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古代元朝的僧人,狂。在一般人的印象里,僧人本应该是救苦救难的使者,可元朝的僧人正相反。在他们看来,恣意酗酒、奸污妇女、打架斗殴、巧取强夺,
简直小菜一碟。
为什么这么说呢?
元朝至大元年,有僧人强行买老百姓的柴草,百姓告到了上都留守李壁那儿。李壁正在问案呢,那个僧人竟然带着徒弟同党,拿着木棍,闯进公堂,不分青红
皂白,揪住李壁的头发,按倒在地,打得头破血流,还把他捉走,关了好几天才放出来。李壁气不过,告到皇帝那,结果呢,元武宗只是象征性地把那个僧人关了
两天,就传旨放了。
还有一次,有僧人龚柯等十八人和某王妃争道,他们把王妃拖到地下,拳脚相加。侍从连忙救护,并告诉他们说擅自殴打王妃,是要犯重罪的。可龚柯毫不在
意,反而说就是皇帝老子,也要受我们的戒敕,一个小小的王妃,打了又能怎么样!王妃吃这么大的亏能甘心吗?于是,告到了皇帝那儿。可过了好几天,不见动
静。王妃派人一打听,原来元武宗刚要颁布一道诏书:殴打僧人(指西域僧人。下同。其实,本文所说的僧人,主要是指西域僧人,即番僧。但番僧虽和汉传僧人
有别,毕竟都是元朝的僧人,故,文中没做特别说明。)罪应断手;谩骂僧人,罪该断舌。因为皇太子的劝谏,才把诏书收了回去。
更有甚者,元泰定二年,有个僧人佩带金字圆符,率领随从人员一百多人,在路上横冲直撞,络绎不绝。因为人多,官府的驿站住不下,便强占民舍,乘机把
男人赶出去,奸污妇女。那个僧人所戴的圆符,本是边防警报所用,不是谁都可以随便乱戴的。这个僧人的所为正好被西台御史李昌遇见,便把僧人的所为反映上
去了,可泰定皇帝却把这件事压下了。
元朝的这些个僧人为什么这么狂呢?原因说复杂也复杂,说简单其实很简单。
往简单了说,他们之所以狂,因为有后台。这个后台当然就是一手遮天的大老板:皇帝。皇帝是谁?是天。有天罩着,这些个僧人无疑就是老鼠钻到了古董瓷
器里、狐狸和老虎一块儿遛跶,谁还敢动?谁又能动得了?这就是朝中有人好做官,大树底下好乘凉。
问题的关键是,皇帝为什么要给他们做后台?有那么一句话不说嘛: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既然皇帝是老板,而且还是大老板,他就不会给你提供免费的
午餐,他就要讲成本、算利润,老板怎么能做赔本的买卖呢?世上本没有一厢情愿的买卖。看来,问题不那么简单。
我们知道,元朝是在马背上建立起的帝国,作为游牧民族入主中原,面对的最大挑战已不再是锋利的矛枪,而是人心的向背。正所谓打天下不易,治理天下更
难,这个难就难在人心难抚,用现在的话讲,这就涉及到思想统一的问题,而佛教的宗旨特别是它的劝人为善恰恰可以起到这个作用。
但皇帝们的信佛,说到底无非是祈求佛祖的保佑,让万民臣服,江山永固,自己永远享受富贵荣华。比如说泰定皇帝也孙铁木儿,每天上朝啥也不干,一门心
思求佛拜佛,每次做佛事,光来混饭吃的僧人就有几万人,赏钱数以千计。因为拜僧人为帝师,所以帝师手下的僧人大都称为司空、司徒、国公,都佩带着金玉印
章,因此,气焰熏天,有恃无恐,无所不为。
不过,这些僧人也不是光说不练。比如说,成宗帝的时候,有个僧人作佛事为皇帝祈福。怎么祈呢?有两个方法。一是叫犯罪的人穿上皇帝和皇后的衣服,坐
着黄牛车,从宫门里慢慢地走出去。二是直接请求成宗帝释放罪犯。说这样就可以增福消灾。所以,有钱有势的犯了法,都去贿赂僧人,请他设法免罪。因此,无
论什么样的罪人,只要僧人答应了,入狱没几天,一道赦免令出来了。这种祈福方法后来几乎成了惯例。不难想象,这样的法制简直就是惯着僧人去为非作歹,他
们能不狂吗?
On 12月2日, 上午10时19分, 大明火銃兵 <gaosiwei...@gmail.com> wrote:
> 呵呵,元寇就是元寇,所謂的物以類聚,人以群分
On 12月3日, 上午5时28分, 小草 <xiaocaole...@yahoo.com> wrote:
> Eving, 你咋对你祖上是干什么的都知道?你能追回几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