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讨论,欢迎嘲讽
虽然这的确是个买入高风险资产的操作。但我本意并不是投资的。
本意只是过经济生活罢了。
如同过性生活一般,纵是很没性质、人老了、天时不合适,等等诸多不巧(此处切不可说女人不漂亮)
一年总还是要搞几次的,这是人为制造的一种刚性需求。
过政治生活我就暂时不奢望了,没那器官,想要得换个地儿重新长。
过生活嘛,就想要刺激一些。。。
主要还是:我挺欣赏Cardano在之前一年的熊市中表现出来的姿态和品格。
那么就投个票吧。
这算投票,不算投资。
只是不太适合我。
密钥需要应对两种风险,遗失风险和泄露风险。
硬件钱包很有效的减少了泄露风险。
但增加了例如过海关被扣了,被猫吞了这些……
泄露风险对我来说,更可控一些
而遗失风险我控制不好
尤其是当我住在一个,私有财产并非“神圣不可侵犯”的地方。
等我肉翻了,我会考虑去弄个硬件钱包的。
或者是,把密钥加个口令,做成二维码纹在屁股上。
这个纹的时候得左右镜像一下,方便对着镜子扫。
^_^a
“乱世买黄金”
等一开始乱我就买。
再等等,照这么下去,快了。
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这一波死猫反弹,可以预期会持续挺长时间,可能会持续到人们忘了它是个死猫反弹。
不能自由兑换本身就会导致它反应慢,然后管理方会人为的操控再延长一段时间,并不停的用全世界最大号的喇叭喊牛回速归。
趁这段时间能多买两根金条。
看现状还可以,其实说实话我觉得看现状也已经不太可以了。
有一点容易忽略,它有一笔债,是自由市场没有的。
它管制,所以它有承兑义务。
这三万亿(有没有这些还两说呢)里面有几万亿是需要留着拿来履行承兑义务不能动的?
挤兑了不履行承兑义务行不行?可以。
履行永久伤害主体信用,外汇不够;
不履行永久伤害主体信用,毁约;
主体信用的损害会体现在人民币价值上。当然短期价格可以跟价值无关(现在就是)。
不履行更好一些,债主更希望是它坏,而不是它穷
人民币有单一主体的信用背书,这一主体的存在要枪,喇叭和韭菜背书,枪喇韭要钱背书,钱可以随时印,不缺,
现在这个轮子是这么转的。
如果所有的数据都掺了水,那M2肯定也掺了。物价涨的厉害。
也不能算债,是这样:
一个美国人要到澳大利亚做生意,租厂房,工人工资,进货,要付AUD,他只有USD。那他就需要把USD换成AUD。
在哪换?货币市场,谁提供这个服务?庄家韭菜一起。一切正常,这不是个事儿,没什么特别的。
一个美国人要到中国做生意,同样的情况,他需要把USD换成CNY。
去哪换?没有货币市场。那跟谁换?跟政府换(银行就是政府,我们都知道,不同名字的银行是不同级的政府)
政府承诺提供这个服务,不然就没有外贸。这个承诺破了,汇率就失控了。印钱也没用。
要履行这个承诺,就有很大一部分外汇是不能动的,人民币急用可以印,外汇不行。
如果挪用了这些外汇,当出现挤兑的时候,就出现了我说的,履约还是不履约的问题。初步演算横竖是个死。
现在这些外汇肯定是已经挪用了。
需要做的就是防止出现挤兑。防止出现外资齐刷刷的都要跑,一起找他们换钱的情况。
这个情况就是“系统性风险”。
怎么防止,骗呗。它们只懂两件事,骗和打。
骗不过去怎么办?我也不知道,要不我先去对岸躲着吧。
> 方式不同, 完全理解. 中国物价涨得厉害说的是将来吧? 这段时间涨的厉害吗? 没啥感觉啊. 要问这几十年
> 涨得厉害吗, 那当然厉害.
>
我是说的最近几个月和现在。
可能您住在京上广,特大城市会有一些稳定因子在。
我住在北方二线城市,我从不做饭,一日几餐都买着吃,感觉很直观。
这么说吧,活了这么多年我从来没见过平均物价这个速度涨的。
单项有,比如某年的猪肉,某年的鸡蛋,某年的韭菜。
但平均这么涨的,头一次见,包括服务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