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ar All,
相信該回家的都回家了, 該睡的也都睡了. 醒著的一定還醒著(跟我一樣...T_T)
小弟在此update今天的專題分工, 順便把拍得比iphone4S(藍芽不工作)差的資料流程圖上傳

(格式=> 硬體模組:軟體模組<Owner>)
1. Ethernet模組: 使用者輸入擷取/存儲程式 <Lydia/尚偉>
2. 溫濕度感應模組: 溫濕度變化擷取/存儲程式 <Rex>
3. 周邊同步模組(Embedded in SIOC): 輪詢來源資料並通知輸出模組程式 <Ken>
4. BT模組: 資料處理/模組控制程式 <Ken>
5. LED模組: 資料處理/模組控制程式 <Rex>
6. 手機瀏覽優惠網站設計 <Lydia/尚偉>
我稍微想一下, 其實各模組已經可以開始動工了.
誠如我今天跟Rex討論提到, 各模組可以在實作完成後, 先完成unit test以確認Input/output符合預期
接著再進行各模組的整合. 例如:
i)周邊同步模組, 可以先用終端機輸入模擬溫溼度感應的變化(Input), 然後藉由通知兩隻簡單的程式來模擬通知BT/LED模組的行為(Output)
ii)BT模組可以在內部邏輯實作完成後(Output)直接用用putty模擬notify(Input)
確認接著把(i)的output與(ii)的input拔掉後再將i)與ii)接再一起就完成了一小部分的功能
這種開發模式大家可以參考看看, 應該可以加速我們專題的開發
(如果大家已經很熟悉這種方法那小弟就獻醜了 >///<)
希望大家都有好進度喔~~大家加油囉~
以上!!
Best Regard,
K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