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ye flash

4 views
Skip to first unread message

talich

unread,
May 27, 2010, 11:30:07 AM5/27/10
to 电影登堂
在 Patrick Tucker 关于表演的网站
http://www.secretsofscreenacting.com/on_eye_flashes_007441.html
上听到一段 Pod Cast,来请教请教。

(Tucker 的这个同名书 Secrets of Screen Acting 还挺有意思的,
我有第一版,回头可以再抄几段来请教请教)

所谓的 eye flash,听上去是所谓的眼光一闪。

说得是拍正反打的对白时,如果你只是盯着对方眼睛的聊,
会显的相当无聊,所以表演者的眼神表情往往是很活的。

这里的技巧是,剪辑师不会随意的在两人间剪来剪去,
他往往在等一个合适的信号,比如当镜头里的人
把眼光瞟回到打对手戏的人,就是这个 eye flash。
所以如果你不把 eye flash 用出来,你的镜头
就长点。

当然,前提是你的表演足够吸引人,让导演和剪辑也
不愿剪走。这个镜头的长度,算是你自己和演对手的
人角力争取过来的。

我觉得有意思的是,Tuck 说,人平时聊天时,听的人
往往面无表情,眼睛直勾勾的望着说话者。
但如果你表演的时候也这样,那肯定就被剪掉了。
你的表演,要把听者的内心活动给放大出来,
又不能太夸张。眼部的活动就是种比较细腻的表现方式。
所以不管是演说话的还是听的,这 eye flash 都用得上。

howiehowie

unread,
May 27, 2010, 10:58:06 PM5/27/10
to daza...@googlegroups.com
û��������Ҫ���ɶ�������������˸��ý̲ģ�^_^
 
> Date: Thu, 27 May 2010 08:30:07 -0700
> Subject: [����Ժ] eye flash
> From: tal...@gmail.com
> To: daza...@googlegroups.com
>
> �� Patrick Tucker ���ڱ��ݵ���վ
> http://www.secretsofscreenacting.com/on_eye_flashes_007441.html
> ����һ�� Pod Cast���������̡�
>
> ��Tucker �����ͬ���� Secrets of Screen Acting ��ͦ����˼�ģ�
> ���е�һ�棬��ͷ�����ٳ������������̣�
>
> ��ν�� eye flash������ȥ����ν���۹�һ����
>
> ˵���������Ķ԰�ʱ�������ֻ�Ƕ��ŶԷ��۾����ģ�
> ���Ե��൱���ģ����Ա����ߵ�������������Ǻܻ�ġ�
>
> ����ļ����ǣ�����ʦ��������������˼������ȥ��
> �������ڵ�һ�����ʵ��źţ����統��ͷ�����
> ���۹�ص������Ϸ���ˣ�������� eye flash��
> ��������㲻�� eye flash �ó�������ľ�ͷ
> �ͳ��㡣
>
> ��Ȼ��ǰ������ı����㹻�����ˣ��õ��ݺͼ���Ҳ
> ��Ը���ߡ������ͷ�ij��ȣ��������Լ����ݶ��ֵ�
> �˽�����ȡ�����ġ�
>
> �Ҿ�������˼���ǣ�Tuck ˵����ƽʱ����ʱ�������
> �������ޱ��飬�۾�ֱ����������˵���ߡ�
> ���������ݵ�ʱ��Ҳ�����ǿ϶��ͱ������ˡ�
> ��ı��ݣ�Ҫ�����ߵ����Ļ��Ŵ������
> �ֲ���̫���š��۲��Ļ�����ֱȽ�ϸ��ı��ַ�ʽ��
> ���Բ�������˵���Ļ�����ģ��� eye flash ���õ��ϡ�
>
> --
> Google ����Ӱ���á���̳��������ͨ����?http://groups.google.com/group/dazayuan?hl=zh-CN?hl=zh-CN
> ��̳����daza...@googlegroups.com
> ��̳�˶���dazayuan+u...@googlegroups.com


����+����+���� ��Ҫ���ɳ���,�ֻ�MSN����㶨! �������أ�

Jianping Hua

unread,
May 28, 2010, 11:10:51 AM5/28/10
to daza...@googlegroups.com
因为我真是不知道他说得对不对嘛。拿出来有经验的人批判批判。

比如说起电影电视表演和舞台表演的区别,像老生常谈的什么
更自然一些,更内在一些,不要太夸张
这些说法在他那里就都成错的了。

照他的观点,舞台表演和电视电影的表演是最大区别是
舞台表演时,观众的位置是固定的,你和观众的关系是固定的,
电视电影表演时,这种关系是不固定的,表演也要变化。
常说的那些规矩,是对最常见的特写( median close-up)说的,
在电视上看,就跟对方在你屋子另一则差不多,或者说
剧院的前排,是最接近普通生活现实的,
但换成比如大特写,其实现实生活中人和人很少有这种距离,
既使有,人眼也不能聚焦于斯,所以在银幕上的一切,其实已
超越了现实,靠得是想像了。


On May 27, 2010, at 7:58 PM, howiehowie wrote:

> 没看出来你要请教啥啊……倒是贴了个好教材,^_^

yol

unread,
May 28, 2010, 12:21:56 PM5/28/10
to daza...@googlegroups.com

眼神、眉毛、嘴角一類,是「作戲」。

再誇張,也誇張不到哪去啦。

那個flash,翻成「作戲」。就大致能清楚了。(雖然我不知道這樣翻,對或不對?)

「眼睛要作戲呀,不能死板板呀,要給剪輯創造剪輯點呀。」

大概就是這意思。

很正確的說法,沒啥不對頭的。



-----邮件原件-----
发件人: daza...@googlegroups.com [mailto:daza...@googlegroups.com] 代表
Jianping Hua
发送时间: 2010年5月28日 23:11
收件人: daza...@googlegroups.com
主题: Re: [大杂院] eye flash
--
Google “电影登堂”论坛,国内需通过代理:
http://groups.google.com/group/dazayuan?hl=zh-CN?hl=zh-CN
论坛发帖:daza...@googlegroups.com
论坛退订:dazayuan+u...@googlegroups.com

Jianping Hua

unread,
May 30, 2010, 11:43:19 AM5/30/10
to daza...@googlegroups.com
那就是了。
你看,我这里说的主要是从演员的角度的(给自己多一点镜头时间),
你说的,则是从导演/剪辑的角度的(给一个剪辑点)。
对比起来也有意思。

比如 Tuck 说,你要知道一个镜头是中景,近景,特写......,
如果导演没说,千万不要去问导演,
只有不想在组里混的人才去问,这是基本的礼节。
要问,就偷偷去问掌机的。
他可不想你一只手指在画面边缘晃进晃出,
要他觉得你是为他好,他肯定会告诉。

知道这个有啥用?

比如是一个头肩的近景,你就知到手里拿的茶杯是拍不到的。不用管它。
且慢,你也可以把茶杯抬到胸口处。
掌机的看到一只手和一个茶杯,没理由不把它们收进去,
我知道生活里没人平时把茶杯端那么高,只有喝的时候才端起来。
但观众只看得见你的脸和茶杯,画面外的古怪他们是不会去想的,
这种古怪,只有你自己去模仿时才意识的到。

当你知道这个后,你就知道你其实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控制画面。
如果你把茶杯抬高点,掌机的就可以把画面收紧些,
这样你的脸就大一些......

或许更自然的方式是你举杯要饮,到了嘴边又停下,仿佛想起什么似的
开始说话......

talich

unread,
May 30, 2010, 11:51:19 AM5/30/10
to 电影登堂
好像乱码了,再发一遍:

那就是了。
你看,我这里说的主要是从演员的角度的(给自己多一点镜头时间),
你说的,则是从导演/剪辑的角度的(给一个剪辑点)。
对比起来也有意思。

比如 Tuck 说,你要知道一个镜头是中景,近景,特写......,
如果导演没说,千万不要去问导演,
只有不想在组里混的人才去问,这是基本的礼节。
要问,就偷偷去问掌机的。
他可不想你一只手指在画面边缘晃进晃出,
要他觉得你是为他好,他肯定会告诉。

知道这个有啥用?

比如是一个头肩的近景,你就知到手里拿的茶杯是拍不到的。不用管它。
且慢,你也可以把茶杯抬到胸口处。
掌机的看到一只手和一个茶杯,没理由不把它们收进去,
我知道生活里没人平时把茶杯端那么高,只有喝的时候才端起来。
但观众只看得见你的脸和茶杯,画面外的古怪他们是不会去想的,
这种古怪,只有你自己去模仿时才意识的到。

当你知道这个后,你就知道你其实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控制画面。
如果你把茶杯抬高点,掌机的就可以把画面收紧些,
这样你的脸就大一些......

或许更自然的方式是你举杯要饮,到了嘴边又停下,仿佛想起什么似的
开始说话......

yol

unread,
May 30, 2010, 12:09:40 PM5/30/10
to daza...@googlegroups.com
這部份,說的有點過時了。

以前的時代,攝影師很雞歪的,除了導演,沒人可以看那個觀景器。
他會說,「你娘的,辭湊過來看我的機器,把眼病傳染給我,怎麼辦?」
其實,這行幹久了,就知道,那些話是屁話。

但,攝影師就這麼牛,導演一般在現在,根本又不跟你說多餘的話。
當然,你只能去問掌機員。

可,這些小技巧,現代沒用了。
因為現在有監視器,試戲時,或是拍好時,你都可以檢查剛才的效果。
所以,蛋塔這段文字,沒太多作用。因為,已經過時了。

再多說一點,演員其實可以不去管攝影機的。

打個比方,黑澤明就很不喜歡演員去注意攝影機,
會故意在現場多放幾台機器,有的甚至沒底片,就是要搞亂演員,
讓演員不要去關心這些。

再加上,現代的拍戲方法,一般都是多機作業。
就是不多機,也會用多角度來拍攝。

尤其是文藝片,你每個角度都有,再去刻意地配合攝影機,
其實,真沒啥作用。

演員的難,不在這些小地方。

演員的難,打個比方,你「先後」拍三個角度,三個鏡頭,
戲,能不能連起來。

好,你要端杯子,那,你三個鏡頭都得端,
端錯了,你會被導演罵死。

這個,反而是比較難的。


-----邮件原件-----
发件人: daza...@googlegroups.com [mailto:daza...@googlegroups.com] 代表
Jianping Hua
发送时间: 2010年5月30日 23:43
收件人: daza...@googlegroups.com
主题: Re: 答复: [大杂院] eye flash

talich

unread,
May 31, 2010, 12:31:10 PM5/31/10
to 电影登堂
> 好,你要端杯子,那,你三個鏡頭都得端,
> 端錯了,你會被導演罵死。
>
> 這個,反而是比較難的。

这个应该是难的,不过正好 Tucker 也提到了,再难,他认为是演员的基本功。
而且,演员还要作到要让这三个镜头是看上去一样的,而不一定是真的一样的。
电影有很大程度上是一个骗字。三个镜头,既然摄影要重新布光,
演员也要会在表演上调整。

我也觉得他说的很多东西作用或许很小,但我觉得他是在帮演员演好,理解导演
的意图,而不是跟导演斗。他说的都是如果导演要这个,我就要如何演:
这个戏分三个镜头拍,我就要把手上的戏连好。

Yol 你的意思更是导演的想法:这个戏分成三个镜头这演员还不知道能不能做得
一致了,时间上划不划得来,要不换多机吧。

我觉得这样看倒能看出西方演员的素养是怎么培养的。

比如 Tucker 提到很多表演的骗术,不知道是不是这样:

以前提过一个叫 television rise 的,说一般人从椅子上站起来,是一低头,
双手一撑,一下子就起了,但这个低头,如果镜头近了就不好看,而起得猛了,
镜头就跟不上,跟上了势必运动太猛,观众眼睛吃不消。
所以就有这种 television rise,两腿前后交差,缓缓升起。

类似的还有喝水/茶/酒,平时人常常是一抬手一仰脖就下去了,可是如果摄影机
要向上摇跟住你的话,你端起杯子/酒瓶的速度就要比平常慢才行,
要不然摇得太猛,或者摇上来一看,你已经喝完了。
(这个让我想起《绿茶》老杜的摄影机老是跟不上茶杯,还被老 yol 你臭骂过)

走路也有类似的,人走起来,有时摄影机要跟上,就不能太突然,走得太快,
尤其是如果是发怒暴走。但一方面人走慢了,说话的速度往往就慢了,
所以要走得慢,说得快。不信你见谁慢吞吞的生气的。

还有一种情况是你向摄影机的方向走,摄影机跟着你转过去。我们知道你离摄影机
的距离越近,在银幕上的运动速度就显得越快。所以要在接近摄影机时放慢速度,
让摄影机可以自然的跟上自己。要命的是如果你同时在说话,请在放慢走步速度
的同时保持不变的语速。很难,但 Tucker 认为好的演员不用人提醒,这些都该
练出来的。

这些东西,看上去导演都可以通过换了角度拍来解决,但既然是演员功课的书,
就只讲这些演员要会的本事。

> 再加上,現代的拍戲方法,一般都是多機作業。
> 就是不多機,也會用多角度來拍攝。

关于多机的问题。这本书是 1994 年的。Tucker 说按他的观察,普通戏是越来
越单机了,就连电视剧,除了情景喜剧,也是越来越单机了,一个是现在技术好了,
单机也跟得上电视的出戏速度了,一个是拍实景,单机在机位布光上都灵活。

过了十多年了,不知这趋势是如何。

yol

unread,
May 31, 2010, 8:23:54 PM5/31/10
to daza...@googlegroups.com
> 以前提过一个叫 television rise 的,说一般人从椅子上站起来,是一低头,
> 双手一撑,一下子就起了,但这个低头,如果镜头近了就不好看,而起得猛了,
> 镜头就跟不上,跟上了势必运动太猛,观众眼睛吃不消。
> 所以就有这种 television rise,两腿前后交差,缓缓升起。


這是所謂的「一休難題」,

有一次,一休和個相撲的打賭,一根手指頭,就能讓你站不起來。

結果,當然正一休贏了,重點就在,人起身時,一定要上身前傾,轉換重心才行。

電視裏起身,不傾上身的,要看人的習慣啦。

我是覺得,老演員斤斤計較,會注意這個,新一代演員,就不大鳥這些小節了。



> 类似的还有喝水/茶/酒,平时人常常是一抬手一仰脖就下去了,可是如果摄影机
> 要向上摇跟住你的话,你端起杯子/酒瓶的速度就要比平常慢才行,
> 要不然摇得太猛,或者摇上来一看,你已经喝完了。
>(这个让我想起《绿茶》老杜的摄影机老是跟不上茶杯,还被老 yol 你臭骂过)


主要是,好萊塢的攝影機,都是齒輪頭的,不是油壓頭,

跟這種動作,得要兩個齒輪一起工作,很難跟上。

一般現在的好萊塢拍戲,也開始用油壓頭了,

所以,這種問題,也是老問題了喲。

用我們的習慣講,就是近景動作,不能像遠景一樣的速度。

中遠景你得正常,但,跳近景時,得加餘地……。


> 走路也有类似的,人走起来,有时摄影机要跟上,就不能太突然,走得太快,
> 尤其是如果是发怒暴走。但一方面人走慢了,说话的速度往往就慢了,
> 所以要走得慢,说得快。不信你见谁慢吞吞的生气的。


這條,是表演學裏,最重要的一條,就是動作和講話的協調性。

很多演員,長的漂亮,但,演起戲來很臭,就是因為過不了這一關。

(比如說林志玲)。

你要她坐在那裏講話,美得不行。

但,你要他一邊走路,一邊講話,或是一邊作個啥事,一邊講話,

她兩個動作就搭不上了。不知道咋辦才行。

這個,很難。

挑臨時演員時,看一個演員有沒演戲的天份,就看這一點。

你給他一段台辭,同時,作你規定的動作,兩者同時進行,

能通過,這樣的演員,才敢用。






Reply all
Reply to author
Forward
0 new messag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