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ews] 2-4-2025 CNEWS

6 views
Skip to first unread message

CNews

unread,
Feb 5, 2025, 5:44:57 PMFeb 5
to cn...@rfanews.org
*******************自由亚洲电台粤语部每日新闻信件*******************
******如有新闻报料或有与新闻信件有关的疑问请电邮至cn...@rfa.org******
******************************************************************

===========================================================================

2025年2月4日

1.【独家】美国首次列明香港货跟中国一样要加关税

本台独家取得美国政府文件,美国周二(4日)起对中国所有进口商品加征10%关税,当中首次表明所有由香港制造、进口及转口的商品,与中国产品一样,都要正式报关及加征关税。有美国智库学者向本台分析指出,这反映香港已失去贸易的独特地位,严重打击香港国际转口港地位,「只要挂上香港的名号,就视为等同中国」;亦指出中国难以再借用香港的名义逃避美国制裁。

美国正式打响关税战第一枪,自周二(4日)起,对中国进口商品征收额外10%关税。本台独家取得美国国土安全部(DHS)和海关边境保护局(CBP)共同发布关于对中国加关税新措施的文件,发现首次对香港加征的关税。

文件指出,除了部分人道捐赠物资或旅客携带的个人物品,所有来自中国及香港的产品都要额外征收10% 关税;即使商品价值低于800美元,都不再享有美国「低值免税」(De Minimis)优惠,同样缴纳额外10%关税。换言之,香港将不再享有以往的「独立关税区」待遇,任何来自香港的国际邮件(不论价值多少)都必须申报,变相加重中国及香港商人对美国市场的出口成本和行政负担。

值得留意的是,以往中国商品利用在香港的独立关税及国际转口贸易中心地位,经香港转口到美国来规避关税;而这次美国海关明确表示严查透过香港规避关税的行为,表明一旦据供应链文件(如原产地证明、订单、装箱货单) ,判定商品是来自中国或香港,都要交新关税。另指出,如果商品主要是在中国或香港制造、组装或加工,即使经第三国(如新加坡、台湾、韩国)转运,仍可能被视为中国或香港产品,适用额外关税。文件中没有提到同是特别行政区的澳门。

美国詹姆斯敦基金会研究员张昆阳(Sunny Cheung)指出,反映未来香港作为连接中西桥梁的国际物流和贸易角色将受到重创。

张昆阳说:「讯息是很清晰。香港是一直作为中国主要的转运港,亦不被中国关税所影响。现在香港亦包括其中,可见是为了堵塞漏洞,亦释出更强硬的讯息。对中国施加更大阻吓作用」。

张昆阳指出,今次亦可见美国政府对香港事务的掌握「非常透彻」,由国务院、国防部以至国土安全部和海关,都非常了解香港已被中国政府全面掌控,包括近日美国新任国务卿卢比奥(Marco Rubio,前译鲁比奥)就巴拿马运河的控制权受访时,明确指出「港企与中企无异」。

他又认为,特朗普已警告若中国报复,税率会进一步上调,而实际上中国政府已随即反撃,公布一系列针对美国的反制措施;当香港受制美中关系恶化的牵连之下,料被美国制裁程度将不断扩大。

张昆阳说:「至于(美国政府)对香港要做到多大程度,仍有很大空间。包括之前曾提及的联系汇率制度,今次只包括由香港或中国制造,严格而言要再升级的话,可以是无论何国商品,只要以香港作为转运港,亦可加征关税,这会是更核弹级的打击。」

据港府数字,美国一直是香港十大贸易市场之一,惟自2018年起受累于美中贸易战和双方关系恶化,香港对美国的出口总额出现疲软。目前维持3000亿港元水平(折合约385亿美元),当中大部分是由中国大陆地经香港转口至美国。本台已就以上内容向港府查询,正候回覆。

翻查资料,2020年特朗普首任美国总统期间,因应香港当年实施《港区国安法》,而修订《香港政策法》,并颁布《香港正常化行政命令》(行政命令 13936),决定取消香港的特殊独立关税区待遇,并将「香港制造」视为「中国制造」,美国海关要求香港商品不得标示「香港制造」,但当时未立即对香港商品额外征收关税。而今次新关税措施,首次在关税政策中明确写明香港产品须缴纳与中国相同的新增关税,影响范围更广。

记者:夏雪(华盛顿) 编辑:温晓平 网编:毕子默


2.特朗普对华加征10%关税、加墨获暂缓 中港官员同批美损人害己

上任刚满两周的美国总统特朗普上周六(2月1日)签署行政命令,宣布周二(2月4日)起向墨西哥及加拿大出口货物加征25%关税、中国货则加征10%。但特朗普与加拿大及墨西哥领导人对话后,宣布暂缓措施至少30日,最后只得中国如期被加征关税。中国及香港官员均声称加征关税会造成通涨,对美国自身构成不利;但特朗普认为加关税只会为美国带来成功。学者认为港府其实未知如何应对特朗普治下的对华关系,其他国家探索与美国相处的「江湖规则」亦需时。

白宫上周六宣布将因应芬太尼及非法移民等问题,本周二起向墨西哥及加拿大出口货物加征25%惩罚性关税,中国货物则加10%。但戏剧性地,特朗普与加拿大总理杜鲁多及墨西哥辛鲍姆通电话后,宣布因为两国愿意采取行动打击非法移民问题,所以暂缓措施至少30日。

「(记者:那中国呢?)我们应该会在24小时内与中国对话。」不过特朗普最终未有暂缓对华加征关税,于美东时间周二凌晨生效。特朗普被问到会否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对话时,称预料将于日内与习沟通,并表示若中国拒绝采取行动打击芬太尼问题,将再上调中国进口商品关税。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周日(2月2日)对美国加征关税表示强烈不满、坚决反对,并将采取必要反制措施。中国驻联合国代表傅聪周一(2月3日)在记者会上,就指中国的禁毒政策是全世界最严格国家之一,批评美国以芬太尼作为重启贸易战的藉口。

傅聪说:「我们希望美国留意自身问题,找出除了对他之外、对全球都有利的解决方法。老实说,我不认为加征关税对美国自身有利。」

香港财政司司长陈茂波上周六在《商台》节目表示,港府已经做好不同的预案,相信加关税对美国本土的影响更大:「毕竟他加关税,我想相当大部分都是转嫁到他本地的市民,所以我们估计美国的通胀,在特朗普总统的治理下会高企。」

不过特朗普另有看法:「关税不会造成通涨,它会带来成功、大大的成功。加征关税可能会带来短暂影响,但民众会理解的。」

国际关系学者黄伟国认为近年经历地缘政治和香港内部变化,已不时有香港公司因为涉嫌协助伊朗及俄罗斯进行交易而被制裁,加上特朗普政府已视香港公司与大陆公司无异,相信港府其实并无明确策略应对中美贸易战重启。

他说:「现在特区政府基本上用一种不太理会,或说是其实没有太大能力去处理,因为始终你看回港美关系本身,经济、贸易、金融这些范畴,其实很受制于美国。如果特朗普觉得『我不想和你做生意』,全部『走佬』或者离场的话,其实也可以说『吹美国唔涨』。」

黄伟国认为特朗普今次暂时「放生」加拿大及墨西哥,却未有放过中国,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换句话说,是借加拿大和墨西哥两个邻国和中国之间的贸易,以及加拿大和墨西哥之间和美国贸易之间的矛盾,作为他(特朗普)在这个阶段制定他达到(应对中国)目的的策略。」

虽然特朗普重返白宫之时,与他第一个任期相比,中国的经济实力大不如前,但黄伟国认为Shein、阿里巴巴等大陆电商平台在西方世界零售市场的占比,以至中国手上持有的美国债券,都成为中美角力的重要筹码。而特朗普「美国优先」对国际秩序的影响,亦成为两国竞争的关键之一。

黄伟国说:「中方也很适时重新拉拢英国、日本等其他国家,想借这个时间美国和这些民主国家关系开始有些不稳定的时候,中国就乘虚而入。究竟能够执到多少、箍到多少煲呢?可能都是中方觉得这个阶段可以做的事,作为中方和美方可能作为一个长期抗战、对峙的时候的一个本钱。」

特朗普近日亦形容欧盟欺压(abused)美国多年,不排除会同样对他们加征关税。黄伟国认为美国新政府的施政作风打破传统理论框框,相信英国、欧盟以至北约这些传统盟友要探索一套与美国相处的新「江湖规则」,这段不明朗时期会维持一段时间。

记者:梁铭康(英国) 编辑/网编:毕子默


3.中国以反垄断调查谷歌辉达 反制美国望增加与特朗普谈判筹码

中国反制特朗普加征关税,已重新启动对美国科技巨头谷歌和辉达等公司的反垄断调查,另外还宣布对美部分商品加征10%至15%关税及对稀有金属实施出口管制等。评论认为,习近平反制美国措施「雷声大雨点小」,一方面不想刺激美国再次挑起贸易战,另一方面又想向民众展示「不惧美国」的强硬姿态。

据英国《金融时报》周二(4日)报道,中国重新启动了对谷歌和辉达(NVIDIA,又称英伟达)的反垄断调查,并考虑对英特尔(Intel)展开新的调查,报道指北京试图通过对美国科技巨头的调查,增加与美国总统特朗普的谈判筹码。

中国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周二(4日)宣布:因谷歌涉嫌违反《中国反垄断法》,该局依法对谷歌开展立案调查。该机构未说明谷歌「违法」的具体细节。《金融时报》引述

两名知情士透露,该调查将集中于美国公司的Android操作系统的主导地位,以及对使用该软体的中国手机制造商如Oppo和小米可能造成的任何伤害。

美国总统特朗普上周六(1日)签署行政令,以应对非法移民和芬太尼等毒品流入危机为由,对墨西哥、加拿大输美商品征收25%关税,对中国则加征10%的关税,并对以前免税的小额包裹征收10%的关税。但在与墨加两国达成加强边境管控协议后,特朗普周一(3日)已决定对两国的关税措施暂缓一个月执行。

而美国对华加征10%关税的措施于周二下午生效。与此同时,中国宣布实施一系列反制措施。

除调查谷歌外,中国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宣布,对美国的煤炭、液化天然气加征15%关税,对原油、农业机械、大排量汽车、皮卡车加征10%关税。

生活在德国的年轻博主「墙国蛙蛤蛤」向本台表示,舆论普遍认为美国向中国产品加征10%的关税,是中国当局可以接受关税制裁。但中国还是要祭出一系列报复措施,而此举主要是为了维护习近平的脸面和安抚中国「义和团」和小粉红,并不会太危及美国利益。

「墙国蛙蛤蛤」说:「川普(特朗普)决定向中国产品加征10%关税,已经算是高高举起,轻轻放下了,习近平应松了一口气。中国目前疲弱不堪的经济形势,已经不允许它和美国升级开打贸易战了,但对此甚么也不说不做,有损习近平的脸面,于是,对极少部分美国产品加征10%到15%关税,以及对谷歌进行反垄断调查成了习近平对墙内小粉红打鸡血的妙计。」

「墙国蛙蛤蛤」也表示,对一个早就退出中国市场、只在中国有少量业务的谷歌进行制裁,习近平政府主打「阿Q精神」。

「墙国蛙蛤蛤」说:「中国不对苹果,特斯拉等这些在中国真正有巨大体量业务的企业下手,而是针对在中国早已被封禁的谷歌,恐怕是习近平的阿Q精神胜利法。据我观察,墙内多数小粉红对这项所谓制裁并不买账,他们中不少人都在叫嚣要禁用谷歌的安卓操作系统,他们已经没有常识,不知道若这番操作,先杀死的不是谷歌,而是一众国产手机厂商。」

生活在日本的中国知名博客、时事评论员「五岳散人」曾在2010年谷歌宣布退出中国时,前往谷歌在北京的办公室前献花。他在接受本台采访时,嘲笑中国官方调查谷歌及选择几个美国产品宣布加税,雷声大雨点小的反制措施非常空洞和流于形式,应该是经过拿捏后的选择,显示习近平政权一方面不想引发又一场贸易战,一方面又想展示不屈从「美帝国主义」的姿态。

「五岳散人」说:「中国对美国进行反制,但是又没有办法真正意义上的跟川普(特朗普)这边撕破脸,它在财政方面过于捉襟见肘, 它没有办法真跟美国再开一场贸易战,但是它又不能直接认怂,那你就只能够『意思意思』,唯一的意义就是表现出来『我坚持不屈,我没有屈服于美帝国主义之霸权』。除了让大家哈哈一笑之外,稍微懂一点的人都觉得,太丢人了这个。」

「五岳散人」也分析,「新冷战」格局已形成,中国缺少反制美国的筹码,但由于中国在过去的几十年间,在全球经济中触角颇深,因此未来美国不能用简单的脱钩来制裁,但可以用加税、令其在供应链不再是首选等软脱钩方式,而主动权掌握在美国一方。

「五岳散人」说:「现在是一个新冷战模式,中国是非常强的嵌入到了世界经济的发展体系当中,那你要是直接连根拔掉,你也拔不掉,那只能够在逐渐替代,就是软脱钩嘛,美国用这种模式在做。」

早在2010年谷歌因内容审查问题与中国当局出现分歧,当年3月,「谷歌中国」声明因「遭受中国黑客攻击」和「网络审查」,决定退出中国市场。此后谷歌搜索在中国遭到屏蔽,但该公司与当地合作伙伴有合作,包括广告业务和一些技术服务。

另外,中国商务部、海关总署宣布,自周二起对钨、碲、铋、钼、铟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商务部同时将 Calvin Klein 的母公司——美国 PVH 服装集团和美国生物科技公司因美纳(Illumina)公司列入不可靠实体清单。

中国商务部发言人称,美方对中方输美产品加征关税,严重违反世贸组织规则,性质恶劣,是典型的单边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做法,中方为捍卫自身合法权益,已将美征税措施诉至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制。

据称,特朗普预定本周稍晚时候将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通话。

记者:吴亦桐(德国)、潘加晴(华盛顿) 编辑/网编:李家明


4.台湾中研院成立资料库收藏「香港记忆」 由选举文宣到佐丹奴反共TEE

本台日前报道过,不少在香港被下架的「敏感」书籍,能在台湾的公共及大学图书馆「重现」。其实台湾学术重镇中央研究院,近年亦成立了「香港研究资料库」,一年多以来,收集了超过8700件书籍、文宣、刊物等反映香港变迁的藏品;由八十年代香港首次直选的宣传单张,到佐丹奴于八九年六四时「邓小平下台」TEE都有。负责计划的梁启智表示,希望透过不同的收藏能为香港保存真正历史。

大家熟悉的梁启智,是讲师、是评论员,但他在台湾有一个很重要的身份,就是中央研究院香港研究计划旗下「香港研究资料库」的负责人。他每天上班,第一件事就是将来由四面八方捐赠的香港相关物品分门别类。

记者在访问开始前,他已如数家珍的介绍最近的收藏:「候选人简介,上选举网站是有的,现在全部都没有了,全部下架了,所以要阅览的话,我们从公众收集这些回来。如果有一些人物你比较熟悉,亦可以看到人的改变,例如这个是1991年立法局选举时,罗祥国与冯检基的传单,可看到相对现时的立场。」

亦有一些昔日可以公开,现时却会被视为「敏感」的资料:「因为有很多其实是敏感的,例如曾经有一些本土派候选人,你可以想像,本土派候选人的一些传单,今时今日在政府网站再出现有一些困难。」

资料库计划成立了一年半左右,在小小的办公室中,存放了一叠叠八十年代起多次选举的候选人宣传单张、政党和议员工作报告;还有由第一届董建华参选,到梁振英「齐心」,一直至林郑月娥「We Connect」等特首选举宣传刊物:「旧的东西有彭定康的施政报告,有彭定康施政报告,亦有李家超的施政报告,我们都尽量收集回来。」

亦有非政府机构的周年报告、以及除了中大及港大外,唯一全套的「当代月刊」,和全套的电影双周刊:「 1989年6月15日出版的电影双周刊,封面『电影与民主』。封面是刘德华,还有谭咏麟。」

当然,亦有一些暂时不会公开的资料。梁启智透露,在收集过程中,曾遇到有捐赠者不太希望将自己的珍藏捐给香港的机构:「有时遇到一些朋友,在香港出版了很多有争议性题材的资料,现在年纪大了,希望将手上一些手稿,希望捐出来,会考虑如果捐给香港的图书馆或博物馆,在现时的环境中,可能捐出后被搁置在仓底,没机会作展览或给别人做研究。」

除了严肃的书籍、资料及档案,他们收集的还包括不少反映香港政治文化的创意产品:「你可见到甚么是「蛇斋饼糭」,这就是「蛇斋饼糭」,(这是民建联出品吗?)真的,是一个水樽。倒董鱼虾蟹,以前一些年宵市场,我记得有人会卖这些物品,香港曾经非常自由的一些见证。」最近他们亦接收到一件「珍藏」,是八九年六四事件后,黎智英主理佐丹奴时期,制作及售卖的「邓小平下台」TEE。

至于藏书,不少都是香港图书馆下架的著作:「这两格有很多是捐给我们的书籍,有个别现在于香港图书馆已没有了。例如这些雨伞运动相关的书,现在于香港图书馆已很难找到。」还有一部份分散在中研院人文社会学图书馆不同位置,日后将会归纳在一起摆放。

这个「香港研究资料库」是中研院社会学研究所旗下「香港研究计划」的一部份,源自梁启智21年到台湾不久,得悉学术界反映台湾比较少香港研究资料,于是便草拟成立资料库的计划,由2023年开始作个别收集,初步反应已很踊跃,日后会再作公开收集。

梁启智:「大家会开始反思,日后还有甚么东西,在香港以前很容易看到的,但逐渐会下架,没那么容易给你看到,这些东西我们便要积极地去保留去保存。」

资料库近日正制作搜寻网页,让研究者或有兴趣的人士,可以更容易搜寻到他们的藏品。他们亦计划今年举办一场展览,将收藏到的部份「珍品」向公众展出,让台湾人认识「曾经的香港」。

梁启智:「整个过程看来,当然有很多感受,亦有一些地方感到很唏嘘,曾经香港是有很自由的社会,很有竞争性的选举,但今天已经没有这些事。亦可看到为何很需要保留这些记录,令日后一些对于香港历史有兴趣的人,想知道以前民主派在争拗些甚么?或当港人争取民主时试过甚么不同方法呢?」

他表示,目前台湾有九千多名香港学生就读学士至博士课程,每年有三四十篇香港相关研究论文,资料库首要希望可协助这些学生以及在台湾的学者进行香港研究,亦希望吸引全球有兴趣的研究者。

梁启智:「有很多关心香港的人,他们现时未必可以或很轻易进入香港,但他们希望继续做香港相关的研究,我们要在香港以外另一个地方,有一个齐全的记录,他们即使不能到香港,也可以来台湾阅览。」

如果有兴趣捐赠的人士,可先与资料库联络。梁启智表示,只要反映到香港社会公民变迁的藏品都希望接收,而最终目标则是希望在中研院成立一个专门的「香港资料室」,系统地展示出各式各样香港研究资料。

记者:李荣添(台北) 编辑:温晓平 网编:程皓楠


5.台北书展首设香港专区 港独立书店展出区家麟「敏感书」

一连6天的台北国际书展周二(4日)正式开幕,今年陆委会首设香港专区「夯看(Hong Kong)」,推广香港文化,并有约20场香港相关的文化讲座活动;主委邱垂正指香港自由消失,不少文化工作者到台湾展开新一页。而除了官方活动,多间香港独立出版社、书店等也越洋参展,并展出曾在香港书展被「劝喻」下架、区家麟的著作。

复古的马赛克磁砖、摺凳,这里并不是香港茶餐厅,而是在台北国际书展的香港独立专区「夯看(Hong Kong)」。展区除了以「香港风」设计,还融入香港复古风情,设有「叮叮车」纸牌,及不同港式店家招牌,放置了约50本香港书籍,包括《消失的香港》、《政府内部的呐喊》。

今次是台北书展首次有官方设立的香港专区,由陆委会、台港经济文化合作策进会及唐山书店合办,唐山社长陈隆昊指,这些书主要是近年在台湾出版的香港有关书籍:「香港人会有一个自我审查,为了出版书也弄得紧一些。那我们这边完全没有这个问题,想出甚么就出甚么书。」

本台日前报道,港府将图书馆「敏感书」下架,反而台湾成为这些书「重生」之地;到场为专区揭幕的陆委会主委邱垂正回应指,香港的自由、民主、人权、法治正在快速消失,很多文化艺术创作者都因此来到台湾:「现在的发展,香港公共图书馆很多的书已经被下架,可见他们的自由度愈来愈被紧缩。我们希望香港过去是一个自由的乐土,应该继续维持。」

除了官方设立的香港专区,在会场的另一角落,也有香港出版社越洋参展。「艺鹄」联同29间独立小型出版社及小志,如「界限书店」、「蓝蓝的天」、「留下书舍」、「猎人书店」一起摆档,带来超过70本在台湾较难见到的香港书。今年虽然并非是他们首次参与台北书展,不过却是合作单位最多的一年。「艺鹄」经理曾凯铃说,书店过去未有参与香港书展,相对下华文书在台湾有很大市场,所以今年再参展:「我们这里好多是独立出版,可能他们资源少一些,较小,未必有台湾代理及发行帮他们。如果要自己把书带来不容易,所以透过今次在这里摆摊,希望将他们的书带来。让台湾朋友知道,原来香港好多人默默做不一样的事。」

与艺鹄合摊的其中一个香港独立出版社「蓝蓝的天」,去年在香港书展参展时被劝喻下架多本书,包括资深传媒人区家麟撰写的《二千零四十七夜》及《最后的信仰》,这两本书也有被带来台湾,「蓝蓝的天」负责人伍自祯认为:「其实没特别担忧,因为我们在香港也照放这些书出来卖,这些书在其他书局也在贩卖。我们觉得应该没问题。

书展期间,有不少港人文化讲座活动在「夯看香港」专区进行,包括潘源良太太Rita Ip的新书《失眠兔》签书会、柴宇瀚讲「香港『第三势力』与移民潮」等。

记者:淳音 编辑:李荣添 网编:池焕衡


6.张炳良再撰文直批港府「求成心切」 评论:国策转变港不可再做伸手党

本月底将发表新一份《财政预算案》,港府势必再面临上千亿财赤危机。前运房局长张炳良再次在报章撰文批评港府,指不应将财赤归因于疫情,又称现届政府「求成心切、广开战线」,认为香港「内地化」只会失去优势;他并建议公务员先考虑冻薪,高官及议员亦要「率先与民共渡时艰」。时事评论员桑普认为,张的说法并不反映建制派有股「清流」,仅反映香港与自由世界脱轨后,北京已没有「水喉」照顾香港,提醒香港不要再做「伸手党」,而要自行削减内部开支。

现任教育大学讲座教授的张炳良,周二(4日)在《明报》撰文,一开首即重提前年已提醒当局「不乱派钱,不好大喜功」,支出须合乎效益;他直指现届政府「求成心切、大兴土木、广开战线、在在需财」,直至最近财政储备跌至5709亿,才意识到危机,纷纷主张削减开支。

他指出,回归后的政府出现高层的民粹与花钱解决问题作风,结合各党派与利益团体「下单」,派钱成为惯常博取好感手段,开了缺口难以收回,从而增加财政的长期负担,而并不是单纯疫情引致财赤。  

对于香港的定位,他指出,不能一厢情愿觉得国家经济好时香港必然会好,关键在于香港能否维持独特性及国际化,否则特首李家超经常说的「超级联系、超级增值」,他认为只会流于虚词。

事实上,张炳良近年多次与建制派「唱反调」,2023年时曾撰文指香港要防「一左二窄」,暗批港府「超前地爱国」。去年10月,又撰文指反驳队「层次很低」,提议政府应鼓励集会,以重建香港的国际形象。

对于张炳良多次公开批评港府,时事评论员桑普认为,是因为中国国策转变:「最近开始转风向,好多资深建制人士引述京官提醒,面对变局逆境,香港各界需要自强,求变,不可随便向中央做『伸手党』,还要兼顾香港和国家的发展,换言之,你们香港人自己想出办法。你自己要谂方法开源节流,所以至会出现张炳良这种声音。」

他认为,加上曾钰成近日开腔,期望政府能放下包袱,与欧美国家重建联系;代表两人一个「向外」,一个「向内」,代表中央向港府建言。

张炳良亦指港府「不应等运转、不虚张声势」,要务实扭经济处境及国际观感;建议重建财政纪律,公务员及公共机构先考虑冻薪,而高官及议员应该率先与民共渡时艰,才符合「灭赤正义」。

时事评论员刘锐绍就认为,参考2003年先例,问责官员减薪是体现「共渡时艰」的民意呼声:「但是现在民意要求很清晰,只是没法量化,若果高官能与民间共渡时艰的话,第一是官员的薪金应该削减或最少冻薪,以至是某个幅度上的减薪。」

建制派议员在财赤危机日近,亦都急急出谋献策,工联会邓家彪建议「外判」劳工处部份服务:「有600多个(劳工处职员)是做就业服务,其实这些与执法无关,譬如说做就业服务,是否应该交予第三部门去做?好像社会福利署,都有很多是由NGO去做。」自由党邵家辉就提议,政府部门自行作人手调配。

记者:卫斯/李荣添 编辑:温晓平 网编:池焕衡


7.大S流感猝逝台湾掀抢打疫苗潮 医生指心理作用多于实际

台湾艺人大S徐熙媛过年期间游日,因流感引发肺炎病逝,引发台湾民众对流感恐慌。据卫生福利部统计,大S去世新闻播出后,周一(3日)一天内民众抢打了4万多剂疫苗。有在台的港人医生表示,知名人士因流感去世,比政府花大钱宣传民众打疫苗更有用,形容为社会现象,但流感高峰期即将过去,现在才接种没有太大帮助。

大S逝世除了令不少人感到惋惜,更引起两岸民众忽然对流感的恐慌,在大S死讯公布后翌日(4日),台湾多个区域的诊所大排长龙,不少人争相接种疫苗。民众洪先生:「看到新闻讲大S得了流感死了,我觉得很害怕。而且如果你现在不打的话大家都在打,等一下疫苗被大家打光我不就打不到。」

一位在新北市开诊所的港人陈医生表示,大S因流感死亡新闻一出,民众马上蜂涌而来,将诊所疫苗打光:「昨天朝早十点几就开始,人们疯狂打电话来问。我们今早去领20支疫苗,领回来一个小时不到就打了9支。又不是即刻打流感疫苗即刻有效的,这样的天气那么冷去打疫苗,这个就是社会心态问题。你做多少宣传都无用,一个名人突然流感死了,个个惊到『鼻哥窿都无肉』,今朝早卫生所排队去打,所以这个就是社会现象。」

他表示,打流感疫苗通常4星期后才产生足够抗体,台湾流感季节延续到二月,对一般人来讲,现在打针只是比较有心理安慰作用。

虽然如此,但台湾在一天打掉了流感疫苗存货的的5分之1,让卫福部长邱泰源出面喊话,呼吁民众不必恐慌抢打,强调当局有足够存货:「我们的公费疫苗到刚刚为止,应该还有16万多(支),我们很希望是由比较年纪大的,以及慢性病高危险群的让他们赶快去打。其实我们各个医疗院所也都准备有流感的疫苗,也可以作适当的运用,如果民众需要的话。」

另一位耳鼻喉专科郑医生指出,大家都将大S去世和没有打流感疫苗连结,其实是「错重点」,因为她根本不是高危险群,反而是治疗过程影响获救机会:「在日本他们有三级(医疗制度)分流得好严格,不是你要想去那里、要去台大医院就送你去台大医院,我们来看后送不是送得好彻底。不是像台湾一来就即刻送去台大。还有他们(日本)做好保守的处理,如果在台湾早就帮她『气切』,在锁骨中间切开插管(治疗)。」

大S的离世亦在中国造成药物抢购潮,据《红星新闻》报道,周一多个线上售药平台,流感类药物搜索量和销量大涨。京东买药平台数据显示,流感相关用药订单量比刚过去的周日上升一倍,其中玛巴洛沙韦订单量,比前一天提升7倍,奥司他韦升4倍。另外,流感检测试剂盒的搜索量和订单量增长80%。

记者:锺广政(台北) 编辑:李荣添 网编:程皓楠


8.【黎智英案】黎斥控方曲解其证供「无耻无信」 反问「为良知而战有错吗?」

黎智英案周二(4日)续审,控方质疑黎曾安排陈梓华赴英时跟有参与游说制裁的「香港监察」创办人罗杰斯见面,其实与平息暴力完全无关,黎直斥控方多次曲解其证供「无耻无信」。法官闻言作出制止,著黎忍耐及控制情绪,如是不实指控可以说「不同意」作回应。另就控方引用黎的文章,指其美化殉道主义支持暴力,黎反驳殉道非暴力而是牺牲,并反问:「为良知而战有错吗?」控方就指「这只是你的良知」,黎就以「这是香港人的良知,所有人的良知,甚至是香港警察的良知」作回应。

控方今续就黎智英跟陈梓华的联系展开盘问,两人于2019年10月首次会面,黎澄清李柱铭当时指陈为「勇武」或「前线」保守派,「比较保守或者peaceful」,望他可协助平息示威者暴力。黎在控方追问下,指陈不会使用暴力,否则李柱铭不会作介绍,惟控方质疑李柱铭只介绍陈为「勇武」,指黎供称陈是领袖纯属其个人假设,黎就指自己当时很自然理解陈为领袖,因陈就登报计划联络李柱铭寻求过渡性贷款,后来亦是还款人。

控方追问为何他认为陈有能力平息示威者暴力,黎就指陈抱持保守及和平立场,必有其理由,能说服暴力示威者;惟法官李素兰质疑若示威者已分成和平及暴力两派,和平派如何能说服对方。黎指非所有勇武派都是暴力,当中也有如陈般的保守派。

控方之后再提出,指暴力示威者也有能力说服和平示威者变暴力,黎即反问:「你从哪里得来这个结论?」强调自己是表示「若一个人有其理由保持和平,就有公信力去平息暴力」,控方就指黎只是假设陈有能力,黎则回应道:「他有能力与否,不妨碍我去尝试。」

黎之后在盘问下指,就2019年11月13日在其家中跟陈梓华的会面,他当时对马鞍山火烧人事件感害怕,望勇武派自行建立领袖团队,令行动受约束及有共识,免得运动失去国际支持能延续下去;控方展示黎于会面前发给其助手Mark Simon的讯息,提及美国前驻港总领事郭明瀚因担忧示威者暴力而曾给予建议,黎就同意对方的说法,同时表示当中困难是「不知道如何制止示威者以暴力回应警方愈趋暴力的行动」,以及自己将跟数人会见,将会敦促他们建立年轻示威者的领袖团队。黎确认涉及人士包括陈梓华、何俊仁、李卓人、林卓廷及李永达,又同意控方指,希望泛民成为领袖团队一部分,解释当时认为泛民能为示威者提建议,令团队变稳定,但现实上不可能。

黎在该次会面后,向陈梓华发送有关《香港人权及民主法案》的消息,黎庭上强调亦把同一讯息发给泛民友人,认为大家对资讯感兴趣,又指因陈关心香港,故认为他会对资讯感兴趣。控方追问陈是否关心国际游说事宜,黎表示不同意,重申也把讯息发给何俊仁、林卓廷、李永达,他们没参与国际游说,亦否认控方指他实情是望向陈表达,法案就是他们应争取的国际支持,重申自己只是分享资讯。

控方又质疑另一于2019年11月27日的会面,指陈梓华当日已表明无法取得勇武派领袖联络方式,为何黎仍要续跟对方会面,黎指陈与勇武派关系密切,当时认为仍有机会联络。至于控方指他当时已跟张昆阳会面并得到勇武派资讯,黎就解释因认为张不属勇武派领袖之一,没地位去参与平息,故没透过张平息暴力。

控方续展示黎、陈二人对话讯息,陈问黎想他在英国会见甚么人时,黎提出可协助联络「香港监察」创办人罗杰斯,及希望奥尔顿勋爵也参与会面。控方质疑此事跟平息示威暴力完全无关,黎就反驳指自己做的每一件事,不是都与平息暴力有关,「难道我叫他上厕所,也是要他平息暴力吗?你真是疯了!」

控方再追问为何是罗杰斯,黎解释罗杰斯是他认识、正在帮助香港的人,控方再问罗杰斯是否参与游说制裁,黎即不满斥:「这是你说的,你一而再再而三曲解我的话,你真是无耻无信」,法官杜丽冰就喝止黎:「请你忍耐不要再发表言论而不答问题好吗?我不会容许证人在庭上无必要地批评律师的提问。」

黎之后一度问法官,是否就算被主控官偷偷曲解其说话亦不可以;法官就回应:「这不是由你判断的。」法官李运腾亦解释,控方是指出案情、提出建议,指这正是盘问目的,而法官李素兰也指控方有责任指出案情,并向黎道:「我明白你可能不喜欢控方的提问方式,可能你会有激动的情绪」,著他尽力控制情绪。黎再问:「即使是不实的指控?」李素兰就指黎可回答「不同意」。

就黎供称知道罗杰斯在英国有参与绝食、示威行动及撰写文章,但不知对方有份推动「马格尼茨基式制裁」,控方引讯息指罗杰斯曾转发其参与推动制裁的文章予黎,黎指自己没有阅读,法官李素兰就质疑绝食和示威如何帮助香港,法官杜丽冰亦追问罗杰斯期望英国政府采取甚么行动,黎回应称:「我不知道,你去问他。」

控方及后展示「Fight for Freedom. Stand with Hong Kong」专页于2019年12月发表的帖文,包括李宇轩、朱牧民等人与美国共和党参议员Todd Young的合照,黎庭上重申自己当时不认识李宇轩。而就控方指,黎与陈梓华联系不单是为平息勇武派暴力,更为让陈参与国际游说工作,黎就回应称:「根本无证据,不同意,是你捏造出来的」。而法官杜丽冰就再提醒黎没必要反驳,只需回答同意或不同意。

控方其后展示黎的专栏文章,题为〈这是良知之战〉,当中黎提及曾与十多个勇武派年轻人交谈,得悉他们会不惜牺牲生命保护香港。控方就问黎有否劝说以平息暴力,黎回应称没有,并忆述当日该些勇武派年轻人,是在接受《苹果》访问,他当时路经并作短暂交谈,不知他们是否保守派,并指自己虽然有意平息暴力,但不代表在每个场合都这样做,「我不可能像个传教士般说话」。他之后回应控方追问时再指,没有透过《苹果》取得勇武派联络,因从不会向记者索取联络资料。

控方又引述〈这是良知之战〉文中一段,提及「全副武装警察排列严阵以待,在寻找敌人。未有催泪弹、胡椒喷雾、布袋子弹发射,未有警棍狂挥掠影硝烟四起之前……孤身一人站着的白衫青年问:『阿Sir,系咪跌咗良心?』……没有良心的人充满仇恨,条件反射地在寻找敌人。尽管青年孤身一人毫无威胁,问了一句心底话,都成了他们发泄仇恨的敌人。」

黎在控方提问下指,是从《苹果》的新闻报道得知事件;控方再指文章没提及消息来源、发生地点、时间、白衫青年身份及警方部署目的等,黎就指自己只是借用事件写文章,他不可能知道警方目的,惟控方质疑黎没告知读者事件的前文后理,黎回应「对我写文章而言已足够」,控方再问:「足够去描绘煽动仇恨的画面?」黎否认,重申是引述事实,控方再质疑他捏造事件,黎就称:「你可以去查,我没有捏造。」

控方之后续引述文中另一段:「……有三位二十岁出头的年轻人私下说,会不惜牺牲生命保护香港。我问他们年纪轻轻为甚么有这种想法。他们都说,因为爱香港。我当时听了哽咽,答不上话来,是否发生不重要,殉道精神已在。我心头下沈,灵光一闪,这是个超越强大的精神运动。有年轻人为了爱护香港不怕牺牲性命,为这抗争燃起了殉道的火焰。殉道者精神的道德力量,团结香港人意志,万众一心,也感动了世人的良知,予以我们强大的精神力量。」

控方指,黎实情支持暴力,黎否认;控方再质疑黎美化殉道主义,黎就强调殉道不是暴力,而是牺牲自己,控方此时即道:「去伤害另一方?」黎回应是「抵抗不公义」。控方又指牺牲自己摧毁对方正是「揽炒」,黎否认,指是控方说法,重申殉道「是愿意将自己奉献给真相、正确的事」,即使意味要牺牲生命。

控方之后问黎,是否鼓励读者要用这种方式为良知而战;黎回应指控方可以任意解读,而他并不同意。控方再指黎是建议用此方式为良知而战,黎就反问:「为良知而战有错吗?」控方指「这只是你的良知」,黎就回应:「这是香港人的良知,所有人的良知,甚至是香港警察的良知。」黎之后一律否认控方指,他撰文用意是煽动仇恨、煽动他人使用暴力或采不合法手段改变既有秩序。

编辑:潘加晴 网编:毕子默


9.美取消中国小包裹关税豁免 欧盟将加强Temu和Shein等海关检查

美国于周二(2月4日)暂停「小额包裹」(de minimis)的豁免政策;而欧盟据传将加强对Temu和Shein等零售电商发货的海关检查。分析指中国电商平台如受致命打击。

美国智库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CSIS)贸易专家、曾任克林顿政府贸易官员的莱茵施(William Reinsch)在接受本台普通话组采访时表示,美国取消「小额包裹」豁免关税,预计将给中国电商企业带来巨大影响。

莱茵施:「我认为,最大的影响将落在快时尚以及其他商品公司,比如Temu和Shein。但对美国工业的影响不会太大,因为『小额包裹』主要用于直接向消费者寄送小型、低价商品。」

长期以来,价值800美元以下的「小额包裹」入境美国获免除关税,不过,由于单件小额包裹往往不会在入境口岸受严格检查,导致毒品及其前体化学品能够通过该渠道渗透至美国。路透社指,这项行政命令并未提及全球或永久性地暂停「小额包裹」豁免政策,意味只要芬太尼及其前体化学品的原产地不在中国、加拿大或墨西哥,该政策仍可能被用于规避检查。白宫对此未予置评。

关于中国电商企业如何应对美方取消小额包裹豁免政策,莱茵施指出,有如下几种选择:一是继续当前模式,并支付关税;二是改为大批量进口至美国后,再从美国仓库发货;三是通过第三国转运以规避限制,但这存在一定风险。莱茵施表示,目前有报道称中方企业更倾向于第二种方式。此外,莱茵施还认为取消「小额包裹」豁免不仅是美国遏制中国经济影响力的措施之一,也反映了美国国会和政府对该政策更广泛的不满,且不仅限于针对中国。

国会众议院中共问题特设委员会一份报告强调,「小额包裹」豁免政策的滥用使得Shein和Temu等公司大量向美国市场倾销商品,其中许多产品涉嫌使用强迫劳动,并对美国就业造成冲击。委员会主席敦促国会通过立法永久性取消中国商品的「小额包裹」豁免待遇。

中国透过小额邮包向欧美倾销的做法越来越受到关注。路透社引述一份官方通报草案显示,欧盟将加强对非欧盟零售电商的海关检查,以确保公平竞争和产品安全,期间特别提到中国电商巨头拼多多旗下的Temu和总部位于新加坡的快时尚零售商Shein。该指令预计将于周三(2月5日)公布。

路透社去年一项调查显示,中国化学品贸易商利用「小额包裹」豁免政策向美国偷运芬太尼前体物质,并通过美国境内渠道将其输送至墨西哥的芬太尼制造实验室。根据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的数据,2023年,美国因芬太尼过量使用导致的死亡人数接近75000人。

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CBP)估计,该机构每年处理超过10亿件此类包裹。美国人口普查局数据也显示,2023年,来自中国的低值免税进口商品总额达47亿美元,自2014年以来增长超过一倍,成为美国第八大进口类别。

记者:经纬(普通话组)、毕子默 网编:毕子默


10.事实查核|美军又掉了一架飞机,特朗普很生气?

一分钟完读:

近期中国社交平台出现一则飞机坠毁的影片,字幕写著「美空军飞机频现飞行事故,引特朗普生气」。该影片引发大量转发和评论。亚洲事实查核实验室查证,该影片出自2023年8月的美国密歇根州雷霆航空展,一架私人的米格23战机(MiG-23)发生事故,与美军无关,也不是近期的影片。

深度分析:

当地时间1月28日,美国空军一架F-35战机在阿拉斯加训练时坠毁;1月29日,一架美军直升机在列根华盛顿国家机场附近与一架民航客机在半空相撞,67人遇难;1月31日,一架医用小型飞机在宾夕凡尼亚州一个人口密集的社区内坠毁,并引发了一场大火,导致机上6人全部罹难,同时地面也有多人受伤。美国接连发生空难的话题在中文社交媒体上成为热议焦点,大量未经查证的图文和影片广泛流传。

近日,X上出现数则推文(1、2)转发同一则影片,影片中一架飞机低空飞行,转弯时突然传出两声爆炸,两名飞行员弹射出来,跳伞逃生,飞机随即坠落并冒大量黑烟。发文者称美军又掉了一架战机,并称此举引发特朗普生气。还有人戏称美方是在销毁战机库存,嘲讽可将旧战机卖给台湾。

另外在抖音也有几十篇相同的贴文流传,对这同一则影片,有人说是美军B1B轰炸机,也有人说是F-111「土豚」战斗轰炸机。还有人钜细靡遗地描述有4人弹射,2人未开伞成功。

亚洲事实查核实验室以图反搜发现,此影片最早可追溯至2023年8月14日CBS气象主播Ahmad Bajjey的TikTok帐号,原影片的简介写道:「今天在#ThunderOverMichigan(密歇根雷霆)#空中表演中发生了一起坠机事故。 一架MiG-23战机在2名飞行员弹射跳伞后,坠入Waverly on the Lake公寓大楼,幸运的是没有造成人员伤亡,但大楼停车场的几辆车被摧毁。 」

进一步搜寻相关报道,根据军事航空新闻网站The Aviationist以及底特律新闻报(The Detroit News)报道,确实有一架私人拥有的战机在密歇根雷霆航展(Thunder Over Michigan)中坠毁,两名飞行员弹射逃生成功。但坠毁的这架飞机不是美军战机,而是MiG-23战机,为前苏联研制的战斗机,美国空军国家博物馆现收藏一架苏联专为出口设计的MiG-23MS。

因此,近期有美军机坠毁的影片为错误讯息,影片挪用了2023年的旧画面,且画面中的战机为私人收藏的前苏联战机MiG-23,并非美军军机。


11.【洞察国情】认清中共是美国最危险的敌人——对特朗普中国政策的期待

美国总统特朗普第二次执政,组建了一个近50年来对华超级鹰派的内阁,希望能够制止中共这个人类历史上最邪恶的政权继续贻害人间。这是所有饱受中共「一党专政」制度欺压霸淩的中国人民的共同愿望。当今世界,只有美国能够有能力遏制中共称霸世界的图谋。

美国在制定对中共政策时,首先要认识中共的本质及其称霸世界的图谋,其次要认识到美国是中共称霸世界的最大障碍,因此中共必然会视美国为其终极敌人而消灭之。这些都不是危言耸听的说话,而是根据中共自己的论述而得出的结论。遗憾的是,美国朝野长期以来对这个潜在的威胁毫无洞悉,直到特朗普第一任期间,时任副总统彭斯和时任国务卿蓬佩奥相继发表强硬对华政策言论后(注1),才开始认识到迫在眉睫的威胁,从而首次扭转长达半个世纪的对中共绥靖主义的政策,笔者希望特朗普第二任期间,能够延续及强化这个政策。

美国必须认识到,中共从夺取全国政权的第一天开始就有称霸世界的意图,但要称霸世界必须先打败美国,为了打败美国,中共准备牺牲数以亿计的中国人民,这是一个多么险恶的意图!为了说明问题,笔者整理了历届中共领导人的荒谬言论(黑体字部分是笔者著重所加)。

从毛泽东时代的「把红旗插遍全世界」,到邓江胡时代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再到习近平时代的「中国梦」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等主张,其核心思想都是要统治、掌管全世界。这个「抱负」来自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史达林思想的「解放全人类」,其办法是通过暴力革命,打破旧世界;消灭私有制,建立公有制;以及埋葬资本主义,建设共产主义。这就是中共的初心。习近平上台后,不断叫人「不忘初心」,就是这个「解放全人类」(实质是称霸世界)的初心。

一,毛泽东

人们知道,毛泽东很早就有「把地球管起来」的霸业思想,例如:

1958年6月28日,他在军委扩大会议小组长座谈会上说:「我们东边有日本、冲绳、菲律宾,假使敌人在北京、上海扔了原子弹,我们也得报复,要考虑积极防御,也要考虑打垮敌人后的追击问题。还要考虑到抗美援朝问题。目前太平洋实际上是不太平的,将来为我们管了,才算是太平洋。(林总插话:×年后,我们一定要造大船,准备到日本、菲律宾、三藩市登陆。)」(注2)

1958年8月19日,他在北戴河政治局扩大会议上说:「(将)来我们要搞地球管理委员会,搞地球统一计画。哪里缺粮,我们就送给他」。(注3)

1959年12月,他提出新华社「应该大发展,各个国家都派,把地球管起来!让全世界都能听到我们的广播」。(注4)

1968年11月28日,他在接见澳大利亚共产党领袖希尔( Hill)时说:「这个世界我看要统一……这个地球总有一天要统一的……世界各国人民起来革命,然后联合起来,我看会统一得了的」。(注5)

1965年,毛泽东号召青年一代埋葬帝国主义。他说:「现在二十岁的青年,再过二、三十年是四、五十岁的人,我们这一代青年人,将亲手把我们一穷二白的祖国建设成为伟大的社会主义强国,将亲手参加埋葬帝国主义的战斗,任重而道远。有志气有抱负的中国青年,一定要为完成我们伟大历史使命而奋斗终身!」(注6)

毛泽东为实现他的「宏图伟略」,是不惜发动战争来达成的,这就是关键的错误。1957年,毛泽东出席在莫斯科举行的共产党和工人党代表会议上说:「我和一位外国政治家辩论过这个问题(笔者按:指核战问题)。他认为如果打原子战争,人会死绝的。我说,极而言之,死掉一半人,还有一半人,帝国主义打平了,全世界社会主义化了,再过多少年,又会有二十七亿,一定还要多。」(注7)根据沈志华先生的资料:毛泽东从莫斯科回来后在一次党内会议上又重复了关于核战争的讲话,而且说得更加透彻:「要准备对付大战,帝国主义有疯子,扔原子弹。头一次大战不过死了1,000多万,第二次大战死了3,000多万。打原子战,没有经验。最好人口剩下一半,次好剩下三分之一,全世界27亿人,还有9亿人,有9亿人也好办事,换来个帝国主义灭亡,换来了永久和平。所以说,真打原子战,不见得是坏事,是坏事也是好事。」(注8)

二,邓小平时代

邓小平提出「韬光养晦」、「绝不当头」的政策(注9),表面上看是中共放弃了其「称霸全球」的战略,但实际上恰恰相反,「韬光」这两个字,最早见诸春秋时代的策略书《鬼谷子》,指隐藏真正意图,收敛锋芒;「养晦」这两个字,最早见诸春秋时代的《诗经》,意思是隐藏自己真正的实力不使外露,这四个字是「欺敌」战略的具体实践。由邓小平隔代指定的接班人胡锦涛在一次讲话中透露了所谓「韬光养晦」的玄机,他说:「大家知道小平同志提出的32字国际方针,这就是『冷静观察、稳住阵脚、沉著应付、韬光养晦、善于守拙、决不当头、抓住机遇、有所作为』,其核心有两个,分别适用于两个不同历史时期。第一个时期是『韬光养晦』,第二个时期是『有所作为』,到了第二个时期就要大有作为。第一个时期的『韬光养晦』,这四个字的精髓,就是在敌强我弱的形势下,如何保存和发展壮大自己的力量」。

他说:「我们现在上演的韬光养晦史诗.....拿北京土话来通俗地讲,就叫著装孙子.....小平同志继承和发扬光大了毛主席的政治智慧,把毛主席和中华民族的绵里藏针智慧,发展到新阶段。小平同志总是注意纠正我们一些同志的革命急躁病,而反复提倡一个『忍』字。靠了这个『忍』字,我们才能同西方国家搞好关系,才能使西方国家放松对我们的警觉而接纳我们,才能把他们的技术和资金搞过来,把他们的骨干企业队伍拉到中国来为我们服务。只有经过了这个阶段,我们才能走到财大气粗的今天」。(注10)

三,江泽民、胡锦涛时代

第三代领导人江泽民在2000年在北京建成「中华世纪坛」,据胡锦涛说,「上世纪末在北京建立『中华世纪坛』的目的,就是预示二十一世纪是『中华世纪』,而『中华世纪』,就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他接著为「民族复兴」提出了指标,他说:「现在我们天天喊『民族复兴』,但甚么是民族复兴的本质标志呢?就是实现中华世纪。所以我们在上一世纪末,在北京建立了中华世纪坛,向全中国人民吹响了开创中华世纪的号角。但怎样才算是实现了中华世纪呢?我们关起门来打开天窗说亮话,就是全世界都由我们党领导和安排,不仅从思想、文化、经济及政治上,也要从组织上有保证,为全地球制定统一计画。只有到了这一天,我们才可以说,中华民族,世界革命人民,现在有了的,就等于永远有。」

他说:「我们坚持共产主义的方向。而要最后实现世界共产主义,就要先实现中华世纪,让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领导全世界,从思想、政治、及组织上统一安排全世界,而这就是毛泽东同志梦寐以求的伟大理想.....他(指毛泽东)决不是只想争取在地球上说一不二的话语权,他的目标是,这整个地球要由我们党来制定统一计画,统一安排,用今天的话来讲,这就是中华世纪。」

当然,任何国家都有权提出自己民族的长远振兴规划,但令人遗憾的是,中共却毫不掩饰地宣传「中华世纪」的来临是由战争催生的。江泽民时代的国防部长迟浩田在卸任后的2005年发表一篇长文(注11),题为「战争离我们不远,它是中华世纪的产婆」。文章很长,但关键要旨在一开头就提出了,笔者不厌其烦地摘录如下:

同志们:

我今天很激动,因为我们委托新浪网做的大型网上问卷调查说明,我们的下一代大有希望,我们党的事业后继有人。在回答「你会向妇孺和战俘开枪吗?」这个问题时,有超过80%的人做了肯定回答,大大超出了我们的预料。

我今天想著重谈谈,我们为甚么要委托新浪网对我们的人民进行这项问卷调查.....20年来牧歌式的「和平与发展」已经终曲,军刀下的现代化是中国下一步的唯一选择,还提到我们有巨大的海外利益。今天我会就这两点做一些具体说明。

我们这次调查尽管表面上的核心问题是要不要对妇孺及战俘开枪,但体现出的意义并不局限于这一点。粗看起来,我们主要意图是摸索中国人民对于战争的态度:如果这些未来的战士连非战斗人员都敢大开杀戒,对于战斗人员自然会百倍杀戮,所以对问卷的回答能够体现出人民对于战争的总体态度。

但事实上,我们的真正意图不尽在此。中央决定搞这次调查的目的是进行思想摸底,我们想了解,如果我们中国向全球发展,必需伴随著敌对国家人口的大规模死亡,我们的人民能否接受,我们人民是拥护还是反对。

大家都知道,小平同志的核心思想是「发展是硬道理」。锦涛同志也总是强调,「发展是第一要务」,要紧紧扭住它不放。但同志们往往理解片面,以为只是局限于我们国内的发展。而事实上,我们的「发展」,指的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个复兴,当然不会局限于我们现在这片国土上,当然要扩展到全世界。 (接下去他更阐述彻底击败美国,并实现对美国「清场」的必要性)

这篇讲话赤裸裸地暴露了中共凭战争达到全球称霸的野心。

四,习近平时代

到了习近平时代,他继续通过「中国梦」及「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包装而推行称霸世界的企图。他的「中国梦」有明显的推向全世界的意图,他的吹鼓手说:「中国梦是一个面向世界的话语体系。中国梦是属于中国的,首先是13亿中国人民的梦想,也是属于世界的……它与世界各国人民的美好梦想相通。中国梦的实现……不仅有利于中国,也将有利于世界。」(注12)

除了推出「中国梦」外,他又推出「人类命运共同体」,声称向全世界发展提供「中国方案」,并对人类社会多个领域的发展「指明方向」。他多次提出「东升西降」、「平视美国」、「百年不遇的大变局」,都是暴露了他要挑战美国的决心。

有「国师」之称的金灿荣更公开地、毫无掩饰地提出弱化美国的三个「损招」(注13),其中包括:

一,尽可能的渗透美国各层级的选举。他认为,美国的众议员是可以控制的。他说:「我们中国政府希望,每个美国国会众议员的选区都有中国投资,中国都可以掌握上千张或者几千张选票,那就可以影响他的态度」。他分析称,435个众议员,平均一个众议员选区大概有75万选民。按照通常的30%投票率来计算,20万张选票就可以决定议员的命运。而一般来说两党竞争的候选人得到的选票差距不会特别大,到最后估计也就只差了一万张票或者几千张票,「所以你手上要有几千张票,你就是他爹」。他得意洋洋的说:「中国弄的好可以把美国买下来,把美国国会变成第二个人大常委会」。

二,尽可能为美国制造几个敌人。他说,中共战略的任务就是确保让美国同时有四个敌人,他认为这四个敌人是恐怖份子、俄罗斯、巴西、以及国际乱局。他说:「国际乱局,抽象上对我们不好,经济上对我们不好,但是在战略对我们挺好。他承认:「后面几个都是邪招,不能跟美国人说,前面几个(笔者省略了)都可以冠冕堂皇的说,但是后面几个是邪招,只能意会,不能对外说」。

三,培养中国下一代人的反美仇美和手段,「让下一代把美国也管起来」。

金灿荣形象地形容习近平:「『少东家』决心重整家业,视察宁夏讲了一句话:『中华民族的能量压抑得太久了,该爆发一下了』」,这是说明习近平蓄势待发,努力实现自从毛泽东以来定下的称霸全球的野心。

过去50年来,美国对华政策主旋律无论是合作(cooperation),交往(engagement),竞争(competition),制约(containment), 既制约又交往(contgagement,即把 containment 和engagement 两字合并起来),甚至对抗(confrontation),都不过是不同程度的绥靖主义,都只是把中共看成一个对手而不是一个要置美国于死地的敌人,笔者希望上述简单的回顾,可以让美国人看清楚:从一切爱好和平、崇尚自由的人民的角度看,是时候美国要准确定位中共是最大敌人了。

- 程翔(中国问题专家)

----------

(注1)彭斯言论见 Remarks by Vice President Pence on the Administration’s Policy Toward China,October 4, 2018,The Hudson Institute,https://trumpwhitehouse.archives.gov/briefings-statements/remarks-vice-president-pence-administrations-policy-toward-china/
蓬佩奥言论见 Remarks at the Richard Nixon Presidential Library and Museum: “Communist China and the Free World’s Future”,July 23, 2020,https://mn.usembassy.gov/speech-secretary-pompeo-07-23-2020/

(注2)见毛泽东:「在军委扩大会议小组长座谈会上的讲话」(一九五八年六月二十八日),载1968年武汉版《毛泽东思想万岁》,https://www.marxists.org/chinese/maozedong/1968/4-040.htm

(注3)在北戴河政治局扩大会议上的讲话(二),(一九五八年八月十九日),载1968年武汉版《毛泽东思想万岁》,https://www.marxists.org/chinese/maozedong/1968/4-050.htm

(注4)对新华社的指示(一九五九年十二月)武汉版《毛泽东思想万岁》
https://www.marxists.org/chinese/maozedong/1968/4-155.htm

(注5)毛主席会见澳共(马列)希尔谈话记录(未经本人审阅),1968年11月28日,载《中文马克思主义文库 》毛泽东https://www.marxists.org/chinese/maozedong/mia-chinese-mao-19681128.htm

(注6)毛泽东:「在杭州与陈伯达、艾思奇等同志的谈话」(一九六五年十二月二十一日),中文马克思主义文库->毛泽东->1968年汉版《毛泽东思想万岁》https://www.marxists.org/chinese/maozedong/1968/5-173.htm

(注7)毛泽东:「在莫斯科共产党和工人党代表会议上的发言」(一九五七年十一月十八日),载中文马克思主义文库 -> 毛泽东 -> 1968年汉版《毛泽东思想万岁》
https://www.marxists.org/chinese/maozedong/1968/3-121.htm

(注8)沈志华:「毛泽东与1957年莫斯科会议」,载香港中文大学:《二十一世纪双月刊》2008年2月号,总第105期,页45

(注9)邓小平在「六四」以后提出的三十二字方针:「冷静观察、稳住阵脚、沉著应付、韬光养晦、善于守拙、决不当头、抓住机遇、有所作为」

(注10)见胡锦涛内部座谈会部分谈话:「今天有不等于永远有」,讲话日期不可考,但由2010-2-19由《阿波罗网》转载:https://www.aboluowang.com/2010/0218/157682.html

(注11)迟浩田:「战争离我们不远,它是中华世纪的产婆」,2005年首发在《新浪网》,现在已经下架,后由《万维网》转发,见www.creaders.net | 2021-02-10,
https://news.creaders.net/china/2021/02/10/2319822.html

(注12)见唐洲雁,山东社会科学院院长、研究员:「中国梦:具有中国特色的话语体系」,载《共产党员网》https://news.12371.cn/2014/01/16/ARTI1389834391581650.shtml

(注13)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金灿荣2016年7月23日至24日的一次关于中美战略的演讲的节选。原文全文来自在金灿荣粉丝网,网址为
http://www.jcrfans.com/html/2016-08-29-1024.html ,网络备份版在https://archive.is/z5RMg

(以上评论纯属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台立场。)


(完)

===========================================================================

本台网址:http://www.rfa.org/cantonese

社交媒体:
Facebook 脸书:https://www.facebook.com/cantonese.rfa
Twitter 推特:https://twitter.com/Rfacantonese
YouTube:http://www.youtube.com/@rfacantonese
SoundCloud: https://soundcloud.com/rfacantonese

自由亚洲粤语节目的广播频率介乎於短波波段20至23之间。广播时间∶(北京时间)晚
上10时至11时。敬请调校收听。
Reply all
Reply to author
Forward
0 new messag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