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理解翻译stay hungry, stay foolish是否能揭开中国人5千年来的心理阴暗面?

6 views
Skip to first unread message

John Yu

unread,
Oct 27, 2010, 6:06:21 AM10/27/10
to ital...@googlegroups.com, din...@googlegroups.com
一个富于创造力的JOBS在史坦福大学的毕业生典礼上说出Stay hungry Stay foolish,到底是什么意思?
国内学者们都做了中国特色的翻译:求知若渴,虚心若愚
如果真的如此,那么中国这类人才比比皆是,怎么会成为人口大国,创造小国呢?
中国人的勤奋好学早就是有名的;我们的虚心也是有名的,在主仆关系中,可以不顾逻辑的矛盾把主人谦虚做仆人。当然那并不影响这个仆人的决定权还是最大的。
为何在美国这句话能够激励他们的不断创新,我们却激发不出任何创新、创意的灵感?
希望探讨Stay hungry! Stay foolish!到底是什么意思?


--
e市场 www.emarketcn.com

John Yu

unread,
Oct 29, 2010, 2:40:16 AM10/29/10
to ital...@googlegroups.com, din...@googlegroups.com
以上翻译都是我们常规和主流的翻译理解,许多网上也都能搜到。但对我们并无重大参考价值。
其实乔的意思在一个追求科学的社会里是不言而喻的:求真若渴!求真若愚!
世界文明发展历史上,在未进入文明的社会里“求真”是要受刑甚至火刑的:哥白尼、布鲁诺、伽利略求真若渴的前辈们曾经如此---
“皇帝的新衣”故事又告诉我们,在非文明社会里“求真”的人往往像孩子般愚纯,而大批唱赞歌的人们不仅讨巧而且得益,聪敏可爱。
当人们普遍信奉不说假话办不成大事,当人们都忽悠的如春晚的里的本山大叔那样娴熟时,当满街的山寨假货泛滥之时,当那盛行的理论可以为各种利益不顾矛盾任意解释时,---,当科学院士都掺假时,我们是否已经失去了求真-创新的功能?我们是否会被世界的文明所排斥?
求真的人将获得智慧,求真的人会有创造,求真的人们必将在创造中获得财富!
中国人从古到今最缺“求真”的精神。为了我们的创新、创意、创造事业能有成果,让我们开始并坚持:说真话、干真事、做真人!

 



 
在 2010年10月27日 下午10:46,chongyou du <chong...@gmail.com>写道:
别太文绉绉,那不是美国的价值观,这是在呼唤"牛仔"精神,所以我的翻译是:
 
当饿狼,当傻瓜!

2010/10/27 Wei Lu <mai...@gmail.com>

谁把后半截说成是虚心的?

大白话就是“别怕吃亏”。中国人就是太精,不够foolish。

跟虚心什么的有什么关系啊?

2010/10/27 John Yu <emar...@gmail.com>

--
您收到此邮件是因为您订阅了 Google 网上论坛的“ITalk IT主语论坛”论坛。
要向此网上论坛发帖,请发送电子邮件至 ital...@googlegroups.com
要取消订阅此网上论坛,请发送电子邮件至 italk_sh+u...@googlegroups.com
若有更多问题,请通过 http://groups.google.com/group/italk_sh?hl=zh-CN 访问此网上论坛。

--
您收到此邮件是因为您订阅了 Google 网上论坛的“ITalk IT主语论坛”论坛。
要向此网上论坛发帖,请发送电子邮件至 ital...@googlegroups.com
要取消订阅此网上论坛,请发送电子邮件至 italk_sh+u...@googlegroups.com
若有更多问题,请通过 http://groups.google.com/group/italk_sh?hl=zh-CN 访问此网上论坛。



--
e市场 www.emarketcn.com

Reply all
Reply to author
Forward
0 new messag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