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w: 接「人球」收「惡龍」 展現危機處理能力-摘自今週刊

18 views
Skip to first unread message

Frank Hsu

unread,
Aug 2, 2005, 9:16:41 AM8/2/05
to Group Cyberhunter
從這個探討之新聞,可以發現,危機處理做的好,不只可以降低損失,還可以提高企業良好知名度,帶來正面之營收.
 
 
徐文清 Frank
Right People, Right Choices, Right Now !
 
Subject: 接「人球」收「惡龍」 展現危機處理能力-摘自今週刊

接「人球」收「惡龍」 展現危機處理能力

童綜合醫院稱霸中台灣海岸線


文/邱莉燕

家暴人球案邱小妹以及「惡龍」張錫銘,均曾是台中縣童綜合醫院的病人。這間醫院擁有高級的設備,精湛的醫術,訓練有素的危機處理能力,加上救人為先的角色扮演,成為大台中的醫療守護者。

從童綜合醫院的圓形自動門進入,撲鼻而來的不是醫療機構慣有的藥水味,而是陣陣的咖啡香。就在一樓,右手處有一間西雅圖極品咖啡,左手處是傘架咖啡座,配合中庭的海豚雕塑,竟讓這間醫院有如飯店。

從年初家暴人球案的邱小妹,到最近落網的通緝要犯「惡龍」張錫銘,都不約而同送往童綜合醫院救治,讓這間位於台中縣海線的區域醫院頓時紅了起來,成為全國矚目的焦點。

令人好奇的是,為何兩位傷勢、身分、年齡均不同的病患,最後都被童綜合醫院收治?
「這間醫院的危機處理能力很強,」久居當地的東海大學推廣部編審程國強,長期觀察該院的心得是,「創院院長是國防醫學院畢業,擅長處理緊急醫療事件,也培養了醫護人員這方面的經驗。」

家族醫院 守護鄉里健康


三十多年前,創院院長童瑞欽有感於家鄉在台中縣沿海一帶,沒有一家稍具規模的醫院,便回鄉創立童綜合醫院,為鄉親服務。草創時期只有三十床,以外科起家,主要是服務海線居民常見的外科治療需求,如顱內出血、骨脊髓創傷、內臟出血等急症醫療為主。

在當時監控系統不發達的年代,童瑞欽更突發奇想利用鏡子的反折射原理,在急診室放了許多面鏡子,隨時掌握各種突發狀況。回到家,為了充分掌握病情,會要求醫護人員在他入寢前將最新病情傳真至家裡,直到完全了解後才上床休息。

除此之外,童瑞欽還有過目不忘的超強記憶,看過的病患和員工,下一次見面就能正確喚出對方的姓名。

童綜合醫院顧名思義是由童家人所創,童瑞欽家中的八個兄弟,其中有四位均在童綜合醫院服務。排行老大的童瑞欽身兼院長,三弟童瑞南是財務長,么弟童瑞龍任行政副院長,四弟童瑞年則是現任院長。畢業於台北醫學院醫學系的童瑞年,在大哥屆齡退休後接手,並在台中沙鹿的舊院之外,主導於梧棲興建新院。

名醫坐鎮 醫療設備先進


新院壯觀而現代化,一位台中的計程車司機說,「童醫院(童綜合醫院)是台中縣第一高樓,地上二十六層,地下六層,是我們這裡的地標。」被當地人稱為「童醫院」的童綜合醫院,建院目標就是希望成為國際級醫療院所,院內甚至設有救護直升機專用停機坪,「一分鐘內便能直達開刀房,或是加護病房、急診中心。」童綜合醫院企畫室媒體專員蔡惠真強調。

除了台中榮總,童綜合醫院是中台灣惟一斥資近千萬、設置救護停機坪及空中急救室的醫院。「以前台中縣常常發生車禍,肇事現場一定會堵車,我們就想效法美國用救護直升機搶救車禍傷患。而且台灣好幾個離島,或是偏遠的山區,也能載來這裡醫治。」童瑞龍說。

還有高壓氧治療中心的六人式高壓氧治療艙,也是一絕。高壓氧治療原本是治療潛水夫病及潛水後罹患空氣栓塞症,近年來被廣泛的延伸應用到腦缺氧、中風、糖尿病肢端潰瘍和老人之腦功能退化等。

病人進入高壓艙內,經高濃度、短時間、間斷性氧氣的呼吸治療,病人吸入百分百純氧後,可以提高血中及患部組織的含氧濃度,並增強白血球之殺菌能力,而且病人還能一邊治療,一邊聽音樂、看雜誌。設備如此新穎,也難怪一位資深媒體記者會說,「童綜合醫院是一間超級豪華的醫院。」

童綜合醫院豪華到還在樓頂處蓋了一間旋轉餐廳,可以鳥瞰整個台中港區,一到情人節或是國慶日施放煙火,這裡總是擠滿了人,不是來看病,而是享受浪漫。醫院變景點,也是童綜合醫院才有的特色。

雖是區域醫院,童綜合醫院的醫師群可說是臥虎藏龍,特別是外科。創下世界首例心臟自體移植紀錄的權威、前振興醫院院長魏崢坐鎮於心臟外科,在中部地區擁有相當聲望的神經外科由院長童瑞年親自領軍,骨科由病人總是大排長龍的醫療副院長陳學明主掌。另外,張錫銘的醫療小組召集人則是曾任慈濟醫學中心副院長的另一位醫療副院長張子明。

其中,魏崢和張子明皆為國防醫學院體系出身,加上創院院長在軍系的歷練,讓童綜合醫院對於緊急應變特別有一套。

譬如,警方要圍捕張錫銘時,只是通知院方要進行演習,請醫護人員待命。由於院方三不五時義務支援配合警方演習,只是一如往常動員準備,卻沒想到送進來的竟是張錫銘。事後卻也應付得宜。

院方還抓住機會,每次有電視台要訪問「惡龍」病情,便會刻意安排在背景有醫院招牌的地方。

類似這種棘手傷患,童綜合醫院始終抱持來者不拒的態度。或許是過重的使命感和工作量,讓童瑞龍不到A
pital.gif
Reply all
Reply to author
Forward
0 new messag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