一碗味噌湯及一些泡菜。在部份營舍,一日會有一餐麵包,一個月數次有肉或魚,但隨著日本食物供應緊張,富蛋白質的肉類後來就沒有了。平時戰俘要帶著飯盒工作,在一些情況下,雇用戰俘的公司也會提供一點食物。

  戰俘最嚴重問題之一是饑餓及營養不良,雖然日軍聲稱在戰爭最困難時期,已經盡力為戰俘提供食物,但無可否認的是,戰爭結束時,戰俘都處於極度饑餓的狀態中。

  戰俘若偷田裏的蔬菜會被嚴厲懲處,但捕捉蛇、龜及青蛙等就無人理會,在極少數情況下,戰俘還會收到紅十字會的包裹,但也有一些戰俘表示,從未見過紅十字會的物資。

關押在日本的中國戰俘和勞工的伙食

  日本對中國戰俘和勞工極端殘忍,伙食是橡子面和穀糠等混合的難以下嚥的食物,在巨大的勞動強度下,連基本生存都保證不了!

在中國的日本戰俘的伙食

  日俘每天的糧食定量是17兩米、8兩面、16兩菜。他們自己種菜,自己油印小報《陣中新聞》。當然他們現在已經不在陣中而是在集中營裏了。

  日俘患病後,輕者在營房裏休息,重者則可住進傷病兵收容所。那裏的伙食比集中營要好,醫藥治療也很及時。病房裏打掃得很乾淨,每一張病床旁的小櫃子上,都放著一隻啤酒瓶,瓶中插著盛開的菊花。

  日俘的伙食,與中國軍人相同,副食費無論官兵,每人每天80元(法幣)。由日俘管理機關支付。日俘的衣著,仍然是原來的軍裝。

英國軍隊伙食

  英國皇家軍隊的伙食當然是少不大名鼎鼎的鹹牛肉罐頭,伙食水準低於美國軍隊但是遠在德國和蘇聯之上。


英國步兵每日配給:
1又1/4磅鮮肉或凍肉,或者1磅罐頭肉或鹹肉
1又1/4磅麵包,或者1磅餅乾或面 4盎司鹹肉(熏肉)
3 oz. cheese;3盎司乾酪
5/8盎司茶4盎司果醬 3盎司糖2盎司鹽
1/36盎司胡椒粉1/20盎司芥末
8盎司新鮮蔬菜,或者2盎司脫水蔬菜。

1/10吉爾酸橙汁(在缺乏足夠新鮮蔬菜的情況下作為替代品,1吉爾等於四分之一品脫)

1/2 gill rum;1/2吉爾朗姆酒(1吉爾等於四分之一品脫)
每週供應不超過2盎司的煙草

在必需的時候允許下列替代食物的使用:
使用 4盎司燕麥片者米 代替 4盎司麵包或者餅乾。

使用 1/30盎司巧克力代替1/6盎司茶
使用 1品脫勾兌酒(葡萄酒,白蘭地)代替1配給量烈性酒
使用 4盎司乾果 代替 4盎司果醬
使用 4盎司黃油、豬油、人造黃油,或者1/2品脫食用油,代替 4盎司鹹肉(熏肉)

美國軍隊

美國的伙食最為豐盛。

  在戰場上將咖啡煮到有有滋味得地步則要很多柴火和淡水,同時在前線點火更有自殺的嫌疑,所以美國軍需部絞盡腦汁找到勒兩種比較切實可行的方法,一是將咖啡磨成很細的粉末,製成可溶咖啡,對水即飲。二是把咖啡豆在產地烘烤,然後小批量磨碎,即沖即飲。

  巧克力、可口可樂口香糖和野戰飯盒,曾是二戰中美國官兵隨身不離的幾件受用物。自詡「二線球隊」的美國,直至1944年才大規模參戰,400萬出境軍人,一年裏竟然喝掉10億瓶可樂。外表吊兒郎當的美同大兵,所到之處,總是嚼著巧克力和口香糖,高興時還向周圍兒童撒發。那些被戰禍搞成破落戶的西歐人,看著羡慕不已。這種野戰飯盒,不僅有塗好黃油的麵包片、午餐肉、沙拉作料,還夾有兩支「駱駝」牌香煙和3根火柴,飯後還可抽上幾口。

  他們吃的食物雞蛋粉是主要的早餐來源,用各種形式製作,一般是攪拌。不管怎麼做這些蛋,有烤薄餅,用麵粉和雞蛋粉製作,不僅像飛碟,而且簡直一模一樣。軍隊派發的「熱帶黃油」,因為製作的時候考慮到要在任何環境下都不能變壞,所以無論用什麼辦法都難以融化。麵包是新鮮的,由廚師當場烤成,但太粗糙了,只適合做法國烤麵包片———還是用雞蛋粉做的。有時會有燕麥,但像膠一樣黏。

  美國的戰時物資供應充足,顯示出強大的經濟實力和科技實力美軍官兵每人都配備幾套卡其布軍服和呢料軍服;另外還有工作服、夾克、大衣、鴨絨睡袋、皮靴、雨衣等等。在食品方面,最具特色的是花樣翻新的各式罐頭。

  1937年,美國的霍梅爾食品公司首次生產了「罐頭午餐肉」,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斯帕姆罐頭午餐肉成了二戰盟軍食品中的主要蛋白質來源。

  美軍食譜,中午和晚上,有罐頭食品燉梅乾,在廢罐頭上加熱的肉末雜菜,肉大部分是斯帕姆午餐肉,被稱為「神秘肉」。許多美國軍隊中的現役人員都討厭看到斯帕姆午餐肉。美軍士兵評論說:「廚師們會在早餐時煎午餐肉,正餐是烤午餐肉,晚餐則把它放在米糕裏,第二天早上是午餐肉餡餅。天知道他們從哪兒得到這麼多午餐肉,一定是成桶成桶訂購來的!……燉斯帕姆午餐肉,斯帕姆午餐肉派,還有煮斯帕姆午餐肉塗油脂!」

  戰後,艾森豪將軍見到霍梅爾公司的總裁,他感謝他們的斯帕姆午餐肉,然後笑著補充說:「但你們是不是沒有必要給我們送那麼多過去?」

  許多在戰後接受過美軍食品援助的人說,我喜歡吃午餐肉,和我年齡差不多的人都這樣,可以說吃午餐肉是我在那個艱難歲月的一種美好的享受與回憶,我長大後,它一直是我的最愛。

  被美國俘獲的軸心國戰俘相對食品供應較好,基本能夠保證生存需要。

  在二戰後勤保障中,千軍萬馬的飲食是絕不能馬虎的,這是決定戰爭勝負的重要因素。

---
升官發財請到他處 貪生怕死勿進此門


梁國

unread,
Dec 20, 2007, 12:20:29 PM12/20/07
to
此為難得一遇的特別文摘, 甚有閱讀價值


"Paul von Oberstein" <mcd...@netvigator.com> 在郵件 news:476a...@127.0.0.1
中撰寫...

0 new messag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