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心声--有感于《天妒红颜》一周年

1,003 views
Skip to first unread message

关注朱令丙

unread,
Dec 1, 2006, 7:58:15 AM12/1/06
to 精华
##
2005年11月30日,《天妒红颜》一文在天涯杂谈发表,一石激起千层浪,转眼一年过去了,
人们没有忘记那个被铊投毒 的女孩--朱令。
大家在守望......
Message has been deleted
Message has been deleted

关注朱令丙

unread,
Dec 1, 2006, 8:02:47 AM12/1/06
to 精华
发件人:         nana xinba - 查看个人资料
日期:        2006年11月29日(星期三) 下午9时09分


冬日里的春

很老套的一句话: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老是老了一点,可是不论怎样,对于冬天,人们总是很自然地想到春天。

今年的春天,很偶然地看到"天妒红颜",就遇见了你——一个年龄与我相仿,却经历了我无法想象的磨难的美丽女子。带着惊诧和愤怒,从天涯到百度,了解了你的故事。

是啊,年少的你,是那样美丽,碧绿的荷丛,蔚蓝的波浪……都比不过你的美。看到你,耳边就自然地流淌着"水边的阿蒂丽娜"那优雅的旋律。

你本该是一个属于春天的女孩子,可是冰冷的铊毒偷偷侵袭,你看不到铊,被铊深深地伤害。12年了。在这12
年里,同龄的我们,求学,工作,恋爱或失恋,结婚、生子……可是你,春天的女孩,却一直在与病魔抗争,你坚强地在漫长的寒冬里穿行。

是你与寒冬抗争的力量,是二位老人的慈爱和坚韧,感召了那么多善良的人追随春天的脚步。感谢你,春天的女孩。向往春天、追赶春天的朋友越来越多,大家聚在一起,做力所能及的事,与那寒冬较量。铊将在寒风中瑟缩着被撕碎,这是铊应得的惩罚。

春天,就会来。

关注朱令丙

unread,
Dec 1, 2006, 8:04:06 AM12/1/06
to 精华
 发件人:         长征虽老亦年青 - 查看个人资料
日期:        2006年12月1日(星期五) 上午12时17分


记忆与信念

--写于《天妒红颜》发表一周年纪念日

一年了,我自己也没料到,在一年后的今天,我依然关注着那个苦命的清华女孩朱令。我自认是一个疏懒、率性的人,随着生活的浪潮起伏不定,对许多事情都不太上心,往往只有三分钟的热度。但是,去年的今天,某网友在天涯社区发表《天妒红颜》一文,在网络上掀起了一股讨论热潮,把三个人推上了风口浪尖。而我,一个完全无关的局外人,碰巧在某论坛看到有关消息,压抑不住好奇心,跑到天涯网看了有关报道,后又到百度朱令吧、谷歌帮助朱令论坛参与讨论,一直追踪到今天。

朱令,一个优秀的清华女生,原来是父母的宝贝,老师的宠儿,有着美好的前途与人生,却被一个狠毒的人无情摧毁了一切。鲁迅先生说过:"悲剧就是将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在看了网上真假掺合的消息之后,我们至少可以确定一件事,朱令被奸人所害,惨遭毒手。这无疑是一场悲剧!友人问我,在目前的中国社会,比朱令不幸的大有人在,你为什么只关心她呢?我思考了一下,回答:"我也知道有许多遭遇悲惨、穷苦贫困的人,但我没有办法为他们多做一点点,真的很无奈,我个人的力量实在有限,无法改变他们的命运。而朱令,她的不幸不仅仅是某一个人造成的,而是这个社会某些人与某些集团为了各自的利益造成的。最初听到朱令的故事,对我心灵上的震撼至今没有消除。或者因为朱令是一个优秀的女孩,或者因为她父母是知识分子,或者因为行凶者逍遥法外,或者因为贝志城的挺身而出,或者因为案件的扑朔迷离,或者因为社会的明显不公。同情?好奇?义愤?数不清的原因吧。"

人的大脑容量是有限的,记忆库中的东西也会不断更新,不断变化。十多年前某一天做过些什么,未必会在我的大脑里残存有一丝的记忆。但不同的人却有着自己的关注点与兴趣点,别人觉得无关紧要、毫不上心的一件事,或者对于另外的人来说,却终身难忘。在参与讨论"孙维(孙释颜)到底是不是凶手"时,时常有网友以"知情者"或"清华校友"的身份站出来,回忆十一、二年前发生的事情。真实性自然有人怀疑,也有人认可。但我相信,在两个人的心里,对于当年的事情,对于一点一滴的细节,是永远不会忘记的。那就是朱令及谋害朱令的凶手!朱令她虽然严重致残,但她的记忆依然停留在21岁,依然活在那个世界里,她并非对当时发生的事情没有印象!如果上天怜悯朱令,让她终有一天站到法庭上,打开她的记忆库,亲手批评谋害她的凶手,那将会是一件多么令人快意的事情啊!另一个就是凶手,她(或他)虽然逃脱法网多年,如常人一般生活。但她始终逃脱不了良心的谴责,多年的秘密长期积压,可能会导致神经过敏,从而无法正常面对生活。同事在聊天,她会敏感地以为别人议论她;朋友在说笑,她也会疑心友人讥讽她。可怜的凶手,如果她还可以坚定地认为自己清白无辜,并非她真的没有行凶,而是她接受不了犯罪的自己,她正在接受心灵的惩罚与道德的刑拷。可怜可悲的人呀!是否在竭力地试图埋葬自己的某部分记忆?为什么电视上有那么多人患失忆症?偏偏不是自己?她或者会恨不得一头撞墙,让自己暂时失忆,从此忘掉过去,不再痛苦?

我不必选择性失忆。我对于自己一年来的所作所为问心无愧。在阅读《天妒红颜》、《孙维声明》、贝志城的声明与访谈之后,我用自己的常识与知识作出了个人判断:孙维逃脱不了干系。天涯网的讨论我没有赶上,春节过后,我辗转来到百度朱令吧,关注及参与了长达数个月的讨论热潮。经历了朱令律师的出现及声明、童宇峰的邮件门事件、知情医生关于协和医院对朱令治疗的讨论、《青年周末》关于事件最新情况的报导、清华大学二次失窃及对朱令孙维事件的处理、贝志城对于事件进展的透露(包括孙维同盟的形成与崩溃、孙维与好友间的通信、凤凰卫视的采访等等)、朱令基金会及热心网友们赶制T恤与募捐筹款、朱令同学的一一露面、孙维的个人情况背景资料的揭露,还有素描等铊党的不停叫嚣、朱令吧的数次爆吧及被迫关闭、孙维吧吧与朱令令吧扰人眼目的讨论,这些我都记忆犹新。记得铜须门事件之后,"网络暴民"一词甚嚣尘下,参与网络追凶讨论的人们也被铊党成员定为"暴民"。有的网友在这些混淆视听的恐吓性话语下,开始退缩、观望、迷惘,失去信心、动摇信念,乃至放弃。只会在生活的平静中偶尔忆起朱令此人此事及那次网络讨论。有的人觉得追凶停留在网络这个虚拟世界里,无奈无趣兼无聊;有的人认为在中国这个官本位的社会里对一名未入罪的高干子弟进行追凶,是蚍蜉撼大树的可笑行为;有的人觉得十一年之后再来重翻旧案,追查真凶,希望渺茫;有的人则觉得案件是否侦破、凶手是否伏法,对于今天的朱令已经没有任何意义。对上述种种想法,我个人认为有失偏颇。如果说,作为一名平名百姓,不能在现实世界里发出属于自己的声音,为何不能在相对自由的网络中发表个人的看法呢?这种看法并非臆说,并非造谣,不是诽谤,不是违法,而是作为一个基本的人所具有的良心与道德、正常的独立思考能力所作出的合情合理的个人判断。一个人的声音虽然微弱,但众人的声音就会成为一种呐喊!一种让行凶者无法忽视的呐喊!它会让心虚者心惊肉跳!
会让凶手夜不能寐!会让那些玩弄法律、愚弄民众的不法分子无法安心!无论她(他)有多么尊贵!多么狡猾!这是一种信念,对人类社会公平法则的信念,寄托着人们对公义的追求。这种信念使人们在逆境中不屈不挠,在顺境中奋发前行,在物欲横流的社会里闪耀出人性的光辉。在现实中,它也会开出朵朵奇葩。11月24日,朱令33岁生日,在烛光的映照下,这位美丽的女孩,在慈爱双亲及众多热心人的陪伴下,度过了开心的一刻。这一刻,就是平凡而伟大朱妈妈与吴爸爸,以坚定的信念,十数年如一日、无微不至地照顾着令令,等到的一刻。也是众多热心的陌生人,从知道朱令的不幸遭遇、参与讨论、报导,继续关注、帮助,坚持到今天,换来的一刻。有理由相信,历史最终会给朱令一个交待,会还朱令一个公道!这是信念。

我同样拥有信念。我想,在我有限的人生里,会坚持用自己的微薄力量,尽可能地为朱令做一些有用的事。希望朱令的悲剧不会再产生。希望朱令终能得偿所愿,亲眼看到真凶为自己犯下的罪行负责!

最后,在今天这个有意义的日子里,写下一首小诗以明志。
                   纵无补天力,
                   亦学精卫志。
                   滴水功虽渺,
                   愚公把山移。
   谨以此诗与关注朱令的人们共勉!

关注朱令丙

unread,
Dec 5, 2006, 9:27:43 PM12/5/06
to 精华
发件人:  射手之末 - 查看个人资料
日期:  2006年12月5日(星期二) 下午12时03分
 
写在冬天--纪念《天妒红颜》发表一周年
一年前的冬天,《天妒红颜》再次揭开多年尘封的往事,十二年前的冬天,遭受铊毒的朱令一曲绝唱《广陵散》,从此陷入无边的黑暗。
不容讳言,国人是容易健忘的,也许是他们经过太多磨难而无暇旁顾,也许是目睹太多不幸而麻木,也许是要通过遗忘来保护自己,十一年,足够把一件事从记忆中抹去。关于朱令中毒案,在多年以前就通过媒体而略有了解,当时以为不过一起普通的校园投毒案,对于有着丰富经验、身负首都人民安全的人民警察来说,对付一个未经社会历练的校园里尚显稚嫩的凶手,应该是绰绰有余的(从后来此案所发生的一些事情来说,单从这一点上判断是对的),因此后来便不再关注,以致渐渐遗忘。
一个偶然的机会,看到《天妒红颜》这篇包含血泪文章,以及由此引发的控制与反驳、事实与谎言的交锋。是与非、黑与白,经过岁月的洗刷,或许已蒙蔽了很多人的眼睛,但至少有一点:那起被认为作案范围很窄、作案手段并不高明的投毒杀人案竟然不了了之,凶手和证据俱已人间蒸发,仿佛世间并不曾有过这么一件案子,只是留下受害人在死亡的边缘痛苦挣扎了十多年。
这是一种怎样的黑色幽默?是仰天长叹?还是欲哭无泪?原本以为,历经过许多人世冷暖、闻睹过无数悲伤与绝望,我的神经已足够坚强,但朱令的遭遇仍使我的内心再次遭受强烈的震撼。人最可怕的不是遭受伤害,而是遭受伤害却无法弥补;最悲哀的不是遭遇不公,而是遭遇不公却无法讨回公道。有冤而不能伸,有仇不能报。此情此景,怎不体会到贝志诚先生在那个残阳如血的下午所感受到的悲哀与绝望!
勇于揭开真相的贝专诚先生是令人尊敬的,遭受惨重打击而依然坚强面对命运的朱令父母是令人尊敬的,以自己顽强的生命力控诉凶手的朱令是令人尊敬的,仗义援助的律师是令人尊敬的,客观报道事实的媒体是令人尊敬的,勇于突破封锁不断呼吁的网友是令人尊敬的......正是由于他们的共同努力,我相信人间自有正义,作恶者必将受到审判,不论是法律还是道德。正是由于他们的共同努力,我也相信这件案子绝对不会不了了之,总有正义回归的那一天。
我相信,无论凶手有多大的通天本事、无论藏得多深、伪装得多好,在面对这些正义的网友、面对朱令病中那愤怒和无望的眼神、面对两位老人佝偻但坚强的背景的时候,它的心一定在颤抖--如果它还有心的话!
现时现地,对于凶手,我并不指望能受到公平的审判,但在历史的审判台上,它将被永远钉在耻辱柱上。但我更想问的是,在这个耻辱柱上,钉上的难道仅仅是一个凶手吗?!
 

关注朱令丙

unread,
Dec 11, 2006, 5:31:55 AM12/11/06
to 精华
十载红颜含冤,一年铊妇顽抗,铊,是时候报应了
 
作者:囸铊    时间:2006-12-7 16:55
 
   去年的这个时候,天涯一贴"天妒红颜"正是点击率极高时。此贴一出,引来无数高人,当然,也包括她,唯一嫌犯:s铊。铊以为:10多年过去了,罪恶已经沉到了海­底,不会有翻案之日的,可铊多么一厢情愿!好事者的文章回帖越来越多,楼层越来越高,于是,铊掩饰着内心的恐惧,精心策划了一系列闹剧,不,是丑剧!

 清者自清,谎言当然要用谎言遮盖,在这一年里,铊及其帮凶的极尽造谣中伤之能事,颠倒黑白自是不在话下。可他们的拙劣演技更让人明白了一个事实:凶手是铊!
 尽管神不知鬼不觉的从实验室偷走了铊盐,尽管自以为高明的把铊盐投放到了朱令的嘴里,尽管第一次得手后又成功的伸出了魔爪,尽管从14处出来时趾高气扬,尽管动­用一切资源10多年来封锁真相……可是,铊!铊不能蒙骗住所有人的心智,谁能接触铊盐,谁能那么密切接近受害者,谁又能给14处成功施压,你清楚,大家更明白:­铊是唯一交集。铊能掩饰住外表高贵的躯壳下内心燃烧着的极端嫉妒和狭隘,但能掩饰事发后的些许恐惧吗?

 文明不能进步该多好,没有互联网该多好,那样一切都在铊的掌握中。没有互联网,朱令一案定会如铊所愿:永远沉底,且是迷案。没有互联网,朱令受害一案不会被一般­草民知道而热炒,铊便可以安稳的在某大公司做经理,可以优雅的出入部长楼。可是,铊能做到的毕竟有限,阻挡文明和进步,何只螳臂当车!发出投诉帖里叫嚣"想倒孙­唯,劝你省省吧!退一步,就算是孙唯干的,我也可以负责任的告诉你们,你们也不能把孙唯怎么样!信不信?
",铊是何等心虚!

 是的,铊不必亲自那样歇斯底里,铊向来不乏爪牙。素描、毛尚宫为铊冲锋陷阵,何其勇敢,多么义无反顾;桃子卖弄天真,时而癫狂,透着无比热血衷心。铊们精心策划­的封吧、拆楼行动,不能不说小有战果。谁知道,吧封了又开,楼拆了再建,铊们能封住人心?铊们能拆掉良知?

 2005年不是铊的利好流年,2006年不是铊的利好流年,2007、2008……将也不是铊的利好流年,铊,你记得这句话么:做了的迟早得还!

关注朱令丙

unread,
Dec 11, 2006, 5:33:23 AM12/11/06
to 精华
不愿意就这样忘记
纪念《天妒红颜》发表一周年
 
发件人:  christzxq - 查看个人资料
日期:  2006年12月9日(星期六) 下午3时34分
 
去年冬天的这个时候,我第一次知道了朱令的事情,天妒红颜一贴让我知道了那段泛黄的故事,犹如一个老电影。本来以为,所有的苦难,所有的泪水,都是别人的,­与我何干?可后来一切都不一样了。
如果没有那个著名的声明,也许这段故事真的就只是一段故事而已,又有多少人会在意呢?那篇声明调动了所有人的好奇心,那些我曾经根本没有办法想象的事情在网­络中一一上演,这貌似虚无的网络却成了挖掘真相的利器,而那些曾经与此无关的人们,似乎只有他们,才能保持着公正,就是他们,倔强地从一些虚无缥缈的信息中追求­着真相,用着他们的智慧做出判断,用犀利的文字揭开迷雾,一个个貌似周密谎言终于敌不过追逐真相的力量,声明背后的人只能选择躲避。
网络所及之处的人们,在那些陌生人的坚持下,一个个真实地出现了,故事里的主角和配角,美丽的,邪恶的,正直的,自私的,善良的,懦弱的...
照片中令令荷花丛中阳光的笑容,抢救时那美丽绝望的双眼,昏暗的陋室里轮椅上臃肿的背影,让我知道悲剧其实就是美丽被摧残的故事。
那个因妒杀人的凶手,那么多扰乱视线的谣言,一次次对相关言论的封杀,一个个保持冷漠的相关人士,让我知道没有报应这种事情,正义是要靠自己争取的,而且争­取得很痛苦。
11年前网络那端的陌生人们对令令病情的焦急,贝志城在协和医院里执着的等候,11年后更多的陌生人对令令的关心,朱家父母用孱弱的身体坚强地支持着,让我­知道只要还有这些人在,我们就还有希望。
  我常常想起一句话:真相只有一个,可是你永远也得不到。
但我一直相信,所有的故事都有个结局,我已经能接受悲剧,我知道邪恶往往占据了上风,但不管怎么样,这个故事也应该有个结局,虽然已经经过了很多年,或许还­需要很多年,我可以等,但我一定要知道那是什么!我想要一个真相!
所以我决不愿意就这样忘记,我也不许你们忘记,我一次次提起这个事情,一次次顶起这些帖子,每个冬天的11月24日我都会在心中说声生日快乐,我就是要告诉­这个世界,你欠令令的公正没有还,你给我的故事还没有结尾,你不可以就这么忘了!


----谨以此文献给所有关注朱令的朋友们
 

关注朱令丙

unread,
Dec 11, 2006, 5:34:26 AM12/11/06
to 精华
                             等待黎明
 
作者:客观真相 时间:2006-12-09 19:36

可能世界会沉默如故,
可能一切又会如石沉大海,
但那团火已经点燃 ,
石在,火是不会熄灭的 。
 

    很多年前,我很偶然地知道了朱令中毒事件,还和朋友们说过几次,当时感叹互联网的神奇,也很是佩服贝志城的智慧,我以为朱令已经幸运的治愈了,却不知道这件看似­简单的中毒事件背后还有如此多的故事。
十年时光悄然流转,被伤害者朱令在痛苦的挣扎中顽强的活了下来,疑凶孙维仍然逍遥法,一切似乎已经过去。正义却并没有丧失记忆,一篇《红颜》动江湖,天涯由此风­波起。此时的贝志城已然年过而立,十年前那个英风侠气的少年已经面带沧桑,可他的血仍然是热的,他再次站了出来,直斥凶手。这一次,贝先生却不会如当年在面对了­协和医院的冷漠和自负后那般无力与无助。对于凶手苍白无力而又破绽百出的声明,童宇峰先生仗义直言,知情者无情揭露,众网友多方考古与追讨,被蒙蔽的同学反戈一­击,一切似乎才刚刚开始!
    我是在三月底才从新浪的首页上再次接触到朱令中毒事件的,自此开始在百度的朱令吧里活动,和一群来自天涯海角的陌生人一起为朱令事件重启司法程序而呼吁和呐喊。­几个月的发贴顶贴,我们见证了人世间的善良、勇气、爱心和正义,也目睹了种种的自私、卑鄙、无耻和下流。"世界可能并没有听到我们的呼声,或者,更坏的假设是,­世界听到了我们的呼声,但一切都依然如故。"是的,我知道很可能一切依然如故,真相似乎触手可及却仍然远在天边,我们的努力仍会如石沉大海,但是我不甘心!我们­这群小老百姓不甘心!我们要用自己的行动帮助朱令,我们想在冷漠的岩石上凿出痕迹,我们要用自己的行动去争取正义的到来!
夜很暗很长,但曙光终究会在地平线上出现!!朱令,我们大家和你在一起等待黎明!

关注朱令丙

unread,
Dec 11, 2006, 5:35:44 AM12/11/06
to 精华
美丽新世界

        --纪念《天妒红颜》发表一周年

 
发件人:  沉默的钟 - 查看个人资料
日期:  2006年12月10日(星期日) 上午1时52分 
 

秋去冬来,当寒风瑟瑟的时候,那些照片,那个弹着古琴的妙曼身影,已然定格12年了。

而我们,也从天涯的"天妒红颜"走过了一个寒暑。

多年前曾得知清华的铊中毒事件,当时只是感叹互联网地神奇,

却不知那双眼神的存在,那双我永生不能忘怀的眼神。

更难忘的是朱妈妈,吴爸爸面对绝望的坚强和高贵以及众多志愿者的付出,坚持和柔情。

我总是会告诉我的朋友们一个小故事,那是一个异国的街头,一个老人不小心摔了一跤,

顿时有很多身影冲向他,要去将他搀扶,甚至有人刹住汽车,穿过马路,去搀扶他。

我之所以如祥林嫂般的重复这个故事,是因为这一幕给站在街对面的我所造成的震撼,

是如此深深的刻划在心底。

我们从小在"雷锋精神""助人为乐""五讲四美"的教育中长大,

长大后却越来越发现这个社会变的势利,变的浮躁。人们的心态也变的麻木,尖刻和自私。

面临着道德的缺失,黑夜的降临,我们更多的却只想裹紧自己,用逃避来塑造社会,用忍受来建立我们的世界。

而朱令事件却让我重新鼓起内心的喜悦,
贝志城的拍案而起,zenyup的呕心沥血,
投诉楼的十万高楼,无数网友的无私付出,
给我带来了如此的感动和希望。

令令的不幸,凶手的冥顽,
朱家的坚韧,帮凶的叫嚣,
激起了很多网友内心最朴素,最真挚的爱与恨,
而这爱与恨,犹如点点火花,
点燃我们心中那原本已经被麻木,被遗忘的东西,
那就是付出,完全"利他"的付出。

诚然,大部分志愿者的付出源自最原始的人性,
更多的是依靠激情的支撑。
这点点的火花,该怎样让它变成温暖的火堆呢?
我们都很喜欢用一个词语"反思",
那么在帮助朱令的活动中,我们能反思到什么呢?

也许我们可以反思,
怎样超越个体的意义,
赋予其更广泛的社会意义。
个人,家庭,社会的完美和谐,
是先有三方的付出,而后得到的。
我们在朱令事件中的付出,
不仅仅是唤醒我们心中的沉睡的良知,
也是向社会注入清泉,
让关爱和互助重回人间。
我们也构筑了一个新的价值观:
回馈社会将带给我们成就感,
帮助弱势群体可以体现我们的公民意识。

现实问题也摆在我们面前,
虽然朱妈妈,吴爸爸都是很坚强的老人,
他们不需要怜悯。
但朱令的日子毕竟还长,
健康,快乐,有尊严的活着,
是我们每个人对令令的希望。
即使凶手伏法,
即使时光冉冉,
但帮助朱令的主体将一直延续。
还有,社会中更多的弱势人群,
还有,青少年的心理健康,
还有,唤醒人们曾经麻木的心灵,
来共同来追求一个美丽的新世界。

也许,我们需要一个完整的机制,
来帮助令令,来帮助更多的人。
更是为了救赎我们陷入黑暗的心灵。
也许,我们可以发展出一个基金会,
或者一个非政府志愿组织。
来保持我们可贵的同情心和付出,
以回馈给整个社会。

在我们的心中,都有一片净土,
这里有绿树红花,
这里法治严明,
这里人人欢笑,
这里小朱令和小孙维愉快而互助,
这里,所有的人对社会有安全感。

这就是我们的美丽新世界。

 

关注朱令丙

unread,
Dec 11, 2006, 5:37:10 AM12/11/06
to 精华
一年牵挂
 
发件人:  塞下风景 - 查看个人资料
日期:  2006年12月10日(星期日) 下午2时43分
 
 

我是一个与朱令同龄的陌生人。然而,2005年冬季以前,我毫不了解朱令;2005年冬季以前,我与网络十分隔膜。

2005年冬季的一天,我偶然上一个校友网站,看到关于朱令的报道,题目是"清华女生中毒十一年,案情仍然扑朔迷离"。这个题目所包含的内容,我似曾相识,依稀­记得多年前上大学时看过关于北京的女生被人投毒的文章。我于是点开这篇报道。我才知道,那个美丽而不幸的女生名叫朱令。我随后搜索查看了大量相关的网络文章,了­解了更多情况。悲情和愤怒的情感占据心间。从此朱令成了我的牵挂。

查看网络上的相关消息,关注电视上的专题节目,与朋友谈论探讨;在路上,在夜晚;我关注朱令,想念这个远在北京的女子。

2006年春节前后的一个月内,我上网不便。2006年1月下旬,我终于又能便利地在网上搜查朱令的消息了。我寻思在舆论的关注之下案情是否有突破性的进展了。­但似乎看不到相关信息。我在寻寻觅觅中获得了惊喜----发现了朱令吧。这里有正义善良的人们,这里有理性的思辩,这里有对朱令的爱和对恶毒者的恨。从此,每天­早上打开朱令吧浏览成了我的生活程序。朱令吧伴随我走过了2006年的春天和夏天,成了我精神生活的隐然却重要的内容。

在岁月流逝中,我逐渐习惯于默默关注而不惯于行动。我每日浏览朱令吧,却极少发言。最早的一次发言大概是2月的某一天。后来偶尔也顶过几次帖。到了5月,我注册­了一个名字。朱令吧里时有正邪的激烈交锋。这里聚集了正气的、智慧的、热情的网友。我为他们而感动,心与他们的心一起激荡。2006年6月的那天早上,按照习惯­点击朱令吧,却发现"这个吧不存在",一时不能相信自己的眼睛,再试,仍然如此。我仿佛失去了珍贵的东西,于是再次寻寻觅觅。我找到了古歌,找到了投诉帖。直到­11月的一天,在投诉楼里看到"还朱令吧审核权"的帖子,我再次点击朱令吧,发现它真的再次开放了,尽管这里人气不如以前旺,但总是令人高兴的。

2006年春夏的朱令吧里有很多网友令我难忘。有文采焕然、敢爱敢恨的zenyup,我常常从她身上看到另一个自己;有正气浩然、幽思绵长的"廉颇的刀";有智­慧幽默的三五月;有大哥风范的目寒星;有激情持久的情诉莱茵,还有晴吧主、月吧主、笨囡囡囡,长征虽老亦年青、我为令令、客观真相、做个有良知的人、气动元件、­纳木错湖、alienguest......众多来自天南海北的、素昧平生的人们,为了关心一个同样素昧平生的朱令,大家相聚于网络的一片小小天地,奉献宝贵的­情感、智慧和时间。他们追寻光明、散发温暖,可亲可敬,令人留恋。

我是一个普通而平凡的人,散落在南方的一隅。多年前为了理想,去了北京,在北京待了好几年。蹉跎多年时光,仍然无所成就,平平庸庸,仍然在为生活而奔波。岁月似­乎已使心灵蒙上尘埃,然而我却不能停止牵挂朱令。为什么?记得朱令吧曾经有过这么一个询问的帖子,我也追问自己。回答是,因为我们许多人和朱令一样是弱者,因为­朱令被邪恶之手害得太惨,因为朱令的父母那么感人,因为关心朱令的这个群体如此可爱可敬,还因为朱令和我同年上的大学......

又是一年冬天,我坐在南方的一个房间里。昨晚听了一首歌"闪亮的日子",那是我在看到路人甲的文章后去找了听的。这是一首动听而令人感怀的歌。我决定写一点文字­,纪念这特别的一年。默然而卑微的我也许不能做得更多;我向那些做了很多实事的朋友致敬,我为朱令和她的父母祝福。

关注朱令丙

unread,
Dec 11, 2006, 5:38:27 AM12/11/06
to 精华
<杂记--------令令案的06年年末有感>
 
 
发件人:  三妮 - 查看个人资料
日期:  2006年12月11日(星期一) 下午3时31分
 
 
我害怕写文,不过,为了令令,就试试吧.
在今年的6或7月份,偶然在天涯杂谈中看到"清华投毒案...",那时候,关于令令的帖子一直在第一版出现,但我并没有点开来看,心中只是觉得,一个投毒案,就­因为发生在清华学子的身上,就值得关注了吗?更何况,还是十年前的.过了好几天,天涯上觉得实在没啥好看的了,才好奇进去看了下,之后竟是一发不可收拾.

令令案真的很奇特.既简单又复杂.简单的是事件本身,从在学校受害,到警方进入调查,到医院治病,最后在家养病.这个过程无可厚非;奇特的是,这个应该是极其轰­动且备受关注的案子竟然没能破案,令令的医救工作竟然会那么不顺利而导致对令令的终身伤害;复杂的是参与讨论发言的人的不同背景以及他们的不同态度.这让我迷惑­且为此着迷.
我记得采访超女的时候有个女孩子说,她觉得经历比赛,一年相当于十年,自己从中学到了很多,也成熟了很多.那对我而言 ,令令案让我看到了更真实而广阔的社会,有­友爱,有伤害,有猜疑,有信任.有宽容,有歹毒,有坚持..........太多太多了.

我不是一个有耐心的人,很少有坚持的时候,对自己如此,更不要说对别人了.但是对于令令,尽管半年过去了,可我还真得说,对令令的关心以及对令令案的关注,我必­-须坚持,这已是一种责任,为了受到严重伤害的令令,为了本该享受子女孝顺的令令父母,更为自己.

实际上,在这半年里,每一件突发事件都在打击着我的信念,天涯的禁止讨论,百度的朱令吧的封吧事件,还有屡次网友电脑出现故障甚至是报废.如果说电脑故障很正常­,那么我们这些想去帮助令令的人的电脑的报废率也太高了点.艾.......扯远了.

当心疼令令的网友们在投诉吧里坚持顶帖要求解封的时候,我的心真的很难受,因为即使到了那样的时候,大家仍然怀着希望坚持,并且用正当的方式来表达自己心中的不­满和抗议声.要知道,某超女粉丝因某些事情为了抗议而暴吧过,呵呵,我们的投诉帖子一直高高在上,多久了?而暴吧的愤怒一天左右就把问题解决了.我能说什么?之­后仍是坚持,一个想通过合理途径解决问题的帖子的坚持.
我说过我不是一个有耐心的人,可如果我放弃顶帖,忘记那投诉楼,那便是我个人对整个合法且正当方法解决问题的放弃.我能吗 ?不能啊!

还为了我的奶奶.老一辈的人啊,他们对子女的疼爱无微不至,而自己却舍不得吃穿,我爱我的奶奶,我不希望世上这样善良的人受到伤害,本该享受子女孝顺,却还在辛­苦地照顾自己的孩子,这有多么无奈,我们就能袖手旁观了吗?我们不该为这善良的父母做些什么吗?我知道,我奶奶一定会支持我的.

最后说说我们的令令.令令啊.........
令令的存在,是生命的一个奇迹.她经历的痛苦,我无法想象,可是她还在,并且我还从照片,录像中看到了她的笑.她是我坚持的理由,也是我坚持的动力所在.如今,­她时常活在她自己的世界里,可是这并不妨碍她的可爱,听网友们说,她常会和爸爸拌嘴,爱听音乐,永远以为自己20多岁.她的时间停止了.我心疼她,因为这本该是­她享受人生,发挥自己才华的时候,可现在呢?什么东西让人最心痛?就是明明一样美好的东西却要毁灭给你看.令令的坚强和幸运使她没有遭到毁灭 ,但却验证了这个社­会的一些不公,也让很多人愿意为这些不公而站起呐喊.

事实上,我的所求并不多.记得柯南的片里常说,真相只有一个.那,令令被毒的真相在哪里?谁更该为令令的苦难负责?如今令令家,令令的医药费,据我所知,都是艰­难.令令的父母年岁也不低了,将来令令的生活该怎么办?难道真的要象朱妈妈说的,她们走的时候把令令带走么?

我是多么的希望,在新的一年里,我们能做得更多.这个我们,是包括关心令令的所有人,还有这个社会,甚至是这个国家.因为我心疼令令,我也爱我的祖国,如果我的­祖国,能够帮助到更多的令令,出现的令令越来越少,那该多好........

Reply all
Reply to author
Forward
0 new messag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