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cnlibrary] 请教:捐赠打工子弟学校图书的产权如何处理更妥当?

0 views
Skip to first unread message

随喜

unread,
Mar 14, 2010, 11:41:01 PM3/14/10
to cnlibrary, grassroots education ngos, green8150, 新公民之友, 蒋海倩
我们的做法是在捐赠初就与受捐学校约定,如果受捐学校合并,受捐图书、书架等物资将转由接收学校接管,但须通知我们基金会,基金会有监督权。
既然已经是捐赠物资,就没有收回来的道理,否则就是借而不是捐了。但是可以在捐之前就有约定。
 
------------------
廖瑾 Frieda Liao
纯山教育基金会
Chunshan Education Foundation
————————————————
致力于改善贫困地区的教育现状
Aim to improve the education circumstance of needy in China
纯山官网www.chunshan.org
我的QQ空间
丰田
赵本山上场说:" 车到山前必有路,可惜丰田刹不住! 丰田就...
 
 
 
------------------ 原始邮件 ------------------
发件人: "wenhua liu"<liu...@gmail.com>;
发送时间: 2010年3月13日(星期六) 中午12:03
收件人: "cnlibrary"<cnli...@googlegroups.com>;
抄送: "grassroots education ngos"<cn-grassroots-...@googlegroups.com>; "green8150"<gree...@vip.sina.com>; "新公民之友"<xingo...@gmail.com>; "蒋海倩"<hai...@163.com>;
主题: [cnlibrary] 请教:捐赠打工子弟学校图书的产权如何处理更妥当?
 
诸位:
 
上次提到一公司为北京打工子弟学校捐赠3万元图书的事已经基本落实,现在想到一个问题,打工子弟学校的流动性特别大,最近北京的拆迁大潮更是让这一问题凸显。
捐赠图书的产权归谁?遇到学校拆迁、关闭或转卖,图书怎么处理?在协议中如何约定比较好?
 
1、如果产权仍属于捐赠人(北京各区教委捐赠打工子弟学校设备就是约定这样的),捐赠人不一定愿意(这还算捐赠吗?),而且也不一定有能力或时间去监管。
2、如果产权属于学校,以后学校有权随便处置图书,无人可干涉?
3、有人建议产权归新公民之友,我个人觉得不妥,因为我们是面向众多学校服务的,根本管不过来。
4、如果产权归某个草根公益组织,是否可行?学校、捐赠人是否认可?
5、或者协议约定,学校发生重大变故,图书就分给学生,可否?谁来执行?谁监管?
 
讨教各位!
 
另:CCTV,可否建议他们也在打工子弟学校看看?

在 2010年3月12日 下午3:04,zshouli <zsh...@163.com>写道:
为CCTV晚会寻找采访线索,今天下午出版科学研究所鲍红老师来电,言及CCTV在4月23日的国际阅读日举办一场阅读晚会,其中一个部分叫做“阅读的渴望”,想找一些西部地区的儿童采访线索,可以想象CCTV式的煽情模式,但考虑到阅读促进中也缺少不了国家行动,所以在这里和大家通告一下,看哪位可以提供一下帮助,谢谢!

鲍红的联系方式 手机:13581846485  Email:gree...@vip.sina.com

另出版科学研究所的中国阅读蓝皮书已经出版,有兴趣的可以看看,也建议伍松把鲍红老师加到乡村图书馆论坛组。

守礼




--
您收到此邮件是因为您订阅了 Google 网上论坛的“Library China”论坛。
要向此网上论坛发帖,请发送电子邮件至 cnli...@googlegroups.com
要取消订阅此网上论坛,请发送电子邮件至 cnlibrary+...@googlegroups.com
若有更多问题,请通过 http://groups.google.com/group/cnlibrary?hl=zh-CN 访问此网上论坛。



--
刘文华
新公民之友 执行总干事

84806081,84983998
liu...@gmail.com
www.xingongmin.org.cn
newcitizen2008.blog.sohu.com/
北京朝阳区大屯里小区115-2704#

如果你做善事,人们说你自私自利、别有用心,不管怎样,总是要做善事。
如果你成功以后,身边尽是假的朋友和真的敌人,不管怎样,总是要成功。
你所做的善事明天就被遗忘,不管怎样,总是要做善事。
将你所拥有最好的东西献给世界,你可能会被踢掉牙齿,不管怎样,总是要将你所拥有最好的东西献给世界。
                               ----特蕾莎嬷嬷

--
您收到此邮件是因为您订阅了 Google 网上论坛的“Library China”论坛。
要向此网上论坛发帖,请发送电子邮件至 cnli...@googlegroups.com
要取消订阅此网上论坛,请发送电子邮件至 cnlibrary+...@googlegroups.com
若有更多问题,请通过 http://groups.google.com/group/cnlibrary?hl=zh-CN 访问此网上论坛。
965E9579@69245772.4DAC9D4B.jpg

Wujing Harrison

unread,
Mar 30, 2010, 5:21:18 AM3/30/10
to 随喜, cnlibrary, grassroots education ngos, green8150, "新公民之友", "蒋海倩"
美国的长期实践中,捐赠也是按契约形式处理,无论是现金还是物品(服务例外,因为无法收回):
如果捐赠者无要求,则受捐者自主处理。
如果捐赠者有要求,则按约定办理。常见的有:指定使用用途或指定时间限制;如未按所指定的要求,要退还捐赠者或向捐赠者申请更改要求。常见的情况有,钱没花光,或同一项目也得到了其他资金支持,不需要这些物品了(钱总是需要的,哈哈),机构关门了,等等。这也包括Endowment Fund (抱歉,还不知道怎么翻译),如本金不动无截至期限限制(实际是到机构解体),或本金在一定期限内不动,如20年或200年(我都经手过)。有的规定,如果期限没到,机构关门了,则要还款(对免税的机构捐赠者适用)或按指定的合法要求处理(如转赠)。期限到了,如果捐赠者没其他要求,受捐机构就可以自行处理了。

捐赠者要求越多,自己的责任和工作也可能越多。所以要综合考虑,量力而行。

吴靖
On Mar 14, 2010, at 8:41 PM, 随喜 wrote:

<965E...@69245772.4DAC9D4B.jpg>

--
期望在大家的一起努力下,能在各自机构能力建设、整个NGO行业从业环境等方面都有一个良性和健康的发展。
 
建议和意见请联系:ourfre...@gmail.com
 
您收到此信息是由于您订阅了 Google 论坛“Grassroots Education NGOs”论坛。
要在此论坛发帖,请发电子邮件到
cn-grassroots-...@googlegroups.com
要退订此论坛,请发邮件至
cn-grassroots-educat...@googlegroups.com
更多选项,请通过
http://groups.google.com/group/cn-grassroots-education-ngos?hl=zh-CN?hl=zh-CN
访问该论坛

心平气和

unread,
Mar 31, 2010, 4:09:53 AM3/31/10
to cnli...@googlegroups.com, 随喜, grassroots education ngos, green8150, "新公民之友", "蒋海倩"
在 2010年3月30日 下午5:21,Wujing Harrison <wujing....@gmail.com>写道:
美国的长期实践中,捐赠也是按契约形式处理,无论是现金还是物品(服务例外,因为无法收回):
如果捐赠者无要求,则受捐者自主处理。
如果捐赠者有要求,则按约定办理。常见的有:指定使用用途或指定时间限制;如未按所指定的要求,要退还捐赠者或向捐赠者申请更改要求。常见的情况有,钱没花光,或同一项目也得到了其他资金支持,不需要这些物品了(钱总是需要的,哈哈),机构关门了,等等。这也包括Endowment Fund (抱歉,还不知道怎么翻译),
 
美国的阿悦告诉我,在美国,大学的基金会叫做Endowment,而不叫Foundation,而你这里提到的Endowment Fund,应该是“留本基金”。
——伍松

Wujing Harrison

unread,
Apr 1, 2010, 4:56:40 AM4/1/10
to 心平气和, cnli...@googlegroups.com, 随喜, grassroots education ngos, green8150, "新公民之友", "蒋海倩"
谢谢武松。

美国大学一般都有“留本基金”,有的是另建基金会管理“留本基金”。美国大学基金会的主要捐款目标和手段一般是绕着“留本基金”转的,因为大学有政府的拨款和收缴的学费基本保证了运营经费,不像中小型非牟利机构要靠不断的筹款获得运营经费。大学基金会除了接受留本基金的赠款,也接受其他形式的赠款。大的非牟利组织也都有留本基金,中小型的多少也有些。只是中小型非牟利组织在筹款时要权衡总体战略,在筹运营经费和留本基金之间找一个平衡。

草根组织一般年运营经费不超过2-3万,占大多数。一般都没有留本基金。运营经费大多从本社区筹得。也有例外。有的在社区中有资产,如一栋房子。有的捐赠者在捐房子时(比如用于社区艺术家中心),也捐一笔留本基金,用于资产的维修管理。否则,小组织筹不到款,房子会破损,甚至不能用了。

所以在社区筹款,用于社区,是美国社会普遍的行为。都是乡里乡亲,或是同道,要相互支持。筹款即筹人。在社区里,捐钱和做义工同样重要,越有人气,越可能筹到钱。这在滋根有项目的一些地方已经看到苗头(先打住话头)。邻近的社区之间相互学,联成网络,就有人牵头办个地区联合会之类的;然后是州、联邦级的,许多像教师家长联合会(PTA)和教师家长组织(PTO)就这么花了几十年长起来了。PTA 和PTO两套系统各有各的地盘,相互之间,自然要练内功,赛实力比影响。高一级的组织筹款或收款力都较强,有的也有了留本基金。。。社会公益连锁经营的模式,容易山寨,也容易锻炼培养人才,美国的“社会主义”在民众的点滴实践中在“资本主义”中“异化”出生命力来了。呦,讲远了,被武松的一句话“逼上梁山”了。

下一次,想讲一讲企业社会责任方面的创新。不能动不动拿一摞钱现场派发。很受段永平的启发。慈善公益不只是为“穷人”。人人追求“卓越”。。。。

OFS-PR

unread,
Apr 1, 2010, 10:29:25 AM4/1/10
to Wujing Harrison, Grassroots Education NGOs
学习了!
 
谢谢!
 
OFS-PR

--
期望在大家的一起努力下,能在各自机构能力建设、整个NGO行业从业环境等方面都有一个良性和健康的发展。
 
建议和意见请联系:ourfreesky.pr@gmail.com

 
您收到此信息是由于您订阅了 Google 论坛“Grassroots Education NGOs”论坛。
要在此论坛发帖,请发电子邮件到
cn-grassroots-...@googlegroups.com
要退订此论坛,请发邮件至
cn-grassroots-educat...@googlegroups.com
更多选项,请通过
http://groups.google.com/group/cn-grassroots-education-ngos?hl=zh-CN?hl=zh-CN
访问该论坛



--
我们的自由天空 公益助学项目组,Our Free Sky - OFS Volunteer Organization
www.ourfreesky.org

北京桃李天教育咨询中心

OFS爱心热线:86-10-62246033

Our Free Sky的使命:
让爱,延伸一米!
让爱,多一个机会!
心若在,梦犹在!
为了明天,您我一起携手!
爱心在继续……

Our Mission:
Let love extend one more meter !
Give love one more opportunity !
Where there is a heart, there is a dream !
Let's be hand in hand for the splendid tomorrow !
Love is going on...

保密信息及免责声明
本信息(及附件)仅发送给指明收件人,并可能包含受相关中国法律保护的保密及有特权的信息。除指明收件人外,任何个人或团体严禁阅览、再发送、传播、复制或以其它方式使用本信息,或依赖本信息采取任何行动。如您非本电邮的指明收件人,请您立即通知我们,并将信息及附件永久删除,且不复制或保留拷贝。我们采取所有合理谨慎措施保障电子信息系统的安全,但我们不能保证本信息及其附件无传送错漏或不含计算机病毒,也不承担可能由此引致的任何的责任。

心平气和

unread,
Apr 1, 2010, 10:31:21 AM4/1/10
to Wujing Harrison, cnli...@googlegroups.com, 随喜, grassroots education ngos, green8150, "新公民之友", "蒋海倩"
谢谢吴靖老师的细致说明!又长了不少见识。
补充两句话:
1、关于社区公益——深圳宝安有个桃源居社区基金会,据我所知乃是中国第一家社区型基金会,做的非常棒。对城市社区公益有兴趣的,到了深圳不妨去走访一下。
2、关于现场派发红包——对这个事情的反应往往两个极端,要么是批评,要么是批评批评者。我倒觉得,我们不批评,但我们要允许别人批评,难道就许你有钱人拿着几百万去大发红包爽一把,就不许别的人站在不同的立场批评你爽一把吗?如果被骂了,这有钱人今后就不行善了,未免也太那啥小家子气了吧。
 
伍松
4月1日

在 2010年4月1日 下午4:56,Wujing Harrison <wujing....@gmail.com>写道:
Reply all
Reply to author
Forward
0 new messag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