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众包论坛《全球最知名 SNS 社区 Facebook 7 年辉煌路》等20 帖推荐,更多精彩请直接登陆:http://bbs.pxysm.com

0 views
Skip to first unread message

谷歌众包论坛

unread,
Feb 5, 2011, 12:40:47 PM2/5/11
to tlhair...@gmail.com

谷歌众包论坛《全球最知名 SNS 社区 Facebook 7 年辉煌路》等20 帖推荐,更多精彩请直接登陆:http://bbs.pxysm.com

Link to 谷歌众包论坛

全球最知名 SNS 社区 Facebook 7 年辉煌路

Posted: 05 Feb 2011 06:21 AM PST

[行业动态] 全球最知名 SNS 社区 Facebook 7 年辉煌路

Facebook,世界上最大的网站之一,在周五庆祝了它7岁的生日。一路走来,从一个学生间的社交俱乐部变成世界上最流行的社交网站,5亿用户,每天亿数量级的的页面访问量,从建立那天起就没停止过的状态更新…我们决定对Facebook的7年历程做一个回顾。

2004

2004年2月4日:TheFacebook在哈佛大学成立

2004年6月:公司搬到 Palo Alto

2004年9月:增加了小组功能,留言墙上线

2004年12月:用户达到100万



(via)

2005

2005年8月:TheFacebook改名为Facebook.com

2005年9月:扩张到高中

2005年10月:照片应用上线

2005年12月:用户达到550万



(via)

2006

2006年4月:Facebook手机版上线

2006年8月:Facebook平台启动,“博客”上线,与微软达成广告合作

2006年9月:新闻种子功能上线,用户不满隐私设置,Facebook向所有用户开放

2006年12月:用户达到1200万



(via)

2007

2007年5月:F8 开发者大会上正式启动Facebook平台和Facebook应用

2007年8月:发布为iPhone定制的网站

2007年10月:手机平台上线,微软向Facebook投入巨资

2007年11月:Facebook广告系统上线



(via)

2008

2008年3月:朋友列表加入隐私控制

2008年4月:启动Facebook Chat

2008年7月:Facebook Connect上线,Facebook for iPhone登陆苹果商店

2008年9月:新版Facebook确定



(via)

2009

2009年2月:”Like“功能上线,用户协议改变引起争议

2009年6月:个性化用户名上线

2009年8月:收购FriendFeed

2009年10月:调整隐私条款

2009年12月:用户达到3.5亿



(via)

2010

2010年4月:开放图形API上线

2010年5月:隐私问题更加严重

2010年7月:用户达到5亿

2010年8月:Facebook Places上线,隐私问题更加引起关注

2010年10月:电影《社交网络》

2010年12月:时代杂志评扎克伯格“年度人物”



(via)

2011

2011年1月:估值500亿美元

《社交网络》获四项金球奖大奖



Facebook 7 岁了,生日快乐!



via Mashable

签名档越复杂,人越肤浅!


Google 研究员无视中立方分析,坚称微软 Bing 存在抄袭行为

Posted: 05 Feb 2011 06:19 AM PST

Google 研究员无视中立方分析,坚称微软 Bing 存在抄袭行为

Google 研究员 Amit Singhal(也就是最先在Google官方博客炮轰Bing抄袭的博文发表者)今天来到NBC的《Bay Area’s Press:Here》节目现场,就被抄袭一事接受了访问。



Singhal详细叙述了事情的过程,从Google如何发现Bing抄袭的,到Google如何设计了实验,再到Google如何发现Bing上钩了,证明Bing抄袭的事实。Singhal一直强调的是:
我们就是想让微软停止抄袭行径。
《Bay Area’s Press:Here》节目上还播放了微软Stefan Weitz的回应视频,他说:
我需要明确指出的是,Bing没有从任何搜索竞争对手那里抄袭,就是这样,可以停了。我们使用点击数据流,这些都是从自愿将数据发送给微软以改进我们产品的用户那里收集来的。
看来这次Google是真想跟Bing牟上了,难道这也是即将上任的Larry Page致使的?我相信硅谷绅士施大爷不会这么真刀真枪跟Bing吵架,奈何现在的队伍已经不听他的话了……

继续观看节目视频:

第一段(原始视频地址iOS设备观看地址):



第二段(原始视频地址iOS设备观看地址):



via Mashable

我叫阿硕


通过 Google Latitude 和 Panoramio 为照片加入地理位置信息的方法

Posted: 05 Feb 2011 06:15 AM PST

通过 Google Latitude 和 Panoramio 为照片加入地理位置信息的方法

把照片加入地理位置信息是现在的流行做法,但前提是你的照相机必须内置GPS才行,要不你就直接用带GPS的手机拍照──拍摄自然风光的话效果可想而知。今天Google给大家带来了一个好消息,就是即便没有内置GPS的照相机也可以给你的相机自动加入地理位置信息了──通过Google Latitude。



只要你打开了Google Latitude History,允许Google记录你随时随刻的位置,那么Google就可以利用每个时间你所在的位置信息,自动按照时间匹配的关系,将你照相机拍摄的照片加入地理位置信息──只要你相机的时间是正确的就可以。该功能只要在Panoramio的设置里打开即可:



非常实用的功能整合!

via Google Lat Long Blog

唔 好 咁 串 !


重装Picasa,如何保留头像识别数据?

Posted: 04 Feb 2011 06:11 PM PST

重装Picasa,如何保留头像识别数据?

上次操作了Picasa,但人像检测丢失,Picasa把文件夹又重新检测一遍,我还得给这些人像起名字。
无条件支持Google谷歌一万年!!!


与群众为敌:工信部互联网新规或将不允许拦截弹出式广告

Posted: 04 Feb 2011 04:59 PM PST

[行业动态] 与群众为敌:工信部互联网新规或将不允许拦截弹出式广告

据中国之声《央广新闻》报道,工信部1月14日公布了《互联网信息服务市场秩序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各界征求意见。反馈意见截止日期是2月14日。条例中,有一条非常引人关注,涉及内容为弹出式广告规范。

工信部公布的这一则《互联网信息服务市场秩序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共分为五章,包括总则、互联网信息服务市场行为规范、互联网信息服务争议处理机制,罚则和附则。在第二章第六条第三点中提到,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者在市场活动中不得有下列不正当行为:不得干扰用户终端上其他接应者经营的合法产品或服务的运行;不得修改其他经营者提供的合法产品或服务的内容;不得拦截其他经营者提供的合法产品或服务的信息。办法同时指出,对违反上述规定的行为工信部将责令其改正,并向用户赔礼道歉,赔偿用户损失。拒不改正并赔礼早前赔偿损失的处以警告,并处1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业整顿。

原国务院信息办政策法规组处长、信息产业部信息化推进司处长、现任蚂蚁互动网络平台董事长高红冰表示,工信部的这个规范首先推出有三个目的:第一是为了促进行业健康发展;第二是为了避免企业健的恶性竞争;第三是为了保护用户的利益。因为企业在进行商业竞争中,很有可能没有考虑到用户的利益,侵犯到用户对某种服务的使用权,现在在新的规范中却并没有分清哪些是安全的服务,哪些是不安全的服务。

高红冰认为第二章第六条第三点实际将使得很多广告以后无法被拦截,这样对应了互联网协会近日颁布的互联网终端软件服务行业规范中的第五章第22条:未经用户同意除明显属于恶意广告之外,不得默认屏蔽篡改信息服务商提供的合法信息内容以及页面,恶意广告不包括提供关闭方式的条幅广告、弹窗广告和视窗广告等等。也就是说这条法规一旦实施,广告是无法被拦截,互联网的这一则规范是行业规范,没有法律效力;而工信部这部法规,一旦实施企业就必须执行。

via 中国广播网

一江春水向东流


从央视首届网络春晚看腾讯重塑形象的野心

Posted: 04 Feb 2011 04:54 PM PST

[行业动态] 从央视首届网络春晚看腾讯重塑形象的野心

这次网络春晚举办的非常给力,大受网友们的喜爱,名腕、草根达人、网站红人都非常的给力与受网友们的喜爱。特别是《忐忑》、《大米进行曲》、古巨基等歌曲串烧,非常的给力。非常的让我兴奋。这次以中央三套综艺频道的实况为主,PPTV同步播出、邀网友视频观看、腾讯微博、BBS帖子互动等发表对网络晚会的看法或者表达问候,实现真正的网络特性:交互、互动、实时、集成于一体的晚会。当然这次我们看到另外一面,就是腾讯。

下面为你分析腾讯带来的新年问候:

1、下血本,在央视各个频道打广告。并且广告非常的温馨。

2、力推其下的微博,直接PK新浪微博。

3、提高用户粘度与忠诚度,腾讯12年来产品每一年都有好几个,特别是在今年,各行各业,小到flash游戏,大到网游。

导读:

1、腾讯可称之为网络上面的采花贼,跟草根一样喜欢跟风,一出现火的东西,腾讯就马上有自己的了,可谓是应有尽有。特别是在搜索引擎和微媒体上面,一方面他在百度上面做品牌推广,另外就大力发展自己旗下搜搜,特别是在谷歌退出中国市场后,搜搜被人们所看好。不能说进军搜索引擎市场,而是已经占据了搜索引擎的一部分比例。

2、腾讯在这次过完年后,品牌会更加响,特别是微博用户的迅增。获得了一块比以前大的中国互联网蛋糕。

3、百度也一直想提高用户的粘度和忠诚度,不过李彦宏在方面确实还得跟马化腾多学习学习。


2010 年国内团购网经营发展模式深度回顾

Posted: 04 Feb 2011 04:52 PM PST

[行业动态] 2010 年国内团购网经营发展模式深度回顾

  进入下半年以来,团购网站发展迅速,俨然已经成为最被看好的互联网创业方案之一。团购行业规模迅速膨胀,行业消费规模呈现高速增长态势,访客行为也体现了团购网站的特点。由此可以预期团购网站将在未来的一段时间保持着持续高速发展的态势。

  在2010年上半年,团购网站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奇迹,对于这段时期团购网站的发展情况,CNZZ在《团购网站上半年行业报告》进行了详细分析。

  进入下半年以来,团购网站非但热度不减,发展反而更为迅速,几乎每天都有新成员进入这一市场,团购网站俨然已经成为最被看好的互联网创业方案之一。

  这种看好不是没有根据的,在经过半年的热炒后,“团购”这一概念已经为几亿中国网民所知,当前已经有很多人成为了团购一族,每天上网的第一件事就是查看今天又可以买到什么打折商品或服务。购买人群的壮大支撑起来团购网站行业的壮大。下面CNZZ将结合行业数据,发布团购网站在暑期至今的发展状况报告。

  团购行业规模迅速膨胀

  在10月团购行业站点数已经接近了1000家大关,相比6月末增长了近10 倍,这种增长速度甚至超过了当年的SNS和网页游戏,成就了一个单一站点类型迅速扩张的新奇迹。

  团购网站在下半年加速发展的原因分析:首先,潜在团购人群在不断壮大,这给了团购网站足够的增长空间和利润来源;其次,相比其他概念型的网站类型,团购网站已经有了相对可靠的盈利模式,这吸引了更多的人进入这一市场淘金;最后,我们注意到,实物网购在整个国内团购交易中占据了绝大部分的比例,目前有2/3以上的团购项目都是实物网购,这样就大大的扩展了团购网站的经营范围,也迅速的扩充了团购网站的数目。

  团购行业消费规模

  团购网站的访客数保持了上半年的高速增长态势,到9月底,行业访客量已经突破千万,比起6月末的126万增长了一个数量级。

  与上半年相比,最值得注意的是站均访客数比上半年有了显著的提高,平均每天每个网站有超过1.25万的访客进入浏览,相比6月末增长了一倍还多,已经十分接近了网络购物行业整体的1.5万的站均访客数。

  团购网站行业访客在暑期至今的增长分析:首先,经过上半年铺天盖地的宣传,“团购”概念已经为多数网民所知,其从一个新鲜的概念已经变为网民日常生活中的一个组成部分,网民不再因好奇而进入团购网站,而是将其视为实实在在的在线应用之一,这使得行业访客量有着大幅增加;其次,随着团购网站实力的不断增强,其广告投放量也在大幅增长,入口的增多自然使得访客量有显著增长。

  团购访客行为分析

  近四个月,团购网站的访客人均页面浏览时长为9.41秒,这与购物网站的行业平均值11.38秒已经比较接近。团购网站的访客站点停留时长为26.67秒,这和购物网站有着明显的不同。

2518_1.jpg

下载 (20.91 KB)
昨天 08:51

  团购网站访客行为分析:人均页面浏览时长的数据说明访客已经接受了团购网站的页面风格,访客会在页面停留并观看网页内容。不过由于团购网站的访客进入网站后的目的非常明确,网站本身的提供内容也很集中,其结果就是访客不会在网站停留过多时间,这也充分体现了团购网站的特点。

  团购网站分析结论

  很少有网站类型能够像团购网站一样能够给经营者提供如此多的空间,提供如此快速而有广泛的盈利,得到消费者如此追捧。尽管伴随着行业整体业务量的增长,一些负面消息的出现频率也呈现了增长的态势,但瑕不掩瑜,可以预期团购网站将在未来的一段时间保持着持续高速发展的态势,CNZZ也将一直跟随统计这一行业的发展情况,及时发布相关的数据报告。

两 袖 清 风    报 效 乡 亲


微软中国发布 2010 年度经典 MSN 签名

Posted: 04 Feb 2011 04:49 PM PST

微软中国发布 2010 年度经典 MSN 签名

2516_1.jpg

下载 (26.62 KB)
昨天 08:48

  据微软中国MSN签名频道报道,微软发布了2010年度经典MSN签名TOP10,该评选活动从众多网友提供的签名,以及MSN签名频道中选取了最具代表性的25条签名,并通过网友投票选取了 2010年度经典MSN签名Top10。

  MSN签名一直受到许多白领用户的青睐。继2007、2008、2009连续三年进行MSN签名评选并受到广大网民的积极响应后,2010的MSN年度签名征集活动也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MSN签名频道表示:“在刚刚过去的 2010年中,也许Messenger是伴随你每个工作日的工具。短短的一句话,让它成为了我们内心世界的真实映照:过去的一年中,我们用签名档记下了能丰胸的奶粉;过去的一年中,我们的签名档声讨了嚣张的李刚;过去的一年中,我们的签名档上挂满了"艰难的决定";过去的一年中,我们的签名档用俏皮的语言说出了我爱的就是她……2010年飘过,不管什么浮云,我们都会怀念它。”

  2010 年度经典MSN签名TOP10:

  1、中国几千年解决不了的重男轻女问题,竟然让房地产解决了。 。

  2、肠道总面积有200平米,我们住房还没有屎住的地方大,还不如去当屎,真是生不如屎啊~

  3、物价与欧洲接轨,房价与月球接轨,工资与非洲接轨。

  4、一个月总有那么三十几天不想上班。

  5、什么是白领?就是挣得是卖白菜的钱,操得是卖白粉的心。

  6、最没用的纸:白领的工资条——看了来气,擦屁股太细。

  7、月初,我吃什么狗吃什么,月末,狗吃什么我吃什么。

   8、丝袜是权力的象征,女人穿了能征服男人,男人戴了可以征服银行。

  9、饭太丰盛了,红烧牛肉、小鸡炖蘑菇、排骨、海鲜,哈哈哈哈,我都不知道泡哪一袋好了。

  10、如果想知道什么是希望,请买一张彩票;如果想知道什么是绝望,请你买一堆彩票。

  2009 年度经典MSN签名TOP10:

  1、蜗居告诉我们,买房有很多途径,唯一不靠谱的是靠工资。

  2、看了《奋斗》我雄心壮志;当我踟躇的时候,我看了《我的青春谁做主》;就当我即将豁然开朗的时候,一部《蜗居》把我拍死了;绝望中,我看了《2012》,顿时淡定了,买什么房子啊,早晚要塌的!

  3、开心了就笑,不开心了就过会儿再笑:)

  4、理想老公的条件,1.带的出去,2.带的回来。

  5、觉得不快乐,是因为追求的不是"幸福",而是"比别人幸福"。

  6、等我有钱了,我就买一辆公交车,专门走公交专用车道,专门停在公交车站,等有人想上车了,我就说:对不起,这是私家车。

  7、我们只有一个地球,所以大家要爱护地球;地球上只有一个我,所以大家也要爱护我!

  8、我们的目标:向钱看,向厚赚。

  9、虽然我天天呆家里,但是请不要叫我宅女,因为我是居里夫人。

  10、人生最痛苦的事情就是上班时没事干,下班时活来了!

  2008年度经典MSN签名TOP10:

  1、中国人在食品中完成了化学扫盲。

  2、从大米里我们认识了石蜡;从火腿里我们认识了敌敌畏;从咸鸭蛋、辣椒酱里我们认识了苏丹红;从火锅里我们认识了福尔马林;从银耳、蜜枣里我们认识了硫磺;从木耳中认识了硫酸铜;今天,三鹿又让咱们知道了三聚氰胺。

  3、别人活了一辈子都没遇到的,所谓百年一遇的在08年都遇到了,这1年活得还真值!

  4、能用钱解决的问题都不是问题,问题是我是穷人。

  5、2008年我曾为汶川感动过,为北京喝彩过,为法国愤怒过,为三鹿痛心过,最后却因金融海啸,为自己的钱口袋伤心难过。

  6、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

  7、老板用你的时候你就是人才,不用你的时候就变成裁人!

  8、10年后我们可以拍着下一代人的肩膀骄傲的说:想当年老子连08年的金融风暴都经历过,还怕什么?

  9、(L)红心China,先挺火炬传递,后顶奥运开幕,再后来神七上天,最后祈祷祖国度过经济危机,由此一个签名挂了一年。

  10、朝着黎明的方向,在黑暗中前行。

  2007年度经典MSN签名TOP10:

  1、人生的最大遗憾莫过于错误地坚持了不该坚持的,轻易地放弃了不该放弃的……

  2、大师兄,你知道吗?二师兄的肉现在比师傅的都贵了。

  3、怀才就像怀孕,时间长了才能看出来。

  4、还能冲动,表示你还对生活有激情,总是冲动,表示你还不懂生活。

  5、我问一个在深圳工作了二十年的朋友:“如果你死后,你的墓志铭打算写点啥?”他说:“我解决了住房问题!”

  6、妈妈说人最好不要错过两样东西,最后一班回家的车和一个深爱你的人。

  7、一天看到一位大妈在烧纸,边烧边嘟囔着:收到了全都买基金吧~~

   8、好的爱情是你透过一个男人看到世界,坏的爱情是你为了一个人舍弃世界……

  9、诸葛亮出山前,也没带过兵!凭啥我就要工作经验?

  10、如果你看到面前的阴影,别怕,那是因为你的背后有阳光……

via 月光

唔 好 咁 串 !


iPad 是如何转换人们在线阅读时间的

Posted: 04 Feb 2011 04:46 PM PST

iPad 是如何转换人们在线阅读时间的


Read it LaterInstapaper 这样的书签应用如此流行的原因之一是因为我们整天被新闻和有趣的链接所淹没,但是又没有时间阅读,就像DVRs帮助我们转变看电视的时间以更好的适应我们自己的日程表那样,这些应用帮助我们转换在线阅读的时间。根据月初Read it Later发布的一些数据,可以看出iPad正在成为人们转变阅读时间选择的设备。

Read it Later 为电脑、手机和iPad提供书签应用,储存着由用户保存的大约1亿篇文章,上面的图表显示的是用户保存文章的时间曲线,可以看出工作时间人们保存文章的频率是比较一致的,从来没停止过,下面的图表则显示iPad用户阅读完保存的文章的时间曲线,可以看到,曲线被一路向右推,大概在晚上7点到11点达到高潮,意味着iPad的使用在和黄金时间段电视对人们的吸引竞争(当然也有可能人们看电视的时候手里同时拿着iPad,或者把看电视的时间转移到其他时间了)。


那些在电脑上阅读他们保存的文章的人,曲线则没那么靠右,他们倾向于在白天把能阅读的读完,对于那些整天对着电脑的人有效,他们一有时间,就会去阅读保存的文章,下面的重叠的图表黄色带表有iPad的用户,灰色代表没有iPad的用户显示了 iPad用户也会在电脑上阅读保存的文章,通常是在中午,下班以后,马上就换成了iPad。

如果你想知道用户什么时候在他们的iPhone上阅读,这个曲线就比较尖,要么是大清早,要么是深夜,iPhone只是一个空隙阅读的设备,填补电脑阅读和iPad阅读的空隙。

清心普善咒又名普庵咒,是普庵禅师所作,普庵咒与琴乐普庵咒之谱于琴上非常普遍。


Gmail 作者、FriendFeed 创始人职业生涯回顾:机会总在不经意间到来

Posted: 04 Feb 2011 04:44 PM PST

[站长故事] Gmail 作者、FriendFeed 创始人职业生涯回顾:机会总在不经意间到来

你见,或者不见我

我就在那里

不悲不喜

你念,或者不念我

情就在那里

不来不去

你爱,或者不爱我

爱就在那里

不增不减

你跟,或者不跟我

我的手就在你手里

不舍不弃

来我的怀里

或者

让我住进你的心里

默然 相爱

寂静 欢喜

《班扎古鲁白玛的沉默》—扎西拉姆·多多



编者按:本文作者Paul Buchheit为Gmail开发者、FriendFeed创始人,现就职于创业孵化器Y Combinator。

黑客新闻上有一条有趣的评论,说的是有人拒绝了早期Google提供的工作机会:
1999年类似的事情也发生在我身上。我发现Google要比alta vista酷多了,而且在发现新东西方面比雅虎目录更靠谱。我当时认为Google才是真正的未来。我发了一封简历想做一些和开放无关的东西;数据中心和系统管理。Google给我打了两次电话,但我坚信Google无论如何也不会聘用我,所以我从未回过电话。
不管无视Google的电话是否明智,他不接电话的理由(害怕拒绝)不靠谱。

我的高中生活没有留下多少美好的回忆,但最难忘记得是11年级时的第一堂英语课。我的老师(May先生)分享了他前一天经历的事情。他在雨中开车回家,发现有两个骑自行车的人,他停车问他们是否需要帮忙,最后把这俩人带回了自己的家里,他们在那里把衣服晾干,然后和我老师及师母一起用餐。在用餐时,这对夫妇分享了骑自行车环游全美的经历。

这并非一个非常具有戏剧性的故事,但我喜欢这种偶然性,这对夫妇骑自行车环游全美具有偶然性,我老师开车遇到他们并把他们请回家也具有偶然性。一切都没有经过计划,只是顺其自然。我很受启发,因为似乎这才是合理的生活方式,这种生活才有趣。但我觉得大部分人做不到这一点。

我在1999年加入Google的故事非常枯燥。我对创业和Linux(当时还处在边缘状态)感兴趣,所以我在Slashdot上搜了几家相关的公司,然后投了简历。幸运的是大部分都没理我,只有一家给我提供了工作机会:Google。我当时对Google持怀疑态度,觉得他们做的事不会太长久,但 Google看上去很有趣,能学到不少东西,于是我接受了这份工作。

显然这并不能说明我非常走运,但我发现我遇到过的大部分好事都是以这种方式发生的,都没有经过任何安排。我和妻子相遇的过程也非常类似。搬到加州不久后,我在match.com注册了一个账户,看了几个人的档案,给其中三人发送了Email,只有一个人回复了我。我当时没打算找人结婚,但无巧不成书。正如人们所说:“所谓生活就是在你忙着制定其他计划的时候发生的事情。”

我的计划很少奏效(除非特别简单),但经常无心插柳柳成荫,于是后来我开始充分利用偶然性。我的无心插柳柳成荫理论还在不断完善,但就目前而言,我认为对付偶然性的最佳办法就是顺其自然,而不是众里寻他千百度,也不是无中生有。

机会就在我们周围,但被我们的信念和习惯断送。

无心插柳柳成荫的两大障碍:杞人忧天(ego-fear)和“计划”。

杞人忧天指的是没有必要的担心。比如怕被车撞而不敢走到高速路中间是一种正常担心,不是杞人忧天。但是,不敢在公共场合说话,不敢和陌生人交谈,不敢参加面试等,这些通常都是因为担心遭遇尴尬、羞辱、拒绝、批评等情况,这属于杞人忧天。有时这两种担心很难区分,因为杞人忧天者总是能找到合理的借口,比如:我不想和陌生人聊天,因为他们可能会袭击我,或者浪费我的时间。

上面提到的那个在黑客新闻上说自己拒绝Google电话的理由,用他自己的话说,是“无论如何他们也不会聘用我”,这似乎有点杞人忧天,担心拒绝和羞辱。这种恐惧很可能断送了很多绝佳的机会。

杞人忧天一种非常诱人的思维方式,但我怀疑这只能让问题恶化,因为这会给你的恐惧带来更复杂的借口。狭路相逢勇者胜,真的勇士敢于直面、正视恐惧。逃避只能加深恐惧。

每一次让恐惧从脸上消失的经历都会让你获得力量、勇气和信心。你必须做那些你认为自己做不到的事情。-埃莉诺· 罗斯福(前美国总统罗斯福的妻子)

消除杞人忧天、释放偶然性的方法很简单:找出杞人忧天。找到它,识破它,消灭它。当然这么做需要勇气。可这是好事。

偶然性的另一大死敌似乎是“计划”。偶然性和幸运本来就是不可预测的,因此无需任何计划。当发生出乎意料的事情时,事情就会偏离计划,并且人们习惯于认为出乎意料的事情是一种干扰,是一种妨碍成功的障碍。

你可以说人生充满了挫折,也可以说人生充满了偶然性,两者的区别就在于你如何解释。虽然很难解释,但面对偶然事件最明智的做法是一种感恩的心态。即便是看似不利的事情也会带来好事。接受现实。

计划本身毫无价值。计划的过程很有必要。-前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

制定计划不是件坏事,但是,选定单一的计划、然后十分投入地坚持下去的做法无法为偶然性预留足够空间。这个世界非常复杂,并且人类智慧非常有限,所以随机应变,保持开放心态是明智之举。不要制定单一计划,制定一千个,然后在必要的情况下进行调整。

凡事必须有个“计划”还会导致优柔寡断(paralysis of analysis):我们把所有精力都投入到制定完美计划的过程中去,结果实际上什么也没做。更有效的办法是选定一个哪怕有缺点的计划,在行动中制定计划,然后根据实际需要调整、修订、或改变计划。

我怀疑凡事都追求有个计划的想法同样部分源于恐惧。人们害怕不确定性,而有个计划可以在一个高度不可预测的世界中创造一种可预测的幻觉。但是,如果我们真的降低了风险和不可预测性,那么偶然发现的可能性也会被降低。这也是大型机构通常很难进行创新的原因之一,他们想给创新制定计划,并按计划创新,但这么做恰恰会扼杀创新。

人们把我们应该“坚持”的东西称为计划,而这些计划会分散人们的注意力,所以我更喜欢把它们叫做“想法”或“草图”。就我个人而言,我尽量避免给生活制定计划,但我有很多想法。结果总是无心插柳柳成荫。这种生活更有趣。

via Paul Buchheit

唔 好 咁 串 !


苹果 iPad 应用商店新增搜索过滤功能

Posted: 04 Feb 2011 04:42 PM PST

苹果 iPad 应用商店新增搜索过滤功能

苹果刚刚更新了iPad应用商店,为其增加了一个新的搜索过滤功能。这个新功能允许用户根据分类、发布日期、用户打分、价格等条件对应用进行搜索。


目前iPhone应用商店还没有这个功能,或许由于iPhone屏幕太小,iPhone应用商店永远也不会有搜索过滤功能吧。

via 9to5mac

悟空:你这不知死活的女妖精!可知道老孙的如意金箍棒?这棒轻重如意,大小随心。平时带在身上,不过牙签大小,握一握便如碗口粗细。施展开来,从未遇见敌手!

女妖:我见的和尚多了,没见过你这样一张嘴就这么流氓的。

悟空:……


美知名科技网站指出 Google 指责 Bing 抄袭乃欺骗无知群众的低劣伎俩

Posted: 04 Feb 2011 04:35 PM PST

美知名科技网站指出 Google 指责 Bing 抄袭乃欺骗无知群众的低劣伎俩

最近Google指责 Bing抄袭一事炒的火热。Google先是策划好在“搜索之未来”大会前一天爆料,然后Bing 第一时间回应说Google是编小说呢,然后Google 官方博客向Bing开火,Bing 再次不承认,同时还倒打一耙说Google也抄袭我们呢,最后Matt Cutts继续拿出了更多证据,甚至连讽刺电视都插一腿进来。事情已经乱套了,这事到底谁对谁错呢?SEL的主编Danny Sullivan来了个彻底的分析,他认为Google错怪Bing同学了,以下是长篇分析。



观看用户不算抄袭:

微软不承认抄袭了Google的搜索结果,他们一直都没承认这一点,因为他们没直接看Google同学的考卷,而是利用点击数据流改进搜索结果的,只不过点击数据流的来源有Google。Bing的集团VP Harry Shum也一直坚称:
我们并没有抄袭,只是观察用户。
Bing的经理Stefan Weitz也说:
“复制”这个词有独特的内涵,这么说我们是错误的。我们只是得到了点击数据流,然后进行分析,我们并不一定全用它。
点击数据流?

Google坚持微软利用了IE浏览器和Bing工具栏监视用户在Google搜索了什么,但Bing不承认他们只监视Google,他们监视的是用户在整个网络上的操作行为。Bing可以看到用户正在浏览什么,假设他们去了百度,Bing也会知道的,假设用户在百度做了搜索,Bing也会知道你搜索了什么点击了什么。其实叫点击数据流不太准确,我们暂且给它一个更准确的名字吧:冲浪数据流。

通过冲浪数据流获得搜索活动:

人们当然上Google的次数最多,只要他们搜索了什么,Bing就知道,因为只要分析一下他们进入的网页地址就成了:



当然Bing也知道用户点击了Google的哪个搜索结果──只需要记录下一个去到的那个网站的地址即可。这样做之后,Bing就知道用户针对某个搜索关键字选择了哪个最适合的搜索结果网站。

Bing确实在分析搜索引擎,但并不只针对Google:

其实前面已经说了,Bing的这种冲浪数据流的分析并不只针对Google,而是所有网站,即便是在百度搜索,可能也会被Bing所知道。等于说是全天下所有搜索引擎都在帮助Bing提升搜索质量,这是一种很聪明的做法。Bing的Shum也承认这一点:
我们会收集所有信息,全部的点击数据流会按照不同信号种类分为不同权重。头搜索(常用词搜索)权重大,长尾搜索(非常用词搜索)权重小。
1000种信号种类:

Bing号称自己有1000种信号种类,搜索只是其中的一种,而且并没有凌驾于其它信号种类之上。

即便是Google的测试也证明了搜索信号权重不高:

Bing承认对于那些怪异关键字的搜索,Bing收集到的冲浪数据流会导致其结果与Google的搜索结果相近。Google正是掌握了这个证据才坚称Bing抄袭了。但Bing不这么认为,他们觉得即便是Google的测试也证明了搜索信号权重不高,因为Google测试了100个关键字,只有大概9%导致Bing的搜索结果跟Google一样了。

9%确实是个不高的数字,Google方面在爆料的时候也说他们不清楚为什么Bing只有9%的结果上钩了。Bing称就是因为搜索信号这个种类的权重并不高,不会导致自己的搜索结果全盘与Google一样,Google的测试反到成了证明这一点的最好证据。

为啥Google发现Bing越来越像自己了?

Google的故事里还说道他们不是无缘无故钓Bing上钩的,他们之前已经发现Bing越来越像自己了,非常多的首页搜索结果跟Google一模一样。

但Bing也不承认这一点。在去年10月Bing内部使用了全新的算法和称为Aether的实验系统,来测试排名的变化。这个变化让Google感到了冲浪数据流的存在。

实际上这是另外一个Google没清楚回答的问题,Google说他们去年5月就发现Bing开始用冲浪数据流了,但为什么直到数个月之后才发现 Bing的搜索像自己?Google也不知道,可能是Bing在后来提升了冲浪数据流的权重吧。

为什么说Bing没有抄袭Google?

Bing的部分搜索结果可能跟Google很像,但仅限非常少的关键字。比如咱们搜索“pontneddfechan”看看,这是南威尔士的一个小城的名字,点击可放大:



pontneddfechan绝对是个长尾的搜索关键字了吧?首先Google找到了71000个匹配结果,Bing只有9000个。然后首页10 个搜索结果里,Bing只有4个跟Google重合,而仅仅有一个(雷打不动的第一位维基百科)搜索结果的排名是完全一样的。

再看看一个拼错的单词“bombilate”的搜索结果:



这是拼错的单词,Google会给出拼对的搜索结果,然后问你是不是要坚持搜索错误的拼写。而Bing呢?压根不问你,直接给出正确拼写的搜索结果,但是跟Google的结果并不一样。别忘了Google当初就是这么发现Bing在利用冲浪数据流抄袭自己的,但是在这个例子里二者的结果并不相同。

Google为啥要吵吵Bing抄袭了?

9%的上钩率,并不完全一样的长尾搜索结果,并不完全一样的错误拼写搜索结果,那么Google干嘛还要高调爆料Bing抄袭了呢?

因为Google看到了Bing改进搜索质量的方法,特别是对于不常用搜索关键字和错误拼写的搜索结果提升很明显。对Google来说,Bing全盘抄袭Google并不是最可怕的,可怕的是Bing在利用自己的办法对Google进行去粗取精的筛选。

要Bing停止从Google去粗取精的行径?

Google并未起诉Bing,而只是爆料,并要求Bing停止通过冲浪数据流分析Google搜索结果的行径。但Bing的经理Weitz也做出了回应:

我们不会停止使用搜索信号,除非它会破坏搜索相关性,没有任何理由让我们不去分析最大流量的搜索引擎。

Weitz同时也指出他不相信Google就没有使用Google Toolbar和Chrome浏览器做着同样的勾当,以改进自己的搜索质量。其实就算Google不让Bing直接从他们那里获得冲浪数据流,他们一样有办法,因为Google的搜索引擎正在驱动着很多很多的大网站,包括ISP合作商、Ask.com、大型门户网站等等,Bing大可以继续从他们那里获得数据。

Google的工具条在干着什么勾当?

Google起初的回应是说自己从未利用工具条数据来截取任何Google的搜索结果页面,是啊,他们何必要用这种绕一个大圈子的方式获得自己搜索引擎的数据呢?他们说自己的工具栏只是去测量网站速度,至于做不做其它的事情呢?这个问题自打事情爆出的第一天就抛给Google了,但至今他们仍未做出任何回复,哈?

没完没了:

这个事情还远远没有结束,或者说才刚刚开始。这不是一场由两家公司公关部门引起的争端,而是工程师在真刀真枪的进行着较量。搜索质量和搜索结果是一个搜索引擎的命根子,Google是否还在改进自己的搜索结果?Bing是不是比以前更出色了?谁又超过谁了?这才是最重要的。

via SEL

悟空:你这不知死活的女妖精!可知道老孙的如意金箍棒?这棒轻重如意,大小随心。平时带在身上,不过牙签大小,握一握便如碗口粗细。施展开来,从未遇见敌手!

女妖:我见的和尚多了,没见过你这样一张嘴就这么流氓的。

悟空:……


IT 界僧多粥少,Google 单周收到 75,000 份求职简历创纪录

Posted: 04 Feb 2011 04:30 PM PST

IT 界僧多粥少,Google 单周收到 75,000 份求职简历创纪录

上个月 Google 将在今年招聘6000名新员工这一消息显然燃起了众多劳苦大众去 Google 工作的希望——Google 发言人 Aaron Zamost 近日告诉 Bloomberg 说上周他们一共收到了 75,000 份简历,这个数字比此前历史最高纪录:2007 年5月的 64,000 份增长了 15% 之多。Google 在 2007 年也曾经有一次仅次于 2011 年的大型招聘。


Google 在此前福布斯杂志评选的世界最佳雇主列表中名列第四。

via sewatch

我叫阿硕


最新版 CR-48 已内置 Gobi 3G 芯片,支持 GSM 及 WCDMA 3G 网络

Posted: 04 Feb 2011 04:27 PM PST

[Chrome OS] 最新版 CR-48 已内置 Gobi 3G 芯片,支持 GSM 及 WCDMA 3G 网络

还在为 Cr-48 只能使用美帝 Verizon 的 CDMA 网络而懊恼吗?好消息,最近的 Chrome OS 更新已经加入了 Cr-48 内置的 Gobi 3G 芯片的支持,可以正常接入 GSM / WCDMA 3G 网络!



下面是一个简单教程:

  • 将 SIM 卡插入电池下面的卡槽中(这个是标准尺寸的卡槽,如果你的卡是 micro-sim 的话,你需要一个适配器)

  • 进入开发者模式

  • 启动后,按 Ctrl-Alt-T 启动 crosh

  • 输入 shell 回车,进入真正的 shell

  • 输入命令 modem_set_carrier “Generic UMTS”

  • 稍等片刻,输入两次 exit 退出 shell 和 croshe

  • 如果你的 sim 卡有可用的数据业务并且是 Chrome OS 可以支持的 APN 的话,你就应该可以通过 WCDMA 网络上网了。

  • Chrome OS 支持哪些 APN?请参考这个文件,并搜索你所在的国家名字,比如:
    1. /* China */

    2. {"46000", "cmnet", NULL, NULL},

    3. {"46001", "Internet", NULL, NULL},

    4. {"46002", "Internet", NULL, NULL},
    复制代码
    其中 46000/1/2 是国际移动网络编号,46000/2 是中国移不动的网络,46001 嘛,就是联不通了,看来 Cr-48 在中国大陆还是有用武之地的嘛。

如果你想用回 Verizon 的话,重复上面步骤,在第5步用 Verizon Wireless 替换 Generic UMTS 就行了,或者你也可以根据运营商选用 AT&T 或者 T-Mobile 作为参数,都是没有问题的。

另外,对 GSM 的支持还处在试验阶段,你不会再系统中看到任何运营商信息等,当然也没有流量计,所以千万要小心不要一不留神就把流量用爆了……

via hexxeh

山下湖(002173)_ 桂林旅游 (000978‎)_ 金融街(000402‎)
我站在山顶上向下望,看一片绿波海茫茫~~


美国讽刺节目调侃 Google 与 Bing 相互指正对方抄袭事件(视频)

Posted: 04 Feb 2011 04:22 PM PST

[行业动态] 美国讽刺节目调侃 Google 与 Bing 相互指正对方抄袭事件(视频)

维亚康母旗下著名的深夜讽刺节目《The Colbert Report》今天拿Bing 抄袭 Google搜索结果一事开涮,主持人Stephen Colbert之前就拿Bing的名字开涮过,这次当然也不能放过抄袭事件。



他说Google设计了一个无意义的关键字让Bing上钩,称:
这估计是第一次,有些人的搜索历史并非因为情色而被抓了现行。
Stephen Colbert还说Google设计的一个叫做hiybbprqag的圈套关键字,结果几个月后Bing就上钩了:
很显然,hiybbprqag的意思是“愿者上钩(You got served)”。
继续观看这段不长的视频,其中还包括一段恶搞Bing名字的视频回顾:

The Colbert Report

Mon - Thurs 11:30pm / 10:30c

Bing Gets Served   www.colbertnation.com



Colbert Report Full Episodes   Political Humor & Satire Blog   Video Archive

via TechCrunch

签名档越复杂,人越肤浅!


Google SEO 高管发表博文呈现 Bing 抄袭 Google 的更多证据(组图+视频)

Posted: 04 Feb 2011 04:19 PM PST

Google SEO 高管发表博文呈现 Bing 抄袭 Google 的更多证据(组图+视频)

Bing抄袭Google搜索结果一事还没完(尽管Bing的官方博客已经说我们没抄袭,这事就这样了不要再说了),Google SEO 老大 Matt Cutts在Twitter揶揄完微软企业沟通主管Frank X. Shaw之后,终于冷静下来发了一篇博文,再次阐述了自己对此事的看法,并给出了一些更深的证据。



首先Cutts说自己尊重Bing的人们,从工程师到专家,他认识的每个人都想把搜索做好,他们也很努力,所以说Google和Bing之间并没有那么大的恩怨,但他没想到微软居然死活不承认抄袭的事实。于是Cutts又开始摆事实了,给出了以下一堆无意义的关键字,对比Google和Bing的搜索结果完全就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完全是一样一样滴(不会有人把这堆无意义的关键字也拿去注册域名吧?):









Cutts说如果大家拿着这些截图问一个正常人,他们会如何判断微软所谓的“我们没有抄袭Google的搜索结果”这句话的真伪呢?

有些聪明人说这个叫做点击数据流,只是Bing数千种排名算法中的一种,也并不是完全针对Google的点击数据流。但起码Google算是其中之一吧?微软就是反向工程了Google返回的搜索结果里的某个URL地址,有一篇论文里有提到相关的内容(PDF),就是如何从点击数据流里学习基于短语拼写错误的模型:
第二类点击数据流的查询可从商业Web浏览器(就是指IE浏览器)3个月的日志文件中提取。在我们的实验里,我们通过这些搜索关键字session的URL里反向工程了这些参数,并可通过搜索关键字的拼写建议推断出每个搜索引擎的搜索关键字和用户点击到达后的URL地址。重建3个月的搜索关键字session之后,我们获得了大约300万个拼写纠正后的关键字。
这个论文似乎描述的就是微软通过Google纠正拼写错误而反向工程得到的关键字和具体URL地址。微软应该是利用了Google URL里类似“&spell=1”来获得拼写纠正,这是完全针对Google的而非广义上的点击数据流。

在将Windows XP里的IE6升级到IE8的时候,会出现这么一个选项:



大部分人应该并不知道选择了“是,给我建议的网站”就等于允许微软获取你在Google点击的结果,并用于Bing的排名系统。

还有人说“Google总是爱为这些事发发牢骚”,Cutts说Google这么做确实存在风险,但有必要指出真相。

还有人说Bing只将这些数据用于“长尾”搜索,其实Bing自己就是这么辩解的。但Cutts说他们之所谓做一个实验让Bing上钩就是因为他们发觉到Bing越来越多的搜索结果跟Google完全一样了,而非一些不常见的关键字,而实验结果只能通过不常见的关键字来观测到,因为它最明显。

至于微软所谓的1000种算法,可能是存在的,但也许从Google抄袭来的这种方式是权重最大的,远远大于其它算法对搜索结果的影响。另外 Google是一个完成了的商业产品,如果从一个有版权的商业产品里抄袭,哪怕只是一点,也是抄袭了(Cutts可能不知道中国大陆挨踢高管们都称其为“微创新”)。

最后Cutts说如果微软用自己的努力击败了Google,那么他会尊重他们。但他现在认为微软应该立刻停止抄袭Google的搜索排名,如果微软通过这个方式在某个搜索关键字排名结果上超越了Google,那他们的工程师也没啥可自豪的,因为那不是他们辛苦工作而换来的。

最后你无聊的话可以看看“搜索之未来”大会上,Matt Cutts跟Bing的Harry Shum唇枪舌剑的视频片段:



via Matt Cutts

I'm a survivor
I'm not gon give up
I'm not gon stop
I'm gon work harder


Google 用于引 Bing 上当的关键字已被好事者抢注 .com 域名

Posted: 04 Feb 2011 04:15 PM PST

[行业动态] Google 用于引 Bing 上当的关键字已被好事者抢注 .com 域名

还记得 Bing 抄袭 Google 搜索结果这个事情被爆出时 Google 的证据吗?他们用 hiybbprqag, mbzrxpgjys 等毫无意义的字母组合让 Bing 上了当。世界上永远有那么多闲人,居然有人发现 hiybbprqag.com 这个域名被注册了,而且使用 302 跳转到了 Google 的招聘页面。域名 Whois 信息显示这个域名是一个叫 Chih-Chung Chang 的人注册的,留的联系地址是台北101大楼73层,Google 后我们发现这正是 Google 台湾办公室的所在地


也许这是一个台北工程师的恶作剧?不知道台湾办公室是不是真的有 Chih-Chung Chang 这么个人。那为什么要跳转到招聘页面呢?或许 Chih-Chung Chang 觉得关心 Google 和 Bing 吵架的都是液内人士,有到 Google 工作的潜质?

另外,我手贱 whois 了一把 mbzrxpgjys.com 发现也被注册并且跳转到招聘页面了,但是这次显然是域名贩子干的了。

via seland

人活着就是为了拼命争斗,承受这紧迫的节奏,日后话当年,也不必悔疚。


Chrome Dev 全平台更新至 10.0.648.18,V8 引擎采用 3.0.12.8 新版

Posted: 04 Feb 2011 04:07 PM PST

[更新] Chrome Dev 全平台更新至 10.0.648.18,V8 引擎采用 3.0.12.8 新版

全平台的 Chrome Dev 在今天早上升级到了 10.0.648.18 (Chrome OS Dev 的对应版本是 0.10.156.4):

具体更新如下:

所有平台:

  • V8 升级到 3.0.12.8

  • 移除扳手菜单中 View Background Pages 选项的图标

  • 修复关闭下载管理器时可能引起的崩溃

  • 在新标签页拖动 Apps 图标时支持自动滚屏

  • 加入实验性的 webNavigation 扩展 API

Mac / Linux 版:

  • 修复 web 文字输入框有些时候误触发页面中查找的 bug

更详细的更新记录请参考 SVN 日志

Chrome Dev 下载地址如下,推荐使用在线安装,这样以后有了新版本将可以直接在线自动升级。

Windows:Mac:Linux:以下四个链接分别对应 deb/rpm 格式的 i386/amd64 安装包

via chromereleases

两 袖 清 风    报 效 乡 亲


Google 部分修改 AdSense 文字广告显示样式:描述部分与标题在同一行显示(图)

Posted: 04 Feb 2011 04:04 PM PST

Google 部分修改 AdSense 文字广告显示样式:描述部分与标题在同一行显示(图)

今天Google宣布他们开始尝试将部分广告的描述文字加到标题里显示:



如果你的描述文字通过标点符号明显的分割成两段,而第一段的长度加上标题又不会太长,那么AdWords会自动将部分描述文字也放到标题里。

Google说标题越长的广告会带来越高的点击率,如果你也希望这样,那么就将自己的描述文字用标点断开试试看吧。

这是针对全球的改变,所以任何国家的任何语言的广告都会这样发生变化,将在未来几天里陆续生效。

via Inside AdWords

中国85%的百姓都已经有了自己的房子。恭喜贺喜。


CloudMagic:一款让 Gmail 和 Google Docs 拥有即时搜索功能的第三方扩展

Posted: 04 Feb 2011 04:00 PM PST

[扩展] CloudMagic:一款让 Gmail 和 Google Docs 拥有即时搜索功能的第三方扩展

Google Instant即时搜索可以给我们节省大量的时间,我们之前看到过山寨的Google Maps和YouTube即时搜索,今天CloudMagic则可以将即时搜索带到Gmail 和 Google Docs 里,它有Chrome和Firefox版本的扩展可用。



安装好之后,你需要授权让CloudMagic拥有访问Google帐户的权限,然后你就会在Gmail和Google Maps界面右上角看到一个新的搜索框,在这里输入任何内容,即可直接看到相关结果,就是说你不必按回车,也不用刷新页面,就可以看到邮件和文档标题和摘要信息。

未来这个印度公司还会开发移动版的CloudMagic,并支持Twitter和Facebook即时搜索,甚至是类似Salesforce和 Office365这种企业服务。

不必担心,CloudMagic不会存储你的任何数据。你可以直接到他们网站下载,或者在这里选择适合自己的版本。

继续观看CloudMagic 2.0演示视频:



iOS设备观看地址原始视频地址

via TNW

唔 好 咁 串 !


You are subscribed to email updates from 谷歌众包论坛
To stop receiving these emails, you may unsubscribe now.
Email delivery powered by Google
Google Inc., 20 West Kinzie, Chicago IL USA 60610
Reply all
Reply to author
Forward
0 new messag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