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腐揭黒举报人王培荣申请入党,为反腐败建立清廉社会风气而努力奋斗

0 views
Skip to first unread message

wpr

unread,
Apr 17, 2009, 2:13:02 PM4/17/09
to 风华园业主共同收益帐目
反腐揭黒举报人王培荣申请入党,为反腐败建立清廉社会风气而努力奋斗
王培荣的入党申请书

中国矿业大学党委:

共产党宗旨是为人民大众谋利益,一切侵害国家人民群众的事,不论他打着什么组织的名义,也不论他打着什么旗号,都是违反共产党的宗旨的行为。党十七大提
出:党与腐败水火不容。对损害人民群众利益的事件一查到底,决不姑息。胡锦涛总书记号召“以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新成效取信于民”。

王培荣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依照共产党宗旨为人民大众谋利益,与侵害国家人民群众的违法犯罪作斗争,响应党的号召与腐败作斗争,监督党政机关对损害人民
群众利益的事件一查到底,决不姑息。为实现胡锦涛总书记提出 “以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新成效取信于民”而努力。为建立清廉的社会风气,让人民觉
得生活在充满正义的天地之中而努力奋斗。

以下是我对反腐败的认识:

目前的干部机制和反贪机制,贪官要担心的是管着他的那几个有关官员,不是广大的人民群众。所以,一旦他觉得巳成功蒙蔽或摆平了那几个可以左右他命运的官
员后,便可放心大胆、为所欲为地进行腐败敛财的伟大事业,可以无视近在咫尺的人民群众的感受。相反,手中无权的平头百姓若路见不平,出头反腐,可能会招
来极其残酷的打击报复,或再被扣上政治帽子,随时弄到出师未捷身先死的地步。两相比较:搞腐败的风险较低,搞反腐的成本则反而较高。

反腐败是一场革命

纵观历史改朝换代之规律,无不以励精图治开始,以官吏治腐败告终。

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国是家城,城坚民安。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权为民所用,实为重本之举。为民不为民是为官与施政好坏的试金石。

不为民的官有两种状态,一是庸才,或意志消沉,无所作为,对这种官是斩钉截铁地更换。另一种是品德坏,专为一己私利而坑民、扰民,对这种官是毫不留情地
清除。

一个好官是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一个坏官是则为官一任,祸及一方。能为一方的百姓祸福影响的是权力问题,愿不愿对一方的百姓祸福造成影响的是品质问题。
失去监督的权力是腐败产生的根源。专制和独裁是权力失去监督和控制的具体表现。

当前,腐败表现在贪赃枉法,结党营私,徇私舞弊,滥用权力,勾结黑恶势力,打击报复异己,任人唯亲,当保护伞等等方面。而腐败分子大多数出现在大大小小
的权力阶层,因而,反腐败是对腐败现象和具体有一定权力的腐败分子的斗争,是正与邪的斗争,是国家和党存亡的大事,实质上是一场革命,激烈的时候也流
血。

腐败分子当其腐败罪恶未被揭穿绳之以法之前,他们可以道貌岸然地以各种方式和假象欺骗人民,他们损坏的是党在人民中的光辉形象,他们丧失的是党在人民心
中的诚信。当其腐败将要败露,他们可以一反常态地利用权力残害维护正义的人民。人民面对腐败分子的欺骗和残害这二种手段上,腐败分子占尽了天时地利,因
而反腐败有相当难度。

对于权力腐败,反腐败者总是处于弱势,不得不时时刻刻警惕那种冠冕堂皇和阴险毒辣的暗害,甚至举报不得不匿名,策划反腐活动不得不转入地下,上访也只能
时时盼望清官突然出现在眼前。举报材料交上去之后,一怕石沉大海,二怕举报材料转回到腐败分子手中。腐败分子报复行为和劣迹倒成了名正言顺的"阳谋",
而反腐败者的正义行为倒蒙上了"阴谋" 的色彩。面对这些,反腐者没有坚强的毅力是难以坚持到底的。但反腐者无论成败都是英雄。

职能部门的不作为和部门主要领导的官僚主义是腐败分子滋生的温床,是反腐败行动的大敌。反腐败要想迅速获得效果,要上下齐动员,对腐败分子形成一种"过
街老鼠,人人喊打"的氛围,在此基础上建立一种清廉的社会风气,让人民觉得生活在充满正义的天地之中。

反腐败者对腐败分子周旋的时间越长,说明腐败分子的外围势力越大,说明保护伞的地位越高。但不论腐败分子的势力多大,保护伞的地位多高,最终难逃法律的
制裁。

此致

敬礼!

申请人:王培荣

2009年4月18日

反腐揭黒举报人王培荣博客:

http://blog.sina.com.cn/daheichue

Reply all
Reply to author
Forward
0 new messag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