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凡达》盈利探秘 花5亿美元还能有赚?

13 views
Skip to first unread message

晴朗

unread,
Nov 11, 2009, 12:23:45 PM11/11/09
to dazayuan

将于今年12月18日在北美首映,明年1月2日作为2010年的首部引进大片在内地公映的3D科幻片《阿凡达》已经成为史上最贵的电影。对于如此大的投资,能否在票房市场上获得回报的问题,业界和媒体都持怀疑态度,但是出品公司20世纪福克斯和《阿凡达》的导演詹姆斯·卡梅隆却坚持认为“有得赚”。卡梅隆的信心来自于《泰坦尼克号》的成功,福克斯也有自己的如意算盘。《纽约时报》日前对《阿凡达》背后的盈利模式进行了一次深入探究。

《阿凡达》令默多克又兴奋又感动

  《阿凡达》的故事发生在潘多拉星,人类为获取它的资源,计划将人类与纳美人(该星土著人)的DNA混合,培养出身高近3米的“阿凡达”,以方便在潘多拉星球生存及开采矿产。退役军人杰克同意接受实验,一场意想不到世纪冲突就此开始。从15年前詹姆斯·卡梅隆计划打造《阿凡达》开始,这部电影就注定“昂贵”。尽管如此,20世纪福克斯影业还是接受了这个挑战。这样的信心,无疑来自于双方的上一次合作——《泰坦尼克号》至今仍是全世界票房最高的电影。面对残酷的票房市场,不是有信心就够用的。为防止昂贵的《阿凡达》给母公司新闻集团造成损失,福克斯为这部电影倾尽心力。全新的融资模式、不同的投资来源,加上与其他公司的合作,福克斯将投资风险降到最低,当然,盈利的分成比例也低了不少。

  《阿凡达》的总投资尚不得而知。据之前的报道,这部电影的制作成本已经超过2.3亿美元。卡梅隆至今仍在新西兰跟Weta数码工作室合作,监督电影的后期制作。《纽约时报》为这部电影算了一笔账——算上追加的制作成本,加上全球电影营销投入,《阿凡达》的总成本大约为5亿美元。谈到这部电影的成本,无论是福克斯还是卡梅隆,态度都很谨慎。不过,上周四,新闻集团老总默多克在一个电话会议上特别提到了《阿凡达》。“我有信心,我们将成为圣诞档期的王者。”默多克说,他还补充说,《阿凡达》令他“又兴奋又感动”。

  那么,《阿凡达》究竟需要表现多好,投资方才能看到利润?据分析,这部电影的北美票房至少要达到2.5亿美元。

投资分流 卡梅隆主动承担超支风险

  卡梅隆执导的《泰坦尼克号》于1997年上映,全球票房超过18亿美元。该片上映一年后,新闻集团旗下的电影娱乐集团公开上市筹到了30亿美元,《泰坦尼克号》功不可没。

  过去,一部电影的失败能葬送一家公司。1980年,《天堂之门》的失败就让出品方联艺电影公司的母公司泛美公司彻底退出了电影市场。不过,随着电影工业经济结构的转型,这种“悲剧”已经成为历史。

  考虑到通货膨胀的影响,当年《泰坦尼克号》的成本相当于今天的3亿美元,其中一半由新闻集团承担(另一半由派拉蒙影业承担)。如今,新闻集团在《阿凡达》的总投资中所占的比例要小得多。两家私募集团沙丘娱乐集团和Ingenious媒体集团承担了60%的投资。Ingenious媒体集团首席执行官詹姆斯·克雷顿对此予以确认,但拒绝透露该公司在总投入中所占的具体份额。沙丘娱乐集团的首席执行官格雷格·库特则拒绝就此事接受采访。

  早在电影开拍前,卡梅隆就和福克斯签署了一份成本控制协议,如果成本超过3亿美元,卡梅隆就要先让出自己大部分的盈利分成,回收的资金会先分给福克斯和几家投资公司。也就是说,尽管卡梅隆为这部电影投入了大量时间和心血,他最终也有可能分文不取。

  卡梅隆和他的合作伙伴文斯·佩斯还为这部电影专门研发了一套全新的数码摄影系统,光是这部分器材花费就高达1400万美元。据佩斯透露,提供这套摄影系统的器材公司还指望着今后靠向别的电影人卖器材收回这笔投入。“与其说服别人为《阿凡达》服务,我们干脆将它变成了一笔买卖、一个生财之道。”佩斯说。

  此外,这部电影的后期由新西兰大名鼎鼎的Weta数码工作室(《指环王》的制作团队)完成,因此还符合新西兰的退税条件。福克斯从中又省了一大笔。

营销花费能省则省 高票价、圣诞假期帮忙

  福克斯对这部电影的主要投入还是在营销上——1.5亿美元。当然,这个数字可能要打点折扣,一来,全球经济不景气让广告成本降低了;二来,福克斯还动用公司内部资源力求花最少的钱达到最好的效果——最近,福克斯电视台在周日美国职业棒球大联盟特别节目前播放了《阿凡达》的预告片,Myspace(隶属于新闻集团)上也开设了宣传《阿凡达》的页面。

  器材提供商松下与卡梅隆合作,要求卡梅隆的技术团队与他们合作开发一套松下的3D家庭影院系统,他们为电影提供免费的技术支持,并在该公司的家庭影院营销中捆绑宣传《阿凡达》。“我们一直在幕后提供支持。”松下北美公司的技术总监上周五在接受采访时说,他不愿意给这种“支持”标价,但是透露说,松下方面的投入在2500万美元上下。今年夏天,美国的IMAX院线就在每部电影前播放了一段。“很多人愿意提供这种形式的帮忙。”IMAX电影娱乐集团主席格雷格·福斯特说。

  此外,院线方面的技术更新也为这种3D大片上映取得票房开门红提供了有利条件。据一些院线经理预测,《阿凡达》将在北美2500家左右的3D影院上映(3D影院票价比普通影院票价高约30%),更多的普通影院也不愿放过该片。惊人的拷贝数、高票价,加上圣诞假期的帮忙,这部电影极有可能创造新的上映首周末票房纪录。

  尽管如此,福克斯还需面对不少问题。《阿凡达》的几款预告片陆续曝光后,反响并不算热烈。没有3D放映技术帮忙,高清视频中的《阿凡达》看起来并没传说中那么“神”。为以防万一,福克斯在档期安排上也动足脑筋。福克斯一位高层在谈及此时说,该公司为“掩护”《阿凡达》上映,还出动了一个“秘密武器”——《艾尔文与花栗鼠》续集,这部老少皆宜的动画片成本不算高(6000万美元),但是在票房市场上应当稳赚不赔(两年前,该片的第一部收获北美票房2.17亿美元)。该片将在《阿凡达》上映一周后上映,既免于抢了《阿凡达》的风头,又能保证福克斯及时收回一笔现金。


附:五大全球最赚钱电影

排名 电影 出品公司 全球票房 年份

1 《泰坦尼克号》 派拉蒙/福克斯 18.43亿美元 1997年

2 《魔戒3:王者归来》 新线 11.19亿美元 2003年

3 《加勒比海盗3:世界的尽头》迪士尼 11.07亿美元 2006年

4 《蝙蝠侠:黑暗骑士》 华纳 10.01亿美元 2008年

5 《哈利·波特与魔法石》 华纳 9.75亿美元 2001年

Jianping Hua

unread,
Nov 12, 2009, 11:20:20 AM11/12/09
to daza...@googlegroups.com
票房再好,到账也要几个月甚至一年以后吧,尤其是海外票房。

电影公司记账,太让人头痛了。

2009/11/11 晴朗 <rain...@gmail.com>:

卢米僧

unread,
Dec 20, 2009, 10:22:19 PM12/20/09
to 电影登堂
这片儿我觉得收回成本没什么太大问题
就我看的场次,星期天晚上的10点场,平时上座率最低的时段
法国一个中小城市,这么大冷的天,排队能排到50米以外(30米外的能否买到票还不好说)
学生票10.06欧
放后观众鼓掌
也算奇观了。

On 11月11日, 下午6时23分, 晴朗 <rainp...@gmail.com> wrote:
> 将于今年12月18日在北美首映,明年1月2日作为2010年的首部引进大片在内地公映的3D科幻片《阿凡达》已经成为史上最贵的电影。对于如此大的投资,能否-在票房市场上获得回报的问题,业界和媒体都持怀疑态度,但是出品公司20世纪福克斯和《阿凡达》的导演詹姆斯·卡梅隆却坚持认为"有得赚"。卡梅隆的信心来自于-《泰坦尼克号》的成功,福克斯也有自己的如意算盘。《纽约时报》日前对《阿凡达》背后的盈利模式进行了一次深入探究。
>
> 《阿凡达》令默多克又兴奋又感动
>
> 《阿凡达》的故事发生在潘多拉星,人类为获取它的资源,计划将人类与纳美人(该星土著人)的DNA混合,培养出身高近3米的"阿凡达",以方便在潘多拉星球生存-及开采矿产。退役军人杰克同意接受实验,一场意想不到世纪冲突就此开始。从15年前詹姆斯·卡梅隆计划打造《阿凡达》开始,这部电影就注定"昂贵"。尽管如此,-20世纪福克斯影业还是接受了这个挑战。这样的信心,无疑来自于双方的上一次合作----《泰坦尼克号》至今仍是全世界票房最高的电影。面对残酷的票房市场,不是有-信心就够用的。为防止昂贵的《阿凡达》给母公司新闻集团造成损失,福克斯为这部电影倾尽心力。全新的融资模式、不同的投资来源,加上与其他公司的合作,福克斯将-投资风险降到最低,当然,盈利的分成比例也低了不少。
>
> 《阿凡达》的总投资尚不得而知。据之前的报道,这部电影的制作成本已经超过2.3亿美元。卡梅隆至今仍在新西兰跟Weta数码工作室合作,监督电影的后期制作。-《纽约时报》为这部电影算了一笔账----算上追加的制作成本,加上全球电影营销投入,《阿凡达》的总成本大约为5亿美元。谈到这部电影的成本,无论是福克斯还是卡-梅隆,态度都很谨慎。不过,上周四,新闻集团老总默多克在一个电话会议上特别提到了《阿凡达》。"我有信心,我们将成为圣诞档期的王者。"默多克说,他还补充说-,《阿凡达》令他"又兴奋又感动"。


>
> 那么,《阿凡达》究竟需要表现多好,投资方才能看到利润?据分析,这部电影的北美票房至少要达到2.5亿美元。
>
> 投资分流 卡梅隆主动承担超支风险
>

> 卡梅隆执导的《泰坦尼克号》于1997年上映,全球票房超过18亿美元。该片上映一年后,新闻集团旗下的电影娱乐集团公开上市筹到了30亿美元,《泰坦尼克号》-功不可没。
>
> 过去,一部电影的失败能葬送一家公司。1980年,《天堂之门》的失败就让出品方联艺电影公司的母公司泛美公司彻底退出了电影市场。不过,随着电影工业经济结构-的转型,这种"悲剧"已经成为历史。
>
> 考虑到通货膨胀的影响,当年《泰坦尼克号》的成本相当于今天的3亿美元,其中一半由新闻集团承担(另一半由派拉蒙影业承担)。如今,新闻集团在《阿凡达》的总投-资中所占的比例要小得多。两家私募集团沙丘娱乐集团和Ingenious媒体集团承担了60%的投资。Ingenious媒体集团首席执行官詹姆斯·克雷顿对此-予以确认,但拒绝透露该公司在总投入中所占的具体份额。沙丘娱乐集团的首席执行官格雷格·库特则拒绝就此事接受采访。
>
> 早在电影开拍前,卡梅隆就和福克斯签署了一份成本控制协议,如果成本超过3亿美元,卡梅隆就要先让出自己大部分的盈利分成,回收的资金会先分给福克斯和几家投资-公司。也就是说,尽管卡梅隆为这部电影投入了大量时间和心血,他最终也有可能分文不取。
>
> 卡梅隆和他的合作伙伴文斯·佩斯还为这部电影专门研发了一套全新的数码摄影系统,光是这部分器材花费就高达1400万美元。据佩斯透露,提供这套摄影系统的器材-公司还指望着今后靠向别的电影人卖器材收回这笔投入。"与其说服别人为《阿凡达》服务,我们干脆将它变成了一笔买卖、一个生财之道。"佩斯说。


>
> 此外,这部电影的后期由新西兰大名鼎鼎的Weta数码工作室(《指环王》的制作团队)完成,因此还符合新西兰的退税条件。福克斯从中又省了一大笔。
>
> 营销花费能省则省 高票价、圣诞假期帮忙
>

> 福克斯对这部电影的主要投入还是在营销上----1.5亿美元。当然,这个数字可能要打点折扣,一来,全球经济不景气让广告成本降低了;二来,福克斯还动用公司内部-资源力求花最少的钱达到最好的效果----最近,福克斯电视台在周日美国职业棒球大联盟特别节目前播放了《阿凡达》的预告片,Myspace(隶属于新闻集团)上也-开设了宣传《阿凡达》的页面。
>
> 器材提供商松下与卡梅隆合作,要求卡梅隆的技术团队与他们合作开发一套松下的3D家庭影院系统,他们为电影提供免费的技术支持,并在该公司的家庭影院营销中捆绑-宣传《阿凡达》。"我们一直在幕后提供支持。"松下北美公司的技术总监上周五在接受采访时说,他不愿意给这种"支持"标价,但是透露说,松下方面的投入在250-0万美元上下。今年夏天,美国的IMAX院线就在每部电影前播放了一段。"很多人愿意提供这种形式的帮忙。"IMAX电影娱乐集团主席格雷格·福斯特说。
>
> 此外,院线方面的技术更新也为这种3D大片上映取得票房开门红提供了有利条件。据一些院线经理预测,《阿凡达》将在北美2500家左右的3D影院上映(3D影院-票价比普通影院票价高约30%),更多的普通影院也不愿放过该片。惊人的拷贝数、高票价,加上圣诞假期的帮忙,这部电影极有可能创造新的上映首周末票房纪录。
>
> 尽管如此,福克斯还需面对不少问题。《阿凡达》的几款预告片陆续曝光后,反响并不算热烈。没有3D放映技术帮忙,高清视频中的《阿凡达》看起来并没传说中那么"-神"。为以防万一,福克斯在档期安排上也动足脑筋。福克斯一位高层在谈及此时说,该公司为"掩护"《阿凡达》上映,还出动了一个"秘密武器"----《艾尔文与花栗-鼠》续集,这部老少皆宜的动画片成本不算高(6000万美元),但是在票房市场上应当稳赚不赔(两年前,该片的第一部收获北美票房2.17亿美元)。该片将在《-阿凡达》上映一周后上映,既免于抢了《阿凡达》的风头,又能保证福克斯及时收回一笔现金。

jason.johnson zhou

unread,
Dec 29, 2009, 9:50:47 AM12/29/09
to daza...@googlegroups.com
啥也别说,北京兄弟们有没有观影活动组织?给卡梅隆捧捧臭脚!

2009/12/21 卢米僧 <city...@gmail.com>
--

您收到此邮件是因为您订阅了 Google 网上论坛的“电影登堂”论坛。
要向此网上论坛发帖,请发送电子邮件至 daza...@googlegroups.com
要取消订阅此网上论坛,请发送电子邮件至 dazayuan+u...@googlegroups.com
若有更多问题,请通过 http://groups.google.com/group/dazayuan?hl=zh-CN 访问此网上论坛。



Reply all
Reply to author
Forward
0 new messag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