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Go中文文档的翻译

1,860 views
Skip to first unread message

chai2010

unread,
Feb 27, 2015, 1:07:07 AM2/27/15
to golang中文小组
我已经联系到了github上golang-china的作者 (感谢原创建者), 目前项目已经可以用了:

其中
是改造版本的godoc, 支持翻译文档的加载.

翻译文件在这里:

只要将翻译文件fork到 $GOROOT/translations 就可以用了(zip打包也是一样).

参与翻译的方式:

打开Go的包文档, 简体中文的是 doc_zh_CN.go:

参考英文的注释翻译为中文(代码部分不要动).

想参与翻译的可以随便 fork, 然后创建 PR.
长期参与翻译的可以申请加入项目成员, 可以直接在网页上提交翻译.

目前翻译的一个宗旨: 不追求翻译质量, 只追求翻译数量!


--

Doyle

unread,
Feb 27, 2015, 1:11:01 AM2/27/15
to golang...@googlegroups.com
目前翻译的一个宗旨: 不追求翻译质量, 只追求翻译数量!

只是吐个槽别认真啊……:“这样的话,直接丢谷歌翻译好啦…… ”

Josta Yeè

unread,
Feb 27, 2015, 1:12:45 AM2/27/15
to golang...@googlegroups.com
Gerrit不要了?还是说翻译项目也分裂了?

--
--
官网: http://golang-china.org/
IRC: irc.freenode.net #golang-china
@golangchina
---
您收到此邮件是因为您订阅了Google网上论坛上的“Golang-China”群组。
要退订此群组并停止接收此群组的电子邮件,请发送电子邮件到golang-china...@googlegroups.com
要在网络上查看此讨论,请访问https://groups.google.com/d/msgid/golang-china/CAN95H9mXD_GMVZYcQWK4geFTU0ESjEw3a_Kw_61mXHig0fpTwA%40mail.gmail.com
要查看更多选项,请访问https://groups.google.com/d/optout

chai2010

unread,
Feb 27, 2015, 1:15:06 AM2/27/15
to golang中文小组
在 2015年2月27日 下午2:10,Doyle <doyl...@gmail.com>写道:
目前翻译的一个宗旨: 不追求翻译质量, 只追求翻译数量!

只是吐个槽别认真啊……:“这样的话,直接丢谷歌翻译好啦…… ”
欢迎谷歌翻译, 在每个独立文档翻译完成后可以继续进行改进的.
即使开始质量不好, 但并不代表以后就不会改进了(翻译/改进只在web上就可进行).

目前确实需要的是数量.

可以看看这个翻译的进度(不受任何审核工具拖累):

--
--
官网: http://golang-china.org/
IRC: irc.freenode.net #golang-china
@golangchina
---
您收到此邮件是因为您订阅了Google网上论坛上的“Golang-China”群组。
要退订此群组并停止接收此群组的电子邮件,请发送电子邮件到golang-china...@googlegroups.com

chai2010

unread,
Feb 27, 2015, 1:20:33 AM2/27/15
to golang中文小组


在 2015年2月27日 下午2:12,Josta Yeè <tux...@gmail.com>写道:
Gerrit不要了?还是说翻译项目也分裂了?
从来就没有人正式使用Gerrit翻译过.

你可以认为是 分裂, 但也可以看着是回到开始了:

现在是:

有愿意用 Gerrit 的还可以去 github.com/go-zh 提交.
不过我准备撤了.

Oling Cat

unread,
Feb 27, 2015, 2:42:08 AM2/27/15
to Golang-China
首先目前不能算项目分裂,因为一开始 Go-zh 和 Golang-China 算是分立的项目,只不过二者交集比较大,所以后期才尝试合并。最初 Golang-China 翻译了部分 doc 文档,但由于后期搁置很少维护,因此文档较旧。后来官方重写了大部分文档,个人觉得把旧的文档改成新的工作量远比重译要大,所以才有了 Go-zh。

目前两个项目的侧重点不同:Go-zh 前期主要是 doc 和 article 的翻译,但是到 pkg 这里遇到了同步和多语言的问题;Golang-China 项目重启后 @Chai 写的一套工具基本上解决了这个问题,因此 pkg 翻译得以继续进行。

目前的分歧主要是两方面:第一是先重质还是先重量的问题。我和 @minux 的观点是先提高质量,再慢慢增多数量,因为文档毕竟是给大家看的,如果翻译得不够好还不如自己开着词典和翻译读原文;@Chai 的观点是先提升数量,再慢慢改进质量,因为只有译者数量提上去才更容易发现问题作出改进,也能分担译者的工作。

由此,也导出了第二点分歧:用 Gerrit 控制翻译的质量还是用 PR 尽可能地接收新的翻译。关于 Gerrit 的好处和期望, @minux 已经在之前的讨论中说明了,大致就是希望译者同时能熟悉官方的贡献流程,发现问题可以直接向官方提交CL。但由于目前的文档不完善,导致很多人找不到门道;PR 的好处是大家都熟悉,操作简单,至于它是否能满足需要,我持保留态度。

至于说没有人正式使用 Gerrit 翻译过,那么我大概算一个。就我个人感觉,Gerrit 的使用并不比PR复杂, 但是比PR要方便不少。

此外, OSC 上刘地的翻译工作无论质量还是完成度都很高,如果能把他的成果纳入进来,那么会及大地推进翻译的工作,直接在他的翻译数量上继续提高品质,打磨细节也会更加容易。

chai2010

unread,
Feb 27, 2015, 3:11:28 AM2/27/15
to golang中文小组
翻译的QQ群: 368836416

chai2010

unread,
Mar 3, 2015, 12:29:03 AM3/3/15
to golang中文小组

David DENG

unread,
Mar 6, 2015, 9:41:09 PM3/6/15
to golang...@googlegroups.com
一个可能不相干的建议,我不知道golang自己的文档翻译成中文对中国人能有多大的帮助,但是我个人感觉能把官博或者一些好文章翻译过来也许会更有意义。

David
GAE 版本已经可用: http://golang-china.appspot.com/ 

翻译的QQ群: 368836416

要退订此群组并停止接收此群组的电子邮件,请发送电子邮件到golang-china+unsubscribe@googlegroups.com

--
--
官网: http://golang-china.org/
IRC: irc.freenode.net #golang-china
@golangchina
---
您收到此邮件是因为您订阅了Google网上论坛上的“Golang-China”群组。
要退订此群组并停止接收此群组的电子邮件,请发送电子邮件到golang-china+unsubscribe@googlegroups.com

--
--
官网: http://golang-china.org/
IRC: irc.freenode.net #golang-china
@golangchina
---
您收到此邮件是因为您订阅了Google网上论坛上的“Golang-China”群组。
要退订此群组并停止接收此群组的电子邮件,请发送电子邮件到golang-china+unsubscribe@googlegroups.com

--
--
官网: http://golang-china.org/
IRC: irc.freenode.net #golang-china
@golangchina
---
您收到此邮件是因为您订阅了Google网上论坛上的“Golang-China”群组。
要退订此群组并停止接收此群组的电子邮件,请发送电子邮件到golang-china+unsubscribe@googlegroups.com

chai2010

unread,
Mar 11, 2015, 1:31:39 AM3/11/15
to golang中文小组


在 2015年3月7日 上午10:41,David DENG <david...@gmail.com>写道:
一个可能不相干的建议,我不知道golang自己的文档翻译成中文对中国人能有多大的帮助,但是我个人感觉能把官博或者一些好文章翻译过来也许会更有意义。
确实很有意义。
目前参与翻译的人比较少,官方的博客也只翻译了很少的几篇。
不过只是刚开始阶段,现在已经有人开始贡献了,以后应该会更好一点。
 
要退订此群组并停止接收此群组的电子邮件,请发送电子邮件到golang-china...@googlegroups.com
要在网络上查看此讨论,请访问https://groups.google.com/d/msgid/golang-china/542d6706-a9d6-4f16-afd8-06aca622b6ea%40googlegroups.com
要查看更多选项,请访问https://groups.google.com/d/optout



--

chai2010

unread,
Mar 17, 2015, 10:50:33 PM3/17/15
to golang中文小组
golangdoc 已经支持包文档的动态切换

URL增加lang参数, 用于指定语言.

其中 en 和 raw 表示使用原始的文档.
缺少时用godoc服务器指定的lang参数

模板文件是在服务器启动时生成, 动态切换比较困难.

chai2010

unread,
Mar 19, 2015, 4:59:20 AM3/19/15
to golang中文小组
GAE版本已经更新了,可以查看英文/中文文档:

新的 golangdoc 的翻译文件可以放在goroot外部了,
通过命令行参数或 `GODOC_LOCAL_ROOT` 环境变量指定。

chai2010

unread,
Apr 27, 2015, 12:42:01 AM4/27/15
to golang中文小组

chai2010

unread,
May 4, 2015, 5:28:30 AM5/4/15
to golang中文小组

chai2010

unread,
May 5, 2015, 7:12:05 PM5/5/15
to golang中文小组
新博文:如何编写示例文档(中英对照)

Oling Cat

unread,
May 16, 2015, 6:42:03 AM5/16/15
to Golang-China
命名的学问(Package Names) 最终定稿!

minux

unread,
May 16, 2015, 6:50:57 AM5/16/15
to Golang-China
干得不错!

博客的文章里,大家认为哪篇值得翻译呢?
Rob 的 Errors are values 和 介绍 profiling 的 Profiling Go Programs 我认为都很有意义,
大家的意思呢?

话说,有人知道 Profile 的中文翻译究竟是什么呢?有人翻译为 "性能剖析",但是我觉得
不妥,但是也没有更好的翻译。

Kun Li

unread,
May 16, 2015, 7:25:55 AM5/16/15
to Golang-China
我建议Errors are values先翻译,我觉得现在太多学Go的人对error的认识就是if err != nil {},对error的偏见很深

--
--
官网: http://golang-china.org/
IRC: irc.freenode.net #golang-china
@golangchina
---
您收到此邮件是因为您订阅了Google网上论坛上的“Golang-China”群组。
要退订此群组并停止接收此群组的电子邮件,请发送电子邮件到golang-china...@googlegroups.com

Monnand

unread,
May 16, 2015, 1:49:02 PM5/16/15
to golang...@googlegroups.com
我觉得有几样基础的比较重要,不知道翻译了没有:


最后,我个人觉得最重要:Go项目的目录组织。相关博客参见:http://blog.golang.org/organizing-go-code

我已经见过不止一个Go项目的repo里包含有src/这个目录了。这种项目都需要开发者自己重新设置GOPATH,把项目的repo根目录加入到GOPATH中。这个做法已经在博客文章中严格地说明“Don't do this”,但是依旧很多人(无论中外)都不按照这个标准来做。比如参见我在HN上的这个评论: https://news.ycombinator.com/item?id=9455599

这种项目的代码组织,就意味着开发者的各种工具(gocode,goimports)都没法正常使用。这是个非常令人恼火的事情。

我个人觉得,代码组织这种事情,应该放在更显眼的位置(比如在Getting Started这种文章里。)我本来打算在go-nuts上发一封邮件来专门讨论一下这个事情,但是一直没腾出空来。

-Monnand

minux

unread,
May 17, 2015, 9:09:43 PM5/17/15
to Golang-China
2015-05-16 13:48 GMT-04:00 Monnand <mon...@gmail.com>:
我觉得有几样基础的比较重要,不知道翻译了没有:


以前翻译过,我稍作了整理,预览版在 http://blog.go-zh.org/go-slices-usage-and-internals
还没有经过审校,所以可能还有些小问题。


这个也翻译过,同样,没有经过审校,预览版在 http://blog.go-zh.org/laws-of-reflection


最后,我个人觉得最重要:Go项目的目录组织。相关博客参见:http://blog.golang.org/organizing-go-code

我已经见过不止一个Go项目的repo里包含有src/这个目录了。这种项目都需要开发者自己重新设置GOPATH,把项目的repo根目录加入到GOPATH中。这个做法已经在博客文章中严格地说明“Don't do this”,但是依旧很多人(无论中外)都不按照这个标准来做。比如参见我在HN上的这个评论: https://news.ycombinator.com/item?id=9455599

这是没办法的事儿,有人就是不愿意接受 GOPATH 的理念,非要对着来。。。。 

Monnand

unread,
May 17, 2015, 10:22:37 PM5/17/15
to golang中文组
On Sun, May 17, 2015 at 9:09 PM minux <mi...@golang.org> wrote:
>
>
> 2015-05-16 13:48 GMT-04:00 Monnand <mon...@gmail.com>:
>
>> 我觉得有几样基础的比较重要,不知道翻译了没有:
>>
>> 关于Slice的: http://blog.golang.org/go-slices-usage-and-internals
>
>
> 以前翻译过,我稍作了整理,预览版在 http://blog.go-zh.org/go-slices-usage-and-internals
> 还没有经过审校,所以可能还有些小问题。


我大概看了一下这篇的翻译(还没看完),大的问题还没有,但是确实有一些小问题,以下摘自译文,错误一眼就能看出来:

- 之前必须要要理解数组
- `int[4]`和`[5]int`是完全不同的类型

我还没完全看完。最近在忙别的事情。等忙完这阵子我也许能帮忙审校。不过不要等我这边,我这还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完事呢……

<snip>
>> 我已经见过不止一个Go项目的repo里包含有src/这个目录了。这种项目都需要开发者自己重新设置GOPATH,把项目的repo根目录加入到GOPATH中。这个做法已经在博客文章中严格地说明“Don't do this”,但是依旧很多人(无论中外)都不按照这个标准来做。比如参见我在HN上的这个评论: https://news.ycombinator.com/item?id=9455599
>
> 这是没办法的事儿,有人就是不愿意接受 GOPATH 的理念,非要对着来。。。。

我觉得这和Go官方网站的结构也有关系。至少就我所知,有些Go语言的新人并不知道标准的项目目录组织(简单说,就是让项目go-get-able)。比如,kubernetes和cAdvisor的最初作者一开始并不知道标准的项目目录结构,也是把src/目录放在项目里,然后要求用户修改GOPATH。他们并不是不接受GOPATH的理念,而是根本不知道。在指出这个问题之后,他们普遍还是接受了GOPATH的概念的。类似的情况在其他项目里也有。

我个人觉得,很大的问题是Go项目的标准组织结构并没有在入门文档里面出现过——至少没有建议用户*不要*把每个项目当作一个GOPATH。我曾在github上给一个项目提交issue,专门指出那个项目的目录组织问题。当时我希望能引用一些Go官方的文档来印证我的说法,结果我把所有的入门文档看完,并没有找到相应内容。最后是Google了一阵子,才找到官方了博客里的那篇文章。试想,对于一个新接触Go语言的开发人员来说,如果没有出现在官方入门文档里的内容,他们很可能是不主动去看的。

说起来,youtube里倒是有Go官方的入门视频,里面介绍了一些相关的内容。但是也没有把go-get-able这个问题明确说出来。我个人是觉得go-get-able对于整个社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Monnand

>
> --
> --
> 官网: http://golang-china.org/
> IRC: irc.freenode.net #golang-china
> @golangchina
> ---
> 您收到此邮件是因为您订阅了Google网上论坛上的“Golang-China”群组。
> 要退订此群组并停止接收此群组的电子邮件,请发送电子邮件到golang-china...@googlegroups.com
> 要在网络上查看此讨论,请访问https://groups.google.com/d/msgid/golang-china/CAFK4q9z8OyDFwB85OVEK6eW2Kq-8vuWZrvr--GrnCh58meqM-Q%40mail.gmail.com
> 要查看更多选项,请访问https://groups.google.com/d/optout。一个

minux

unread,
May 18, 2015, 1:31:17 AM5/18/15
to Golang-China
2015-05-17 22:22 GMT-04:00 Monnand <mon...@gmail.com>:
我大概看了一下这篇的翻译(还没看完),大的问题还没有,但是确实有一些小问题,以下摘自译文,错误一眼就能看出来:

- 之前必须要要理解数组
- `int[4]`和`[5]int`是完全不同的类型

我还没完全看完。最近在忙别的事情。等忙完这阵子我也许能帮忙审校。不过不要等我这边,我这还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完事呢……

欢迎欢迎。我们用和 Go 官方一样的代码审核机制。
两个 CL 分别是

使用你的 Github 帐号通过 OAuth 验证。
(项目的邮件列表是 go-z...@googlegroups.com,不过其实不关注每个代码审核的话也
不一定需要订阅,你评论过的 CL 有任何更新 Gerrit 会自动邮件通知你的。)

<snip>
>> 我已经见过不止一个Go项目的repo里包含有src/这个目录了。这种项目都需要开发者自己重新设置GOPATH,把项目的repo根目录加入到GOPATH中。这个做法已经在博客文章中严格地说明“Don't do this”,但是依旧很多人(无论中外)都不按照这个标准来做。比如参见我在HN上的这个评论: https://news.ycombinator.com/item?id=9455599
>
> 这是没办法的事儿,有人就是不愿意接受 GOPATH 的理念,非要对着来。。。。

我觉得这和Go官方网站的结构也有关系。至少就我所知,有些Go语言的新人并不知道标准的项目目录组织(简单说,就是让项目go-get-able)。比如,kubernetes和cAdvisor的最初作者一开始并不知道标准的项目目录结构,也是把src/目录放在项目里,然后要求用户修改GOPATH。他们并不是不接受GOPATH的理念,而是根本不知道。在指出这个问题之后,他们普遍还是接受了GOPATH的概念的。类似的情况在其他项目里也有。

我个人觉得,很大的问题是Go项目的标准组织结构并没有在入门文档里面出现过——至少没有建议用户*不要*把每个项目当作一个GOPATH。我曾在github上给一个项目提交issue,专门指出那个项目的目录组织问题。当时我希望能引用一些Go官方的文档来印证我的说法,结果我把所有的入门文档看完,并没有找到相应内容。最后是Google了一阵子,才找到官方了博客里的那篇文章。试想,对于一个新接触Go语言的开发人员来说,如果没有出现在官方入门文档里的内容,他们很可能是不主动去看的。
恩  确实可能有这方面的原因。

golang.org/doc/code.html 现在倒是有这样的说法:A typical workspace would contain many source repositories containing many packages and commands. Most Go programmers keep all their Go source code and dependencies in a single workspace.

至少是说了一个 GOPATH workspace 是可以有多个 repo 的。。。。


说起来,youtube里倒是有Go官方的入门视频,里面介绍了一些相关的内容。但是也没有把go-get-able这个问题明确说出来。我个人是觉得go-get-able对于整个社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Andrew 正在修订 https://golang.org/doc/code.html,新版本会增加更多 GOPATH 的内容
(CL 5561),尤其是对于有经验的 Go 程序员的内容。我们看看效果吧。

David DENG

unread,
May 18, 2015, 11:21:54 AM5/18/15
to golang...@googlegroups.com
我有兴趣做一些修订的工作,呵呵。

产学红

unread,
May 19, 2015, 7:30:58 AM5/19/15
to golang...@googlegroups.com
不錯 支持

--
--
官网: http://golang-china.org/
IRC: irc.freenode.net #golang-china
@golangchina
---
您收到此邮件是因为您订阅了Google网上论坛上的“Golang-China”群组。
要退订此群组并停止接收此群组的电子邮件,请发送电子邮件到golang-china...@googlegroups.com

Monnand

unread,
May 19, 2015, 1:22:38 PM5/19/15
to golang...@googlegroups.com
On Mon, May 18, 2015 at 1:31 AM minux <mi...@golang.org> wrote:
<snip>


欢迎欢迎。我们用和 Go 官方一样的代码审核机制。
两个 CL 分别是

使用你的 Github 帐号通过 OAuth 验证。
(项目的邮件列表是 go-z...@googlegroups.com,不过其实不关注每个代码审核的话也
不一定需要订阅,你评论过的 CL 有任何更新 Gerrit 会自动邮件通知你的。)

OK. 我争取七月左右能抽时间去看看。最近各种事情一起忙,有点吃不消…… 

<snip>
Andrew 正在修订 https://golang.org/doc/code.html,新版本会增加更多 GOPATH 的内容
(CL 5561),尤其是对于有经验的 Go 程序员的内容。我们看看效果吧。

多谢!我这就去看这个CL。

-Monnand

--
--
官网: http://golang-china.org/
IRC: irc.freenode.net #golang-china
@golangchina
---
您收到此邮件是因为您订阅了Google网上论坛上的“Golang-China”群组。
要退订此群组并停止接收此群组的电子邮件,请发送电子邮件到golang-china...@googlegroups.com

minux

unread,
May 19, 2015, 11:59:49 PM5/19/15
to Golang-China

2015-05-19 13:22 GMT-04:00 Monnand <mon...@gmail.com>:
OK. 我争取七月左右能抽时间去看看。最近各种事情一起忙,有点吃不消…… 
 
恩 没事儿,review.go-zh.org 上的 CL(非翻译的CL也一样)随时欢迎大家提意见。 


<snip>
Andrew 正在修订 https://golang.org/doc/code.html,新版本会增加更多 GOPATH 的内容
(CL 5561),尤其是对于有经验的 Go 程序员的内容。我们看看效果吧。

多谢!我这就去看这个CL。

我觉得新改动总结得挺好的(为了方便阅读,我做了初步翻译):
<ul>
<li>Go programmers keep <b>all</b> their Go code in a <i>workspace</i>.</li>
  Go 程序员把他们 <b>所有</b> 的 Go 代码放到一个 <i>工作区</i> 里。
<li>A workspace contains many version control <i>repositories</i>
    (managed by Git, for example).</li>
  一个工作区里包含很多个版本管理的代码库(比如使用 Git 管理的代码库)
<li>Each repository contains one or more <i>packages</i>.</li>
  每个代码库包含一个或多个 <i>包</i>
<li>Each package is made of one or more Go source files.</li>
  每个包包含一个或多个 Go 源文件。
<li>Each package has its own directory. The location of that directory inside
    the workspace determines the package's <i>import path</i>.</li>
  每个包尤其独立的目录。包所在目录在工作区里的路径决定了包的<i>导入路径</i>。
</ul> 

根本不提多个 GOPATH 的事情,直接说把所有代码放到一个工作区里。这样使用多个
GOPATH 就成了高级功能。

minux

unread,
May 20, 2015, 12:05:17 AM5/20/15
to Golang-China

2015-05-18 11:21 GMT-04:00 David DENG <david...@gmail.com>:
我有兴趣做一些修订的工作,呵呵。

欢迎并感谢您对那两个 CL 提的意见,都非常到位。自己翻译的东西自己是很难
读出问题的,就是需要非作者的参与才能完善。

补充一句,虽然不是必须的,但是建议首次登陆 Gerrit 之后点击右上角的名字
然后进入 Setting,设置一下自己的Full Name(当然随便啥名字都可以),不然
Gerrit 默认叫 "Anonymous Coward" 不是太好区分。

David DENG

unread,
May 20, 2015, 6:04:17 PM5/20/15
to golang...@googlegroups.com
设置完毕,谢谢!

--
--
官网: http://golang-china.org/
IRC: irc.freenode.net #golang-china
@golangchina
---
您收到此邮件是因为您订阅了Google网上论坛上“Golang-China”群组中的主题。
要退订此主题,请访问https://groups.google.com/d/topic/golang-china/t086D2MLHDw/unsubscribe
要退订此群组及其所有主题,请发送电子邮件到golang-china...@googlegroups.com
要在网络上查看此讨论,请访问https://groups.google.com/d/msgid/golang-china/CAFK4q9yr5tvtYrgi8MvUc17LBSyavibtr%2BifBwaQNruZOLCuDw%40mail.gmail.com
要查看更多选项,请访问https://groups.google.com/d/optout

dlin

unread,
Jul 11, 2015, 6:40:40 AM7/11/15
to golang...@googlegroups.com
聯想到 GO 1.4 -> Go 1.5 的過程, 用了機器輔助翻譯.

不知道目前的翻譯工作, 若以機器輔助翻譯通用辭彙(要有人整理, 或者機器彙整通用翻法), 是否會對翻譯品質更有幫助.
Message has been deleted
Message has been deleted

Alex Koshykov

unread,
Sep 13, 2016, 4:31:13 PM9/13/16
to Golang-China
https://www.kickstarter.com/projects/1604791210/go-gopher-toy?ref=user_menu
Go Gopher Toy

пятница, 27 февраля 2015 г., 8:07:07 UTC+2 пользователь Shushan Chai написал:
Reply all
Reply to author
Forward
0 new messag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