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論18、24、26品--第三天(節錄)-修空性的目的》

72 views
Skip to first unread message

yuwinlai

unread,
Jul 16, 2009, 10:35:08 PM7/16/09
to drolma
《中論18、24、26品--第三天(節錄)-修空性的目的》

法王達賴喇嘛 教授/蔣揚仁欽翻譯

如果要斷除我慢,就要自處低下,如此一來,認為自己高高在上的心就可以削弱;如果要滅除嗔,就要對嗔的對象修悲心或愛惜的心,如此嗔心自然可
以削弱;如果貪愛某個對象,就要對這個對象修不淨觀,如此對這個對象的貪愛就可以削弱。所以個別不同的煩惱的作用與性質,自然有它不同的對治力。空性的
道理也不是隨便講的,因為要斷除見的煩惱—對實相的顛倒執著,如果只是透過貪嗔等的對治力來對治,是無法斷除的,必須要了解對實相的顛倒執著,它是怎麼
去執取的、了解它執取的是與實際上不吻合。在這此情況下,再去了解實相是什麼。是以這種方式去破斥的。

一切非見煩惱,它的根本是從見煩惱而產生。見煩惱唯一是靠空正見來破除的。空性的認知不是像一般的學問一樣去做空性的解說,而是因為人都想要離
苦得樂,一切的痛苦來自於煩惱,煩惱的根本是真實執著,於是說了空性。一切痛苦都是有因緣的,這些因緣不是依靠發願、迴向而去除,它唯有靠對治力才能消
滅。因此月稱菩薩在《顯明炬論》、提婆菩薩在《四百論》中說到這種解釋。也就是,嗔心的對治是愛護他人的慈心,但是在修慈心時,是沒有辦法消滅癡煩惱
的,反而會增長癡煩惱。為什麼呢?因為在觀修慈心時,要愛護悅意境,所以會刻意增長悅意境的悅意相,因此說不定對悅意相產生了真實執著,或自性執著。如
果是這樣的話,藉由慈心的觀修,雖然可以削弱嗔心,但是卻增長癡心。同樣的,貪的對治力是不淨觀,不淨觀雖然可以削弱貪心,但是因為完全排斥對方,所以
說不定會增長嗔心。因此,每一個非見煩惱的對治力,只能消除個別的煩惱,除此之外,它沒有辦法消滅所有的煩惱。可是空正見可以消滅一切的煩惱。為什麼
呢?因為一切煩惱是由癡而有。為何是由癡而有理由有二,一是貪嗔等可以分為粗分的,一是貪嗔等可以分為細微的,所以有二種貪嗔等的煩惱。這是宗喀巴大師
不共的、深奧的見解。

宗喀巴大師曾經對煩惱的行相作二種解釋,一是依《阿毗達摩》所說,具有個別相的煩惱,一是此派所說的不共煩惱—只有真實相的煩惱。具有真實相的
煩惱是遍一切煩惱。所以這種細微的煩惱下,具有真實執著的作用。但是它是真實執著嗎?與真實執著有沒有差別呢?是有差別的。因為真實執著是以自力而去執
取,可是與煩惱相應的這種細微的真實執著是以他力而去執取(或看到)真實執著。

所以,空性為什麼很重要?原因是一切的煩惱根本是真實執著。真實執著成為一切煩惱的因緣有二。一、以粗分的煩惱來說,是由真實執著產生這些粗分
的煩惱。二、如果以細微的煩惱來說,真實執著與這些細微的煩惱相應的緣故。因此是以相應與生起的理由說一切煩惱的根本是真實執著。

以上說了修空性的目的。

(此是教授的部分節錄,完整內容請聽錄音。)

Reply all
Reply to author
Forward
0 new messag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