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不願面對的真相

15 views
Skip to first unread message

cjjs

unread,
Jul 26, 2007, 8:35:03 AM7/26/07
to 大千世界 命理乾坤
台灣不願面對的真相


看了這個報導..找了很久才找到我們該如何做可以減少暖化....
所以把他整理了在這裡...讓大家看的清楚一點....
文章後面有如何降溫 如何從日常生活中的小地方做起 我們也可以救台灣...

下面這些日常舉動都讓你我成為地球暖化的 殺手


全台灣夏天冷氣每調高一度,
省下的電就足夠澎湖使用一年,
也許,這數字聽來遙遠,
但還有更驚人環境問題在台灣浮現

二氧化碳排放量,另類全球第一
過去十五年當中,台灣二氧化碳總排放量倍速成長一三四%(全球成長一六%),
每人平均年排放量超過十二萬噸,是全球平均值的三倍。
高雄市每人每年就「貢獻」三十四.七萬噸二氧化碳,號稱是全球人均排放量最高的城市。

這是全球暖化帶動海水上升後,台灣本島逐漸「泡」在水裡的模擬空照圖。本世紀末,
整個台南市將徹底淹沒,高雄市僅剩下「壽山島」,全台灣將近六百萬人淪為「水上難民」。

台灣,瘋狂發燒中一個世紀以來,台灣暖化的速度,是全球平均的兩倍,平均溫度增加
了一.三℃,比鄰近的日本、中國更高。台北市的夜間平均氣溫,甚至增加將近二℃。
極端變化的氣候,更讓發燒的台灣面臨生存的危機


北澇南旱,台灣氣候變變變
五年前的納莉颱風,台北市單日降下六百五十公釐豪雨,破了百年紀錄;
翌年,石門水庫河床乾涸,遭逢三十年來最嚴重乾旱。
台灣近年氣候變異極大,不是水太多,就是水太少。這種一年水災、一年旱災的怪現象
,可能會變成常態。

登革熱北伐,公衛拉警報
別懷疑,對溫度最敏感的,不是北極熊,而是蚊子。
過去只存在於北迴歸線以南的登革熱,當氣溫上升一度,埃及斑蚊就會「北伐」,
攻克台中和台北。

櫻花鉤吻鮭,在台灣地圖消失
科學家預估,七十年之後,台灣三千公尺以上的高山,將有四個月完全不會有
低於十八℃的水溫,對於只能存活在十七℃水溫的國寶魚櫻花鉤吻鮭而言,生
存繁衍的希望渺茫。


為什麼台灣「燒」的比較嚴重?
這個問題,中研院環境變遷研究中心主任劉紹臣已經追問了五、六年。曾任職NOAA的他歸納,除了反映暖化的全球現象,台灣人口密度全世界第二高、每單位
能源消耗量位居全球前三名,才是關鍵中的關鍵。

台灣人的「碳」息
就以造成地球暖化的「禍首」溫室氣體為例,從一九九○到二○○四年,台灣二氧化碳總排放量倍速成長一一一%,是全球成長值的四倍速度,每人平均年排放量
超過十二噸,是全球平均值的三倍。據高雄市環保局統計,高雄市每人每年就「貢獻」三十四.七噸二氧化碳,是世界平均值的八倍,號稱是全球人均排放量最高
的城市。

三月底,愛河河畔溫潤如玉,造型現代化的街燈,陪著夜色緩緩張亮。做為第一個加入國際地方政府減量聯盟(ICLEI)的台灣城市,高雄市早在三年前,率
先在部份路段改用路標、路燈、紅綠燈三合一的太陽能共桿路燈,並要求中鋼、中油等排放大戶減量,希望早日脫離高碳城市榜首的污名。

台灣不但是氣溫升高、溫室氣體排放量大,劉紹臣還發現,台灣的日照時數在十年內,減少了一五%;下毛毛雨、都市起霧的機率也大幅下降。不經意間,那些可
以營造浪漫氛圍的大自然背景,都逐漸在消逝中。

日照減少、霧日消失,不好嗎?溫度「才」升個一、兩度就惶惶不安,會不會太杞人憂天?暖化對台灣,到底會產生哪些衝擊?暖化與我又何有哉?


衝擊一: 降雨不均,北澇南旱
台灣持續暖化所引發的氣候變遷,真正要擔憂的是暴雨暴旱交迭。台大生物環境系統工程系教授童慶斌觀察,台灣近年氣候變異極大,不是水太多,就是水太少,
二○○一年的納莉颱風,台北市單日降下六百五十公釐豪雨,破了百年紀錄;翌年,石門水庫河床乾涸,遭逢三十年來最嚴重乾旱。

「這種一年水災、一年旱災的怪現象,可能會變成常態,」童慶斌預測。


一年水災、一年旱災
這樣的預測結果並不令人意外。台灣名列世界第十八大缺水國,即使總降雨量並沒有減少,但據中研院地球科學研究所研究員汪中和長期追蹤分析,台灣北部總雨
量增加二○%、南部減少一○%,北澇南旱趨勢顯著;且南北降雨天數逐年降低,使得雨量集中,強度更強,「這是嚴重的警訊。」

不只是台灣,全亞洲面臨的乾旱風險更嚴峻。因為暖化,「亞洲大水塔」喜馬拉雅山的冰層,二十年之後將僅剩五分之一,屆時,台商主要的佈局地亞洲,會有四
億人鬧水荒。


衝擊二: 海平面上升,台灣變瘦
有人說那是危言聳聽。
在美國前副總統高爾拍攝的「不願面對的真相」影片裡,全球暖化加速溶解了北極和格陵蘭的冰川,加上海水遇熱膨脹,處於海拔十公尺以下的紐約、東京和上
海,將沉沒為海中廢墟。

IPCC顯然站在高爾這一邊。如果採納科學家韓森(James Hensen)等人用電腦模擬出的最悲觀版本,到了本世紀末,海平面可能上升六到三十五
公尺。

如果地球挑了這套最悲觀的劇本來演,台灣會是什麼光景?


海水上升,台南完全淹沒?
研究室裡放著一張張電腦模擬的台灣地圖,四月初已經換上短袖的台大地理環境資源系副教授賴進貴,用他擅長的地理資訊系統(GIS)模擬出海平面上升六公
尺後的台灣實境。

受災最重的是台南,幾乎徹底淹沒。就像三百多年前,鄭成功利用海水漲潮攻下鹿耳門、直取赤崁樓那樣,只是,這次海水不費吹灰之力,直接吞下台南。

二十萬年前還是個古大湖的台北盆地,高度僅海拔四公尺,當海水上升六公尺時,水從淡水河直接灌進台北市,不論是億萬豪宅或是價值百億的商業大樓,都將泡
在「台北湖」裡。

原本每年海平面就要上升○.○六公分的高雄,如果暖化繼續帶動海水上升,最後也滅頂到只剩下一個「壽山島」。

那時,四分之一的台灣人,成為聯合國定義中的「環境難民」。


地震、海嘯機率大增
此外,國際地質學家還擔憂,全球暖化引起的冰河融化、海面上升,會釋放地殼裡被壓抑的能量,引發劇烈地質變化,提高地震、海嘯和火山爆發發生的機率。高
爾就統計,從一九九三年至二○○六年,短短十二年之間,全球的大地震次數已增加了超過三倍。

Cool Taiwan!
8招台灣降溫行動
你知道聯合國IPCC已把台灣列為氣候變遷的「高危險群」嗎?
23年後,不論是豪宅或百億商業大樓,都將泡在「台北湖」,高雄只會剩下「壽山島」,台南更徹底淹沒。可怕的是,冬天將出現點蚊香,登革熱高危險區大舉
北移!
台灣持續加溫不退燒,有哪些「抗暖」行動,你我都可以做得到?小動作,卻可帶來大影響。就靠我們從每天早晨開始...

小行動1:不打領帶,少洗衣物
男性上班前,夏天不打領帶,調整空調28度,晃眼驚覺夏天省下七萬一千噸CO2排放量。
集中大量衣服再洗,減少洗衣頻率,並用陽光曬乾。

小行動2:食用當地所產的食物
我在上班途中買早餐吃時,會選當地、當季食物,因為可節省運送、冷藏能源。
我吃多少,就買多少。廚餘佔我吃的食物30%,收到冰箱最後還是會有80%被丟掉。

小行動3:支持綠色消費,購物不拿袋
使用有環保標章的產品,家庭能源支出少30%。買餐點時手拿就好,尤其買有能源之星、省水、省能等環保標章產品。企業同樣減少包裝,例如HP將碳粉夾包
裝變輕,減少CO2排放,相當減少3500輛車排放量。

小行動4:搭公車、少開車
上班上學不騎機車!機車每公里排放廢氣量是汽車的3到4倍。
我絕不一人開車上路!因為每天早上車輛減少兩萬車次,可省近1400萬美元、2200萬噸汽油、7100噸廢氣和污染。

小行動5:打開窗戶,不吹冷氣
到公司把窗戶打開!自然風降低室內溫度或調高溫度一度,省6%用電。全台1900萬台冷氣計算,一個夏天可省3億度電,足夠澎湖使用1年。

小行動6:回收、回收、再回收
用餐畢、列印完,把垃圾做資源回收!
辦公室使用再生紙。因為再生紙1噸,可省3萬公升水及19顆樹。
保特瓶重覆裝水帶著走。重複使用20次可減少近1/4的CO2排放量。

小行動7:多使用網路電子帳單
多用網路電子帳單,省下大量紙張。我將多支電話帳單合成一份,公文也電子化,可節省紙張與郵遞,估計1年減少9千萬張帳單,等於1年少砍8千多顆樹。

小行動8:使用省電燈泡
家裡與辦公室最熱的是燈!
外型像冰淇淋的省電燈炮價格三級跳,但電量只有傳統的四分之一,亮度卻相同。
如此1年可省150磅CO2排放量。

出處天下雜誌
http://ad.cw.com.tw/cw/taiwan_warm/index.htm

引用:http://tw.myblog.yahoo.com/jw!hftqBpGRGgIZY66v4g2Sqw--/article?
mid=84304

cjjs

unread,
Jul 26, 2007, 8:35:03 AM7/26/07
to 大千世界 命理乾坤

cjjs

unread,
Jul 26, 2007, 8:35:03 AM7/26/07
to 大千世界 命理乾坤

cjjs

unread,
Jul 26, 2007, 8:35:03 AM7/26/07
to 大千世界 命理乾坤

cjjs

unread,
Jul 26, 2007, 8:35:03 AM7/26/07
to 大千世界 命理乾坤
Reply all
Reply to author
Forward
0 new messag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