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专业领域相关文档的翻译问题

1 view
Skip to first unread message

Wei-Dong Lian

unread,
Jun 10, 2010, 10:57:38 AM6/10/10
to gnu_octa...@googlegroups.com
很高兴看到这么多人开始计划翻译文档了。如果可以的话可以考虑在维基中文上面去翻译。比如http://wiki.lyx.org/  这是一个关于lyx的文档的例子。我们需要一个公共,权威的平台能把这个工作积累延续下去。我不知道GoogleGroup是不是很方便作这个方面的工作。

看到维基百科上面好多专业的东西数学的、力学的、物理的都没有中文对应此条,而只能看英文的版本。我们是中国人英文再好,其实也不如看中文快,说个最简单的例子,即使是中文如果换成了繁体字,我觉得好多人看着也没有简体中文快,用简体你可以一眼扫遍大致内容。而英文和繁体的版本,我们需要稍微多一些的时间。
我不担心科技上和专业上的东西的翻译版本问题,毕竟这个领域有这么多我们在做这些事情,比网上那些愤青们整天嚷着爱国要有意义。而我最担心的是我们国家这些年改革开放学习西方,没有错,但是我们大部分在学习技术和物质发展层面的东西,这个是迫切的,但是我觉得文化的人文的东西我们也要重视翻译学习(尽管中华民族的文化博大精深),国外的重要的著作均有相应的日文版,而我们这么大一个国家,那些搞社会科学的人文科学的人也不知道在干吗,为什么不能多多翻译国外的经典著作呢。
还有最让我担心的是中文资料泛滥,虽然资料多,但不精。看我们国内的论文科技论文和国内的那些什么知识网和期刊网,搜索一个此条那么多文章,真的去下载下来看看,发现有用的真的没太多。从论文里,获得不了有用的东西,论文里提供的信息根本无法进行算法仿真。
今天看到大家在计划翻译,好多讨论组都在自己的领域开始翻译这些专业领域的东西,这个非常好,Boost也已经有人开始翻译了。我们中国这么多人才,不能落在日本和德国人后面,还有法国人。因为看看法语的学习资料就知道了,他们有那么多非常有用的学习资料,为新手进入这个领域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据说日语和德语的也不错。
或许和我们中国人的性格有关,我们多数人总是实用主义和拿来主义多,多数人都喜欢乘凉不喜欢打伞,所以非常感谢你们这些热心的翻译者。
同时也希望中国能快点政治体制改革,教育体制改革,还大家一个“和谐”的学术氛围。


Thu Jun 10 2010 16:27:43 GMT+0200 (CEST) <gnu_octave_z...@googlegroups.com>:
今日主题摘要 网上论坛: http://groups.google.com/group/gnu_octave_zh_CN/topics 一个 ...

Ze Ji

unread,
Jun 10, 2010, 11:47:17 AM6/10/10
to GNU_Octave_zh_CN
一些想法:

有关文件格式:这个之前已经被提到了,并决定使用文本文档。

个人有几个建议:

1. 因为大多数文档都是LaTeX的,一般可以获得源文件。建议应在此基础上翻译,并使用同样的排版风格。而且可以生成pdf,以便下载。
2. 使用latex还有个优势,就是便于文件版本管理,可以使用google code的svn

关于使用wiki服务器:
如果使用wiki编辑,而不用LaTeX的话,
3. 最好能找到合适的服务器空间吗?可以自己设立wiki空间,或者论坛。并注册域名。维基中文,我不清楚。毕竟这个文档比较长,不知道是否合适。我
个人尝试过mediawiki,感觉很容易用。个人认为时机成熟以后,应该考虑。
4. 似乎可以参考这个网站的风格,http://wiki.woodpecker.org.cn/moin/OBP。文档格式可以包括
docbook,不过我不熟悉,也可能不适合octave文档。
5. 最后,octave的用户群比python比起来小很多,恐怕暂时没有足够的人力来做这些事。单纯的翻译工作就已经很多了。

最后:
6. 最好通过原作者的同意或者认可。如果官方网站会有链接,便于被大多数人直接搜索到。

> gnu_octave_z...@googlegroups.com<gnu_octave_zh_CN%2Bno...@googlegroups.com>>:
>
> 今日主题摘要 网上论坛:http://groups.google.com/group/gnu_octave_zh_CN/topics一个 ...

Reply all
Reply to author
Forward
0 new messag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