尘封的记忆:历史上江姐到底受过的是什么酷刑?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213 views
Skip to first unread message

catch

unread,
Sep 7, 2010, 1:47:44 AM9/7/10
to Cuihua, lihlii, Go2group
人们所熟知江姐的事迹中,有两个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情节,一是她亲眼看到了被国民党当局杀害后悬挂示众的她丈夫彭咏梧的人头,另一个是她被捕后遭受了以竹签子“钉手指”的酷刑。遗憾的是,这两个震动了亿万公众的情节,恰恰都是虚构的。 

江姐,是在20世纪50年代后期、60年代初期因革命回忆录《在烈火中永生》和“党史小说”《红岩》的相继出版,而成为当代中国公众家喻户晓的革命烈士。
她本名江竹筠,地下党组织内一般都称她“江姐”。1948年初,她的丈夫彭咏梧(中共川东临委委员、下川东地工委副书记)在下川东领导农民暴动失败,不幸牺牲。她忍住悲痛,要求地下组织将她再派到下川东,继续从事农村暴动的准备工作,不料于端午节后因上级领导叛变出卖而被捕。正忙于打内战的国民党当局为了防止后方农村暴动,急于从她口中得到有关地下组织情况,对她施用了酷刑,但她任凭拷打折磨,坚不吐实,关押至1949年11月14日被杀害。

后来回忆录的作者们在创作小说《红岩》时又以她为原型塑造了仍旧称为“江姐”的“江雪琴”,实际上江雪琴的革命经历和主要事迹均与江竹筠相同(电影演员于蓝在扮演电影《烈火中永生》中的江姐时,就专门请当年江姐的战友刘德彬详细介绍了真实的江姐的各方面情况)。因此,一般人仍然把小说中以及后来根据小说改编的电影《烈火中永生》、歌剧《江姐》等文艺作品中的江姐都看成是历史上真实的江姐。

虽然江姐在中共党内地位并不高,只是基层党组织(川东临委和下川东地工委)的联络员,与她同时代献身革命、同样壮烈牺牲的革命烈士何止成千上万,但她却为广大公众所熟知,江竹筠的名字和事迹还同许多革命领袖人物一起被载入了《中国共产党历史大辞典》的人物辞条中。在2003年重庆市评选“重庆十大历史文化名人”时,还有不少人要求选江姐……这不能不归功于回忆录《在烈火中永生》和小说《红岩》所引起的轰动效应。

在人们所熟知的江姐的动人事迹中,有两个最让人印象深刻、过目难忘的情节,一个是她亲眼看到了被国民党当局杀害后悬挂示众的她丈夫彭咏梧(小说等文艺作品中叫彭松涛)的人头,另一个是她被捕后遭受了以竹签子“钉手指”的酷刑。

遗憾的是,这两个震动了亿万公众的情节,恰恰都是虚构的。

虚构这两个情节,并非是在作者们创作小说时,而是在他们写革命回忆录——报告文学时,甚至在此前为青少年作烈土事迹宣传报告时就开始了。后来刘德彬在一份回忆材料中坦诚写道:“事实上,烈士的一些英雄事迹也是被夸大了的。如江姐受刑本来是(夹)竹筷子,把它改成了(钉)竹签子;全文背诵《新民主主义论》,实际上是提纲和要点;江竹筠并未见到她丈夫的人头,而把她说成见到了。”1964年《在烈火中永生》再版时,因江姐看到丈夫人头的情节编造痕迹太重,被刘德彬提议删掉了。但江姐遭受竹签子“钉手指”酷刑的情节,仍然保留了下来,长期留传,影响深广。

我们看看历史上对江姐事迹的介绍中,对她受刑的介绍经过了怎样的演变。

1949年11月30日,人民解放军接管重庆。在国民党当局溃逃前夕,对渣滓洞、白公馆等地关押的政治犯实行了血腥大屠杀。12月初,分别在11月27日大屠杀之夜从渣滓洞、白公馆脱险逃生的刘德彬、罗广斌等到“脱险同志联络处”报到集中。随即被安排到“重庆市各界追悼杨虎城将军暨被难烈士追悼会”组织部协助工作,参加整理烈士传略,提供给烈士资格审查委员会评审烈士参考。他们集中了萧中鼎、傅伯雍、盛国玉、孙重、任可风、杜文博、郭德贤、曾紫霞等脱险同志一起讨论,提供烈土生平及狱中表现等资料,罗广斌与刘德彬、凌春波记录整理,由罗广斌一人做代表向评审会议介绍情况,听候咨询。

1950年1月中旬,“重庆市各界追悼杨虎城将军暨被难烈士追悼会”召开后,罗广斌、刘德彬等将有关材料整理成大会特刊《如此中美特种技术合作所——蒋美特务重庆大屠杀之血录》,印行3000册,分送有关单位和烈士亲属。其中,“被难烈士事略”中的“江竹筠烈士”一则,对江姐被捕后的受刑是这样介绍的:

特务们一点不放松她,戴重镣,坐老虎凳,吊鸭儿浮水,夹手指……极刑拷讯中,曾经昏死过三次……

1950年6月21日出版的重庆《大众文艺》第一卷第三期发表了罗广斌、刘德彬、杨益言3人第一次合写的文章《“中美合作所”回忆片断:圣洁的血花——献给九十七个永生的共产党员》。其中对江姐受刑是这样写的:

特别是江竹筠同志,(特务)要想从她身上,找出一些关于她丈夫彭咏梧同志的关系,所以在魔窟的严刑拷讯下,她受尽了老虎凳、鸭儿浮水、夹手指、电刑、钉重镣……各种各样的酷刑……

可见,在早期的介绍中,江姐所受的酷刑并没有什么竹签子“钉手指”,而只有一个“夹手指”。这个“夹手指”,即刘德彬后来所说的“夹竹筷子”,是通俗的说法,其实它就是古已有之的一种酷刑,名叫“拶”。

拶,是旧时酷刑的一种,以绳穿5根小木棍(比吃饭用的筷子略粗)为刑具,名叫“拶子”或“拶”。行刑时,将受刑者手指分别套人木棍之间,用力紧收,叫“拶指”,简称“拶”。在明代凌濛初所著话本小说《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二《硬勘案大儒争闲气甘受刑侠女著芳名》中,就记载了南宋名妓严蕊遭诬陷后被绍兴太守严刑逼供:太守“就用严刑拷她,讨拶来拶指,严蕊十指纤细,掌骨嫩白……”京剧《窦娥冤》中,窦娥也受过此酷刑,她的唱词中就有“不招认实难受无情拶棒”。可知此刑早在元代就常用了,而且看来多半用于对女性逼供时。在早期介绍江姐事迹的文章中,如实写了她受到的是“夹手指”即“拶指”的酷刑。但是,不久之后,这个酷刑被改成了用竹签子“钉手指”。

1957年2月19日出版的《重庆团讯》当年第3期发表的罗广斌、刘德彬、杨益言《江竹筠》(连载之一,编者按称选自即将完稿的《锢禁的世界》),其中描写江姐受刑的情况是:

绳子绑着她的双手,一根竹签子从她的指尖钉了进去……竹签插进指甲,手指抖动了一下……一根竹签钉进去,碰在指骨上,就裂成了无数根竹丝,从手背、手心穿了出来……

1959年1月10日出版的《红领巾》半月刊1959年第一期发表了罗广斌、刘德彬、杨益言(不屈的心/在人间地狱——“中美合作所”》,其中写道:

刽子手们把女共产党员江竹筠同志双手绑在柱子上,一根根竹签子,从她的手指尖钉进去,裂成无数根竹丝,从手背、手心穿出来……

1959年2月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的罗广斌、刘德彬、杨益言合著革命回忆录《在烈火中永生》中,对江姐受刑也是这样描写的:

一根根的竹签子,从她的手指尖钉进去,竹签钉进指甲以后,碰在指骨上,裂成了无数根竹丝,从手背、手心穿出来……钉进一根竹签,江姐就昏过去一次,接着就听见一次泼冷水的声音。泼醒过来,就又钉……

以后在小说《红岩》中,江姐也是受的这种竹签子“钉手指”的酷刑。在根据小说改编的电影《烈火中永生》、歌剧《江姐》等文艺作品中,自然也都是一样。歌剧《江姐》第六场中,特务头子沈养斋在下令对江姐用刑时狂叫着:“把她的十个手指,给我一根一根地钉上竹签!”

这样的细节,的确给人印象太强烈、太刺激了。因此许多人一提到江姐,就会想到竹签子“钉手指”。

今天来回顾这段历史,可能有人会提出疑问:罗广斌他们怎么可以在宣传烈士事迹时不实事求是?这个问题,其实不应苛责罗广斌等人。因为在当年,他们既不是作家,也不是历史学家,都只是年轻的共青团干部。那时他们的职责和心愿,只是为了教育青少年,为了千方百计启发青少年的“阶级觉悟”和“反美”情绪而进行政治性的宣传鼓动,他们不是作严肃的历史研究,更不懂什么“学术规范”,加上当时强调的是“政治第一”,文艺、教育等等都要“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在那样的大气候中,他们难逃历史的局限——请想一想,有的深通历史、深请学术规范的专家学者还有意剪裁、虚构历史来迎合政治需要,更何况他们这样的“激情燃烧” 的共青团干部?因此,他们在宣传讲演中没有拘泥于历史细节的真实,想的只是为青少年讲“革命故事”,而且要尽可能讲得生动感人。罗广斌在西南联大附中读书时就是有名的“故事大王”,讲起来更善于作艺术性的加工、渲染。这样,他们在讲演中就陆续加进了一些虚构的、夸张的内容,以后又写到了作品里。

其实,真实写出江姐当年受过的酷刑不是“钉竹签子”而是“拶指”,也并不会就贬低她的英雄形象。在这里,值得探究的是,为什么当年在“教育(或文艺)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的口号下,为了“革命的需要”,对历史真相竟可以随意进行修改甚至虚构?如果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将会走向何方?我们已经看到,后来有人把 20年代安源工人歌颂领导他们罢工的李隆郅(李立三)的民歌改成了歌颂毛润之(毛泽东);把率南昌起义部队上井冈山与毛泽东会师的负责人朱德改成了林彪;甚至把井冈山时期的珍贵文物红军布告上军长朱德和政治部主任陈毅的名字用香火烤掉,造成人为的“破损”,只留下党代表毛泽东一人的名字……把这些教训联系起来,不是很值得我们反思吗?

zts zts

unread,
Sep 12, 2010, 9:44:14 PM9/12/10
to cui...@googlegroups.com
尊敬的catch dnc...@gmail.com君:
      你说,“因为在当年,他们既不是作家,也不是历史学家,都只是年轻的共青团干部。那时他们的职责和心愿,只是为了教育青少年,为了千方百计启发青少年的“阶级觉悟”和“反美”情绪而进行政治性的宣传鼓动,他们不是作严肃的历史研究,更不懂什么“学术规范”,加上当时强调的是“政治第一”,文艺、教育等等都要“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在那样的大气候中,他们难逃历史的局限——请想一想,有的深通历史、深请学术规范的专家学者还有意剪裁、虚构历史来迎合政治需要,更何况他们这样的“激情燃烧” 的共青团干部?因此,他们在宣传讲演中没有拘泥于历史细节的真实,想的只是为青少年讲“革命故事”,而且要尽可能讲得生动感人。”对此我感到难以苟同,我首先想到诚信,接着我想到我们古代史家,即使国王国君左右的史笔,也不惜杀头,凭良心讲究秉笔直书,因为他们知道在政治之上还有更高度价值,我又想到,政治道德不也该有个比较政治伦理学来研究吗?古今中外确实有政治人物,包括宗教政治人物,靠造假来吸引信众,但似乎只能归因于他们系剥削阶级或剥削阶级思想体系,按斯大林和毛泽东等观点,我们该是与之有泾渭分明的,是粪土他们的,怎么能如此苟且而等而下之,不惜下三烂同流合污不择手段弄虚作假弥天大谎呢?以上敬请指正。谢谢!
      此致
敬礼!

--
给被监禁的朋友寄信,知道名字和地址的朋友,请告诉你所知道的所有邮件组。
 
你妈妈叫你回家吃饭
 
谭作人/胡佳/刘晓波/郭飞雄/游精右/范燕琼/吴华英/赵连海
 
客观•慈悲•创造
宽容•信任•责任
 
人人天生自由!只有自由者才能承担责任!
使用法律规范互联网监管!废除黑箱监管!
 
部分翻墙工具介绍: http://chinagfw.org/
需要翻墙帐户?在 http://wiki.cuihua.org/ 上注册,然后使用plink命令, plink -N 名字@97.74.125.168 -pw 口令 -D 127.0.0.1:8088(也可使用其它端口),设置你的应用程序(包括浏览器)使用127.0.0.1:8088为代理。注:注册后需要一个小时代理帐号才能生效。
 
后谷歌时代的前线网民之声: https://docs.google.com/View?id=dds68dz_18fgwhnngd
 
退订请发邮件到 cuihua+un...@googlegroups.com ,无需内容和标题。如有困难,请在小组直接发帖求助。
维基: https://wiki.cuihua.org/
博客(使用和维基同样的用户名,密码): https://blog.cuihua.org/
在线调查(使用和维基同样的用户名,密码): https://www.cuihua.org/phpESP/

ym

unread,
Sep 12, 2010, 11:30:46 PM9/12/10
to cui...@googlegroups.com
gcd造假成性,不过在互联网时代,gcd的造假已彻底失灵

catch

unread,
Sep 17, 2010, 12:07:10 PM9/17/10
to cui...@googlegroups.com
你好,

我认为《红岩》首先是一部小说,小说本身就是虚构的文学,它不像《史记》或《江竹筠传》那样存在一种明确的历史责任和道德约束要求作者恪守客观史实。好比鲁迅写的祥林嫂或许其实并没有儿子,笔下的阿Q可能脑袋也不癞,难道我们也去指责鲁迅不“诚信”么?小说就是小说,小说作者拥有“自由发挥”的权利,所以《红岩》作者并不必须“不惜杀头,凭良心讲究秉笔直书”,更不牵涉你说的“诚信”。

原文中已经强调了《红岩》的诞生有着特殊的的时代背景和急切的宣传需要。作者刚从腐败无能的“旧”国民政府的统治下进入“新中国”不久,国家开始摆脱殖民地地位,迈向工业化,政治亦十分清廉,知识分子大都对“旧”憎恶,对“新”崇敬,正是基于这种心理和认识,作者因此对文中的细节进行了艺术夸张。他们的本意是想真心实意地歌颂革命烈士,抨击美蒋特务机关对政治犯的暴虐,而不是为了贪图个人利益存心造假。我认为给作者扣上“不惜下三烂同流合污不择手段弄虚作假弥天大谎”这样的帽子是不合适的,当时的他们和49年之前死去的烈士一样是热爱和拥护民主和自由,并不知道60年以后政局会有那么大的变化。你从现在的角度看,会觉得他们在帮助剥削阶级的红色宣传,可那时那个阶级还没成为现在这样呢,《红岩》的作者不可能看得那么远,这就是历史局限性。

至于60年小说发表后所有读者都将情节当作了真实,这和后来的思想专制,文化导向,意识形态灌输密不可分,《红岩》最多提供了一把刀,最主要的责任人乃是运用它的专制统治阶级。在那个时期,无数事物被夸大利用以成为巩固红色政权存在的磊石,黄继光,雷锋,焦裕禄这些英雄人物的事迹如其画像一样被无限粉饰,以致远远超越了他们本身的经历,他们的形象已经铭刻人心抹都抹不去了。

时至今日,过多地怪罪《红岩》的作者已并无多大意义。50年后才终于还历史以真相,这不可不说是一个悲剧。每一个时代都不可能没有谎言,在一个正常的社会应该质疑驳斥声多于并高过谎言,然而当说谎者都已经闭嘴甚至开始忏悔后仍有那么多人宁可深信谎言传送谎言捍卫谎言,那我们就要好好怀疑是不是这个时代疯了。

2010/9/13 zts zts <ztsz...@gmail.com>:

newboydj169

unread,
Sep 19, 2010, 10:08:44 PM9/19/10
to cuihua
嗯,Catch兄说得很有道理。
但依我之见,我认为其实他们这帮人是有意为之,用小说来写历史,或是说,让你把小说当历史读,这样,万一你发现漏洞,则说这是小说来搪塞;若你没发现,则被他们洗脑。就像现实中某些人偷偷拿你东西,被你发现,则说是开个玩笑;没发现的话,你的东西就消失 了。
也许他们写东西时,的确是无意为之,只是被后来某些组织、人利用。换个层面来说,这些作者也是和我们一样的受害者。


------------------
newboydj169
2010-09-20

-------------------------------------------------------------
发件人:catch
发送日期:2010-09-18 00:07:20
收件人:cuihua
抄送:
主题:Re: 尘封的记忆:历史上江姐到底受过的是什么酷刑?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你好,

我认为《红岩》首先是一部小说,小说本身就是虚构的文学,它不像《史记》或《江竹筠传》那样存在一种明确的历史责任和道德约束要求作者恪守客观史实。好比鲁迅写的祥林嫂或许其实并没有儿子,笔下的阿Q可能脑袋也不癞,难道我们也去指责鲁迅不"诚信"么?小说就是小说,小说作者拥有"自由发挥"的权利,所以《红岩》作者并不必须"不惜杀头,凭良心讲究秉笔直书",更不牵涉你说的"诚信"。

原文中已经强调了《红岩》的诞生有着特殊的的时代背景和急切的宣传需要。作者刚从腐败无能的"旧"国民政府的统治下进入"新中国"不久,国家开始摆脱殖民地地位,迈向工业化,政治亦十分清廉,知识分子大都对"旧"憎恶,对"新"崇敬,正是基于这种心理和认识,作者因此对文中的细节进行了艺术夸张。他们的本意是想真心实意地歌颂革命烈士,抨击美蒋特务机关对政治犯的暴虐,而不是为了贪图个人利益存心造假。我认为给作者扣上"不惜下三烂同流合污不择手段弄虚作假弥天大谎"这样的帽子是不合适的,当时的他们和49年之前死去的烈士一样是热爱和拥护民主和自由,并不知道60年以后政局会有那么大的变化。你从现在的角度看,会觉得他们在帮助剥削阶级的红色宣传,可那时那个阶级还没成为现在这样呢,《红岩》的作者不可能看得那么远,这就是历史局限性。

至于60年小说发表后所有读者都将情节当作了真实,这和后来的思想专制,文化导向,意识形态灌输密不可分,《红岩》最多提供了一把刀,最主要的责任人乃是运用它的专制统治阶级。在那个时期,无数事物被夸大利用以成为巩固红色政权存在的磊石,黄继光,雷锋,焦裕禄这些英雄人物的事迹如其画像一样被无限粉饰,以致远远超越了他们本身的经历,他们的形象已经铭刻人心抹都抹不去了。

时至今日,过多地怪罪《红岩》的作者已并无多大意义。50年后才终于还历史以真相,这不可不说是一个悲剧。每一个时代都不可能没有谎言,在一个正常的社会应该质疑驳斥声多于并高过谎言,然而当说谎者都已经闭嘴甚至开始忏悔后仍有那么多人宁可深信谎言传送谎言捍卫谎言,那我们就要好好怀疑是不是这个时代疯了。



2010/9/13 zts zts <ztsz...@gmail.com>:
> 尊敬的catch dnc...@gmail.com君:
>
> 你说,"因为在当年,他们既不是作家,也不是历史学家,都只是年轻的共青团干部。那时他们的职责和心愿,只是为了教育青少年,为了千方百计启发青少年的"阶级觉悟"和"反美"情绪而进行政治性的宣传鼓动,他们不是作严肃的历史研究,更不懂什么"学术规范",加上当时强调的是"政治第一",文艺、教育等等都要"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在那样的大气候中,他们难逃历史的局限----请想一想,有的深通历史、深请学术规范的专家学者还有意剪裁、虚构历史来迎合政治需要,更何况他们这样的"激情燃烧"
> 的共青团干部?因此,他们在宣传讲演中没有拘泥于历史细节的真实,想的只是为青少年讲"革命故事",而且要尽可能讲得生动感人。"对此我感到难以苟同,我首先想到诚信,接着我想到我们古代史家,即使国王国君左右的史笔,也不惜杀头,凭良心讲究秉笔直书,因为他们知道在政治之上还有更高度价值,我又想到,政治道德不也该有个比较政治伦理学来研究吗?古今中外确实有政治人物,包括宗教政治人物,靠造假来吸引信众,但似乎只能归因于他们系剥削阶级或剥削阶级思想体系,按斯大林和毛泽东等观点,我们该是与之有泾渭分明的,是粪土他们的,怎么能如此苟且而等而下之,不惜下三烂同流合污不择手段弄虚作假弥天大谎呢?以上敬请指正。谢谢!
> 此致
> 敬礼!
>
> 在 2010年9月7日 下午1:47,catch <dnc...@gmail.com>写道:
>>
>>
>> 人们所熟知江姐的事迹中,有两个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情节,一是她亲眼看到了被国民党当局杀害后悬挂示众的她丈夫彭咏梧的人头,另一个是她被捕后遭受了以竹签子"钉手指"的酷刑。遗憾的是,这两个震动了亿万公众的情节,恰恰都是虚构的。
>>
>> 江姐,是在20世纪50年代后期、60年代初期因革命回忆录《在烈火中永生》和"党史小说"《红岩》的相继出版,而成为当代中国公众家喻户晓的革命烈士。她本名江竹筠,地下党组织内一般都称她"江姐"。1948年初,她的丈夫彭咏梧(中共川东临委委员、下川东地工委副书记)在下川东领导农民暴动失败,不幸牺牲。她忍住悲痛,要求地下组织将她再派到下川东,继续从事农村暴动的准备工作,不料于端午节后因上级领导叛变出卖而被捕。正忙于打内战的国民党当局为了防止后方农村暴动,急于从她口中得到有关地下组织情况,对她施用了酷刑,但她任凭拷打折磨,坚不吐实,关押至1949年11月14日被杀害。
>>
>> 后来回忆录的作者们在创作小说《红岩》时又以她为原型塑造了仍旧称为"江姐"的"江雪琴",实际上江雪琴的革命经历和主要事迹均与江竹筠相同(电影演员于蓝在扮演电影《烈火中永生》中的江姐时,就专门请当年江姐的战友刘德彬详细介绍了真实的江姐的各方面情况)。因此,一般人仍然把小说中以及后来根据小说改编的电影《烈火中永生》、歌剧《江姐》等文艺作品中的江姐都看成是历史上真实的江姐。
>>
>> 虽然江姐在中共党内地位并不高,只是基层党组织(川东临委和下川东地工委)的联络员,与她同时代献身革命、同样壮烈牺牲的革命烈士何止成千上万,但她却为广大公众所熟知,江竹筠的名字和事迹还同许多革命领袖人物一起被载入了《中国共产党历史大辞典》的人物辞条中。在2003年重庆市评选"重庆十大历史文化名人"时,还有不少人要求选江姐......这不能不归功于回忆录《在烈火中永生》和小说《红岩》所引起的轰动效应。
>>
>> 在人们所熟知的江姐的动人事迹中,有两个最让人印象深刻、过目难忘的情节,一个是她亲眼看到了被国民党当局杀害后悬挂示众的她丈夫彭咏梧(小说等文艺作品中叫彭松涛)的人头,另一个是她被捕后遭受了以竹签子"钉手指"的酷刑。
>> 遗憾的是,这两个震动了亿万公众的情节,恰恰都是虚构的。
>>
>> 虚构这两个情节,并非是在作者们创作小说时,而是在他们写革命回忆录----报告文学时,甚至在此前为青少年作烈土事迹宣传报告时就开始了。后来刘德彬在一份回忆材料中坦诚写道:"事实上,烈士的一些英雄事迹也是被夸大了的。如江姐受刑本来是(夹)竹筷子,把它改成了(钉)竹签子;全文背诵《新民主主义论》,实际上是提纲和要点;江竹筠并未见到她丈夫的人头,而把她说成见到了。"1964年《在烈火中永生》再版时,因江姐看到丈夫人头的情节编造痕迹太重,被刘德彬提议删掉了。但江姐遭受竹签子"钉手指"酷刑的情节,仍然保留了下来,长期留传,影响深广。
>> 我们看看历史上对江姐事迹的介绍中,对她受刑的介绍经过了怎样的演变。
>>
>> 1949年11月30日,人民解放军接管重庆。在国民党当局溃逃前夕,对渣滓洞、白公馆等地关押的政治犯实行了血腥大屠杀。12月初,分别在11月27日大屠杀之夜从渣滓洞、白公馆脱险逃生的刘德彬、罗广斌等到"脱险同志联络处"报到集中。随即被安排到"重庆市各界追悼杨虎城将军暨被难烈士追悼会"组织部协助工作,参加整理烈士传略,提供给烈士资格审查委员会评审烈士参考。他们集中了萧中鼎、傅伯雍、盛国玉、孙重、任可风、杜文博、郭德贤、曾紫霞等脱险同志一起讨论,提供烈土生平及狱中表现等资料,罗广斌与刘德彬、凌春波记录整理,由罗广斌一人做代表向评审会议介绍情况,听候咨询。
>>
>> 1950年1月中旬,"重庆市各界追悼杨虎城将军暨被难烈士追悼会"召开后,罗广斌、刘德彬等将有关材料整理成大会特刊《如此中美特种技术合作所----蒋美特务重庆大屠杀之血录》,印行3000册,分送有关单位和烈士亲属。其中,"被难烈士事略"中的"江竹筠烈士"一则,对江姐被捕后的受刑是这样介绍的:
>> 特务们一点不放松她,戴重镣,坐老虎凳,吊鸭儿浮水,夹手指......极刑拷讯中,曾经昏死过三次......
>>
>> 1950年6月21日出版的重庆《大众文艺》第一卷第三期发表了罗广斌、刘德彬、杨益言3人第一次合写的文章《"中美合作所"回忆片断:圣洁的血花----献给九十七个永生的共产党员》。其中对江姐受刑是这样写的:
>>
>> 特别是江竹筠同志,(特务)要想从她身上,找出一些关于她丈夫彭咏梧同志的关系,所以在魔窟的严刑拷讯下,她受尽了老虎凳、鸭儿浮水、夹手指、电刑、钉重镣......各种各样的酷刑......
>>
>> 可见,在早期的介绍中,江姐所受的酷刑并没有什么竹签子"钉手指",而只有一个"夹手指"。这个"夹手指",即刘德彬后来所说的"夹竹筷子",是通俗的说法,其实它就是古已有之的一种酷刑,名叫"拶"。
>>
>> 拶,是旧时酷刑的一种,以绳穿5根小木棍(比吃饭用的筷子略粗)为刑具,名叫"拶子"或"拶"。行刑时,将受刑者手指分别套人木棍之间,用力紧收,叫"拶指",简称"拶"。在明代凌濛初所著话本小说《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二《硬勘案大儒争闲气甘受刑侠女著芳名》中,就记载了南宋名妓严蕊遭诬陷后被绍兴太守严刑逼供:太守"就用严刑拷她,讨拶来拶指,严蕊十指纤细,掌骨嫩白......"京剧《窦娥冤》中,窦娥也受过此酷刑,她的唱词中就有"不招认实难受无情拶棒"。可知此刑早在元代就常用了,而且看来多半用于对女性逼供时。在早期介绍江姐事迹的文章中,如实写了她受到的是"夹手指"即"拶指"的酷刑。但是,不久之后,这个酷刑被改成了用竹签子"钉手指"。
>>
>> 1957年2月19日出版的《重庆团讯》当年第3期发表的罗广斌、刘德彬、杨益言《江竹筠》(连载之一,编者按称选自即将完稿的《锢禁的世界》),其中描写江姐受刑的情况是:
>>
>> 绳子绑着她的双手,一根竹签子从她的指尖钉了进去......竹签插进指甲,手指抖动了一下......一根竹签钉进去,碰在指骨上,就裂成了无数根竹丝,从手背、手心穿了出来......
>> 1959年1月10日出版的《红领巾》半月刊1959年第一期发表了罗广斌、刘德彬、杨益言(不屈的心/在人间地狱----"中美合作所"》,其中写道:
>> 刽子手们把女共产党员江竹筠同志双手绑在柱子上,一根根竹签子,从她的手指尖钉进去,裂成无数根竹丝,从手背、手心穿出来......
>> 1959年2月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的罗广斌、刘德彬、杨益言合著革命回忆录《在烈火中永生》中,对江姐受刑也是这样描写的:
>>
>> 一根根的竹签子,从她的手指尖钉进去,竹签钉进指甲以后,碰在指骨上,裂成了无数根竹丝,从手背、手心穿出来......钉进一根竹签,江姐就昏过去一次,接着就听见一次泼冷水的声音。泼醒过来,就又钉......
>>
>> 以后在小说《红岩》中,江姐也是受的这种竹签子"钉手指"的酷刑。在根据小说改编的电影《烈火中永生》、歌剧《江姐》等文艺作品中,自然也都是一样。歌剧《江姐》第六场中,特务头子沈养斋在下令对江姐用刑时狂叫着:"把她的十个手指,给我一根一根地钉上竹签!"
>> 这样的细节,的确给人印象太强烈、太刺激了。因此许多人一提到江姐,就会想到竹签子"钉手指"。
>>
>> 今天来回顾这段历史,可能有人会提出疑问:罗广斌他们怎么可以在宣传烈士事迹时不实事求是?这个问题,其实不应苛责罗广斌等人。因为在当年,他们既不是作家,也不是历史学家,都只是年轻的共青团干部。那时他们的职责和心愿,只是为了教育青少年,为了千方百计启发青少年的"阶级觉悟"和"反美"情绪而进行政治性的宣传鼓动,他们不是作严肃的历史研究,更不懂什么"学术规范",加上当时强调的是"政治第一",文艺、教育等等都要"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在那样的大气候中,他们难逃历史的局限----请想一想,有的深通历史、深请学术规范的专家学者还有意剪裁、虚构历史来迎合政治需要,更何况他们这样的"激情燃烧"
>> 的共青团干部?因此,他们在宣传讲演中没有拘泥于历史细节的真实,想的只是为青少年讲"革命故事",而且要尽可能讲得生动感人。罗广斌在西南联大附中读书时就是有名的"故事大王",讲起来更善于作艺术性的加工、渲染。这样,他们在讲演中就陆续加进了一些虚构的、夸张的内容,以后又写到了作品里。
>>
>> 其实,真实写出江姐当年受过的酷刑不是"钉竹签子"而是"拶指",也并不会就贬低她的英雄形象。在这里,值得探究的是,为什么当年在"教育(或文艺)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的口号下,为了"革命的需要",对历史真相竟可以随意进行修改甚至虚构?如果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将会走向何方?我们已经看到,后来有人把
>> 20年代安源工人歌颂领导他们罢工的李隆郅(李立三)的民歌改成了歌颂毛润之(毛泽东);把率南昌起义部队上井冈山与毛泽东会师的负责人朱德改成了林彪;甚至把井冈山时期的珍贵文物红军布告上军长朱德和政治部主任陈毅的名字用香火烤掉,造成人为的"破损",只留下党代表毛泽东一人的名字......把这些教训联系起来,不是很值得我们反思吗?
>>
>> --
>> 给被监禁的朋友寄信,知道名字和地址的朋友,请告诉你所知道的所有邮件组。
>>
>> 你妈妈叫你回家吃饭
>>
>> 谭作人/胡佳/刘晓波/郭飞雄/游精右/范燕琼/吴华英/赵连海
>>
>> 客观*慈悲*创造
>> 宽容*信任*责任
>>
>> 人人天生自由!只有自由者才能承担责任!
>> 使用法律规范互联网监管!废除黑箱监管!
>>
>> 部分翻墙工具介绍: http://chinagfw.org/
>> 需要翻墙帐户?在 http://wiki.cuihua.org/ 上注册,然后使用plink命令, plink -N
>> 名字@97.74.125.168 -pw 口令 -D
>> 127.0.0.1:8088(也可使用其它端口),设置你的应用程序(包括浏览器)使用127.0.0.1:8088为代理。注:注册后需要一个小时代理帐号才能生效。
>>
>> 后谷歌时代的前线网民之声: https://docs.google.com/View?id=dds68dz_18fgwhnngd
>>
>> 退订请发邮件到 cuihua+un...@googlegroups.com ,无需内容和标题。如有困难,请在小组直接发帖求助。
>> 维基: https://wiki.cuihua.org/
>> 博客(使用和维基同样的用户名,密码): https://blog.cuihua.org/
>> 在线调查(使用和维基同样的用户名,密码): https://www.cuihua.org/phpESP/
>
> --
> 给被监禁的朋友寄信,知道名字和地址的朋友,请告诉你所知道的所有邮件组。
>
> 你妈妈叫你回家吃饭
>
> 谭作人/胡佳/刘晓波/郭飞雄/游精右/范燕琼/吴华英/赵连海
>
> 客观*慈悲*创造
> 宽容*信任*责任
>
> 人人天生自由!只有自由者才能承担责任!
> 使用法律规范互联网监管!废除黑箱监管!
>
> 部分翻墙工具介绍: http://chinagfw.org/
> 需要翻墙帐户?在 http://wiki.cuihua.org/ 上注册,然后使用plink命令, plink -N 名字@97.74.125.168
> -pw 口令 -D
> 127.0.0.1:8088(也可使用其它端口),设置你的应用程序(包括浏览器)使用127.0.0.1:8088为代理。注:注册后需要一个小时代理帐号才能生效。
>
> 后谷歌时代的前线网民之声: https://docs.google.com/View?id=dds68dz_18fgwhnngd
>
> 退订请发邮件到 cuihua+un...@googlegroups.com ,无需内容和标题。如有困难,请在小组直接发帖求助。
> 维基: https://wiki.cuihua.org/
> 博客(使用和维基同样的用户名,密码): https://blog.cuihua.org/
> 在线调查(使用和维基同样的用户名,密码): https://www.cuihua.org/phpESP/
>

--
给被监禁的朋友寄信,知道名字和地址的朋友,请告诉你所知道的所有邮件组。

你妈妈叫你回家吃饭

谭作人/胡佳/刘晓波/郭飞雄/游精右/范燕琼/吴华英/赵连海

客观*慈悲*创造
宽容*信任*责任
Reply all
Reply to author
Forward
0 new messag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