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与水稻的接力赛

1 view
Skip to first unread message

乡土中国

unread,
Mar 9, 2007, 9:18:24 AM3/9/07
to home...@googlegroups.com
 

  华夏文明发源于黄河流域, 但是在秦统一中国之后, 历代王朝却出现了不断向长江流域倾斜的趋势。从隋炀帝开运河, 经过唐宋两个朝代的发展, 中国的经济重心彻底从黄河流域移到了长江流域。到了明清时期, 整个国家的经济几乎完全依赖于长江以南地区的钱粮赋税。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很多历史学家说, 这是因为北方频繁出现战乱, 经济遭到了破坏, 所以历代政权不得不把经济重心逐步南移。可是这个说法不是很圆满: 北方出现战乱, 那么南方为什么没有?有的学者对中国古代的农业经济进行了认真思考之后, 提出了一个猜想: 也许这两千年从北向南的变迁, 不过是小麦和水稻这两种农作物的一次接力赛而已。

小麦与农民起义

  如果我们一手拿着《简明中国通史》, 一手拿着农业区域经济地图对照, 会发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 小麦种植业与古代社会动乱之间似乎存在着某种因果关系。

  我们先看看中国历史上的几次导致王朝覆灭的重大农民起义: 秦朝末年的陈胜吴广起义爆发于安徽大泽乡; 西汉末年的绿林赤眉起义爆发于山东莒县; 东汉末年的黄巾大起义爆发于河南洛阳; 北魏末年的六镇起义爆发于河套地区; 隋末的农民起义爆发于山东、河北、河南, 唐末的黄巢起义爆发于山东; 元朝末年的红巾军起义爆发于安徽; 明末的李自成起义爆发于陕西米脂。

  农民起义的爆发地几乎全都集中在安徽、河南、山东、陕西等地。而这些地区恰好是处于黄河中下游流域, 是中国小麦种植历史最悠久的地区。安徽尤其特别, 淮北地区属于北方干旱性气候,习惯种植小麦, 而淮南地区属于南方水热性气候,宋代以后主要种植水稻, 结果发生在安徽的农民起义也主要集中在淮北。

  怎么会这样? 难道小麦跟农民起义军有仇吗?让我们先看看小麦这种作物有什么特别之处。

  中国的小麦种植历史非常久远, 主要集中在黄河流域地区。在这些地区种植的其他主要粮食作物小米、高粱等也都属于麦类, 都是旱地种植作物。这些作物都是大量消耗土地肥力的作物, 不宜在同一地块上连续种植, 通常种一季就得休耕一两年。这就意味着在这些地区每年大约只有1/3 到1/2 的土地能够收获粮食。因此自秦朝统一以来, 立足于黄河流域的王朝承受着巨大的粮食供给压力。

  更糟的是, 由于黄河流域气候干燥, 降雨不足,农业生产主要依靠灌溉。但是干燥的环境使水分蒸发得非常快。碱性的黄土失去水分之后容易产生结晶, 造成土地盐碱化, 土壤肥力大幅度降低,一年比一年贫瘠, 以至于不能耕种。

  原本产量就不高的耕地不断减少, 土地兼并的矛盾越来越尖锐, 最终导致了激烈的社会政治冲突——农民起义。在经过多年的战火狼烟之后, 土地经过休息得到了恢复, 社会才再次安定下来, 开始新一轮消耗地力的循环。但是总体上, 土地的肥力还是在逐步下降。

ken

unread,
Mar 10, 2007, 4:46:53 AM3/10/07
to home...@googlegroups.com
在我们中国,古代很多都是以面食为主,小麦对于我们有特殊的感情

在07-3-9,乡土中国 <home...@googlegroups.com> 写道:



--
-----------------
【短信天地】
论坛电子邮件:    yyxs...@googlegroups.com
向斑竹发送电子邮件
公共网站:     http://groups.google.com/group/yyxsz2006
Reply all
Reply to author
Forward
0 new messages